房地产业近年来在中国飞速发展,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使房地产宏观金融制度研究具有不言自明的重大意义。本书以严谨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推理与证明,对下一阶段中国房地产金融制度深化从理论的角度给出建议,适合房地产业内人士、政策主管部门、金融行业相关领域专业人员以及研究人员阅读。
前言
1 绪论
1.1 房地产宏观金融制度研究的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国外的研究
1.1.3 国内的研究
1.2 房地产宏观金融制度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逻辑结构与创新
2 政府房地产金融干预策略研究
2.1 房地产金融市场
2.1.1 房地产金融市场分类
2.1.2 美国房地产金融
2.1.3 日本房地产金融
2.1.4 香港地区房地产金融
2.1.5 德国房地产金融
2.1.6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
2.2 政府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干预
2.2.1 基于房地产市场结构缺陷的政府干预
2.2.2 基于外部性的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政府干预
3 房地产市场格局演变与金融、土地市场制度创新
3.1 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演进
3.1.1 有关模型背景——中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
3.1.2 房地产集中度模型
3.1.3 房地产集中度模型讨论
3.2 化解房地产发展的“双缺口”——金融创新与土地制度创新联动
3.2.1 “双缺口”模型的背景
3.2.2 房地产发展的“双缺口”模型
3.2.3 房地产发展“双缺口”模型讨论
4 国家一级土地市场调控与房地产商“土地储备”行为
4.1 封闭条件下国家一级土地市场调控与房地产商“土地储备”行为
4.1.1 简单的两期模型
4.1.2 多期模型推广
4.1.3 封闭条件下模型总结
4.2 开放条件下国家一级土地市场调控与房地产商“土地储备”行为
4.2.1 开放市场条件下两期模型
4.2.2 开放市场条件下的模型总结
5 房地产市场“寻租防范”
5.1 房地产市场的“寻租”
5.2 寻租防范模型
5.3 模型讨论和政策含义
6 房地产商融资策略研究
6.l 房地产商的融资策略
6.2 不存在公司税条件下房地产商融资策略
6.3 存在公司税条件下房地产商融资策略
6.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析框架下的房地产商融资策略
6.5 政策含义
7 房地产商金融行为总结
7.1 上海房地产市场简要回顾
7.2 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政府干预政策的建议
7.3 对上海房地产市场合意集中度的政策建议
7.4 对上海房地产金融制度创新与土地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7.5 房价高涨时代的“寻租”防范的政策建议
7.6 对上海房地产商融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