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广东中央苏区梅江革命简史/红色广东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广东中央苏区梅江革命简史》是《红色广东丛书》的一本,真实再现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梅江区辖内血与火的革命轨迹。周恩来、朱德、陈毅、罗荣桓、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革命足迹。梅江区人民在原梅县地方党的直接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为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性地展现了梅江区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史实。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在大革命浪潮的影响下
第一节 新思想在梅江的传播及其影响
一、历史沿革
二、新文化运动在梅城的开展
三、五四运动的影响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四、西阳三溪农民协会的成立及农民运动
第二节 东征军两次来梅与梅江地方党组织的建立
一、国民革命军首次东征,粤军二师在罗衣圩和金鸡岭的战斗
二、东征时周恩来在梅城的活动
三、在梅城建立的梅县中共地方党团组织
第三节 发展壮大革命组织,反击国民党右派
一、梅江区乡党、团组织迅速发展
二、组织武装暴动,反击国民党右派
第二章 高擎土地革命旗帜
第一节 建立工农革命军,开展武装斗争
一、策应南昌起义军及组织工农革命军
二、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在长沙的活动
三、初步开辟明山嶂革命根据地
四、西阳区委成立并发展成模范区委
五、恢复梅城东山、学艺两校的斗争
第二节 梅江工农武装斗争的曲折发展与革命活动
一、“安定书室事件”与“扎田事件”
二、整顿地方党、团组织
三、成立梅埔丰铜山区革命委员会
四、赤卫总队成立与长沙圩战斗
五、西阳区委两次遭受破坏
第三节 红四军两次攻打梅城
一、迎接配合红四军挺进东江
二、红四军第一次攻打梅城
三、红四军反攻梅城
四、红四军出击梅州的影响
第四节 开展武装割据斗争和土地革命
一、红四十六团攻打长沙与“红五月”长沙之战
二、铜山苏区赤卫联队的武装割据斗争
三、梅埔丰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四、各区乡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运动
第五节 革命低潮时期的隐蔽斗争
一、梅埔丰苏区反“进剿”
二、在挫折中浴血斗争
第六节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与党组织的恢复
一、梅江区域的抗日救亡运动
二、党组织的重建
第三章 积极投身全民族抗战
第一节 组织力量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一、梅江城乡党组织的巩固发展
二、梅城抗日救国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抗日反顽阶段的斗争策略
一、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在梅江
二、“学抗会”反顽斗争
三、梅城党组织的隐蔽活动
第三节 抗战后期的武装斗争准备
一、恢复组织活动,组建抗日武装
二、抗日游击队韩江梅埔纵队第三、第四支队的主要活动
三、组建抗日自卫队
第四章 夺取梅城解放最后胜利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党的方针
一、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二、执行分散隐蔽坚持斗争方针
第二节 恢复武装斗争
一、梅丰边的武装斗争
二、梅埔边的游击活动
三、粤东支队出击白宫
第三节 反击国民党“清剿”
一、独三、独四大队在梅江的游击斗争
二、银嶂武工队在西阳白宫的游击活动
三、第九武工队在梅江的活动
四、潮塘武工队在西阳的活动
第四节 解放梅城
一、加强党政武装建设
二、梅城和平解放
三、截击窜梅的胡琏残军
后记
序言
梅江区所辖区域为原梅
县县城(简称梅城)和城郊部
分,历来是梅州地区、闽粤
赣边区革命斗争活动的中心
,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
时期的风口浪尖地带和前沿
阵地。在梅江区所辖区域内
,发生过许多波澜壮阔、血
火硝烟的重大革命事件。
1925年3月、11月,东征
军两次来梅,梅城工人、学
生首先掀起了反帝、反封建
军阀统治的斗争浪潮。
1925年12月中共梅县支部
在梅城诞生。1927年组织
了震惊整个广东的梅城“五
一二”工人武装暴动,成立
了梅县历史上第一个人民政
权——梅县人民政府。1929
年,含梅江的梅县成立苏维
埃政府,组织工农武装队伍
开展武装斗争,开辟了九龙
嶂、明山嶂革命根据地。
1929年10月底红四军出击
梅城后,加速了各区乡苏维
埃政权、赤卫队和模范赤卫
队的建立,掀起了轰轰烈烈
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
命运动,为创建粤东北苏区
,实现闽粤赣中央苏区连成
一片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使
在革命低潮时期,梅江人民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仍坚持
隐蔽战斗,高举红旗,为苏
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良
好基础,为全党探索中国革
命的道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梅江的党组积极发动城乡
广大群众、学生,成立各种
抗日救亡团体,以演戏、办
夜校、传唱客家山歌等多种
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投
身抗日救亡运动,支援抗日
前线,奏响了全民抗日的铮
铮号角,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作出积极贡献;解放战争时
期,为戳穿国民党蒋介石发
动内战的阴谋,梅江的党组
织积极发动群众,开辟革命
据点,建立游击根据地,组
建边县政府和武装队伍,开
展反对内战、反“围剿”斗争
。各乡村建立农会和民兵组
织,配合粤东支队主动出击
,开展反“围剿”、反“十字
扫荡”的斗争,粉碎了国民
党的“清剿”计划,以革命的
武装推翻反革命的国民党武
装。同时,着力做好统一战
线工作,策动国民党军队起
义、投诚。1949年5月17日
,梅城实现和平解放。接着
取得抗击胡琏残部窜扰的胜
利,保卫了新生政权。
《广东中央苏区梅江革
命简史》再现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梅江区辖内血与火
的革命斗争。周恩来、朱德
、陈毅、罗荣桓、叶剑英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
片热土上留下了革命足迹。
梅江区人民在原梅县地方党
组织的直接领导下,浴血奋
战、前仆后继,172名革命
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梅江区的革命斗争历史
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辈们
的英勇奋斗和流血牺牲,便
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
红色文化,为实现“诗画梅
江、文明客都”的美好蓝图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
斗!
导语
《广东中央苏区梅江革命简史》一书,是梅江苏区历史的专题党史资料,为今后梅江区夯实“诗画梅江”红色底蕴提供坚实史料支撑。
全书以梅江地方党组织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曲折斗争历程为脉络,以发生在梅江辖区的重要革命历史事件为重点,叙述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梅江地方党组织坚持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带领梅江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历史。
后记
《广东中央苏区梅江革
命简史》一书,是梅江苏区
历史的专题党史资料,为今
后梅江区夯实“诗画梅江”红
色底蕴提供坚实史料支撑。
《广东中央苏区梅江革
命简史》撰写小组秉承真实
还原梅江苏区革命历史的原
则,以《中国共产党梅县地
方史》(第一卷)为基础,参
考《中央苏区县——梅江区
资料汇编》《浩浩梅江》《
梅州市梅江区志》《泮坑风
云》《梅江区西阳白宫革命
史》《中共梅县党史大事记
汇编》《梅州独立大队史汇
编》等资料文献。全书以梅
江地方党组织从萌芽到发展
壮大的曲折斗争历程为脉络
,以发生在梅江辖区的重要
革命历史事件为重点,叙述
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
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
期、解放战争时期梅江地方
党组织坚持贯彻上级党组织
的指示精神,带领梅江人民
群众艰苦奋斗的历史。
《广东中央苏区梅江革
命简史》由梅江区史志办江
文秀、曾君玲、林雅荣撰写
初稿,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
究室、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审核定稿。由于梅江区
1988年才从原梅县分出,
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不够全面
,加上编者水平有限,难免
有错漏之处,敬望广大读者
斧正。
编者
2021年3月
精彩页
第一节 新思想在梅江的传播及其影响
一、历史沿革
梅江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江河中游,梅州市中部。东临梅县区雁洋镇和大埔县银江镇,南与丰顺县和梅县区梅南镇交界,西连梅县区程江镇和大坪镇,北接梅县区石扇镇和城东镇。是梅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总面积570.61平方千米。
梅江区辖区由原梅县城区和城郊部分组成。梅县之名始于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州府制改称梅县。1949年5月梅县解放,在设置新政区时,县城仍称梅城,政区则称城内区,城内区在1978年改称梅州市。1983年6月,梅县和梅州市合并,称梅州市,同年9月改称梅县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设地级梅州市。3月,原梅县市建制撤销,原梅县市的行政区分设梅县和梅江区。梅江区由原梅县市城区5个办事处(金山、东山、黄塘、五洲、江南)和城郊5个乡镇(城北、东郊、西郊乡和长沙、三角镇)组建而成,为梅州市直辖县级区,区政府所在地在梅城江北仲元东路51号。
2002年7月,所辖办事处和乡镇合并调整为金山、西郊、江南3个街道和长沙、三角、城北3个镇。
2012年9月23日,梅县区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调整后,梅州市梅江区辖长沙、三角、城北、西阳4个镇和西郊、金山、江南3个街道办事处。
二、新文化运动在梅城的开展
梅江区原本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受到严重破坏。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掠夺和剥削下,广大人民陷于苦难的深渊之中。据调查,这一时期,85%以上的农民没有土地,完全要靠佃耕或租种公偿和地主的土地过活,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这时期的地租和高利贷是历代封建社会以来最严重的,一般田租是租六佃四(租主占六成,佃户占四成),高利贷是借一担还三担,三四月份粮荒借粮一担,夏收还粮三担。此外,苛捐杂税繁多。光绪末年清政府在嘉应州城乡实施的财政税收便有10大类817项,其中属国税269项,地方税61项,非税款性质的487项。农民除上缴朝廷的正税外,还要负担许多地方征收的苛捐杂税。加上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二年(1904—1906年)连年遭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流行鼠疫,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纷纷出走南洋,有的甚至被当作出“猪仔”卖,据记载统计,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0年间,含梅江的梅县便有3000人先后被迫当作“猪仔”卖到南洋当“契约华工”。
其次,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清廷在梅设知州、同知、吏目、学正、训导等职,掌全州之政,开始派驻军队。驻防官兵主要是巡防营一营,三四百人,拥有较新的英制九响毛瑟枪100多支,分驻嘉应州城和州属四县。州城守署设游击官一员,率绿营官兵上百人,各乡堡则有官府与豪绅设立的民团(即团练)武装,各县设保安(团防)总局,用于维持治安和镇压人民反抗。
此时,正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时期。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瑞士,借口传教,联络地方的封建士绅,在各地建立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大办教会学校。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利用说教和讲授《圣经》,对人民进行奴化教育,麻醉人民。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6: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