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白尼罗河(上下)/自然传记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条奇妙的河流,无论何等恶劣的环境都没有阻止它喧腾的脚步,反而孕育出最富饶的土地。

尼罗河的水,撒哈拉的沙。岸边一代代生民重复着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个个文明在此繁盛然后消亡。

人类五千年的历史在尼罗河的万里流程中浓妆淡抹,滚滚前行。

有关这条大河的最奇妙的认知在于:如果没有尼罗河的存在,所有一切反映自然力量、生物活动、人类奋斗、农业发展以及人类历史等等一系列的景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绝不能如此的精彩纷呈。

内容推荐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诞生于非洲的热带丛林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群山之中。它强悍地盘踞着,时而狂放不羁,时而沉默坚忍,穿越瀑布、沼泽、峡谷和沙漠,奔腾人海。流动中,它塑造了肥沃的平原和绿洲,催生出繁华的城市和国度,数千万黑色、白色和棕色的民族在此得以繁衍生息。跳动的脉搏。流淌的血液。燃烧的灵魂。这是一条充满生命激情的河流。

尼罗,尼罗,长比天河。

万物惧怕时间,时间惧怕尼罗河。文明诞生了又毁灭,神庙建立了又坍毁,金字塔矗立了又崩塌,一众法老来了又走,一干英雄人物挟滚滚黄沙奔驰而来又偃旗息鼓而去,奴隶出现了又消失……一代代生民的欢娱苦痛,纷纷入尼罗河的眼。

这是属于尼罗河的记忆,也是人类的记忆,而人类的历史因此更加厚重夯实,波澜壮阔。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自由与冒险

 走出热带丛林

 初生河流不怕险

 “尼罗河水天上来”

 月亮山脉

 快乐的乌干达人

 探秘非洲

 从高山走向平原

 植物大坝

 孤寂蔓延沼泽地

 高贵的食人族

 单腿直立的巨人

 新成员加入

 最后一块处女地

 陌生大河闯入

第二章 高原传说

 风雨造就绿色天堂

 告别源头

 女王的爱情与家国

 宗教战争实验场

 “最强大的非洲人”

 人种调色盘

 金字塔权力架

 勇气与残忍并存

 兄弟河重逢

第三章 与人类较量

 撒哈拉的沙,尼罗河的水

 雨水唤醒草原

 率性好战的民族

 混杂的黑色国度

 大象:无辜的牺牲者

 从猎“象”到猎“人”

 探险与殖民同步

 虔诚的冒险家

 尼罗河上的圣徒

 喀土穆保卫战

 铁路直抵尼罗河

 法国的尼罗河之梦

 占领苏丹守护埃及

 初露王者锋芒

 岁月磨砺的石头

 自恋的法老

 自由终结之旅

 遭遇“狡黠”大坝

 淤泥变“黄金”

 艰难的谈判

 阿斯旺的胜利

 被人类驯服

第四章 生命之河

 阳光与水

 尼罗河赠礼

 最早的埃及人

 洪水来临

 转动千年的水轮

 神奇生灵

 沙漠之子

 被囚禁的河水

 诗意地栖居

 古墓之旅

 奢侈的尼罗河

 生命欢娱

 河流成就梦想

 “神圣”表演

 追逐权力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技艺的盛宴

第五章 绿色长廊

 埃及地的异族人

 岸边生民

 第三条尼罗河

 金字塔:最后归宿

 被掣肘的三角洲

 征服者来来去去

 远去的入侵者

 异族“法老”

 马其顿人称王

 盛极一时的都城

 埃及女人和罗马男人

 “模范行省”

 披上传教士外衣

 来自东方的铁蹄

第六章 喧嚣河口

 走进开罗

 香水,女人

 涨水夜大狂欢

 奴隶大翻身

 精明的苏丹

 享乐至上的贵族

 “东方拿破仑”

 帕夏的社会主义改革

 负债累累的国王

 农民英雄阿拉比

 幕后法老

 为独立而战

 最后一座大坝

 金色埃及

 回到源头

试读章节

咆哮的水声,宣告着尼罗河的出现。一道响声如雷、蓝光闪耀的水流,带着生命的张力,从一个岩石小岛的礁石上分两路猛泻而下,形成了两道瀑布。飞流直下的河水在坠落后形成了湍急的漩涡,急流漾起的泡沫在漩涡中猛烈地旋转着,继而冲向那无法预知的命运。就在一片喧嚣声中,尼罗河诞生了。

尽管人类围绕着尼罗河源头设想过无数计划,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胆敢染指此处,来改造或征服非洲的这个地方。不过在尼罗河的源头处已经出现了一座桥梁:沿河而下,不远处有一座灰色的铁桥,飞驰其上的火车将维多利亚湖与印度洋、近海与大洋连接在了一起。由此而下,直至2000英里远的地方,在沙漠的边缘处,完全改变了模样的尼罗河上才出现了另一座桥梁。这条流经众多土地和民族的河流,除了一座天然桥梁,若非借助船只,无人能够渡过;人类与野兽都曾无数次尝试过渡河,却都命丧河中。这条流程很长、没有桥梁的河流,已成为动物种群之间一个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

年轻的尼罗河并不在意是否有桥梁。在一系列欢腾跳跃的瀑布和急流中,它驱动自己的新生力量勇往直前,在生命的愉悦中不断溅起层层白浪。它的第二大瀑布是欧文瀑布’,和第一瀑布同样宽,但高度却要高一倍,而且愈发桀骜不驯,它的到来使急流险滩更加恣肆延伸。如果根据自然流程而不是其他方面来计算,它们应是尼罗河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和第二瀑布群。这条年轻而不可驾驭的河流一路白浪滚滚,蜿蜒曲折地向北而行,不作丝毫停留。这时候河流两岸不再是宽阔的草地和坦荡的平原了。这是一块由于昏睡病‘而导致的无人区,河流只与森林为伴,这是造物主的杰作,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也是经过几个世纪的侵蚀后最终形成的。

河流两岸蔓生的藤本植物紧密缠结,仿佛一堵活生生的墙壁,将森林与大河隔绝开来。如同我们设法向孩子隐瞒实情一样,蔓藤掩盖了隐藏林中的大型动物的斗争与灾难,任由河水终日轻松欢快地流淌。这些活体墙背后发生的一切,属于地球上一个生命更年轻、更稠密更繁茂的时代。在自由、旺盛的生长环境中,为生存而进行的个体斗争远不如北部贫瘠地区那样残酷无情,不是要争个你死我活才善罢甘休。在这里生与死牢不可破地紧密相连(人类的足迹尚未触及到这些植物和动物),从根本上说,是相互依存的,尽管动物们常常争斗不休。淡青色的天空给热带丛林带来了独特的气氛,在广袤的苍穹下,巨树新生的根与匍匐的老根密密匝匝地缠绕在一起。它们的树冠如同伟岸孤傲的大人物,高耸于杂乱茂密的灌木丛之上,与其他树冠一起,组成一个能吸收更多阳光的高高在上的群体。由于无人去收获这些大树的果实,所以果实自然脱落,化成这块生命不息的土地上的新鲜肥料。大自然毫无功利之心,只有爱的暖流在流淌。

漫长的年代过后,热带森林的土壤层逐步得到改善。在松软湿润的腐殖质的滋养下,一些倾倒在地却依然存活的大树的枝条上,又长出了新的根茎与枝干。那些回归大地的濒死植物,甚至生命鲜活的植物身上,新的植物生长出来,并依靠蓄水的根部展示着蓬勃生机。它们无所畏惧地欢乐成长,来自北方森林的敌人——霜冻与冰雹,还有邻近雪山的猛烈寒风,都无法穿透这些天然生成的铜墙铁壁,而植物世界的两大保护神——热量和水分,却是非常的富足,成为森林的主宰者。唯一能强行闯入林中,也几乎是其最强大的一个敌人,就是大象。这种来自远古世界的生物能独行天下,其他动物相比之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唯有大象才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能用健壮有力的四肢踩踏或摧毁任何阻挡它的事物。如果没有大象利用庞大身躯去开拓,人类也许永远无法涉足原始丛林。大象为黑人开辟了人林的路径,后来白人就是循着这些路径进入林中,并在此基础上开辟出了宽阔的大道。

当丛林植物上下勾连、长成一片,蕨类植物和巨大的草本植物奋起直上与垂悬的藤类植物相互纠结时,一堵无法逾越的活体围墙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墙壮大了几百倍,即使是伐树铁斧的巨大声响,也从来未曾惊动过这个生机蓬勃的世界。

森林的浓密注定了它的静寂,只有来自遥远深处的鸟鸣声才会让人想起它的幽深,而这只不过是幽深之冰山一角。猿猴的低沉啼叫,昆虫的嗡鸣,大树枝干受到束缚后因渴望空间和阳光而发出的叹息声、吱嘎声和呻吟声,纸莎草丛中青蛙的呱呱声,黄鹂呼朋引伴的呜叫声,巨蜥们交谈时的得得声,蛇在地上滑行时的寒溹声,还有屠夫鸟的清脆尖叫和扑棱声——所有的声响汇聚在一起,嘈杂而热闹,就像孩子们在教室里大声喧哗。然而,它们都如同这森林里的光线一样被严严实实地包裹住了。尽管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但丛林的阴暗和高深还是让人想起了威严的大教堂。

无花果树巨大的树干仿若教堂的圆柱,在它下面生长着低垂的淡紫色兰花丛:其树干上有几个深深的洞穴,大得足以容纳下一个人。在长满了细碎花朵的枝条上,端坐着几只老狒狒,犹如黑色的雕像一动不动。它们对髯猴的欢蹦乱跳厌烦至极。髯猴从一根藤蔓倏忽跳跃到另一根藤蔓上时,白色的尾巴与背上的条纹闪电般地从眼前疾驰掠过。这片丛林沉闷幽暗,植物们或悬垂或站立,无精打采,岿然不动,只有动物们以一种怪异、神秘的方式使丛林变得活力四射。因此,花朵的色彩远不如动物们的脚步声和吼叫声来得更加生动。地面上错落交织的匍匐类植物之中,间或有休憩的蛇露出部分身体向外偷窥。只有当白鹰的身影飞掠而过时,小鸟的惊叫声才会具有一定的意义。鹦鹉们在根部坚韧、满身皱褶的巨树——猴面包树上发出刺耳的尖叫,不过它们发出的噪声很快就被淹没在丛林那永无边际的沉寂中了。

然而,刺桐树那像无花果树一样的枝条,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犹如大豆从树梢纷纷坠落。在刺槐树轻如羽毛的树叶缝隙间,粉红色的花朵争相怒放,有人的手掌那么大。鲜艳美丽的蓝色旋花如同长串长串的气球,悬挂在埃及榕的诸多枝条上。还有凤凰木那浓密如簇的红花,正如火焰般绽放。

林中的空地上,有几个池水浑浊的池塘,热带的阳光透射进树林来,名目繁多的鲜花骤然增加了10倍,但色彩看起来并不那么绚丽夺目。在这里,动物是主宰,因为所有的生物都聚集在水边,依水而生。在温柔而亲切地环拥着含羞草的深红色旋花中,青绿色的翠鸟停落在贴近水面的枝条上,纹丝不动地凝视着水面,伺机摄取水中的鱼儿。在棕榈树柔韧的扇叶中间来回摇晃的是织布鸟的巢,它们藏身于这轻飘飘的地方,可以躲避蛇类和猿猴的攻击。再往下,半死不活的巨大蕨类植物悬挂在水面上,紫色眼睛的天蓝色燕尾蝶振动双翅轻盈地飞过,身上饰有嫩绿色花纹的白色蝴蝶也随之翩翩起舞;周身布满橘黄色斑点的青色蜥蜴,慵懒地躺在沼泽与水池中晒着太阳。

犀鸟边做着怪异的动作边发出嘶哑的叫声,仿佛每一声叫喊都源自撕心裂肺般的极度痛苦的心灵深处。而在另一棵树上,一只欧椋鸟坐在那里正自我欢唱,好像独自置身于田园风光中一般,与旁边那些气喘吁吁的业余歌手相比,它是天生的歌唱家。然而长笛鸟清脆婉转的歌声使得这两种鸟的声音都黯然失色。它那轻蔑傲慢而又魅力十足的如双簧管般美妙的声音,从灌木丛中传出,响彻云天。它向丛林的荒蛮无所畏惧地发起挑战,用坦荡而感伤的颤音,嘲笑所有满怀希望的生命及其周围肃穆的氛围,直到后来一只喜鹊的高亢呜叫压倒了它的歌声。

丛林中的大型动物们则置身事外,远离这个繁杂混乱、无忧无虑的群体,或者说对此毫不在意。生存、猎捕、求偶、斗争,这是它们所关注的。它们在夜幕降临时分出现在年轻的尼罗河的急流边,兴奋地拍打着新鲜的河水。终日在某个宁静水湾洗浴、捕鱼的黑人,在黄昏时分则消失不见了,让位于热带丛林这些沉默无言的主宰者们——因为他们害怕这些动物。P10-14

序言

每当写人物传记时,一条活灵活现的大河形象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然而,只有一次我从这条河流中看到了人的形象和命运。1924年底,当我第一次看见阿斯旺大坝时,它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使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这个尼罗河流域的关键地点,我似乎彻底理解了这条大河。人类智慧已经征服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量,所以连沙漠也会结出硕果。百岁老人浮士德曾试图把实现这种成果当作人类的最高目标,以期为其同胞服务。《浮士德》意味深长的结尾仿佛将寓意寄托于眼前的阿斯旺大坝上,促使我产生提笔创作尼罗河史诗的念头,就像我所写过的伟大故事一般——把它当作寓言来写。

不过,在讲述尼罗河的冒险故事并揭示冒险的深层含义之前,我必须得全面了解这条河流,以便能从细节上证实或纠正视觉上的偏误,尽管我早已知道非洲的其他地方。我爱这片大陆,因为它带给我诸多欢乐:在世界大战之前,我甚至就把赤道当作了尼罗河的源头,直到我亲自去探究,才发现它是世界上最妙不可言的一条河流。

尽管尼罗河是地球上一条无与伦比的大河,它的河水却不是最丰沛的,这一事实决定了河流的整个流程及其流域的生命状况。尼罗河流经广袤的沙漠,有一半的流程既无支流河水注入,也得不到雨水补给,但是它并没有千涸衰败;相反,在接近尽头处,它甚至创造了世界上肥沃丰腴的土地。在中上游,尼罗河消耗了它最强大的力量,但在入海口处,它的脉搏依然跳动得那么强劲有力。它的总长度几乎等同子赤道周长的1/10,却仍然保持着所有河流中最简单的形式:除了一处环形弯曲外,它的流向均为南北走向;在全长4000英里的旅行中,只有250英里的河段存在较大的经度变化。因此,尼罗河在最终的入海口处,与其发源地所在的经度相差无几。

尼罗河流域拥有东半球面积最大的湖泊、非洲大陆最高的山脉和最大的城市。尼罗河两岸栖息着北半球最繁多的鸟类,生活着目前世界所知的几乎每一种动物,生长着从高山植物群到热带雨林的所有植物。它流经沼泽、草原、沙漠,直达地球上最肥腴的耕地。它养育了多个民族:山区人、湿地人、阿拉伯人、基督教徒、食人部落、俾格米人和巨人。这些民族为了权力和财富、信仰与习俗,以及肤色优劣而进行的斗争,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历史上最久远的年代——6000年前。然而我发现,有关这条大河的最奇妙的认知在于:如果没有尼罗河的存在,所有一切反映自然力量、生物活动、人类奋斗、农业发展、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历史等等一系列的景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会如此的精彩纷呈。

既然它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出现,从伟大的源头一路跋涉、奔腾入海,那么我所能做的,只能是设法去展现这些冒险故事的背后所隐含的规律——揭示它的内在性格。如同谈论伟人的生平一般,我将从它在原始丛林中的童年时代开始,讲述这条河流如何像个孩子一样,在战斗中不断成长,昏厥、跌倒,再重新站起来,直到取得胜利;讲述它遥远而勇敢的兄弟河流怎样匆匆赶来,与它汇聚在一起,再共同穿过沙漠;讲述它在成年阶段如何与人类展开激烈地搏斗,最终被击败、驯服,并为人类创造财富;又如何在垂暮之年制造了比它早期在荒野中制造的更多悲剧。

从源头到入海口,尼罗河的经线总是由历史的纬线来穿插。当我看到河流上游的大象和狮子,下游的骆驼和驴子们每晚都到河边饮水时,我眼前便又一次浮现出所有那些曾在这里生活过、统治过,并最终消失了的形象——仿佛一列长无尽头的列车:我看到了发生在沙漠里、苏丹草原上以及西方人的诞生地——埃及的那些有关宗教、种族的战争。在一个有色人种准备在人类生活中扮演新角色的时代,他们的社会状况在我看来是极为重要的。所有这一切都永远受到尼罗河的影响,并反作用于尼罗河。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它看作一个伟大的寓言,理清它的命运。  与大多数生物一样,尼罗河的青少年时代主要是受自然环境支配。因此可以想见,自然力量在尼罗河的最初阶段必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在同人类搏斗的过程中,它的生命被融入了无止境的诱惑与辛勤劳作之中。尼罗河从原始的荒野浑浑噩噩地走来,流入错综复杂而又脉络清晰的现代文明世界,亲眼目睹了它的征服者的雄图伟略如何被颠覆瓦解。最终,它厌倦了人类对财富的无比贪婪和饕餮,奋不顾身地投入了大海,获得永恒的新生。

埃米尔·路德维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8: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