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常心呢?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着他笑他就笑,你对着他哭他就哭。把学习看作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学习上的好方法。
有位哲学家说过:“保持平常心,这是学会幸福生活的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你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用平常的心去面对学习,才能将自己的心放在学习上,才不会因为学习上的得失影响自己的心情。
平常心在学习中的体现
平常心一般应包括耐心、细心、虚心、恒心;只要具备了这“四心”,得失不记,才能真正拥有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在学习上只要拥有以上的“四心”,成绩暂时好坏就会看淡了,就会在学习中真正保持一颗平常心。
耐心
在学习上许多学生都不够有耐心。只要遇到了点难处,就没了兴致,不愿再耐心地学习。耐心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一个人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孩子的耐心不仅对他在学习上有帮助,而且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从心理学方面看,耐心属于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即耐力。它与意志品质的其他方面,如主动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关系。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经历的事情少,心理承受力比较弱,可在学习中慢慢磨练。
细心
在学习中,做到学习细心,就会事半功倍,有许多同学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青少年因为定力不足,很难长时间静下心来完成一件事情,在学习上也一样。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就会遗失可供推论的客观条件,便不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正如数学解题一样,给出的已知条件不够,根本无从人手。很多时候并不是题太难,而是我们不够细心,没有耐心地推敲。
虚心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学习不但要自学,还要虚心地向周围的每个人学习,有一句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才可以不断进步、不断充实自已,使自已处于不败之地。要知道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一靠勤奋,二靠虚心。懂得虚心好学是正确的求知态度,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它是学习中平常心理的重中之重。
恒心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学习也不是一天的事。很多学生一旦学习赶不上,就认为自己脑子不聪明,学不好,畏惧向前。但也有同学以平常心以待之,我脑子不好,可以后天弥补,缩小自己“脑子不行”产生的与别人的“差距”,在学习上,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坚持下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够坚持做好每件学习上的事,终究会有回报的,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消化,将此始终贯穿于学习中。完成当前学业任务之余,还可坚持巩固以往所学的专业课程,以求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帮助自己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平常心的好处
学习上最忌讳的就是浮躁不安和夜郎自大,听不进他人所讲的,所以注意心理的调节是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每个人都有欲望,但往往现实难以实现,这时心理就会不平衡,我们应适时调节,以平常心待之。一个好的心态可以成就一个人的辉煌。
平常心是一种理性的平衡,在得失看的过重时,心理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压力也就陡然而生,于是就要付出自己艰辛的努力来实现一个又一个欲望。当然,这种追求上进的精神我们提倡,但是我认为凡事都要有个度。人活在世上,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时我们就得学会放弃,进而摆脱失望后的心理不平衡,避免压力让我们受到伤害。因为心理平衡了,生理才会平衡;生理平衡了,人体的各个系统才会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了,健康与活力自然焕发。
如何塑造平常心
不骄不躁
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不骄不躁,凡事以平常心待之,做到镇定自如。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尽量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遇到难题的时候解决才是最重要的,满腹牢骚于事无补。
宠辱不惊
有的时候学习确实很枯燥,但是想到学习能够改变这么多,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所变化,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但并非我们认真学习了,就会有相应的回报,可能还未达到质的升华,这时我们应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所有的问题。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脚踏实地地学习。
心理小提示
人人都有烦恼,只是种类不同罢了。但是,只要你珍惜时间,珍惜周围的种种事物,危险和不顺终会过去。记住,乐观是希望的灯塔,它能指引你从危险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破灭。世上没有绝对的不如意,只有消极的人,在面对失意时牢骚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