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武汉中山公园故事/大武汉故事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葛亮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是一幅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生动画卷,而故事则是组成其间的一个个生动细节描述。因为故事,历史显得如此生动,因为故事,历史永葆青春活力。

《大武汉故事丛书》编纂旨趣意在通过讲故事彰显武汉城市的“地方性”。本书将是一部充满浓郁“汉味”“汉腔”的武汉文史读物。读者从书中将会看到三镇鼎立两江汇、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独特的城市风景,感受到武汉人豪放劲朗、趋新尚变、敢为人先的鲜明个性,体会到武汉开放包容、崇实尚利、浪漫时尚的汉韵楚风。

葛亮、涂文学、别道玉编著的《武汉中山公园故事》为其中一册,介绍了武汉中山公园的历史发展。

内容推荐

葛亮、涂文学、别道玉编著的《武汉中山公园故事》介绍了武汉中山公园的历史发展。全书有20个小节,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或故事为纬,把信史与野史结合,将中山公园建造、发展等叙述详尽,并着重于对中山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发掘。全书文字7万字左右,配以图片近60幅,力求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目录

从西园到中山公园

名园留翰

左手大同湖右手四顾轩

曾经有个动物园

童子军与中山公园

“不抵抗将军”和中山公园

“飞将军”自重霄人

“八百壮士”,从这里开拔

暗夜里的秘密赠予

中山公园销烟

汪精卫来了

“落日”在名园

三代棋王的侧影

我们回来了

新武汉新公园

花事侧记

“林道静”客串主持人

凶案,发生在中山公园

点缀湖山更好看

一块网球场几代“冠军军团”

试读章节

从西园到中山公园

中国人造园技巧高超,独步世界,旧有皇家园囿、官家花园、私家后花园,但是唯独没有公园。公园与私园的不同在于:私园是“闲人免进”。公园则和这城市里的每一条街道一样,公众共享,人人都可以进入,无论贫富,大家平等使用。传统的茶肆,茶房有“只认衣冠不认人”的毛病,酒楼里面分雅座和散台,贵客来了,小二大喊一声“楼上雅间”!公园,绝对是个新鲜事物。《汉口竹枝词》里面有“中山园里晚风凉,五五三三坐道旁”的句子,在公园里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游客,只要不有伤风化、有违法律,就没有人会干涉。

大家公认,中山公园的前身是刘歆生的西园。

老武汉的商界精英无数,大多是外地人,赚钱在汉口,养老定居很少选择在汉口。车载斗量的银子都搬回徽州,搬回山西和陕西,搬回宁波府。刘歆生不一样,他就是汉阳柏泉土生土长的放鸭伢.后来一步步当了洋买办,又收购大量的土地,终成“地皮大王”.所以他选择在武汉养老,修园子。当代的家庭装修,讲究一点儿的会安排一问茶室,当年刘歆生也给自己修了两个“茶室”:刘园和西园。

刘园原址在今天的汉口循礼门船舶广场一带,据说当年修得很不错。布局以园中池塘为中心,在靠近江汉路和铁路地势高的地方堆起土山,沿着池塘修筑小亭,如翠寒亭、浮碧亭等,有的亭里面挂鸟笼,一个比一个清雅,亭与亭之问又有板桥相连,山、亭、廊、轩都紧贴着池塘,园子就好像浮在水面上一样。池塘里面养荷花,岸边种柳树,晚上游园也不怕黑,沿池塘边电灯开放,一时成为汉上名胜。不过历经战乱,再加上以建设为名的毁坏,刘园已经完全湮灭,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西园形制至今存之大概。进中山公园大门.上棋盘山顶部,面向园外往下俯瞰,目力所及,从右手边的大门直达左手边协和医院的围墙,就是西园的大致范围。有当年孑遗的枫杨老树,有残存的堆山叠石.有看得出是人工设计的曲折水岸作参照,就那么两三亩地大小。想到一百多年前,正值盛年的刘歆生,曾经在黎大总统面前放言“都督创立了民国,我则创立了汉口”,却在西商赛马场遭遇到洋人的不平等待遇,一怒之下,拿出自家土地,和一众兄弟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组织华商赛马公会,修了华商跑马场,又选择在马场附近造了这么一座西园。

为什么叫西园?一般认为,其地理位置在刘园以西,所以得名。也有人说,刘歆生有一个儿子叫刘西满,汉口市内通往华商跑马场的一截土路被命名为西满路,小园临近西满路,但是叫西满园有点不顺口,那就去掉“满”字叫西园。

西园造好,可以供主人赴赛马场途中小驻品茗,或是看罢赛马之后,与三五好友乘兴游园谈天,盘桓于小山翠竹、曲桥流水之间,是何等的快活!  从造园的角度说,西园属于郊园。行话说:宅园贵清新,郊园多野趣。西园创设到现在已逾百年,照片一张也没留下,资料也缺乏,具体做得高不高明谁也不知道,不过谈到野趣.中山公园中后区直到20世纪50年代改扩建时还是湖塘、沼泽和坟场,遥想西园创设之初,野趣应该还是很多的。

名园易主

西园并没有伴随着刘歆生太久。西园还叫西园,但是归了李华堂。

李华堂是个报人,同时也是个政客,还是个赃官。此人19岁留学日本两年,回国后以经营布业为生,35岁时拿了老婆的叔叔四川督军陈宦5万大洋,在汉口创办《国民新报》,专捧北洋军阀一党的臭脚.对黎元洪更是好话说尽。李华堂先做湖北花捐局委员,再当湖北省水利厅厅长,到1914年北洋系的王占元督鄂时期,更是转任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的肥缺。王督军在任上的时候,李华堂厅长擅自加印湖北官票,发了横财;1921年,王督军垮台,湖北公民代表找王算账,李厅长从中斡旋,为王疏通,得了一大笔好处费,再发横财。成了大富翁的李华堂在武汉修建房子,在家乡湖北应山更是建起来亭阁巍峨的“李公馆”,确信是在1922年,他还在汉口歆生路(今江汉路泰宁街口)建起一座三层的新闻大厦。又过了一年,李华堂得到了西园。P1-4

序言

历史是一幅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生动画卷,而故事则是组成其间的一个个生动细节描述。因为故事,历史显得如此生动,因为故事,历史永葆青春活力。中国传统历史记叙中就一直有“叙事”的传统。无论是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皇皇巨著——《史记》,还是被梁启超称为“天地一大文也”的洋洋万言——《资治通鉴》,其叙事详明、脉络清晰、网罗宏大、繁简得宜,无一不凸显了其讲故事的高明,也因此奠定了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当下,在历史研究领域正兴起的“社会史”、“生活史”等学术新潮,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对这一叙事传统的回归和升华,其研究更侧重于社会生活领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更关注于普通人群的喜怒哀乐。长江出版社此次编纂出版的《大武汉故事丛书》可说是对中国传统历史叙事和当下历史研究前沿的一次极富意义的回应。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换言之,城市并不是冰冷的生硬的钢铁丛林,而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自我的生命有机体。如果说一个城市的纵向发展构成了其自身的骨架,那么城市所独有的一个个故事则是充斥其间的血肉经脉。正是因为这些故事,城市才变得丰满而具体,感性而优雅。在中国如此众多的城市中,唯有“武汉”和“上海”能冠之以“大”。正因如此,在大武汉这方热土中,产生了多少可歌可泣、悲喜交集的故事传奇。从3500年前盘龙城来无踪去无影的崛起与消失,到1700年多年前夏口、鲁山、卻月三城的修筑,从大禹疏江导汉演绎“江汉朝宗”的神话传说到关羽洗马长街卓刀成泉的英雄传奇,从徐寿辉天完政权的昙花一现到太平军三克武昌的惨烈战事,从“十里风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四大名镇”到“缔造多从江汉起,登临不觉亚欧遥”的“东方芝加哥”,从“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国药世家叶开泰到“都督创造了民国,我创造了汉口”的“地皮大王”刘歆生,从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千古绝唱到屈原行吟东湖泽畔的不朽篇章,从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七律之首”到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魂牵梦萦,从武钢“一米七轧机”的战略引进到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首开先河,从东风下山落户武汉到“光谷提案”建设创新高地,一个个故事串起了武汉发展的历史脉络,一页页篇章写就了武汉的鸿篇巨制。故事改变着武汉,故事影响着武汉,故事成就了武汉。

今天,我们讲大武汉故事,是对古代讲故事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通过讲大武汉的“盘龙古城”“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东方芝加哥”等故事,记录城市绚烂历史,传承城市美好记忆;通过讲大武汉在明清、晚清和新中国曾经有过的三次辉煌,揭示武汉崛起的奥秘,读史明智,鉴往知今,从而开启城市光辉的未来;通过讲大武汉的江汉朝宗、晴川历历、白云黄鹤、灵山秀水,让更多的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武汉、爱上武汉,增强对自己居住的这座城市的自豪感和家园感。总之,通过讲大武汉故事,去描绘城市之美,展示城市之变,启迪城市之思,从而传播武汉声音,弘扬武汉精神。

在《大武汉故事丛书》的众多作者中,或是土生土长的老武汉。或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移民”;或为历史专业研究者,或为武汉本土历史的爱好者和发烧友。正因如此,这套丛书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有关武汉研究书籍的一些特色。其一,这是武汉人讲武汉自己城市的故事。故事里写就的是武汉的兴衰荣辱,故事里描绘的是武汉的风云变幻,故事里既有武汉古老、沧桑的“从前”,更有武汉鲜活、灵动的“今生”。他们了解武汉,熟知武汉,热爱武汉。识得武汉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城中,作者们的笔端充溢着对这座城市的大爱之情,字里行间传递着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深刻期待。这些都能让听故事的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共同记忆武汉峥嵘往昔,共同感知武汉本土文化,从而产生深刻的心灵互动和价值认同。其二。这是用武汉话讲武汉的故事。《大武汉故事丛书》编纂旨趣意在通过讲故事彰显武汉城市的“地方性”,因此,这将是一部充满浓郁“汉味”“汉腔”的武汉文史读物。读者从书中将会看到三镇鼎立两江汇、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独特的城市风景,感受到武汉人豪放劲朗、趋新尚变、敢为人先的鲜明个性,体会到武汉开放包容、崇实尚利、浪漫时尚的汉韵楚风。

多年前,我在为《武汉史话丛书》撰写编撰缘起时,曾言:“城市历史的记忆材料不仅仅是一种读物,它还是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透过它,人们能触摸城市往昔和现在的心跳,与城市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这种神交式的精神对话中找到重塑现代城市精神的原点,开拓城市新的美好的未来!”愿《大武汉故事丛书》能为传承城市记忆、传播城市本土文化价值观、重塑城市精神尽绵薄之力!

是为序。

乙未秋月于后官湖畔之自在心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