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白露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许含章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分为《山河咏》《烛影红》《九段锦》三辑,包括《山河》《庞大的岁月》《春满一树桃》等篇,内容涵盖旅行游记、生活随笔、人生感悟等方面,文笔细腻优美,内容积极向上,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感情的咏叹。 作者简介 许含章,1984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先后担任安徽文艺出版社及《清明》杂志社编辑。亲近文字,近年来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红豆》《飞天》《时代文学》《西部》《青岛文学》《广西文学》《南方文学》《青年文学》《大家》等杂志,散文《或许因为白天、或许因为夜晚》被《散文选刊》转载。 目录 序 作家地理,是怎样的一种面貌/穆涛 山河咏 山河 白露生 天水碧 下扬州 烛影红 庞大的岁月 客从何处来 那一年你到我家 唐老师 有一种乡愁叫许村 站在原地 或者因为是白天,或者因为是夜晚 九段锦 磅礴古道第一关 江南有苦槠 扣樂而行 晓看绿波到洞庭 一川碧水向婺东 去北方 春满一树桃 油菜花开 雨中篁岭行 序言 读含章这本书稿的过程 中,我一直在想,作家笔 下的地理,应该呈现怎样 的一种面貌?与自然地理 之间,构成怎么样的隐性 通连和质性区别?如何才 能跨过普通游记的门槛, 步入知性写作的大堂?还 有更具体的,比如写家乡 ,面对自己的发源地,如 何在熟稔中写出陌生感? 陌生感是一种深度,也是 一种突破。写不出认识领 域的突破,我们干吗要劳 心劳力地写家乡呢? 现代意义上的回故乡, 在很大程度上是再出发的 前奏,每个人的家乡都有 两个方向:手和脚,以及 身体真切触摸与经历的; 还有内心中一遍遍憧憬再 造却又无力抵达的。而无 力抵达的被尊为“精神原乡” 的那种方向,才是书写的 重中之重。再比如写异乡 ,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如何在隔膜中找到亲切, 找到让灵魂飞扬又有落脚 之处的兴奋点?生疏的河 流、山川、土地、树木、 草、花朵,在写作者的内 心,该怎么样地绵延生长 ,怎样开放或凋零?似曾 相识又迥然有别的乡村和 城镇,尤其是栩栩如生的 个人与群像,又该给予怎 样的精神命名? 我所想到的这些含章都 做到了,而且做得出平我 的意料。她的思考是深切 的,写法是别具一格的, 她明白无误地写出了自己 ,也写出了与众不同。 最具意味的是《有一种 乡愁叫许村》,历史与地 理、现实与往事、亲切与 陌生,在这篇不足五千字 的文章中交相辉映。心事 浩渺连广字,一个村庄, 一千年间的沧桑烟云尘埃 ,被绵密而又疏朗的素描 勾勒出来,她袭用史书中“ 传与志”的笔法,表述得有 节有制,既见厚实,又见 清亮。 乡愁,这个被许多人写 得俗不可耐的视域,在含 章的笔下充满了质感和新 意。在我读来,这本散文 集从不同视角洞察了乡愁 。 乡愁,在中国传统的文 化表述中归于田园谱系。 古代文人热衷于书写田园 有两个动因:其一,在旧 体制中,国家的经济属性 是小农形态,再大的地主 也是个体经营者。土地是 核心价值观,是所有人的 出发点和归宿:将军戎马 一生,之后要解甲归田; 官员居庙堂之高,或处江 湖之远,之后要告老还乡 ;商贾在城里花花绿绿发 了财,要在乡下置备土地 ;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奢望 是耕读传家。在古代,写 土地,写田园,是主旋律 写作。其二,古代文人写 田园,有一种突出的归隐 意识,这种归隐的基因, 含有悲偾痛楚的文化密码 。在汉代之前,中国文人 以襟怀天下为已任,文化 与政治是一只手的手心和 手背,肌理不同但血肉相 连。但在东汉末年,具体 时间是公元166年和168年 ,发生了两场针对文化人 的血腥屠杀,史称“党铟之 祸”。起因是外戚贵族和宦 官争 本朝廷控制权,已经形 成文化阶层的士族群体, 以第三方势力的姿态,选 择与外威结盟,结果是宦 官换集帝之力获得光胜。 宣官对外或贵族势力心存 忌惮,转而对士族群体痛 下余手,教万人强难,百 余万人蒙冤,而当时的全 国人口尚不足大千万。但 这一时期,沉淀留存了中 国文学史中著名约“古许十 九首”。这十九首诗的高耸 之处,是以平和的文化心 态,应对航脏约社会生态 。文化人对丑随的政治不 是失望,而是不抱希望了 ,“古诗十九首”或为中国文 化史中约分水岭,标志着 文化与政治约相互戒备与 疏远分离。此后渐而衍生 出不同约文化态度,晋代 陶满明约无奈归隐,和有 话不好好说约“魏晋风骨”。 到了唐代,这样约心态瓜 葱蒂落,生米熬成稀来, 形成了蔚为大观约田因诗 。归鹭田园,是去代文化 人给自己预留约退路,达 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 身。说白了,田园诗是中 国古代知识分子写作,视 角是自我沉浸约,基本无 视土地的沉重,以及农业 与农民约困苦。洋洋酒西 的众多诗篇中,“谁知盘中 餐,粒粒皆辛苦”这祥约写 作心势,仅是板少数的个 例。田园诗中的乐,不是 农家示;愁,尽管与文化 伤痛相关联,但与社会的 进步节奏无关。 古代的文化人写田园, 是给自己我避风港;今天 的作家,又该如何写乡愁 呢? 如今的中国农村软之以 前更加复杂,正值百年不 遇的社会大转型时期,土 地观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 改变,土地不再是“王土”, 国家领导人多奖官员不再 赏赐土地,其内涵和外延 均已裂变,农民对土施的 情略也淡薄了,土地不再 是心理的寄托。许多农民 ,主要是年轻人,扔下父 母和孩子,不顾一切地拥 到了城里。官方公布的数 字,农民工的总量超过了 两亿七千万,相当于欧盟 国家的一半人口。农民工 成为城市里的新人类,而 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了 农村中的新疼痛。土地观 念的变化,带来了社会结 构的深层次改变,如果作 家再以简单的归田园心态 写作,意味着什么呢? 含章的写作正是基于这 种变化,全书二十篇文章 ,生动细致地抒写家乡, 以及家乡之外的地理、人 文、水文、风物、风俗。 这些文章之间,貌似相互 无关联,但构成一种洗炼 的浮世绘面貌。她的难得 之处在于,避开缤纷的外 在表象,比如面对一棵古 树,她避开新发的枝叶, 而是专注于树根在地下的 走向,写观念 导语 我还是怀念淮北的秋天, 尤其怀念准北秋季的夜空, 那么深逐,那么高远, 我们坐在操场上,那么渺小。 身边有蝉在鸣叫, 是短促而零落的叫声, 有夜露滴下来,把我的头发打湿了。 全书二十篇文章,生动细致地抒写家乡,以及家乡之外的地理、人文、水文、风物、风俗。这些文章之间,貌似相互无关联,但构成一种洗炼的浮世绘面貌。她的难得之处在于,避开缤纷的外在表象,比如面对一棵古树,她避开新发的枝叶,而是专注于树根在地下的走向,写观念变化之后,旧有的秩序如何从内部开始动摇,这是她的心明眼亮之处。 精彩页 我的老家安徽怀远,有涡淮二水环绕,荆涂二山对峙。小时候,我常随姑姑到涡河边洗衣裳,夕阳下的涡河波光粼粼,棒槌声此起彼伏,伴随着老渡口的桨声。这是当年大禹“劈山导淮”的地方,留下了很多大禹治水的印迹和传说。大禹的时代距离今天已经十分遥远了,然日出日落,山河依旧。 涂山 大禹醒来的时候,天还黑着,四周暗沉沉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有些兴奋,昨夜也是久久不能入眠。能听见汹涌的洪水声在耳边訇响,脚下的山体似乎也在震颤。大禹一瘸一拐地走出菜棚,来到了涂山顶上,站在那里,看着东方一点一点露出任肚白。 很快,朝霞铺满了大地,涂山醒来了。 这是公元前2090年前后,距今4000多年,其时天下洪水滔滔,百川不治,江河肆漫。大禹治水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劈山导淮”工程到了最艰难的阶段。大禹胼手胝足,劳身焦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樺。左准绳,右规矩”,随身所带的只有测定平直的水准和绳墨,和画定图式的圆规与方矩。大地真是泥泞啊,到处是沼泽水泊,百姓流离,生灵涂炭。《庄子·秋水》称“禹之时,十年九潦”,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中,大禹的脚指甲全都脱落了,腿上的汗毛也都磨光了,还得了很严重的风湿病,走路一腿前迈,一腿拖行,史称“禹步”,这个词在此后的很多典籍中,都曾出现。2019年4月,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担任总编剧,著名舞蹈编导王舸担任总编导,由我家乡蚌埠市花鼓灯歌舞剧院排练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大禹》,在我们办公楼对面的安徽大剧院上演,古老的“禹步”再现于现代舞台,让很多人惊叹。 史料记载,在古代祭祀大禹的乐舞《大夏》中,就已经出现了“禹步”,传说那是一种神秘步法,依北斗七星排列的点位舞之蹈之,宛如踏行于罡星斗宿之上,又称“步罡踏斗”。这应该是后世的演绎,带有“巫”的性质。《尚书·大禹谟》称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尸子》则有更加具体的记述:“禹之劳,十年不窥其家,手不爪,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日禹步。”“偏枯”即现代医学所谓的半身不遂,亦称偏瘫,常见于中风后遗症。大禹治水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得了“偏枯”病,两腿不能前后交替行走,这便是“禹步”的由来。 初冬的涂山树木稀疏,山石裸露,山体浑圆。涂山不高,海拔仅338。7米,周23千米,由混合花岗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却是怀远县城的最高点。与涂山隔河相望的是荆山,这当然指的是今天,在大禹时代,荆涂二山还连为一体,没有被劈开。我奶奶家的房子,在怀远城关的北门口,爬上高高的涡河大坝,涂山触目可见。我幼年时曾随大人们爬上去过一次,不过在我的老家怀远,涂山不叫涂山,而叫“东山”。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