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因材施教的100个细节)
分类
作者 于文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因材施教的100个细节》从努力对孩子实行个性化教育、为孩子营造充满爱和快乐的家庭环境、积极有效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尽量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科学地指导孩子更有效的学习、深入发掘孩子的思维创造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给孩子一点压力,让孩子学会做人等方面,给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以使家长在深入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他(她)校正成长的方向,发挥独特的潜质,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理想的人生。

内容推荐

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有用之才,能建功立业。但现在很多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仍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他们没有真正地明白“只有失败的教育,没有失败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而一味地要求孩子这样或者那样,去实现一个又一个他们为孩子设定的目标。而从不考虑那是否适合孩子的天赋条件和自身特点。这样做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录

一、努力对孩子实行个性化教育

 1.父母一定要注意了解和迎合孩子的天性

 2.了解影响孩子成就大小的最重要的一些因素

 3.真正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4.正视孩子的个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5.不要轻易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6.以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家教的突破

 7.积极地接受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

 8.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9.使孩子活泼而不放肆、守规矩而不呆板

 10.把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放在首位

 11.积极教育和引导性格过分内向的孩子

 12.千万不要让不适当的家庭教育伤害了孩子

 13.让孩子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14.帮助孩子克服悲观失望的心态和自卑感

 15.注意培养和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为孩子营造充满爱和快乐的家庭环境

 16.高度重视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17.做合格的家长,积极营造和谐的家教氛围

 18.缔造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温馨的感觉

 19.一定给孩子足够和适当的关爱

 20.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健康地成长

 21.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22.让正常的孩子按正常的程序去学习、成长

 23.尽量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24.每天都要把“幸福感”这份礼物送给孩子

 25.努力让你的孩子拥有快乐的性格

 26.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消除传统家教的弊端

 27.努力追求良好的家教效果

三、积极有效地和孩子进行沟通

 28.用心灵和孩子对话,他才会愿意听

 29.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30.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实施“亲子对话”教育法

 31.家长必须掌握的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

 32.正确对待和积极消除与子女之间的“代沟”

 33.学会夸奖孩子,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34.得体地批评,有效纠正孩子的错误

 35.尊重孩子,时时注意保护他的面子

 36.让孩子掌握自我反省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37.适当改变自己的言行,让孩子喜欢和你说话

 38.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39.教孩子学会争执,化解纠纷

四、尽量给孩子足够的自由

 40.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促进他的发展

 41.对孩子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

 42.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

 43.给孩子所需要的教育而不是进行超前教育

 44.少约束孩子,让他享受足够的自由

 45.尽量让孩子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6.向孩子提要求给孩子定规矩一定要适度

 47.适度容忍孩子的“不听话”行为

 48.把握好哪些事情该管,哪些事情不管

 49.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快乐和成功

 50.更深入地理解孩子,正确对待逆反心理

 51.真正把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空间还给他

五、科学地指导孩子更有效地学习

 52.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带给他快乐

 53.帮孩子战胜在学习中没有毅力、没有恒心的弱点

 54.消除孩子对学习的畏惧和抵触情绪

 55.教孩子学会减轻压力,战胜考试怯场

 56.不要只督促孩子用心背概念、大量做题目

 57.让孩子在学习上更细心和专心,避免犯低级错误

 58.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克服偏科的毛病

 59.对孩子看电视在内容和时间方面进行适当控制

 60.科学合理地引导孩子上网

六、深入发掘孩子的思维创造能力

 61.努力为充分发掘孩子的天才提供家庭条件

 62.把中等智力程度的孩子的超常智力潜能挖掘出来

 63.高度重视对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

 64.遵循科学的规律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65.充分运用童话激发孩子的智慧

 66.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多提问

 67.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68.积极引导孩子开发右脑的功能

 69.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0.引导孩子破除思维定式,学会更灵活地进行思考

 71.经常向孩子提出能启发孩子进行创造思考的问题

 72.努力帮助孩子提高想象力

七、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73.教孩子那些能够使他得到最好发展的知识

 74.关心和积极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75.重视培养孩子优秀的非智力心理素质

 76.引导孩子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竞争

 77.积极借鉴西方家长培养孩子素质的经验

 78.改正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错误理念

 79.培养孩子良好的适应环境的心理和能力

 80.教孩子摆脱胆怯,勇敢地面对生活

 81.积极培养孩子专注和执著的意志品质

 82.重视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83.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84.教孩子正确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责任

 85.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

 86.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八、给孩子一点压力,让孩子学会做人

 87.家长要狠下心来,摒弃过度的保护和关爱

 88.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

 89.千万不可放松对“好孩子”的情商培养

 90.培养孩子坚韧的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91.培养孩子的主动认错精神和忏悔心理

 92.不能单抓孩子的学习,还要注重品德培养

 93.培养孩子守信用、负责任的习惯

 94.在生活中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

 95.教育和引导孩子改变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性

 96.让孩子学会在各方面尊重别人

 9r7.引导孩子远离自满,保持谦虚谨慎

 98.教会孩子恰当地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9.积极帮助孩子纠正爱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100.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试读章节

1.父母一定要注意了解和迎合孩子的天性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群老鼠放在一个桌面上,让它们一个一个往下面两个门跳:跳向左边的门,会碰得头破血流;而跳向右边的门,门会自动打开,门后放着甜美的奶酪,鼠辈们尽可以放开肚皮吃。经过几次训练,老鼠们尝到了甜头,乐滋滋地争先恐后往右门跳去。

就在老鼠们的选择方式固定了的时候,生物学家把奶酪从右门移到了左门。这下糟了,老鼠还没有回过神,仍争先恐后朝右门跳。自然,个个碰得鼻青脸肿。还好,经过最初的慌乱,老鼠又渐渐熟悉了新的情况,转身跳向左门。

刚尝到甜头,情况又变了:生物学家把门的颜色重新漆过,把奶酪一会儿放左,一会儿放右。这时,老鼠们惶惑了,反应也迟钝了。渐渐地,一个可怕的场面出现了:老鼠们变得固执起来,你就是明明白白把奶酪放在左门边,让它看见,它仍旧不顾一切地朝右门跳去,哪怕碰得血肉模糊也在所不惜。如果此时继续强迫它去作跳左或跳右的选择,场面就更可怕了:老鼠或四肢乱颤口吐白沫,或吱吱乱叫着狂咬自己,直至最后昏死过去……

因此,生物学家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如果强迫动物去不断地改变行为方式,在它应变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坚决拒绝,甚至以自戕来抗拒。

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教育孩子的问题。看看我们周围,有许多孩子出现“问题”,不也是老师或家长“强迫”所致吗?

孩子有孩子的天性。可很多家长往往喜欢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瞧: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踏着暮色刚走进家门,气还没喘匀,爸爸就命令他马上做作业;他刚放下饭碗,又让他坐在钢琴前。好不容易盼来了双休日,周六,他上午要去少年宫学画画,下午又到文化馆学英语……

在孩子生长过程中,学习固然十分重要,但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学习,而缺少其他的内容,不觉得过于单调而乏味吗?这种单调而乏味的生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比如,厌学、易怒、感情脆弱、多攻击性。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了认知能力,没有成就感,没有上进心,对身边的人和事情,都表现出极端的冷漠。在孩子最初人格的形成时期,就已经种下了不良因子。所以说,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注意了解和迎合孩子的天性。一位教育学家说得好:“只有纵情发展孩子们的天性,才能培养出大胆创新、勇敢质疑的头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养顺从听话的‘乖’孩子,就不要梦想培育出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

那么,孩子有哪些天性呢?

首先,孩子爱哭,生下来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哭。在哭声响起的那一刹那就是父母心里最美好的歌声。孩子是带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第一个天性就是哭,因此孩子饿了哭,冷了哭,一切令他不舒服的事,他都会哭。

其次,孩子爱笑,有了好吃的会笑,玩得开心会笑,穿了新衣服会笑,妈妈夸几句也会笑。笑也是孩子的天性。

再次,孩子爱玩,每个孩子都喜欢自由自在地开心玩耍,孩子玩起来会忘了饥饿,玩起来也不会有时间概念。玩是孩子的天性。

最后,孩子喜欢想入非非,稀奇古怪的问题总是不断地往出涌,就是大学教授也无法应答孩子的问题,漫无边际的想象是孩子的天性。

然而,很多做父母的,好像很少考虑孩子的天性,以为他们生下来就是来学知识的,而且是按着父母的计划来成长的。因此,孩子哭要挨打,孩子玩耍受惩罚,孩子提一个古怪的问题,会被“不要胡思乱想”马上被扼止住……渐渐地,孩子的心就这样失去了思考能力,失去了自我。  很多父母,乃至教育家们都认为,孩子就像“软蜡”一样可以任意塑造。大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塑造他们;父母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成长;大人可以像上帝造人那样随时捏制孩子的“软蜡”。而事实上,孩子必须依靠自己来塑造。任何的强暴介入都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永久创伤。

孩子的天性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人熄灭。即使这样,如果大人能顺应他们的天性,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正冒烟的蜡烛仍能复燃;而大人如果执迷不悟,再一次将冒烟的蜡烛狠狠熄灭,孩子就永无燃烧的可能。孩子心中如汪洋一样浩瀚的潜能就永远被扼杀、被埋葬了!

为了使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父母要像呵护风中蜡烛一样呵护孩子的天性,而不能成为孩子自由充分发展的障碍。

2.了解影响孩子成就大小的最重要的一些因素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才。长期以来,一提到成才,人们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名牌大学、考研、考博;实际上,依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孩子,让孩子去做最好的自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成功了,成才了。为了使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要了解影响孩子成就大小的最重要的一些因素。

(1)遗传素质为孩子成才提供了生物前提

遗传是先天的。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好嗓子,音质纯美、音域宽广,这就为培养他们成为歌手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性。但他们能否成为优秀歌手,还在于这种物质前提使其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发挥,还在于环境,特别是教育的作用。再比如,要是一个儿童生来弱智,这种遗传前提就不利于他的心理正常发展,要想将他培养成科学家自然很难了。

遗传素质在孩子成才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通过遗传素质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例如,生来好观察的孩子,学绘画、搞实验可能会成功;记忆力好的孩子,学外语可能会成功;好思考的孩子,学理科搞思辨,可能有乐观的前景……根据孩子的遗传素质,因势利导,让孩子如鱼得水,能有效地发挥他遗传的智力优势,培养他成才;若违背遗传素质,家长主观设计,使孩子勉为其难,结果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这样就会使孩子的智力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②通过气质类型影响情绪和性格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能否顺利和成功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很大关系。我们常常发现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容易激动,做事雷厉风行;有的人机智灵活;有的人天生慢性子;还有的人非常脆弱,经不起风浪。这种性格的差异就是“气质”。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内在气质与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心理素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的气质带有先天遗传的性质,它能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每一个孩子的情绪、性格都不一样,这就是遗传的作用,但是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我们能培养出优秀的气质类型,从而影响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2)社会环境是孩子成才的决定性条件

社会环境包括:家庭、邻里、学校及公共场所,整个社会风气也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复杂的,它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是复杂的,它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既会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这就是中国俗话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说:“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

P3-6

序言

你是否在为你的孩子落后于人而忧虑?你是否在为孩子的明天而烦恼?你是否正在怀疑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问题?你是否正陷入教育孩子的误区而不知归路?

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有用之才,能建功立业。但现在很多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仍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他们没有真正地明白“只有失败的教育,没有失败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而一味地要求孩子这样或者那样,去实现一个又一个他们为孩子设定的目标,而从不考虑那是否适合孩子的天赋条件和自身特点。

不少家长期望子女比自己更有学问,更有出息,而不顾孩子的客观实际,不考虑孩子的愿望,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让还在幼儿园的孩子学写字、做算术、说英语、背唐诗、跳舞蹈,这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幸福的童年,还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甚至酿成悲剧。

很多家长见人家的孩子学钢琴、游泳,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学;看人家的孩子学舞蹈、绘画,也总怕自己的孩子被落下。一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是否在这些方面有兴趣、是否具备这方面的天赋,只管一相情愿地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班,每天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有一位孩子的父亲,单凭自己的意愿要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家”。每天省吃俭用,他为儿子买了一架钢琴,规定才5岁的儿子一天到晚要练好几个小时。孩子对弹钢琴不感兴趣,也承受不了每天长时间练琴所带来的巨大痛苦,最终毁了钢琴,患上了抑郁症……这种悲剧是多么的发人深省啊!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像柳树需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每个孩子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决定教育的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孩子独特的学习优势,使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在原有的基础上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上,获得长足的进步;使孩子在思想品德、智力水平、身心素质、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最大限度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最终赢得快乐、幸福的人生。

书评(媒体评论)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