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坛庙建筑/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赵玉春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内容异常复杂与丰富的祭祀文化,与祭祀活动相关的建筑被称为坛庙建筑。“坛”就是用于供祀的露天的台子,“庙”就是用于供祀的房子。前者侧重于祭祀天神地祗(qi),后者侧重于祭祀祖先与先贤神灵,但又互有交叉。还有一类用于祭祀的场地日“墠”(shan),就是一块打扫干净的平地。从祭祀活动的文化属性来讲,还把坛庙建筑称为礼制建筑。

坛庙建筑属于一种奇特的建筑类型,是一种介于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之间,但确有宣教职能的建筑。坛庙建筑中祭祀与供奉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天神地祗和已经“升天”祖先及先贤。与祭祀活动相关的内容,还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和节日,即各种祭祀活动都有相关的规范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服饰、器具、祭品、音乐、规模、程序等。

古人祭祀与供奉的主要目的有三层:一是“祭宗庙,追养也;祭天地,报往也”,就是寄托对祖先养育恩情的感激与追念,以及报答自然神祗护佑的恩泽;二是为今人祈求福祉,确保平安;三是起到表达政治目的的宣示作用。如对血统、特权等宗法制度合理性的宣示等,这就是所谓的“礼”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也把祭祀的礼仪称作“吉礼”。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也是祭祀文化在成熟之后真正的本意。

上述祭祀文化与宗教文化所诉求的内容是相类似的,只是在坛庙建筑中不需要如佛僧一样的神职人员。至少从有明确记载的周代开始,相关的“神职”人员只是礼仪性的、服务性的和表演性的,也就是古代版的“国家公务员”,一般归礼部类的政府机关领导。祭祀文化本身也不需要宣讲信仰义理专门的经书,因此祭祀不同于纯粹的宗教。

《汉书·郊祀志》说:“《洪范》八政,三日祀。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兽,豺獭有祭。是以圣王为之典礼。民之精爽不贰,齐(斋)肃聪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日觋(xi),在女日巫,使制神之处位,为之牲器;使先圣之后,能知山川,敬于礼仪,明神之事者,以为祝(觋的一种);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觋的一种)。故有神民之官,名司其序,不相乱也。民神异业,敬而不黩,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序,灾祸不至,所求不匮。”其中的“觋”“巫”“祝”“宗”,就属于这类“国家公务员”。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多神的社会,以一则史料的记载便可窥见这一基本特征。《史记·封禅书》说:“……雍(今陕西省凤翔县城南,是秦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都城)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逐之属,百有余庙。(陇)西亦有数十祠。于湖有周天子祠。于下邦(gui,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有天神。丰、镐(“丰京”及“镐京”,今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沣河两岸,丰京在河的西岸,镐京则在河的东岸)有昭明、天子辟池。于杜、毫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而雍、菅庙祠亦有杜主。杜主,故周之右将军,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也。各以岁时奉祀。唯雍四畴上帝为尊,其光景动人民唯陈宝。故雍四畴,春以为岁祷,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祠,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月祠,陈宝节来一祠……”

我们可以粗略地看看这些神庙所奉祀神灵的基本内容:

“日”“月”——日与月几乎是最早出现的自然神,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可以说阴阳观念的形成就源于此;“荧惑”——火星;“岁星”——木星;“填(镇)星”——土星;“辰星”——水星;引文中没有提到五星中的“太白”(金星),应是太史公没有尽言之故,太白之祠可能包含在下文“百有余庙”中。

“二十八宿”——黄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座”;除了五星外,还有的是属于二十八宿的单祠,如“参”,即二十八宿中西宫参宿之祠,参主杀伐。又如“南北斗”——北斗即北斗七星天枢、璇、玑、权、衡、开阳、摇光。《史记·天宫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P2-3

目录

第一章 坛庙建筑概述

第二章 史前时期的坛庙建筑

第三章 天神体系的坛庙建筑

 1.从太阳神、月亮女神到朝日坛、夕月坛

 2.从“南郊”到天坛、辟雍

第四章 地祇体系的坛庙建筑

 1.从社到社稷坛、先农坛

 2.从昆仑山地坛

 3.从山川祭坛到岳读庙

第五章 天子宗庙

第六章 先贤庙(祠)

序言

为了共享而展示(代序)

白庚胜

21世纪,人类文明跨入一个全新的时空。不管是否愿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人都被这个叫空一网打尽;

无论是否承认,每一种文化传统,每一种文化元素,甚至每一种文化基因都面临着决定性的选择。

因为,凭借科学技术原创而生发的文化创新正在超强提速,伴随全球一体化而弥散的文化消费令人眩目。

当此考验,开放的中国生机焕然,不仅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且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既立足于本土、传统、民族,又面向世界、现代、未来,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人类文明,致力于推动和谐世界的进程,引起全球性的关注。

在实现社会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后工业化等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没有惊慌失措,我们没有麻木不仁,我们更没有放弃责任,而是登高望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实施,解决了观念、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进行了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转型、创新、开发等实践,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协调了文化生产关系,实现了文化转型,确保了国家文化安全,参与了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创造与共享。

其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便是我国始自20世纪80年代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对中华文化遗产所进行的保护行动。由于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文化艺术界的坚守与躬行,全民族的积极参与,至今,我们已经建立起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体制,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规划,采取了包括国际保护、国家保护、民间保护、教育保护、法律保护、学术保护、产业保护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展了对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的命名,建立了国家遗产日制度,公布了一批国家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成功了数十个世界遗产项目,加速了文化遗产立法的步伐。

由此所引发的文化盛事不可胜数,但见孔子学院大大方方走向世界,满足了各国人民揭示“中国奇迹”的语言需求;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文化讲古深受欢迎,对华人社会的历史传统“充电”及增强文化认同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传统节日的恢复如雨后春笋,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整理国故正在拓展其广度与挖掘其深度,使儒学的第四次重振雄风渐成可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利用,多元一体的精冲家园多姿多彩;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中华文明日益显现出“和谐万邦”的魅力。

这一切,昭示了这样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前景:一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悄然开始,一个以大繁荣、大发展为标志的文化建设新高潮正在兴起,一场中西文化的平等对话正式开启。

越过高山,跨过险滩,蓦然回首积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我们慨叹先人的惊人智慧、伟大创造、博大胸怀。

保护遗产,反思历史,我们终于发现它们并非是前进的障碍、发展的负担,反而是精神的支撑、知识的宝藏,更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不竭资源与永久动力。

展望未来,拥抱世界,我们确信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与世界互相理解的唯一桥梁。我们与它相伴始终。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历时两年创意出版了这套“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丛书。其目的是向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传承我们民族艺术创造的结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粹。对于这项工作,中国文联极为重视,不仅给予资金支持,而且孙家正主席、胡振民副主席亲任编委会主任具体指导;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心具体表现在为其特批立项,并保障出版书号;中国文联出版社将之确定为精品工程,力求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宋建民、奚耀华、朱辉军、王利明等社领导及张海君主任等堪称鞠躬尽瘁,编辑和作者们不计名利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更是令我感动。

庚胜不才,却参与和见证了世纪之交启动中华文明复兴及其遗产保护的全部过程,还非常荣幸地担任这套“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丛书的主编。这虽非我的能力与地位所及,却是我不可推辞的使命。

我所期待的是:通过这套丛书,中国的国粹。艺术能为广大读者所认识、珍爱、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利用,中国的精神财富能为全人类所共有、共赏、共享。

如果因为这套丛书的问世而使国人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我将感到十分欣慰;

如果由于这套丛书的存在使世界了解中国更加客观、全面、理性、准确、人文,我将感到非常愉悦。

21世纪,人类文明跨入一个全新的时空。

这个时空不排斥古老,它秉持“推陈出新”。

这个时空不拒绝外来文明,亦主张“中为洋用”。

要么,御新时空如神骏;要么,被新时空所异化、吞没。

是为序。

2007年12月30日

(作者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记处书记)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异常丰富的祭祀文化,与祭祀活动相关的建筑被称为坛庙建筑。“坛”就是用于供祀的露天的台子,“庙”就是用祭祀祖先与先贤神灵,但又互有交叉。坛庙建筑介于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之间,也有宣教的职能。本书不但详细介绍了古代有关祭祀的建筑风格,也讲述了古代的祭祀文化,可以从侧面了解先人们更丰富的社会生活。

编辑推荐

趣味浓郁的经典故事,全面展现国粹艺术悠久亘长的发展轨迹;赏心悦目,生动反映光辉灿烂的国粹艺术图片,立体凸显中华五千年民族艺术的非凡成果;

这是一部让青年学子轻松愉快地走进国粹艺术大门的普及读本;一部让每个家庭了解国粹文化与营造艺术氛围的首选图书;一部具有多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国粹艺术百科全书。

本册为“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之《坛庙建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