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邪恶之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意大利)格拉齐娅·黛莱达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92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齐娅·黛莱达代表作。小说以撒丁岛乡村为背景,描写青年雇农彼特罗大胆追求女主人玛丽亚,两人坠入情网,但因为门第悬殊,玛丽亚改变初衷,嫁给了财主佛兰切斯科,彼特罗走上了邪恶之路……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邪恶之路》(1896)是格拉齐娅·黛莱达的成名作。它以撒丁岛乡村为背景,描写青年雇农彼特罗大胆追求女主人玛丽亚,两人坠入情网,但因为门第悬殊,玛丽亚改变初衷,嫁给了财主佛兰切斯科,彼特罗走上了邪恶之路。

黛莱达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爱情与道德、罪与罚的冲突为切入点,展示了撒丁岛古老的文明和宗法制下的乡村生活,以柔婉清逸的笔致叩动读者的心弦。

试读章节

酒店老板是托斯坎纳人,做过烧炭工,娶了一个作风不好的乡下老婆。这时,他正躺在货栈——他就是这样神气活现地称呼他的这个穷地方的——仅有的一张板凳上,他不得不站起身来,让来人坐下。

他瞅了瞅这个人,认出来了,于是用他那双又明亮又狡狯的大眼睛看着他,笑了。

“你好啊,彼特罗,”他说,他的语言很怪,纯粹的锡耶纳口音里带上了撒丁岛的方言,就像金子上涂抹了一层釉,“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干我要干的呗!拿酒来。”彼特罗用多少有些轻蔑的口气答道。

托斯坎纳人给他送上了酒,依然满面堆笑地用两只天真的大眼睛瞧着他。

“咱们打赌好吗?我知道你要到哪里去。你是到尼古拉·诺伊纳家去。你到他家去帮忙。行,以后我就有你这位主顾了,我很高兴。”

“见鬼,你怎么知道的?”彼特罗问道。

“嗯……我是从我老婆那里知道的:娘儿们无事不晓。她是从你那相好萨碧娜那里知道的……”

想到萨碧娜同这个托斯坎纳人的老婆有来往,彼特罗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但是,他接着就斜着身子从右到左摇了摇头,摆出一副习以为常的不屑理睬的架势,恢复了镇静自若的神态,这是一种不自觉的镇静自若的神态,然而也带着一点冷嘲热讽的味道。

首先,萨碧娜根本不是他的相好。他是在上次收获期间遇见她的,那是一个月圆之夜。当时,打谷场上,悄悄地排成长队的蚂蚁在偷运着麦子,而他则趴在地上睡着了,他梦见娶了这个姑娘。萨碧娜长得很俊:白白的,洁净的额前垂着一绺金发。她对待彼特罗很温柔,而且深情地爱上了他。但是,他从梦中醒来,却费了好一阵时间拿不定主意,因为他还没有下决心向她吐露自己的好感……

“这个萨碧娜到底是谁?”他问,一边看着被葡萄酒染红了的空酒杯。

“呸,你别装傻!尼古拉·诺伊纳大叔的侄女呗!”托斯坎纳人说道。

努奥罗人只是把老百姓里上了岁数的人称作大叔和大婶,这个托斯坎纳人却把男孩、女孩、老爷、太太们也叫做大叔和大婶。

“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彼特罗昧着心说道,“萨碧娜说过我要到她大叔那里帮忙吗?”

“不知道,我想是吧。”

“喂,你这个小外乡佬,你是闲得无事可干了。”彼特罗又说道,一脸瞧不起人的神色,“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再说,我是不是真的去尼古拉·诺伊纳家帮忙,这跟你有什么相干?”

“我再说一遍:我会高兴。”

“那么,告诉我,诺伊纳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你既然是努奥罗人,就该比一个外乡人更清楚。”酒店老板卖弄地说道,他手里拿着一把用纸条代替鸡毛做的掸子,轰赶着围在门口一筐水果上飞来飞去的苍蝇。

“一个近邻外乡人要比一个远方的本地人知道得更多啊。”

酒店老板一边不住地赶苍蝇,一边絮絮叨叨,活像个饶舌的老太婆。

“诺伊纳家里的人是附近这块地方的王爷,这你知道,尽管他们跟你一样都是努奥罗人……”

“你说什么?见鬼!难道那老婆真是努奥罗官宦人家的人?”

“那老婆是,可他呢?谁知道他是哪里的人?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是跟他爸爸一起到努奥罗来的,他爸爸是个跑买卖的,这些跑买卖的都是把点灯的油买进来,再把它当做好油卖出去。”

“这样他们就发大财了!你的酒难道就没有掺水吗?”彼特罗感叹地叫道,同时把杯中的余酒一滴滴倒在地上。

他已经本能地感到需要为他未来的东家辩护了,这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

“在努奥罗,没有哪一家酒店老板能卖给你像我这样纯净的葡萄酒。”对方说,“你尽管去问尼古拉大叔吧,他是内行。”

“哦,当真?他难道是个酒鬼?”彼特罗问道,“人家说,上个月他喝醉了,从马上掉下来摔坏了一条腿,是从奥利埃纳回来的时候。”

“我不清楚,也许是他品尝了很多种葡萄酒吧!因为他是去买葡萄酒的。他摔坏了腿,这倒是事实,所以现在他要找一个能干的、信得过的用人,因为他再也不能料理家务了。”

“那老婆,是个怎样的女人?”

“是个从来没有笑容的女人,活像个魔鬼,是个势利小人,是你们这儿阔太太的货真价实的标本。这些阔太太因为有一个葡萄园、一个牲口圈、一个牧场,有马又有牛,就以为自己的小帽能装下世界了。”

“依你看,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吗,小外乡佬?那么,那姑娘又怎么样?有架子吗?”

“玛丽亚吗?是个漂亮的姑娘。可漂亮哩!”对方鼓起双颊说道,“那可是个好人,没有架子的人,是个好主妇。人家都那么说!可我认为她比她妈妈更能摆架子。还有,这两个娘儿们很吝啬,她们吝啬,可尼古拉大叔又那么痛快、那么大方。不过,她们是把尼古拉大叔捏在手心里的,就这么样捏着,可怜的尼古拉大叔啊!”

P14-17

序言

格拉齐娅·黛莱达(Grazia Deledda),是一位富于艺术魅力的女作家。

在20世纪上半叶灿烂辉煌的意大利文学星座中,黛莱达是一颗闪烁着奇特光彩的星星。

黛莱达的故乡是撒丁岛。自古以来,撒丁岛就是一个偏僻、闭塞、穷困和落后的海岛。学者们在描绘意大利文学地图时,似乎常常忽略了撒丁岛这块贫瘠、荒漠的土地。然而,黛莱达,这个在撒丁岛土生土长的女子,却从这里走向意大利,走向世界,以她多姿多彩、独具风韵的创作,丰富了意大利和世界文学的宝库。

1871年9月27日,格拉齐娅·黛莱达出生于撒丁岛的努奥罗城。她的祖父以制作圣徒像为生。父亲是自食其力的农庄主,他膝·下有六个孩子,黛莱达排行第四。父亲曾用撒丁方言写过一些诗篇,他生平慷慨豪爽,时常接待因出差或参加宗教活动来到努奥罗的亲朋好友,留他们在家里小住。因此,格拉齐娅从小便广泛接触三教九流的过客,他们在作家日后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身上留下了自己的面容。

格拉齐娅·黛莱达只在小学念了四年书,便被迫辍学在家,因为按照撒丁岛的封建礼教和古老习俗,不允许女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她眼睁睁地看着兄弟桑图斯享受特权,进入高等学府读书。她为此羡慕不已,后来在自传体小说《柯西玛》中不胜感慨地回顾了这段伤心的往事。

格拉齐娅身处与世隔绝的海岛,但她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好在她的父亲尤其是当神甫的叔叔藏书相当丰富,于是她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和文艺作品。德·亚米契斯、卡尔杜齐、邓南遮、大仲马、爱伦·坡、哈代、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布尔热,都是她喜爱的作家。父亲又请了一位中学教员,给她讲授意大利语。这位教员常常出些题目让她作文。聪慧过人的格拉齐娅写的一些作文如此出色,以致老师鼓动她送给刊物去发表。当时她年方十三,压根儿不懂得怎样投稿。凑巧她手头有一份杂志,便按照上面标明的地址,寄去了一则速写,竟然很快就登了出来。黛莱达便这样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黛莱达更加勤学苦读,既习作写诗,又试写小说。几载寒窗,终于收获了第一批硕果。1888年,黛莱达十七岁,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在山上》发表于罗马的《儿童的天堂》周刊。翌年,又在同一刊物上发表《童年逸事》。这两个短篇于1890年合集为《在蓝天》,在都灵出版。她同时为多家刊物撰稿。1888年,她又在罗马的《新潮》杂志刊出短篇小说《撒丁人的血》。随后,她闯入中长篇小说领域,在报章上以连载形式发表《秋天的故事》、《东方的星辰》(1891)、《爱的报复》(1891)、《撒丁岛的精华》(1892),等等。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引起文学界,特别是真实主义理论家、作家卡普安纳的注意。

长篇小说《邪恶之路》(1896)的问世,使黛莱达声名大噪,标志着她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爱情与道德、罪与罚的冲突为切入点,展示了撒丁岛古老的文明和宗法制下的乡村生活,以柔婉清逸的笔致去叩动读者的心弦。这种对于意大利文学来说颇为新颖别致的题材和风格,从此成为贯穿黛莱达众多作品的一根红线。

1899年10月,黛莱达前往撒丁岛首府卡利亚里旅游,在朋友家中小住。在那里,她结识了在财政部任职,从罗马出差到卡利亚里的帕尔米罗·莫德桑尼。两人一见如故,互相倾慕,翌年1月便结为伉俪。三个月后,黛莱达便随丈夫迁往罗马,在那儿定居,直到去世。

……

书评(媒体评论)

那为理想所鼓舞的作品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以同情的态度深刻处理人类的困境。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颁奖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