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学考古--方法与实践(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环境考古、聚落考古和古代人地关系等重大问题,开展地学考古研究从而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书包括有18篇论文,其中,不仅有论述地学考古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文章,而且也有在丁公、大汶口和城子崖等重要遗址进行地学考古的研究论文,内容涉及聚落形态和演变的地貌背景,灰堆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活动,壕沟内堆积过程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内容新颖,充分体现出地学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目录 序 序二 序三 1.地学考古概论/靳桂云、宿凯 2.地质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靳桂云 3.地学考古方法的回顾与展望/靳桂云、宿凯 4.地学考古——运用地球科学认识考古/Matthew Canti著,宿凯、靳桂云译 5.土壤微形态分析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靳桂云、宿凯 6.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文化遗址——沉积物的土壤微形态学研究/靳桂云、郭正堂 7.河漫滩加积历史与文化活动:中国黄河下游月庄遗址的地学考古调查/Yijie Zhuang(庄奕杰)、Wenbo Bao(宝文博)、Charles French著/宿凯、靳桂云译;庄奕杰校 8.山东潍坊前埠下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层沉积物微形态分析/柏哲人、王守功、党浩、靳桂云 9.史前灰坑与人类行为——山东汶上东贾柏遗址H1堆积过程的植硅体和土壤微形态分析/饶宗岳、梅圆圆、胡开国、柏哲人、高明奎、靳桂云 10.大汶口遗址环境考古调查报告/柏哲人、陈松涛、高明奎、梅圆圆、靳桂云 11.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城墙与壕沟使用过程的地学考古观察/饶宗岳、王芬、庄奕杰、武昊、靳桂云 12.中国长江下游茅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水稻耕作的水资源管理及农业集约化/Yijie Zhuang(庄奕杰)、Pin Ding(丁品)、Charles French著/宿凯、靳桂云译;庄奕杰校 13.凌家滩遗址外壕沟沉积物反映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壤微形态研究案例/宿凯、靳桂云、吴卫红 14.城子崖遗址环境演变过程的初步分析/夏正楷、刘江涛 15.城子崖遗址岳石文化时期壕沟微环境的复原/宿凯 16.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灰坑(H3)的地学考古研究/Rowena Y.Banerjea、宿凯、朱超、Karen Wicks、Steven Mithen、刘江涛、靳桂云 17.城子崖遗址的年代学框架——从城墙和壕沟堆积来看/宿凯、朱超、孙波、靳桂云 l8.史前壕沟的水资源管理功能——来自丁公遗址的地学考古证据/柏哲人、姜仕炜、许晶晶、靳桂云 参考文献 编后记 序言 考古学是通过发掘人类 文化遗物和遗迹,来研究古 代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由于古代人类的文化遗物 和遗迹都是从深埋地下的土 层中发掘出来的,因此从考 古学诞生的第一天开始,考 古学和地学(或称地球科学 )就成为一对密不可分的孪 生兄弟。不仅地质学的野外 工作方法被引进考古学,而 且一些基本理论,如地层划 分与对比、地层描述、生物 地层学等也都成为考古学研 究的重要基础。实际上,早 期许多中外地质学家,如安 特生、裴文中等也都是著名 的考古学家。 近年来随着学科的蓬勃 发展,考古学研究领域得到 不断拓宽和深入,人们不仅 继续关注古代人类社会的人 文内容,而且也越来越关注 古代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 试图尽可能地全面地构建古 代人类社会的全貌。 不言而喻,学科的发展 必定会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 加入到考古学研究的行列, 其中也包括从事地球科学研 究的学者。他们把地球科学 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引入考古 学,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不断拓宽考古学的研究领 域,提高了考古学的研究水 平,加深了人们对古代社会 的全面了解。 例如,地貌学家和第四 纪学家,从地貌和第四纪沉 积学的角度,揭示了古地貌 古水文对聚落形态形成和兴 衰的影响;古生物和古生态 学家借助对动植物残体和化 石的研究,重建了当时的生 业结构和经济形态;岩矿和 地化学家从器物的原料成分 和烧制温度入手,分析了制 作过程和加工工艺,揭示古 代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 古环境学家则通过古环境指 标的分析,重建人类的生态 环境,进而探讨古代的人地 关系等等。 过去20年中,在野外调 查和考古发掘的基础上,靳 桂云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借助 于山东大学第四纪环境和考 古学实验室,围绕环境考古 、聚落考古和古代人地关系 等重大问题,开展地学考古 研究从而获得了许多重要成 果。本文集包括有18篇论文 ,其中,不仅有论述地学考 古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文章 ,而且也有在丁公、大汶口 和城子崖等重要遗址进行地 学考古的研究论文,内容涉 及聚落形态和演变的地貌背 景,灰堆的形成过程和人类 活动,壕沟内堆积过程与自 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内容新颖,充分体现出地 学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 要作用。 这本文集的出版,将大 大推动地学考古在我国的发 展,让更多的考古学家理解 地学考古,也让更多地学学 科的科学家参与考古学的研 究,共同为建立具有中国特 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 中国考古学体系,做出应有 的贡献。 夏正楷 2022年6月14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