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政治学导读/社科经典轻松读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政治学>导读》是一读就懂的经典!

有统计表明: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

为人生种下一棵知识树。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

《政治学》就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财富之一,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解读了人类社会。

内容推荐

《<政治学>导读》简介: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至今难以逾越的高峰,西方的全部思想精华基本上都产生于这个时代,此后的人是在消费这些文明,消费那个时代的智慧。我们今天仍然深受其影响。《政治学》就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财富之一,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解读了人类社会。

本书是《<政治学>导读》,助你轻松阅读经典著作!

目录

一、作者简介

 御医之子——大师的诞生

 遗世而独立——亚里士多德之不幸,世界之幸

 独立门户——名师弃徒,帝王之师

 “百科全书”——古希腊最渊博的学者

二、《政治学》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政治学》的年代

 不得不读的理由

三、精彩导读

 城邦的起源——“自然的”还是“习俗的”?

 城邦产生的目的——道德的还是功利的?

 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吗?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谁是城邦中的公民?

 什么样的人才有公民资格?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体是什么?

 公民与城邦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政体的类型有哪些?

 政体划分的标准有哪些?

 君主制、僭主制和贵族制

 寡头制——有产阶级公民控制的政体

 民主制——贫穷又居于多数地位的人们控制的政体

 政体的职能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政体变革的原因有哪些?

 政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政体的保存方法有几种

 君主统治的人治应该被法治所取代

 混合政体——虽非最理想但却是能够实现的最好政体

 什么才是最优良的生活?

 与最优良的生活相符的政体应该是什么样的?

 理想的城邦应该包括哪些形式要素?

 婴儿教育应该考虑到哪些问题?

 青少年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公民教育的对象是什么?

 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德性、法、体育和音乐——公民教育的内容

 音乐教育——公民教育最重要的形式

四、大家跟帖

五、拓展阅读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好书读不完:《诗学》

试读章节

穿越时空——回到《政治学》的年代

亚里士多德生于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危机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雅典社会各阶级如商人和手工业者,都受到战争很大的影响,农民更遭到严重的损害。由于土地集中于大奴隶主手里,加上高利贷者的盘剥,许多农民无地可耕,只好跑进城市里去做自由贫民。战争使雅典的国库枯竭,以致不能执行旧有的对城市贫民的配给和援助政策。雅典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化。

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在政治上的反映是:雅典这个奴隶主城邦发生严重的动荡,不但在雅典,而且在每个希腊城邦里,除了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基本矛盾之外,都存在着富有奴隶主阶层同自由贫民之间的激烈斗争。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公元前399年斯巴达发生了基拉东自由贫民的起义,公元前猿怨圆年发生了科林斯自由民下层反对寡头势力的流血斗争。在亚里士多德的幼年,公元前373年,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棍棒党起义,起义者杀了富有奴隶主,没收并分配了他们的财产。自由贫民与富有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形成了希腊城邦末期的主要矛盾。

至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奴隶,他们当然是要反抗奴隶制度的。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多少文字材料,但是希腊历史各个时期的奴隶起义,便是最好的说明。就思想史而言,远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人提出反对奴隶主国家和法律的思想,在希腊戏剧家所写的剧本中,也有这种思想的反映。其后,虽然由于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而不可能有什么思想史的资料流传下来,但是他们反对奴隶制度和奴隶主国家的思想和感情却是不会改变的。他们的行动和思想同奴隶主阶级的行动和思想构成了奴隶制社会中最基本的矛盾。目击希腊,特别是当时作为希腊文化重心的雅典这种分崩离析的状态,亚里士多德从中等阶层的利益出发,主张用加强中等阶层力量的办法来平衡富有者和贫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使奴隶主国家不至于崩溃。

虽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所代表的阶层不同,他们的政治主张也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奴隶主国家的忠实拥护者。然而就是在柏拉图的时候,也已经有了某些奴隶主阶层分子,鉴于城邦中不断的“党争”,根本厌倦了城邦的生活,怀疑“为了求得良善的生活,必须参加国家生活”的看法,而认为:在道德上,个人追求良善生活是自足的,国家的生活可以与此无关。苏格拉底的学生安蒂叙尼(Antis Athenes)的制欲主义便是这种思想的代表。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希腊化”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这种“隐逸”或从国家中“引退”的思想进行了驳斥。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曾经斥责那种把生活水平缩减到最低限度的必需品上去,是“猪的国家”而不是人的国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也曾说过:一个人若能离开国家而生存,他不是个野兽,便是一个神。这师徒两人的逻辑是:不加入城邦就不可能过人的生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坚决拥护奴隶制的思想家,有这种想法是不奇怪的,因为维护奴隶制度首先必须维持奴隶主的国家政权。

总而言之,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希腊各城邦逐渐步入了衰落期。这一时期,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一方面是农民阶级的无产化,另一方面是土地私产的集中”。由于土地日益集中,贫富分化非常严重,农民和小土地所有者陷入贫困、破产之中。柏拉图面对此情此景就曾慨叹过,每一个城邦都已分裂为“富人之邦”和“穷人之邦”。经济方面的这种巨变影响到社会政治生活方面,使得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除奴隶主与奴隶间的矛盾外,自由贫民同富有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已激烈到了极点。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党争不断,雇佣兵和僭主政治的存在更是加速了城邦的瓦解。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亚里士多德最担心的莫过于奴隶制国家的分崩离析,因而苦心孤诣地寻求稳定奴隶主阶级江山的途径。于是,为稳定城邦这一目的服务的政治学说就应运而生了。说到底,《政治学》一书寄托了亚里士多德对维护奴隶制社会和作为其存在形式的城邦国家的理想。

此外,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宣扬的城邦政治学说与古希腊城邦本身的特征也有关系。希腊境内长期城邦林立,这种局面对希腊的政治思想家不能不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坚持城邦本位主义,显然也与希腊城邦这一特殊的国家形态有关。

P14-17

序言

让经典成为通识

周国平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法,我欣然为之作序。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前进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显示了改革的艰难。分析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须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按照通常的划分,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亦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人类的这些精神能力在极其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而后在相当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的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然而,它们尚处于种子的状态,唯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种子才会发芽,潜在的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的能力。

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了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把人们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大家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效的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了。

具体地说,与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国民素质教育也可分为智育、美育、德育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教材。

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是最好的榜样。他们首先是伟大的自由思想者,不受成见束缚,勇于开拓前人未至的新领域,敢于挑战众人皆信的旧学说。尤其在社科领域,权力、利益、习俗、舆论往往据有巨大的势力,阻挠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而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坚定地听从理性的指引。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社科知识,更是追求真理的勇气、智性生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在这方面,文学艺术作品诚然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但人文和社科经典著作也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陶。我们会发现,凡大思想家决不是单面人和书呆子,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类情感每每有或博大精深或微妙细致的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在文风上,许多经典作家是表达的大师,读他们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只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在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良多启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在这个领域中,起支配作用的不只是理性思考和实证观察,更是价值定向和理想愿景。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人有责。精神财富的享用,人人有份。可是,即使用严格的标准挑选,社科经典的绝对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叫一个普通读者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经典中的理念变成社会多数成员的通识和基本教养?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本系列图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项真正造福国人的事业。该丛书将选收古今中外社科人文类的经典名著分批推出,出版社为该丛书预定的特点是:绝对经典,轻松好读。按照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求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入,最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是够格的,对于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够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这是很高的要求,愿我们共同努力。

2009年3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