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树奇葩,它以浪漫史诗的形式再现了古欧洲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滋养了上千年的欧洲文学。本书选辑了古罗马神话中100多篇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以加深读者对神话故事和人物的认知。本书以活泼凝练的语言文字、展现给读者一幅波澜壮阔的神话画卷,使读者轻松徜徉于别开生面的人神世界,从中汲取营养、获得乐趣,并充分领悟其中折射出的朴素人文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罗马神话传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王焕生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古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树奇葩,它以浪漫史诗的形式再现了古欧洲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滋养了上千年的欧洲文学。本书选辑了古罗马神话中100多篇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以加深读者对神话故事和人物的认知。本书以活泼凝练的语言文字、展现给读者一幅波澜壮阔的神话画卷,使读者轻松徜徉于别开生面的人神世界,从中汲取营养、获得乐趣,并充分领悟其中折射出的朴素人文精神。 内容推荐 古罗马神话传说是与古希腊神话传说齐名的欧洲古代神话传说,对后代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本书内容包括神祇传说、英雄传说和早期历史传说三部分。神祇传说部分着重展现古罗马神话的固有内涵,同时通过比较展示古罗马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间的联系和继承关系。埃涅阿斯传说是罗马古代最主要的英雄传说,是神话传说与早期历史传说的连接和过渡。罗马早期历史湮没在传说之中,故事丰富动人,充分体现了古代罗马人的立国精神。书中精彩的插图与优美的文字叙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目录 引言 第一编 古罗马神祇传说 一 雅努斯 二 萨图尔努斯 三 尤皮特 四 尤诺 五 弥涅尔瓦 六 马尔斯 七 尼普顿 八 阿波罗 九 狄安娜 十 维纳斯 十一 武尔坎 十二 墨丘利 十三 克瑞斯 十四 利柏尔 十五 维斯塔 十六 奎里努斯 十七 普路托 十八 库柏勒 十九 特卢斯 二十 命运女神 二十一 报仇女神 二十二 法乌努斯 二十三 西尔瓦努斯 二十四 普里阿普斯 二十五 帕勒斯 二十六 维尔图姆努斯 二十七 特尔弥努斯 二十八 卡墨娜 二十九 马图塔 三十 奥罗拉 三十一 弗洛拉 三十二 库皮得 三十三 维克托里娅 三十四 菲得斯 三十五 敏斯 三十六 西彼拉 三十七 佩纳特斯 三十八 拉瑞斯 三十九 艾斯库拉皮乌斯 四十 卡斯托尔 四十一 海格立斯 第二编 埃涅阿斯传说 一 埃涅阿斯族谱 二 埃涅阿斯与特洛亚战争 三 木马计 四 特洛亚的陷落 五 逃出城市 六 出海飘泊 七 寻找“西土” 八 尤诺报复 九 落难迦太基 十 埃涅阿斯与狄多 十一 狄多自戕 十二 埃涅阿斯的犹豫 十三 抵达“西土” 十四 求见先知西彼拉 十五 入冥府求问前程 十六 终了飘泊 十七 遣使会见拉提努斯 十八 尤诺挑起冲突 十九 台伯河神作指点 二十 埃涅阿斯会见埃万得尔 二十一 为埃涅阿斯制造武器 二十二 特洛亚人遭围困 二十三 尼苏斯和欧律阿卢斯 二十四 营寨攻守战 二十五 神界会议 二十六 埃涅阿斯求援归来 二十七 帕拉斯初战阵亡 二十八 尤诺援救图尔努斯 二十九 墨赞提乌斯之死 三十 停战哀悼阵亡者 三十一 拉丁王犹疑不决 三十二 女英雄卡弥拉 三十三 立誓决斗 三十四 誓言遭破坏 三十五 两军鏖战 三十六 进攻拉丁都城 三十七 埃涅阿斯杀死图尔努斯 第三编 罗马起源和早期历史传说 一 阿斯卡尼乌斯 二 阿斯卡尼乌斯之后的谱系 三 努弥托尔 四 罗慕卢斯和瑞穆斯 五 罗慕卢斯为王 六 抢劫萨比尼女子 七 努马·蓬皮利乌斯 八 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 九 贺提拉乌斯三兄弟和库里阿提乌斯三兄弟决斗 十 安库斯·马尔基乌斯 十一 塔克文·普里斯库斯(老塔克文) 十二 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 十三 傲王塔克文 十四 废除王政建立共和制 十五 粉碎复辟阴谋 十六 “人民之友”瓦勒里乌斯 十七 贺拉提乌斯·科克勒斯 十八 穆基乌斯·斯凯沃拉 十九 勇敢的克勒利娅 二十 平民占领圣山 二十一 墨涅尼乌斯·阿格里帕 二十二 马尔基乌斯·科里奥拉努斯 二十三 斯普里乌斯·卡西乌斯之死 二十四 法比乌斯氏族 二十五 钦钦纳图斯 二十六 制定十二铜表法 二十七 阿皮乌斯·克劳狄乌斯的暴行 二十八 卡弥卢斯 二十九 高卢人进攻罗马 三十 重建罗马 三十一 曼利乌斯·卡皮托利努斯 三十二 萨姆尼乌姆战争 三十三 瓦勒里乌斯·科尔伍斯 三十四 “戴项链的”曼利乌斯 三十五 帕皮里乌斯·库尔索尔 三十六 考狄乌姆峡谷之辱 三十七 法比乌斯·鲁利安 三十八 皮罗斯战争 三十九 库里乌斯·顿塔图斯 四十 法布里基乌斯·卢斯基努斯 附录 一 主要参考书目 二 地图 拉丁地区简图 意大利简图 三 专名索引 重要神话传说人名索引 重要地名部族名索引 重要希腊罗马人名索引 四 古希腊、拉丁、中文译音表 试读章节 二 萨图尔努斯 在古代罗马人的记忆里,他们最古老的神明除了雅努斯外,还有萨图尔努斯,祭祀萨图尔努斯的节日是罗马古代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虽然萨图尔努斯是罗马古老的神祗之一,但古代罗马人对萨图尔努斯的来历也没有清楚的说明。按照古希腊神话传说,宇宙起初由天神乌拉诺斯统治,后来乌拉诺斯的儿子克罗诺斯推翻了他的统治。宙斯是克罗诺斯之子,他也像克罗诺斯推翻乌拉诺斯的统治那样,推翻了父亲克罗诺斯的统治,把克罗诺斯打入地狱深处。古代希腊的这一神话谱系传人罗马后,促使罗马人也像希腊人那样,把他们原先相对分散而独立的单个神话谱系化。他们套用希腊神话模式,改换说法,把他们古老的传统神萨图尔努斯与希腊的克罗诺斯混同,称萨图尔努斯是在宙斯夺去了他的权力后,被赶来意大利的。 根据古代罗马传说,早在萨图尔努斯来到意大利之前,雅努斯便在那里为王统治。传说还提到卡墨塞斯。卡墨塞斯可能是雅努斯的兄弟,或者只是他的共同统治者。起初雅努斯与卡墨塞斯共同统治拉丁地区,卡墨塞斯统治的地方称为卡马塞涅,雅努斯统治的地区称为雅尼库卢姆。萨图尔努斯乘船航海来到意大利时,雅努斯正在那里统治。 古代罗马人还把传说中古代意大利的“黄金时期”同萨图尔努斯的到来联系起来。古代希腊人想象,居住在世界边缘、不为希腊人所知的民族过着极其幸福的生活,他们不进行战争,无需法律,自由平等,丰衣足食,不用垦殖就可以得到一切,即处于人类生活史初期理想的“黄金时期”。类似的想象可见于荷马史诗。例如荷马史诗中就提到埃塞俄比亚人,他们居住在大地的东方和西方,虔敬神明,经常邀请神明去作客,接受他们丰盛的祭品,众神都很乐意前去那里。属于这样的居民的还有许佩尔波瑞伊人,意为“生活在北风神的居地以北的人们”。他们居住在大地的极北方,阿波罗的母亲勒托就出生在那里,后来才去得罗斯岛。在古希腊人的概念中,意大利位于很远的西方,也是极遥远的地域,称其为赫斯佩里亚,意为“极西的地域”,太阳在那里降落。那里是一片果园,著名的金苹果园就在那里,福地也在那里。在希腊人看来,虽然极西地方的居民生活幸福,但那里也充满各种危险,奥德修斯的许多惊险遭遇就发生在那里。希腊人的极西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向西延伸,由意大利延伸至西班牙,再由西班牙延伸至大西洋。 关于萨图尔努斯来意大利的神话可能是意大利人从希腊人向西方的早期移民那里吸收来的。古代罗马人在接受有关萨图尔努斯西来的神话传说的同时,也接受了希腊人关于世界边缘地区的居民处于幸福生活之中的想象,其中包括古代意大利曾经有过黄金时期的传说。罗马人在基本保持原有神话外形的情况下,完全改变了这一神话的内涵,使它成为罗马人的民族神话。 传说称,萨图尔努斯来到意大利后,雅努斯友好地接待了他,并且与萨图尔努斯分享统治权,让他统治意大利。萨图尔努斯教导意大利人垦殖,种植粮食作物,栽种果木,特别是葡萄,饲养牲畜,教会人们其他知识和技能,从而首创意大利农业。人们还把果树的嫁接技术归功于萨图尔努斯的教导。这一技术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果树栽种的效果。上述种种都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面貌,从而使意大利进入丰饶的“黄金时期”。北非的希腊移民城市库勒涅也有与此相类似的情形。那里祭祀克罗诺斯时,人们头戴无花果树枝冠,互相以搀和蜂蜜的面饼相赠,视克罗诺斯如养蜂和果园之神。在意大利,类似的概念显然通过萨图尔努斯的农业神形象,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意大利的经济历来以农业和畜牧为主,萨图尔努斯被视为这些经济种类的首创者,意大利也被称为“萨图尔努斯的土地”(terra Saturnalia)。按照古代希腊人的想象,西土的居民本来便处于幸福生活之中。 关于萨图尔努斯的妻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把她与希腊神话中克罗诺斯的妻子瑞娅相对应,称萨图尔努斯的妻子是小亚细亚女神、大神母库柏勒,从而使相关神话类似地谱系化。另一种说法是萨图尔努斯的妻子是大地女神的助手、播种和收获女神奥普斯,从而与古希腊神话中的瑞娅混同。在古罗马的萨图尔努斯庙里,奥普斯与萨图尔努斯合祀,常被塑造为坐在大地上双手触地的形象。8月25日是奥普斯的节日,称为奥皮康西亚(Opiconsia),人们在收获完毕后举行感恩庆祝。 萨图尔努斯的形象通常是手持刀具,不过所持的并非希腊神话中传说用来阉割乌拉诺斯的利器,而是用来收割庄稼的镰刀或种植葡萄的刀具,以此表明萨图尔努斯的农业神身份,并与意大利通常的农业种类有关。这里令人明显地感觉到关于生活在黄金时期的人们的神话传说和关于开创农业生产的神话传说的拼合。 萨图尔努斯节在每年的12月17~19日举行,罗马帝国时期延长为7天。节庆带有狂欢性质。节庆期间停止一切公务,学校停课,商店停业,等级差别暂时消失。19日这一天奴隶甚至可以同主人一起饮宴,由主人侍候,以尽可能地体现理想中的“黄金时期”的丰饶、自由、平等。人们在节庆期间还解开捆在萨图尔努斯圣像腿上的绳子,让神明与人们同在同乐。平日那绳子一直捆在萨图尔努斯雕像的腿上,以保持丰饶常在。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按照关于雅努斯和萨图尔努斯的传说,意大利在萨图尔努斯开始新的历史时期之前,存在过一个无具体时间概念的史前时期。罗马人把萨图尔努斯和雅努斯对意大利的共同统治推算在由史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向文明的历史时期过渡的时期,正是萨图尔努斯的统治开始了意大利历史存在的基础。这一传说在古代罗马的钱币图案中得到表现。古代罗马最小单位的金属硬币图案正面是雅努斯的两面像,反面则是萨图尔努斯乘船航行前来意大利的图像。罗马神学的晚期代表马克罗比乌斯(公元5世纪)说,萨图尔努斯庙的山墙上装饰的雕塑是一些后来成为海神的侍从的半人半鱼的特里同,其含意是以特里同们的尾巴淹没在泥沙里喻萨图尔努斯统治之前的时期无声无息地不为人知晓。按照神话实质,古代罗马人对萨图尔努斯统治的记忆标志着对历史事件记忆的开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开始。欢乐的萨图尔努斯节被视为是对人类历史最初阶段的回忆,是对古代理想的丰饶、自由的黄金时期的回忆。 萨图尔努斯与希腊的克罗诺斯混同可能不会晚于公元前3世纪。被誉为古罗马第一位诗人的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在翻译荷马史诗《奥德赛》时,便称赫拉为“萨图尔努斯的女儿”(filia Saturni)。一般认为,该翻译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进行的。关于萨图尔努斯的神话传说很好地表明,古罗马神话传说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古希腊现成的自然神话传说时,常常把希腊的自然神话传说改造成为历史神话传说。 在卡皮托利乌姆山坡下罗马广场边,很早便设有萨图尔努斯祭坛。后来在祭坛处建起了萨图尔努斯庙,庙宇遗址至今犹存。历史学家李维称,在公元前496年罗马便建起了萨图尔努斯庙,并设立了萨图尔努斯节。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萨图尔努斯庙是由罗马第三位国王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约公元前672~前640年在位)建造的。由此可以设想,该庙可能始建于罗马王政时期,而于共和国初期建成。神庙下面是一拱形建筑,是罗马国库所在地,受萨图尔努斯庇护。 P21-24 序言 (一) 古罗马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它那属于远古时代的文明发展总是令人神往,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思,憧憬远古时代的真实面貌,赞叹它给我们留下的残迹。 古代意大利半岛是一个由各种具有不同来源的古代居民聚居的地区。亚平宁山脉犹如半岛的脊梁,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台伯河有如半岛的大动脉,由清凉的亚平宁山间自北向南流淌,至半岛中部后折向西蜿蜒而行,最后注入第勒尼安海。古代意大利的居民成分非常复杂。在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居住的主要是高卢人(凯尔特人),在半岛西北部居住的是利古尔人,在利古尔人南面直到台伯河北岸一带居住的是埃特鲁里亚人。埃特鲁里亚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关于这一部族的来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居住在台伯河下游以南不大范围内的是拉丁人,在中意大利和南意大利的一部分地区居住的是古意大利人的许多其他部落。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居住的主要是希腊移民。西西里岛是希腊人和北非迦太基人争夺的地盘,沿海地区居住的主要是他们的移民,内地居住的是原有的土著居民。一般认为,在成分如此复杂的众多种族中,西北部的利古尔人是曾经广泛分布于意大利的远古土著居民的残余,而高卢人、埃特鲁里亚人和意大利人是从外面迁徙来的。其中有一支约在公元前二千纪初期由北南迁,被认为是拉丁人的远祖。 拉丁人所占地区称为拉提乌姆(或拉丁地区),这是台伯河下游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原区域。平原上多山丘,但都很低矮,不影响交通。台伯河水源充足,航行便利,把地区内的各部分联系了起来,中心地是阿尔巴山。拉丁地区土壤肥沃,适宜于农牧业发展。这一地区位于文化和商业均较早发展的埃特鲁里亚和较早受希腊化影响的坎佩尼亚地区之间,它的东北方居住的是萨比尼人,东部和南部近邻是埃魁人、赫尔尼克人和沃尔斯基人。它西临第勒尼安海,那里是迦太基人、希腊人和埃特鲁里亚人频繁地贸易往来的地区。这种错综复杂的居民成分使得不断互相冲突成为他们早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罗马正是在这种冲突旋涡中不断壮大和发展起来的。 拉提乌姆地区的固定村落是在约公元前二千纪末出现的。人们起初居住在阿尔巴山上,那里气候比较干燥,有利于健康。约在公元前9世纪,那里成了原始拉丁城市联盟(阿尔巴联盟)的中心。台伯河下游的另一组小山地成为未来罗马的发源地,那里居民的出现比阿尔巴山要晚一些。在这些小山丘中,第一个有人居住的是帕拉提乌姆山。离山不远是台伯河浅水渡口,山下有盐道经过。此山周围是沼泽,三面陡峭,只有东北方面可以攀登。山顶有一片数公顷的平地,正是建立小村落的合适地方。继帕拉提乌姆山之后,在卡皮托利乌姆山、埃斯奎利艾山、凯利乌斯山等七座山丘也逐渐出现了居民点,并且由原始村落发展成为城市,这就是古代罗马的起源。传说称罗马城奠基于公元前753年(据公元前1世纪罗马著名学者瓦罗的考证),这里原始居民的出现诚然要比罗马城的出现早得多。古罗马城的遗址就在台伯河边。考古发掘表明,古代罗马城的地理位置与现今的罗马城差不多。位于现今罗马城的中心地带,距离台伯河人海口不远。 古代罗马出现之后,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与周围各部族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冲突之中。罗马正是通过武力和战争,慢慢扩大了自己的领土范围。它首先征服了拉丁地区,进而统一了意大利半岛,使拉丁语成为半岛居民的共同语言。其势力向西延伸,直至西班牙。在这之后,罗马开始向海外扩张,逐渐征服了希腊和整个巴尔干半岛,征服了西亚和北非,发展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大帝国,其文明发展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神话作为远古人类的一种思维形式,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在人类发展早期,人由于自身生存能力的软弱而处于对自然的极度依赖状态。当时人类虽然已经不同于动物群体,其生存具有社会性,但是人类仍然有如自然的附属物,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依附存在。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自我生存意识增强,从而也增强了自我生存的主动性。人类对周围世界思维认识的发展是神话产生的前提,也使神话成为古代人类概括周围世界的体现。面对各种外在的强大自然力,原始初民对它们感到恐惧,同时也怀有一种崇拜感。从天空到大地,甚至地下,整个外界自然中的一切似乎都具有一种非人的能力可比拟的力量。这种力量存在于事物之中,与事物本身同在,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从而产生了原始拜物主义。 随着由采集和狩猎型经济向生产型经济的过渡,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和提高。人们开始区分事物概念与事物本身,进而使事物概念逐渐独立于事物本身而存在。当人们不只是利用自然提供的现成产品,而且开始有意识地制造产品时,原先对客观事物的那种直观拜物主义必然逐渐被对超过单个物体特性的崇拜所替代,从而出现了体现各类物体的多灵主义。与原先直观的拜物主义相比,这是人类认识能力进步的又一个新阶段。多灵主义是灵性形象产生的前提,从而导致神话形象的产生。就这样,人类的认识思维经过长时期多阶段的进步,终于进入了神话创作时期。随后出现的自然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真实物质力量的进一步概括思考,也是神话创作的终结。以上就是古代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发展过程,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类进一步认识自身。 原始初民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原始公社制氏族社会关系。他们也正是从这一现实出发来认识和解释自然及整个世界。由此,天空、云气、大地、海渊、地下世界等,总之一句话,整个自然界的一切也都被想象成为一个巨大的氏族型社会,与人一样处于这样或那样的氏族社会关系之中,再现为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构成了原始初民的整个神话体系。 总的说来,古罗马神话传说也经历了这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它的多神论特点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 古代罗马和希腊同位于地中海北部。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方面的原因,古罗马神话的发展与古希腊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希腊神话传承下来的资料最为丰富,也最为人们熟悉的部分是其中以宙斯为首的奥林波斯神话体系。在希腊北部特萨利亚与马其顿交界处有一座高山,那是希腊最高的山峰,高约3000米,名为奥林波斯。它的峰巅高耸人云,大部分时间里冰雪覆盖,因而被称为“积雪的”。由于山巅分成多条山梁蜿蜒而下,因而又被称为“多梁的”。奥林波斯山脊经常处于云雾萦绕之中,因此人们经常把它与天齐名,把“奥林波斯神”称为“天上的居民”。神话中的奥林波斯顶峰是神明们的常居地,那里无风、无雨、地上无积雪,天空也晴朗无云,到处是明亮的光线,处于一片晴明之中。宙斯、波塞冬、哈得斯三分宇宙时,宙斯成为最高首领,奥林波斯为共有,由宙斯治理。神明们在那里开会、饮宴、娱乐,阿波罗弹琴,文艺女神缪斯以歌舞助兴。神明们饮用的是特殊的饮料,体内流动的是特殊的体液。神明们形态俊美,力量强大,永不衰老,常生常乐。 按照古希腊神话谱系,以宙斯为首的奥林波斯神是第三代神。宇宙起初是浑沌一片,后来有了天和地,出现了爱。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神是乌拉诺斯,地神是盖娅。乌拉诺斯和盖娅结合,生了六男六女,通称提坦神。男提坦神有奥克阿诺斯、克利奥斯、克罗诺斯、许佩里昂等;女提坦神有瑞娅、特梯斯、谟涅摩叙涅等。乌拉诺斯和盖娅结合还生了独目巨怪、百手巨怪等巨灵。克罗诺斯和瑞娅结合生了赫斯提娅、得墨特尔、赫拉、哈得斯、波塞冬、宙斯等,由此产生了奥林波斯一代神系。 古代希腊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神明的产生、神明之间的关系以及神明与凡人之间的关系构想出了一幅纷繁的图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后来又得到诗人、作家的艺术加工,成为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流传后代。 神话传说通常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故事两个方面。神的故事主要指对有关天神的生平和事迹的叙述,它们产生的基础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并凭借想象力对它们进行认识和解说。英雄故事则指对那些与神明有联系、能力超常的人们——通称“英雄”们的惊人业绩的叙述,例如以阿伽门农为代表的阿尔戈斯传说,以奥狄浦斯为代表的特拜传说,以伊阿宋为代表的阿尔戈船寻取金羊毛传说,此外还有赫拉克勒斯传说、特洛亚战争传说等。这些神话传说故事综合起来,为我们展现了一部生动的传说性的希腊史前史。 古希腊神话最显著的特点是神与人同形同性。神明也具有与凡人类似的形体,也像凡人一样需要吃喝,具有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相互之间有时友好,有时又出现仇视和对抗。他们与凡人的区别仅在于神明更强大、更美丽、更有能力,生活无比舒适,永生而常乐。 …… (九) 从古罗马神话传说的实际情况出发,本书对古罗马神话传说的叙述分为古罗马神祗传说、埃涅阿斯传说、罗马起源和早期历史传说三大部分。在神祗传说部分,由于古罗马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紧密关系,这一部分的叙述除了介绍神话故事本身外,侧重对两种神话进行比较,强调指出两种神话的相似和差异。埃涅阿斯传说经过作家、诗人们的整理和加工,特别是经过维吉尔的构思和处理,成为一个系统的传说,本书的叙述基本保持了它的完整性。罗马起源和早期历史传说主要取材于李维、狄奥尼西奥斯和普罗塔克的有关著作,此外还参考了一些其他著作,适当做了一些考证和说明,以利于对有关传说的理解。 古罗马神祗繁多,本书只选择了其中主要的神祗,特别是通称的“十二大神”进行介绍,介绍中涉及不少其他神祗。书末附录了主要专有名词汉拉索引,可以为阅读和查核提供方便。索引中希腊专名采用的是古典辞书中通用的拉丁化写法。凡约定俗成的专名采用通用译法,其他专名则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按拉丁文和古希腊文读音译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