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外名著全知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任浩之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读书时间越来越少,可是不读书也不行,不读书会有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恐慌。那么,什么书才是真正值得读的?能不能帮大家甄别一下,介绍一下?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编者们编写了这本《中外名著全知道》。它是中外名著的鉴赏读本,也可作为您选书购书的指南。

本书所介绍的,涉及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十几个门类,400多本书。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读者,可以开阔你的求知视野,完善你的知识结构。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400本经典名著,涉及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十几个门类。它适合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读者。对于大中学生来说更是有益,因为青少年正是求知的黄金时期,这本书可以开阔你的求知视野,完善你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打得好,以后添砖加瓦不再是难事。这些书绝对是值得了解的,值得为它们花一些时间。

目录

一、宗教、哲学与美学

 《般若经》

 《心经》

 《金刚经》

 慧能:《六祖坛经》

 《五灯会元》

 《圣经》

 《塔木德》

 奥古斯丁:《忏悔录》

 《古兰经》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周易》

 老子:《道德经》

 孔子及其后学:《论语》

 庄子及其后学:《庄子》

 孟子及其后学:《孟子》

 墨子及其后学:《墨子》

 韩非:《韩非子》

 吕不韦及其门人:《吕氏春秋》

 王充:《论衡》

 朱熹:《四书集注》

 王守仁:《传习录》

 李贽:《焚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日知录》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笛卡尔:《哲学原理》

 斯宾诺莎:《伦理学》

 伏尔泰:《哲学通信》

 休谟:《人性论》

 狄德罗:《百科全书》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尼采:《悲剧的诞生》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

 萨特:《存在与虚无》

 弗洛姆:《爱的艺术》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

 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波伏瓦:《第二性》

 福柯:《疯癫与文明》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朱光潜:《谈美书简》

 宗白华:《美学散步》

 李泽厚:《美的历程》

 亚里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

 朗吉努斯:《论崇高》

 鲍姆加登:《美学》

 黑格尔:《美学》

 丹纳:《艺术哲学》

 罗丹:《罗丹艺术论》

 克罗齐:《美学原理》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萨义德:《东方学》

 德里达:《文学行为》

二、文学及文艺理论

 《诗经》

 屈原、宋玉等:《楚辞》

 郭茂倩:《乐府诗集》

 曹操等:《三曹诗选》

 陶渊明:《陶渊明集》

 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

 萧统:《昭明文选》

 李白:《李白集》

 杜甫:《杜工部集》

 白居易:《白居易全集》

 韩愈:《韩昌黎集》

 柳宗元:《柳河东集》

 李肪等:《文苑英华》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

 苏轼:《苏轼文集》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

 陆游:《陆放翁诗词选》

 辛弃疾:《辛弃疾全集》

 严羽:《沧浪诗话》

 文天祥:《文天祥全集》

 纪君祥:《赵氏孤儿》

 王实甫:《西厢记》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渔:《闲情偶寄》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曹雪芹:《红楼梦》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吴敬梓:《儒林外史》

 胡云翼:《宋词选》

 王国维:《人间词话》

 鲁迅选编:《唐宋传奇集》

 鲁迅:《呐喊》

 郭沫若:《女神》

 徐志摩:《志摩的诗》

 冰心:《繁星·春水》

 巴金:《家》

 茅盾:《子夜》

 朱自清:《背影》

 曹禺:《雷雨》

 老舍:《四世同堂》

 老舍:《骆驼祥子》

 老舍:《茶馆》

 林语堂:《中国人》

 张恨水:《金粉世家》

 张爱玲:《倾城之恋》

 沈从文:《边城》

 钱锺书:《围城》

 钱锺书:《谈艺录》、《管锥编》

 姚雪垠:《李自成》

 高阳:《胡雪岩全传》

 金庸:《金庸作品集》

 汪曾祺:《受戒》

 刘心武:《钟鼓楼》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杨绛:《洗澡》

 杨绛:《我们仨》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王安忆:《长恨歌》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陈忠实:《白鹿原》

 史铁生:《我与地坛》

 余秋雨:《文化苦旅》

 易中天:《读城记》

 陈丹青:《退步集》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余华:《活着》

 阿来:《尘埃落定》

 《荷马史诗》

 伊索:《伊索寓言》

 迦梨陀娑:《沙恭达罗》

 无名氏:《一千零一夜》

 紫式部:《源氏物语》

 无名氏:《列那狐传奇》

 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疯狂的奥兰多》

 蒙田:《蒙田随笔》

 培根:《培根随笔》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弥尔顿:《失乐园》

 约翰·班扬:《天路历程》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莫里哀:《伪君子》

 卢梭:《忏悔录》

 伏尔泰:《老实人》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浮士德》

 果戈理:《死魂灵》

 普希金:《普希金诗选》

 席勒:《阴谋与爱情》

 拜伦:《唐·璜》

 惠特曼:《草叶集》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波德莱尔:《恶之花》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华盛顿·欧文:《见闻札记》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梭罗:《瓦尔登湖》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哈代:《苔丝》

 大仲马:《基度山伯爵》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雨果:《悲惨世界》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司汤达:《红与黑》

 小仲马:《茶花女》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契诃夫:《契诃夫小说选》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泰戈尔:《泰戈尔诗选》

 艾略特:《荒原》

 高尔基:《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D·H·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卡夫卡:《变形记》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萨特:《恶心》

 加缪:《局外人》

 杜拉斯:《情人》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老人与海》

 凯鲁亚克:《在路上》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亨利·米勒:《北回归线》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鲁埃尔·托尔金:《指环王》

 戈尔丁:《蝇王》

 奥·里·赫胥黎:《神奇的世界》

 川端康成:《雪国》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山冈庄八:《德川家康》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三、历史学

 左丘明:《左传》

 刘向:《战国策》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刘知己:《史通》

 司马光:《资治通鉴》

 王夫之:《读通鉴论》

 钱穆:《国史大纲》

 王亚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吴思:《潜规则》、《血酬定律》

 希罗多德:《历史》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塔西佗:《编年史》

 色诺芬:《远征记》

 乔治·格罗特:《希腊史》

 克里普斯:《喀提林》

 凯撒:《高卢战记》

 弗拉维·约瑟夫斯:《犹太古代史》

 勒基:《欧洲伦理史》

 弗里曼:《诺曼人征服史》

 让·傅华萨:《英国编年史》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亨利·哈兰姆:《中世纪的欧洲》

 普列斯科:《墨西哥征服史》

 普列斯科:《秘鲁征服史》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托马斯·卡莱尔:《法国革命史》

 基佐:《欧洲文明史》

 波克尔:《英国文明史》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汤因比:《历史研究》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四、政治学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

 卢梭:《社会契约论》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列宁:《国家与革命》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

 罗尔斯:《正义论》

 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五、军事学

 孙武:《孙子兵法》

 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杜黑:《制空权》

 富勒:《装甲战》

 李德哈特:《战略论》

六、法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拿破仑法典》

 梅因:《古代法》

 奥本海:《国际法》

 哈特:《法律的概念》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七、传记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

 吴晗:《朱元璋传》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

 朱东安:《曾国藩传》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甘地:《甘地自传》

 卡尔·桑德堡:《林肯传》

 艾密尔·鲁特维克:《拿破仑传》

 罗曼·罗兰:《名人传》

 欧文·斯通:《渴望生活——凡·高传》

 艾夫·居里:《居里夫人传》

 菲力普·肖特:《毛泽东传》

八、人类学

 摩尔根:《古代社会》

 泰勒:《原始文化》

 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

 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弗雷泽:《金枝》

 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

九、社会学

 费孝通:《乡土中国》

 斯宾塞:《社会学原理》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古尔德纳:《西方社会学面临的危机》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

十、教育学

 嵇康:《嵇康集》

 颜之推:《颜氏家训》

 洪应明:《菜根谭》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傅雷:《傅雷家书》

 卢梭:《爱弥儿》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

 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十一、心理学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桑代克:《人类的学习》

 库尔特:《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

 斯金纳:《科学与人类行为》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

 塞缪尔·斯迈尔斯:《自己拯救自己》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诺曼·文森特·皮尔:《积极思考就是力量》

 克里蒙特·史东:《人人都能成功》

十二、经济学与管理学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亚当·斯密:《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萨缪尔森:《经济学》

 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1867—1960》

 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乔治·梅奥:《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麦格雷戈:《企业的人事方面》

 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

 帕金森:《帕金森定律》

 杰克·韦尔奇:《领导的艺术》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

 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十三、自然科学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沈括:《梦溪笔谈》

 李诫:《营造法式》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李四光:《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

 袁隆平:《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笛卡尔:《几何学》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莱布尼茨:《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

 高斯:《算术研究》

 拉瓦锡:《化学概论》

 道尔顿:《化学哲学新体系》

 法拉第:《电学实验研究》

 焦耳:《论热功当量》

 赖尔:《地质学原理》

 达尔文:《物种起源》

 法布尔:《昆虫记》

 摩尔根:《基因论》

 利斯特:《外科临床中的防腐原则》

 麦克斯韦:《电磁学通论》

 普朗克:《正常光谱中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卢瑟福:《放射学》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爱因斯坦:《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

 维纳:《控制论》

 申农:《通信的数学理论》

 诺依曼:《计算机和人脑》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沃森:《核酸的分子结构》

试读章节

《圣终》

《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它原是作为一部宗教著作而出现的——《旧约》为犹太教经典,《新约》为基督教经典。其中搜集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和文学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巴勒斯坦地区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状况,以及这一地区的人民在原始公社制末期至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和斗争。

《旧约》共39卷,成书时间跨度较长,其中最老的部分起源于公元前13世纪,最晚的作品约产生于公元前2世纪。按内容性质可分为法典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集四部分。其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如《伊甸乐园》、《诺亚方舟》等;有英雄故事,如《出征埃及记》、《大卫和参孙的故事》等;此外还有诗歌、戏剧、寓言、格言、先知预言和谚语等。这些作品,不但内容丰富多彩,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集中了古代希伯来文学的精华和主要成就,堪称希伯来古代文学的总集。

《新约》产生的时间较晚,约完成于公元3世纪。全书共27卷,都是用希腊文写成的,包括福音书、使徒列传、书信和启示四个部分;其中最古老的作品是启示录。《新约》主要记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救世言行及其门徒的事迹,其中也收入了一些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但比起《旧约》来要逊色得多。 基督教诞生之后,为了宣传它的教义,把《旧约》与《新约》合并为《新旧约全书》作为自己的经书固定下来,而誉之为《圣经》。

圣经文学具有优美的情致、崇高的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它的许多作品源于人民口耳相传,富于民间文学清新、质朴、优美、健康的艺术情致。另一些作品出自文人手笔,辞章精巧,语言犀利,论证雄辩,表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文学素养。

圣经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以它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与古代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和希腊文学比肩而立,共同构成世界文学大厦的四根支柱。它吸取西亚、北非、南欧古典文学的成果并予以改造,创造出体制庞大、观念新颖的新一代文学;其体系一旦形成,又通过两个主要渠道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世界:第一,借助基督教的传播,在中世纪与基督教神学融为一体,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在近代又继续渗透欧、美、澳等地区的社会意识,影响力迄今不衰。第二,通过世界各地的犹太作家,为后世犹太文学的繁荣提供了思想材料和创作素材。由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可以说,圣经文学的影响已遍及当今世界各大洲。它成为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影响了一代代艺术家和文学家。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书,对欧洲的社会思想起了长期的统治作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但圣经文学,却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如果对《圣经》一无所知,你就很难理解欧洲人民的生活习俗,也很难透彻理解欧洲的思想史、哲学史、艺术史和文学史。

《塔木德》

《塔木德》被誉为犹太人的第二部“圣经”,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它不仅在犹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维系了这个民族,而且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和有信仰的人。对于犹太人来说,《塔木德》是帮他们找到真理的生活指南,其意义相当于中国人的《论语》。

《塔木德》成书于公元3世纪到5世纪,由1500名犹太拉比联合完成,全套20卷,总计12000页,250万字,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头绪纷纭,大至宗教、律法、民俗、伦理、医学、迷信,小到起居、饮食、洗浴、着衣、睡眠等无所不包。它以《旧约》的箴言为开端,接着是神话故事、诗歌、寓言及道德反省和历史回忆,题材广泛,内容鲜活生动,虽然其中三分之一是《米德拉西》,即训诫和道德说教,但让人丝毫不觉得生硬和僵化。如果说《旧约》是一部永恒的书,那么《塔木德》则是犹太人日常生活的伴侣,充满着生命的智慧和化解危机的良谋。

《塔木德》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大约被译成12种语言。尤其是犹太人人手一册,从生到死一直研读,常读常新。它不仅教会了犹太人思考什么,而且教会了他们如何思考。它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声音,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它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或思想深邃的学者,始终和每一个犹太人进行交谈和讨论,并穿透琐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

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古斯丁(354—430),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在罗马天主教系统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古斯丁会的发起人。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在这之后,他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

《忏悔录》是奥古斯丁在希波来任教职时著述而成的,发表于公元401年,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自传。该书以承认天主的伟大,追述自己的卑微,歌颂基督的恩泽为全书主旨,全书共十三卷,首九卷讲述了他出生到母亲病逝的家史,分别叙述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时期在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的成长和转变的经历。第十卷记述了他在撰写《忏悔录》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看做是自传的结束语,后三卷则以诠释《圣经·旧约》第一章以及阐释一些哲学和神学理论为主。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一篇诗意浓厚的长篇祷文,自始至终以上帝为谈话对象,向上帝倾诉衷曲。作者在书中所着重的乃是分析自己灵性生活的每一过程,从幼年到少年,又从少年到成年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在这方面作者很像一个灵魂解剖家,只是所解剖的不是别人的灵魂,而是他自己的灵魂。

《忏悔录》表现了作者个人最真实的情感和人格,一点隐讳、一点做作都没有。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奥古斯丁时而心潮澎湃地吐露对神由衷的赞美,时而痛心疾首地宣泄对人类和他自己的大声的斥责,时而又深深回忆,扪心自问,自言自语,仿佛读者并不存在,时而又会仰望着上苍,娓娓交谈,一副真诚而又神秘的口吻。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阅读这个古代伟人的自述,我们也会为他的虔诚和坦诚、他的学识和真知,以及他的思想和精神而感动。历代以来均有著名传记文学作品出现,但是要找出一部不替书中人物文过饰非,不为自己扬善隐恶的作品,已经很不容易,至于专门以贬责自己,忏悔自己罪行和弱点为内容的传记,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也许是基督教文学作品中仅见的一部。P5-7

序言

当今社会,新知识层出不穷,新书浩如烟海,令读者不易取舍。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读书时间越来越少,可是不读书也不行,不读书会有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恐慌。那么,什么书才是真正值得读的?能不能帮大家甄别一下,介绍一下?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外名著全知道》。它是中外名著的鉴赏读本,也可作为您选书购书的指南。

本书所介绍的,涉及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十几个门类,400多本书。市面上读书指南类的图书也有不少,但介绍如此之多,涉猎如此之广,还是不多见的。

所选大部分是经典名著,它们已进入社会的知识结构,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可不知。同时也选了一些近年来有影响的新书。

培根说得好:“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有些书是需要精读原著的,但有些书知道大概即可。因为大多数人不是学者,不必皓首穷经。

对一些名著略知一二,对于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来说,十分有效。

我们介绍一本书时,一般先介绍作者,然后介绍书的主要内容,有何影响,后人如何评价。篇幅一般一两千字。这只是一个简介,不能代替原著。如果你读了某篇简介,对这本书发生兴趣,我们希望你去读原著。

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读者,可以开阔你的求知视野,完善你的知识结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