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难为文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几千年来,它也衍生出了众多不同的形式。拥有广阔疆域风云变换的罗马文明与波利尼西亚文明就相差甚远。实际上直到16世纪西方人的船队驶入太平洋,这两种文明才有了第一次接触。再比如,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最终被西班牙人毁灭。文明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社会风俗、政府结构和艺术创造上。但是所有文明,都有一个最主要的基石:技术。从广义上讲,技术就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对知识的应用。
到了今天,技术几乎是应用科学的同义词,但是基础的技术——农业、建筑、陶瓷和纺织都经过了实践反复验证,一代一代流传到如今。科学系统地探索宇宙法则,与技术相比还很年轻。技术产生了劳动分工,比如农民、陶瓷工人、海员以及其他劳动者,这种劳动的细分使有组织的社会得以出现,也让对生存来说并不必要的艺术有条件发展繁盛。大多数艺术都要依靠一些技术支持:雕塑家需要工具,作家需要纸笔,戏剧家需要专门建造的剧院。从很早的时候起,陶罐上就有着丰富的装饰,这需要高度的上釉技巧:纺织工人使用染料将羊毛染色,而后用织布机织出复杂多彩的图案;制造珠宝需要有关金属特性的知识,以及一些专业技术,比如上釉和打磨。
本书旨在记录自文明开端到现在的技术发展史。在今天的西方社会,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导力量,现在还不能断言这种状况是好是坏。这肯定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它缓慢而有逻辑地不断发展。人类技术的先进程度也远远谈不上同步——第一个人在月球上漫步时,地球某个偏僻角落的人们还生活在石器时代。也不可能有个发明所有技术的“发明中心”。通常都是各个不同的文明独立发明各种技术,当然它们之间时常有交流。中国的历史复杂而漫长,但是它不间断地延续了4000年,并且向西方社会输出了很多重要的发明,比如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后来,尤其是在传教士进入中国之后,西方技术开始传入中国。追寻东方和西方的产品和新思想交流的轨迹,是技术史最有吸引力的部分。
最早的人
技术是文明的基本要素这一观点,马上会引发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什么时候脱离了原始的生活方式,开始变得文明?虽然人们不可能找到精确的转变时间,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人类与原始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制造工具。
17世纪,爱尔兰的主教詹姆斯·乌瑟(James Ussher)计算出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而后人不懈的研究和掌握的证据将人类历史的起点不断向前推进。考古学家在东非肯尼亚的欧杜瓦伊峡谷(0lduvaiGorge),发现了工具形状的粗糙石器,据估计大约制造于260万年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制造工具的技术就叫做奥杜韦(Oldowan,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早期旧石器文化)。大约35万到50万年前,北京人出现;爪洼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大约出现于60万到180万年前。对此我只是做个简单的介绍,研究人类历史的任务还是交给人类学家去做吧。跟我们有直接关系的最早人类,大约出现于2.5万年前。
气候因素和化石证据,都表明非洲是人类的摇篮——当然也许还有别的摇篮。人类从非洲迁移到其它气候更加适合居住的地区。5万年前,亚洲、欧洲和澳大利亚就有了人类部落。北美的开发似乎晚一点,直到2万年前蒙古猎人穿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那里好像没有人类居住。尔后,这一地区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的迹象。为了追逐猎物,猛犸象和驯鹿,蒙古猎人们又向南推进,到达墨西哥,接着穿过巴拿马地峡,到达南美洲的西海岸。大约1.3万年前,智利南部的蒙特沃蒂(Monte Verde)冰川时代才结束。南美洲出现了短暂的印加和阿兹特克文明。
历史发展至今,我们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留给了我们怎样的生存技术。我们可以把削尖并在火里烤硬的木棍或者粗糙的石片看作技术成就,但是说到文明,涉及的问题就多得多。除了手工技巧,我们需要知道当时人们的群体观念,以及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况。只有具备上面提到的那些,人类的技术成就才能代代流传,并且不断改进。我们或许会认为信息技术是现代发明,但实际上,它是人类最基础最古老的发明之一:在有组织的群体中,系统的公共活动记录是最主要的需求之一。
人类和猎人一采集者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靠狩猎和采集食物生活,并不有意从事生产。要成功地适应这种生活,需要很多复杂和精湛的技巧:原始人类不仅生存下来,而且生存得还相当好,而现代人到了那种环境中会很快被淘汰。但是这种生存技巧很难是放入任何技术编年史中,因为不同的情况导致了它们在不同时间在不同的地方诞生。比如碎石锤,就不可能在没有石头的地方产生。所以概括地说,旧石器时代的人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当时人类对于金属还一无所知。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