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兔寄明月(典藏图文版)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王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生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象征编码系统,有它神秘莫测的一面。十二生肖为什么是十二个,不多也不少?十二生肖是怎样产生的?起源于何时?为什么与十二地支相配?十二种动物的排序有什么根据?为什么其中十一种动物都是现实所有的,唯独龙这一种却是现实中没有的呢?……本书立足于现代科学立场,尝试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把握中国的生肖文化,把生肖文化的探讨引向深入,为中国文化研究拓展新的思路和空间。

内容推荐

本丛书共有十二册,分别由学有专长的民俗和文化研究者撰写,每册集中研讨某一种生肖动物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具体而言,涉及神话、宗教、仪式、占卜、农牧业生产、风俗习惯、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历史,乃至民间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博采中外各民族相关的动物文化材料,包括文献、考古文物和田野调查等,以资对照和比较。特别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国际学界的新成果和新观点,力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和学术性的结合,希望能有较高的品位和较广的读者,把生肖文化的探讨引向深入,为中国文化研究拓展新的思路和空间。

本书立足于现代科学立场,尝试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把握中国的鼠生肖文化。

目录

引言

 翻开兔园册

第一章

 猎物

一、原始人与兔

二、商代甲骨卜辞中的猎兔

 记载

三、兔与巧

四、周代的猎兔者与兔

五、秦汉时期的猎兔者与兔

六、唐代以后的猎兔

第二章

 兔与中国古代的车马

一、飞兔与中国古代马车的起源

二、车上的“伏兔”

三、以兔喻马、名马

四、古代天文学中的兔与马车

五、兔与马的比喻

第三章

 兔是怎样进入月宫的

一、《楚辞·天问》中的顾菟

二、印度古代传说中的兔与月

三、考古资料中的兔与月

四、月中有兔传说的变体

五、兔与“日月合璧”

六、古人对“月中有兔”传说的解释

七、玉兔捣药月宫中

八、射月亮的故事

九、“玉兔引路去偷青”

十、关于“吐子”、“阴缺”的探索

第四章

 兔生肖

一、兔生肖的出现

二、兔为什么能入选十二生肖

三、兔生肖与其他生肖的关系

四、兔生肖的几种形象

五、兔生肖的发展与流传

第五章

 中国人生活中的兔

一、兔与传统节日

二、祭祀用兔

三、兔与传统食品

四、兔与药

五、兔毫笔

第六章

 兔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

一、兔与政治斗争

二、兔与军事、战争

第七章

 兔的造型艺术

一、兔与青铜艺术

二、兔与陶瓷艺术

三、兔与绘画艺术

四、兔与雕塑艺术

五、近代民间工艺中的兔

第八章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兔

一、古代诗歌中的兔

二、关于兔的典故、成语、名句

三、古典小说中的兔

四、现代作家笔下的兔

五、民间文学中的兔

六、古代戏曲中的兔

第九章

 兔与中国人的信仰与观念

一、兔图腾与兔神

二、兔的象征意义和比喻

三、关于兔的迷信与禁忌

第十章

 兔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力

二、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三、兔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的发展

试读章节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的范蠡功成身退,到了齐匡,致产数十万,自谓陶朱公。陶朱公的次子在楚国犯了死罪,陶朱公想派他的小儿子去向朋友庄生送上千金,请庄生设法营救。但长子争着要去,陶朱公不得已派了长子到楚国,结果由于长子吝惜金钱,二弟被杀。长子返回,陶朱公说:“我原来就料到你必然断送你二弟的性命,你从小和我一起,经历了艰难困苦,所以看重钱财,生怕损失。而你的三弟,出生后只见到我富,乘着坚车,驱赶驾车的良马去逐猎狡兔,哪里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所以他可以轻弃财物,并不吝惜。所以我先前想派他去……”在这番话中,陶朱公以“乘坚驱良逐狡兔”来说明他富的程度,可见这种娱乐绝不是大多数人能够享受的。

猎兔的时候,狗可以做猎人的助手。范蠡说过“狡兔死,走狗烹”,可见当时驹的一大作用就是捕兔。范雎说过用秦国的兵卒车骑治诸侯,好比“施韩卢而捕蹇兔”,可以成霸王之业,韩卢是壮犬。据说韩国称犬为卢,这种壮犬也就是韩司的特产,可能很善于捕捉野兔,所以放韩卢去捕蹇兔是并不困难的事情。

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人们也逐渐学会了骑马,猎兔的活动比以前更便捷了,猎兔的娱乐性质也更加突出。

五、秦汉时期的猎兔者与兔

秦汉时期,达官显贵们把猎兔作为一种轻松自由和快乐的活动。皇帝和国王也有乐此不疲者。

秦朝宰相李斯被赵高诬陷获死罪,出狱赴刑时,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快要死了,还想着昔日猎兔的乐事,猎兔固然可以作为乐事的代表,但此时李斯最深的体会,大约是猎兔时的自由,而那自由他早已失去,在政治斗争的围场中,他成了赵高的猎物。

汉代的帝王、皇族、高官显贵常以校猎为雄伟壮观的风景线,所谓“校猎之至壮”也。“掩青苹、游清风,陶阳气、荡春心,逐狡兽,集轻禽”,狡兔是狡兽之一,校猎的重要目标。

汉武帝时,重新扩建上林苑,此苑周围广三百里,能容干乘万骑。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天子校猎的“至壮”;“鼓严簿,纵猎者;河、江为陆,泰山为橹。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先后陆离,离散别追”……“流离轻禽,蹴履狡兽。轉白鹿,捷狡兔……”

捷,是快速获取。颜注引郭璞说:“狗兔健跳,故捷取之也。”兔不仅健跳,更善奔跑,逐兔射兔都要快,骑着奔驰的骏马,射中飞跑的兔,是不容易的事。曹植《名都篇》中有射双兔的描述,不知是诗人的想象还是确有其事。

西汉时期天子的游猎规模盛大,劳民伤财。司马相如在《子虛赋)中所写的“王驾车干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罔满山,搶兔辚鹿”,还远远不及汉代天子游猎的气派。罘是捕兔子的网,罘罔满山,所捕获的野兔一定很多,动用的人力也可想而知。《上林赋》中又说:“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抗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由也。”这算是几句讽谏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君王有贪图享乐,贪图雉兔之获而不顾百姓,忘记国政大事的倾向。

民间的捕兔者也有见于史书记载的,《后汉书·逸民列传》说,矫慎隐居山谷,有人说他“能骑龙弄凤、翔嬉云间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隐士不是庸俗的“狐兔”之辈。但有的隐士要捕兔,如矫慎同郡人马瑶“隐于沂山,以免賈为事”。用网捕兔来度过隐居的日子。

匈奴人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那里更是野兔经常出没的地方。《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的孩子能骑羊,用弓箭射鸟和鼠。稍稍长大一点就射狐狸和兔子,并以射到的狐兔为食物。

在草原地带,人与兔的矛盾比较突出。野兔数量多了,会消耗大量的饲草,破坏草场,这对于游牧的匈奴人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匈奴入射兔不仅可以获得一种食物,而且也对他们的畜牧业起到一点保护作用。

其他生活于草原、沙漠地带的民族,也常常与野兔打交道,有的文化遗存中也留下了兔的形象。还有些意见认为包括兔生肖在内的十二生肖来源于这一类古代民族,如十二生肖源于匈奴说、源于北狄说、源于黠戛斯说等等。这些问题,我们留侍谈兔生肖时再讲。

汉代人猎兔的场面,保留在汉代画像石中的材料颇为丰富,我们且到那汉代的猎兔围场去做一次巡礼。

汉代画像石中有大量表现猎兔场面的作品,河南密县后士郭一号墓、二号墓共用画像石34块,绝大部分有兔的形象,其中猎兔的场面颇多。

一号墓后室西门洞门额下层画像中部刻猎兽图,一人头戴平帻,手持长矛,正在追逐两兔和一怪兽。怪兽和兔均惊悸奔逃。右部为猎犬追兔图。(图8)

后室中柱栌斗左上角刻一犬追两兔,犬弓身前扑,一兔向前奔逃,另一兔仓皇回顾。中部有奔兔和飞鸟,右上角有一持长柄叉、牵猎犬的猎人。(图9)

P19-21

序言

“生肖”指的是人所生年的属相,一共有十二个,通称十二属相或十二相属,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十二种动物又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成为狗,亥为猪。我国传世的书面文献中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后代的人们认为人出生在哪一年就属哪一年的动物,如子年出生者属鼠,丑年出生者属牛……亥年出生者属猪。“生”者,所生之年也;“肖”者,类似、相似也。生肖之说成为中国民间普遍流行的记生年和记岁、排辈分的符号体系,两千年来早已蔚为大观,妇孺皆知。哪怕是足不出户的村夫野老,目不识丁的走卒乞丐,他们或许“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今夕是何夕、今年是何年都不甚清楚,但是若问到他们属什么,恐怕没有多少人答不上来吧。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各族人民的喜闻乐见和高度关注,生肖从简单的记时原则发展为具有弥漫性质的文化现象,历久不衰。在民间流行的除了生肖游戏、生肖算命外,还有生肖剪纸、生肖卡、生肖图、生肖灯、生肖面食等,多不胜举。古人不光活在世上时要使用生肖屏风、生肖镜、生肖钱币等以图吉利,佩带生肖护符以图保佑,即便死后下阴间也要带上生肖俑,富贵人的墓室还要绘上生肖壁画。真可谓生生死死与生肖相伴。

生肖文化的大普及既是民俗生命力旺盛的表现,也离不开知识阶层的推波助澜。古诗中的“生肖体”便出于历代文人墨客的贡献。《列朝诗集》收载的明人胡俨《十二辰诗》云:

鼷鼠饮河河不干,

牛女常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

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

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

羝羊触藩徒喷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

祝鸡空自老林邱。

舞阳屠狗沛中市,

平津牧豕海东头。

作诗者将十二属相同十二种传说或典故融合为一体,在讲述生肖知识的同时又传播了历史知识,收到趣味横生的效果。民间不少生肖歌谣也采取了类似的表现手法,使生肖之说变得极为通俗易懂。一首台湾儿歌唱道:一鼠贼子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崎,四兔游东京。五龙皇帝命,六蛇受人惊。七马跑兵营,八羊吃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十一狗吠客兄,十二猪茶(台湾地方音,杀)刀命。

生肖作为本土性的民间常识虽然简单生动,易学又易记,但是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象征编码系统,也还有它神秘莫测的一面。比如说十二生肖为什么是十二个,不多也不少?十二生肖是怎样产生的?起源于何时?为什么与十二地支相配?十二种动物的排序有什么根据?为什么其中十一种动物都是现实中所有的,唯独龙这一种却是现实中没有的呢?

……

本丛书立足于现代科学立场,尝试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把握中国的生肖文化。丛书共有十二册,分别由学有专长的民俗和文化研究者撰写,每册集中研讨某一种生肖动物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具体而言,涉及神话、宗教、仪式、占卜、农牧业生产、风俗习惯、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历史,乃至民间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博采中外各民族相关的动物文化材料,包括文献、考古文物和田野调查等,以资对照和比较。特别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国际学界的新成果和新观点,力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和学术性的结合,希望能有较高的品位和较广的读者,把生肖文化的探讨引向深入,为中国文化研究拓展新的思路和空间。

谨为之序。

叶舒宪

2007年12月3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