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没有不学习的孩子只有不懂爱的教育
分类
作者 周晓理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没有不学习的孩子只有不懂爱的教育》这是一本勇敢的书(尹建莉语)。对于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教育习惯和方法毫不留情面地批判和驳斥。作者周晓理出于公民意识呼唤真正爱的教育,胆识值得称道。

对孩子的教育,我们需要的是改变,改变固有的思维,改变深以为然的习惯,给予孩子真正的爱,阅读此书的读者跨出的每一小步步都是整个社会幸福进程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一个孩子若没有得到正确而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成长无疑是一种灾难;假若再碰上不良的学校教育,对他而言,那无疑是一种双重灾难,这双重灾难极有可能会扼杀他的善与幸福。

不良的教育则是可怕的“刽子手”。此书的意义显而易见。

内容推荐

每个孩子都该无忧地成长,可为什么当下的教育让本该纯真、可爱、活泼的孩子变得野蛮、愚钝和势利?对此,《没有不学习的孩子只有不懂爱的教育》作者周晓理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从描述课堂、家庭中的师生以及亲子中的教育现象入手,对当下种种不健康、不人性、不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了理性反思和抨击,“榜样教育”、暴力教育、繁重的作业、枯燥的课堂,让孩子心灵蒙上了灰尘,变身为分数的奴隶,这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吗?都说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这样的孩子我们还能期待他们能健康、文明、独立、有担当,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吗?作为母亲,作者表示深深的忧虑……

目录

一 当上学变成一件可怕的事

老师与孩子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请别当众训斥孩子

不要吝啬鼓励与赞扬

不健康的“榜样教育”

学钢琴也这么功利

脏是孩子的正当权利

二 学校的“规矩”抹杀了上学的快乐

女孩子就不能追逐打闹吗?

学校像“牢笼”!

“我想当班长,因为‘官’最大”

“双面”班长

“规矩”合乎人性吗?

别把孩子培养成听话机器

菲儿的梦魇:担心自己是下一个挨批的人

倾听孩子,让孩子学会倾诉

三 莫给暴力冠以教育美名

“妈妈,对不起!”却换来了四记耳光

他总是被老师打和骂,为什么还笑嘻嘻?

谁,教会了孩子暴力与野蛮?

暴力教育,要持续多久?

当青春期遭遇暴力

四 向有害的作业说“不”

折磨孩子的家庭作业

作业已成一种“虐童刑具”

我们的教育是成才?还是毁才?

德国和美国的家庭作业VS中国孩子的家庭作业

让玩耍成为孩子的家庭作业

五 孩子累,老师更累的课堂教学

“复读机”式的早读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数学复习课,就像“炒剩饭”

老师的心声:你们以为我不辛苦吗?

获奖和荣誉高于运动本身,体育课成了“鸡肋”

“我想念美术、音乐课”

令人疲惫的期末考试生活

六 不再让分数禁锢了孩子!

100分才是最棒、最优秀的!?

野蛮的教育行为:罚抄!

“我要是再考不到100分,我就去死!”

“妈妈,‘饭桶’是什么意思?”

七 陪伴孩子阅读

“读课本”是在读书吗?

孩子爱读书的天性被扼杀

如何培养孩子爱读书?

八 还孩子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

班上兴起了“告状风”!

菲儿,谁偷走了你的同情心?

当孩子有了偏见和歧视

谁教会了孩子“污言秽语”?

成人,别鼓励孩子去竞争

后记

策划手记 我为什么要做这本书?

试读章节

老师与孩子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今天是菲儿去小学报名和面试的日子。

早晨,菲儿起了个大早,很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因为菲儿很渴望上小学,盼了有好长好长一段时间。

面试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很和气,招手示意菲儿走到她身边去。于是菲儿大胆地走到老师身边,挨着老师的办公桌站定,双手很轻松自然地搁在老师的办公桌上,等待老师的面试谈话。

谁知,老师温和的笑容突然不见了,她的眼睛盯着菲儿搁在她办公桌上的双手,接着,用严厉而又急促的语气对菲儿喝道:“看你的手怎么放的?把手放好!上小学了,要有规矩!知不知道?”

我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的喝声吓得“怦、怦”跳了两下。

菲儿也被老师的喝声吓了一跳,赶紧把手从桌上拿下来,身体不由自主后退一步,人站得笔直,两手垂下,双臂紧紧夹住身体,脸上的表情紧张而又严肃。

此时的菲儿看上去就像一位正在待训或接受命令的士兵。

于是老师满意了,老师又开始微笑了。

老师开始提问:姓名、年龄、在哪上的幼儿园、学过哪些儿歌、认识多少字、会做哪些数学题等等。整个问话过程,老师的口吻轻松温和,但菲儿却是小心翼翼和略有紧张。

面试结束后,菲儿又开始满脸笑容,叽叽喳喳对我说个不停,似乎已从老师的那声惊吓中缓过来了。

而我却无法轻松,因为细节体现教育观念。

“把手放好!”老师用严厉的命令口吻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以及对孩子站姿的严格要求,让我陷入不安和思考:老师会以怎样的教育观念对待孩子?

老师与学生之间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还是上级与下级、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平等是一种规则和秩序,不平等也是一种规则和秩序。而平等的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才能给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带来和谐与幸福。

老师,你若以上级对下级、将军对士兵的威严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无疑会获得这样的一种认识: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当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服从强者是合理而且必然的;但当自己成为强者时,我就要为自己的权威寻找服从者,通过驾驭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权威和荣耀。

老师,你若以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懂得:平等才是正义,平等才是合理的生活法则。请别当众训斥孩子

今天,菲儿参加了一年级新生的学前教育。

菲儿回来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妈妈,今天我看到了我的新老师了!我的数学老师张老师!”

我也很开心:“哦,真的吗?你喜欢你的老师吗?”

菲儿兴奋地:“喜欢!”

但紧接着,菲儿若有所思,想起了什么:“妈妈,我告诉你,我的同学刘文浩,他说他不喜欢张老师!”

我很诧异:“哦,为什么?今天开学才第一天呢!”

菲儿认真地说道:“早上,我们坐在教室里,张老师给我们讲有关上小学的一些事情,讲到一半时,刘文浩坐不住了,在座位上动来动去,东张西望,不专心听老师讲,张老师发现后,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吼他,批评刘文浩不认真听讲,说他不乖!老师讲完课后,问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她,轮到刘文浩,刘文浩对张老师说,‘老师,我不喜欢你,你凶我!’”P3-5

序言

只为更多懂得爱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爱问为什么,爱探索,爱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这些都是孩子爱学习的表现,但慢慢地,不知什么原因使得孩子厌学,变得怠惰?读书变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孩子因此陷入抑郁、焦虑和紧张,甚至厌世轻生?在读完本书的一些章节,不难发现问题的答案。

在“学校的‘规矩’抹杀了上学的快乐”中,我看到种种不人性的规定对孩子的束缚和伤害,造成孩子能力的弱化。在“莫给暴力冠以教育美名”我则看到了暴力对孩子的摧残以及孩子是怎样慢慢学会粗俗、暴力与野蛮的。在“向有害的作业说‘不’”中,我深深感受到当前课本作业对孩子求知欲的损害,带给孩子精神的苦闷。“孩子累,老师更累的课堂教学”真实再现了死板僵化的教学带给孩子的是乏味和枯燥,令孩子讨厌上学、讨厌读书。“还孩子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让我读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读到了他们的脆弱和对爱的渴望……

和以往的有关教育的图书不同,作者出于公民意识呼唤真正爱的教育,胆识值得称道。对孩子的教育,我们需要的是改变,改变固有的思维,改变深以为然的习惯,给予孩子真正的爱,阅读此书的读者跨出的每一小步都是整个社会幸福进程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带给更多人的反思与警醒,希望成人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真正爱的教育。所以,正在阅读此文的你,不管你是父母,是老师,抑或是将来要做父母,请记得:去爱孩子!

更笃定、更慈爱、更无所保留地去爱孩子!

真正地去爱孩子!

后记

菲儿对上小学充满了盼望和憧憬,菲儿期盼小学能带给她快乐和美好。

那一年,菲儿成了一名小学生,但是,一年的小学生活却让菲儿深深失望、烦恼和不快乐,菲儿讨厌上学,菲儿害怕上学。

我认真倾听菲儿以及和菲儿一般大的孩子们的诉说,我用文字记录下孩子们上学的种种烦恼和所见所闻。

我不得不承认:现时代,我们给孩子的教育野蛮而不健康,甚至可以说“残酷”和“不人性”。

成人用暴力、野蛮、强迫对待孩子,将孩子引向服从、专横与暴力;成人用“课本教育”、“应试教育”禁锢孩子的头脑,败坏孩子的学习兴趣,蚕食孩子的求知欲,将孩子引向厌学、怠惰、消极和沉沦;成人用功利、世俗、竞争、歧视熏陶孩子,败坏孩子的品德,将孩子引向自私、冷漠、争斗、虚荣和势利。

这样的教育让孩子痛苦和不幸。

当我听见很多小学生把歌谣“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改唱成“我要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线我就跑!砰的一声学校炸飞了!”我深深理解孩子对学校的厌恶和他们所受到的伤害。

每年的9月1日,我看见一批又一批健康活泼、纯真善良、好学求知的孩子背着书包快乐地跨入学校,可经历12年这样的教育后,孩子会如何?孩子还能保有他们的健康活泼、纯真善良和好学求知吗?

我看到,这样的教育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失去他们的健康、聪明与快乐,失去他们的求知欲和善良。

我不知道这样的教育还要持续多久?这样的教育要弄坏多少孩子?要毁坏多少人的幸福?

教育不应成为扼杀孩子幸福的“杀手”。

人只有一生,没有办法回头。

被教育毁坏了的人难以拥有健康和幸福。

真的很期盼我们成人正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给孩子健康、善良、人性、真正爱的教育。

书评(媒体评论)

您的孩子并不是您的孩子,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一同生活,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你们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可以庇护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之屋宇,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