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p)目录(/p)(p)我永远感缴他们——《名作家记》自序001(/p)(p)最后一位文人作家汪曾祺011(/p)(p)揭开诗人徐迟跳楼之谜027(/p)(p)王蒙: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051(/p)(p)看着铁凝一路走来073(/p)(p)兰心蕙质的冯宗璞093(/p)(p)史铁生: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103(/p)(p)世间已无张贤亮127(/p)(p)贾平凹和他的散文141(/p)(p)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与我163(/p)(p)我梦见了逆境中独行的余易木179(/p)(p)张一弓,河南文学的旗帜193(/p)(p)陈祖芬那雪一样的童心207(/p)(p)冯骥才半天的艺术生活221(/p)(p)陈建功早期的写作方式227(/p)(p)怀念吾师冯其庸233(/p)(p)邓拓与《燕山夜话》245(/p)(p)怀思陈荒煤261(/p)(p)文坛一号伯乐冯牧267(/p)(p)我在孙犁家里285(/p)(p)简记吴伯萧291(/p)(p)沿着徐志摩的足迹295(/p)(p)大学者钱钟书和杨绛的人生风采303(/p)(p)冰心——一朵美丽的晚霞313(/p)(p)回忆我和管桦的友谊319(/p)(p)从维照苦难结出了文学硕果327(/p)(p)大地的歌者——苇岸333(/p)(p)忆青年诗人骆一禾347(/p)(p)张洁的天真、向往与决绝——从《拣麦穗》谈起353(/p)(p)程乃珊的微笑359(/p)(p)萌娘、唐敏的代表作365(/p)(p)到密歇根大学看望李陀373(/p)(p)写作机器张笑天379(/p)(p)“海碰子”邓刚385(/p)(p)郭雪波和沙漠395(/p)(p)生态文学先驱者——徐刚401(/p)(p)我有个亲人胡冬林在长白山419(/p)(p)“文学摆渡人”崔道怡431(/p)(p)怀念和章仲锷在一起的日子451(/p)(p)在老子撰写《道德经》的地方459(/p)(p)我和张弦一家人469(/p)(p)跋500(/p) 导语 ◇《十月》杂志创始人之一、编辑家张守仁怀人忆事散文集 ◇四十余个中国文坛绕不过去的名字,汪曾祺、徐迟、王蒙、铁凝、宗璞、史铁生、张贤亮、贾平凹、李存葆、冯骥才、陈建功、邓拓、孙犁、吴伯箫、钱锺书、杨绛、冰心、从维熙、苇岸、骆一禾、张洁、李陀…… ◇文学黄金岁月的鲜活记录 一本独一无二的“个人文学史” ◇老编辑的视角 散文家的韵致 见旁人未见 写他人未写 ◇写下长达四十多年的编辑忆旧,记下新时期黄金岁月中旗帜性刊物《十月》的风采,录下作家们的音容笑貌、情感历程、生活细节,不让它们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这是我晚年必须做的事,也算是我这个老编辑留存给读者的一份薄礼吧。——张守仁 ◇内含珍贵照片 四色全彩 精装典藏本 内容推荐 这是《十月》杂志创始人之一、编辑家张守仁先生的最新散文集,记述他与数十位著名作家的交往。在四十余年的文学编辑生活里,围绕文学和作品,他和作家们接触渐深,成为挚友、诤友,情谊深厚。作者记忆力超群,又常年以日记记录点滴,故他笔下所写皆能准确详实,细微处也毫不模糊;他同时是位散文家,书写真挚投入,文采斐然,人事讲述款款道来。 这本书中,可见名作家们的人生经历、文学见解、个性特质甚或鲜为人知的情感故事,可观时代细节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变迁。作者用一种让文学史形象化、具体化、鲜活化的方式,对中国文学的黄金岁月进行了一次深邃的凝视。“不让它们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给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和经典文学以独一无二的认识方式。 一本独一无二的“个人文学史”,有见解、有温度、有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