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心武散文/名家精品阅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心武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刘心武编著的《刘心武散文》为“名家精品阅读之旅”丛书的其中一册,收录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涉及领域十分广泛,折射着或强或弱的时代精神。他的散文总是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发掘人性善的方面,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有关心、热爱、理解、同情……虽平淡如水,却耐人回味。他的散文文笔冷静沉稳,语言质朴自然,字里行间流贯着深入的思考和诚挚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

内容推荐

刘心武编著的《刘心武散文》内容介绍: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丛书共收录了二十几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经典力作,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审美、励志、成长、成功等多个热点话题,并附有名师的精彩评析。细细品味,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刘心武散文》是该丛书之一。

目录

批注式阅读范例

玻璃翠

皱皮苹果

譬如朝露

咀嚼蒲公英

心灵百叶窗

一把米有多少粒?

这朵花儿叫喜欢

勇对平淡

顾影自赏

拉上窗帘

神秘的恭王府

跟自己约谈

长吻蜂

埋果核

候春的秋叶

怒绿

提个马扎随处坐

栽棵自己的树

装满自己的碗

框住幸福

近过“本命年”的“坎儿”

忠告自己

春草明年绿

神圣的沉静

美丽的藩篱

跟陌生人说话

突发绮想

万事开头易

陈灰

心上栽棵含羞草

人各有痣

人间有味是清欢

冰箱贴下

必要时出现

关起门来

春草如针

笑离绝论

快乐何必无穷大

旅途小憩

山溪秋叶

狼蟒牛猫

淡黄的银杏

父亲的咳嗽声

童年:火的记忆

阳台上的蝴蝶

电话机旁的纸片

从今不林这只杯

从忧郁中升华

加湿与抽湿

庆幸自己有“空白”

晚发

快把好话说出口

莫耐寂寞

无处存放(外二章)

心里难过

父亲脊背上的痱子

你哼的什么歌

冰吼

炸酱面

疏浚与藤鞭

慎言取代

非量化因素

遭遇个性

落下脚跟

给平凡以价值

本世纪最大的是非

克隆狂想曲

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

试读章节

皱皮苹果

从郊区书房回到城里的家,总会遭逢一大摞待拆看的邮件,我的习惯是先看熟悉者的,对于那些寄件方不熟悉的,一般是先拆看外表堂皇的,这是否有些个“嫌贫爱富”?但“金玉其外”的诱惑,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拒绝的,尽管往往会发现“败絮其中”,也只好叹息一声了之。有的来函,信封寒酸,字迹幼稚,右下角的地址是某镇某村,由作协或编辑部贴条转来,根据近年来的经验,这样的信函,很少是读我新作品后告知感想的读者来信,多半是附上他写的并不成熟的习作,希望我能往报刊推荐的。

回到城里,大体浏览—下积存的邮件后,我多半会下楼,到附近绿地遛遛。那天到票友聚集的廊亭,听他们轮番演唱,几位经常炫技的票友,已成为我们那一带的明星,我一见他们那堂皇的架势,就总要坐到廊栏上洗耳恭听,无论是裘派黑头,还是程派青衣,听着那些唱段,真觉得满耳落花,满心沁芳。不仅那些名票脸熟,就连总去旁听的,也有若干熟脸。有位年纪估计跟我相仿的,个头矮小,其貌不扬,他欣赏时,总轻闭双眼,一只手还随那声腔在膝上轻扣,他那满脸的皱纹也微微抖动,令我觉得非常滑稽。

那天傍晚遛弯回家,饭后想吃水果,去阳台取。我家的水果一般都放在阳台的一个大纸匣里,弯腰一看,所储水果不多了,又忽然发现,在角落里,有只不大的苹果,显然是很久以前买来,—直忘了吃的,赶忙取出来,放在手心里一看,它那表皮已经干燥得起皱了。

想起多年前读过的—首诗,忘了是国人写的还是翻译过来的,里头有几句是以苹果的名义请求:“削我皮,或者用牙啃/之前,能否仔细欣赏—下/我表皮的美丽。”苹果,以及其他水果,确实有权利这样地要求人类。实际上我是一贯比较注意水果外表的,而且经常“以貌取果”,也懂得把比如说苹果的外皮当做专门的审美对象。我曾很小心地将一只大苹果那华丽的外衣削成连续不断的螺丝转,然后将它巧妙地搁放到桌子上,令它望去仍是一只完整的大苹果。

那天我仔细端详那只皱皮苹果,忽然非常感动。它在被遗忘的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让自己沾染霉菌,坚决地不腐烂,因此虽然它的表皮因脱水而发皱,却身无黑斑,并且,让那红晕依然具有诱惑力,还散发出一种略带酒味的甜香。它是怎样度过那些寂寞的日子,如何洁身自好、保存实力,甚至还利用那被冷落的时间,尽量把自己的糖分保持住的?

我把皱皮削掉,那苹果露出的果肉居然鲜若处子,先尝一口,异常香甜!吃完它,还回味了许久。

第二天,我又下楼遛弯,又去听那些票友演唱。那位我觉得颇为滑稽的听众,又在那里闭眼击节。我忽然觉得,他很像是一只皱皮苹果。待那边一曲唱完,我就跟他说,您何不来上一段?他脸倏地红了,更像皱皮苹果了。接着也有其他人注意到了他,跟着劝,或者竟是跟着起哄,后来连操琴的也问,他究竟想露哪段?他呢,站起来,走到人群当中,说了声“让徐州”,清清嗓子,跟拉琴的对了对弦,然后在琴师配合下,居然唱起了言派腔,宛转优雅,吐字如珠,我觉得那一刻他就仿佛削掉皱皮的苹果,因为在落寞中久久地自爱,保存住了一腔鲜活,—旦得以施展,则散发出沁脾的香甜。一曲终了,掌声里,我悟出更多。

我承认,因为对积存的邮件里那些“皱皮”的一贯轻视,有的启封后潦草一瞥,就马上当做废物丢弃。现在,我提醒自己,也许,那会是一只“皱皮苹果”,虽然其貌不扬,甚至委琐鄙陋,但表皮里面,却会有鲜活的甜汁,我必须慎重对待,不得轻率处置。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好比能唱言派“让徐州”的高手能人,但殷殷期待之心,确是有了。

又想到,悠悠人生,谁能永居中心?谁能永有抢眼而马上被选取、光艳显示的机会?我自己,也颇像滑落到果匣角落的一只苹果,我能否努力避免感染霉菌,在洁身自好中,任凭表皮起皱,而内里仍默默地保持,积蓄着能贡献于他人、社会的精华呢?

【作品简评】

这篇散文描写了由—只小小的皱皮苹果引发的对处事原则的深入思考。起初,作者对寒酸幼稚的来信和其貌不扬的票友很不以为然,后来却真诚地鼓励那位票友登台献艺,并且一改往日的拆信习惯,殷切地期待皱巴巴的信封里装满才情。作者前后态度的巨大反差竟然源自于—只毫不起眼的皱了皮的苹果,这只苹果表皮脱水发皱,但果肉依然香甜,引发了作者深入的思考,联想到做人也应该在不受人重视的时候依然洁身自好,保存实力,—旦有施展的空间,就要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散发出沁人的甜香。P6-8

序言

批注式阅读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方式之一。有些读者喜欢读书时在文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留下阅读时思考的痕迹,这样的阅读就是批注式阅读。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风行批注式阅读。俗称“春秋三传”的《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对《春秋》的出色批注而出名,这三本批注式读本的出现,为《春秋》的广泛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汉魏时期,郦道元也因批注《水经》,而使他写的《水经注》名誉天下。东晋时期史学家裴松之批注的《三国志》,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超过原文三倍的批注内容丰富了原书,使许多失载的史实得以保存。明清以来,小说盛行,批注之风日盛。如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氏父子批注《三国演义》,张竹坡批注《金瓶梅》,脂砚斋批注《红楼梦》。这些优秀的批注笔记随同原著一起刊出,风行一时,成为其他读者再次阅读时的可责借鉴,也成为文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近现代以来,批注式阅读仍然是伟人和有思想的文人读书的重要方式之一。毛泽东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独到见解为世人所叹服。鲁迅先生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国外的很多文学家和伟人也有批注式阅读的习惯。如列宁的《哲学笔记》就是由他读书时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

批注式阅读不应该只是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的专利,它完全可以被普通的读者所掌握,成为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式。当前,在中学广泛使用批注式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当首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全班同学同时阅读同一本书,每个人都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书间笔痕”,在篇末写下“篇后悟语”。然后在全班的读书报告会上交流自己的感悟,写得最好的感悟文字作为全班的阅读心得在年级进行交流,再选出最好的感悟文字集结成书。东北师大附中在进行“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教改实验中,把批注式阅读的成果汇编成《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孙立权“批注式阅读”教例》,成为各校开展批注式阅读的范例。

批注式阅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批注式阅读培养了读者的思维能力。与一般的读书不同,批注式阅读强调读者对读物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大师们写下了自己的作品,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能丧失自己的话语权,不能只是被动地阅读别人的作品。批注式阅读提倡读书时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提倡读书时“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都告诫过读者,如果读书时只能看到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的头脑思索的话,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脑子让给别人做跑马场。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想把自己变成只会吸收别人思想的书橱,或者让自己的头脑完全变成别人的跑马场,那么,就学习一下批注式阅读吧。

其次。批注式阅读培养了读者的写作能力。因为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方法,它直接培养了读者的写作能力。尤其是每篇作品后面的“篇后悟语”,简直就是一篇完整的评论文章。读书时常常动笔把自己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坚持这样做,一定会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有巨大的收获。

再次,批注式阅读促使读者自觉扩大阅读的广度。在东北师大附中的批注式阅读教改实验中发现,同学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批注水平,常常出现“以文解文”、“以诗解诗”的情况。即阅读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时,引用同类作品进行解读,批注效果往往令人拍案称奇。在批注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一句时,就有两名同学分别写到:“颔联与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声响来反衬所在环境的静雅清幽。”“这是‘居高声播远,因是藉秋风’,与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同。”同学们为了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查阅更多的同类作品,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批注水平,也扩大了知识面。

最后,批注式阅读为读者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一般认为,读书只是个人的活动,与他人无关。但批注式阅读不同,它可以把批注的成果提供给别人,成为大家交流思想和见解的平台。像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等,对后世读者的启迪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中学生中进行的批注式阅读,也在全班、全年级乃至更大的范围内,提供了大家交流思想、发表不同见解的平台,这种同龄人之间的读书心得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出版的这套“名家精品阅读”与同类读物不同,它不仅向读者提供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在每一页给读者留下了写批注式阅读心得的空间,使读者可以很方便地、随时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如果几十年后,拿出本书看一看,你会一凉喜地看到自己当年心灵成长的轨迹。

我们在每本书的前面精选了一篇作家的代表作进行批注式阅读,给大家提供一个样本。读者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注。相信读者们一定会写出比范文更优秀的读书心得,让阅读成为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2011年9月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