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通扫北/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佚名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罗通扫北》是清代长篇小说《说唐后传》上半部《说唐小英雄传》的俗称。主要讲述,唐太宗扫北,被敌军困于木阳城内。程咬金回朝搬兵,罗成之子罗通挂帅扫北,大败敌军,救出太宗。其中罗、苏两家的仇怨初步了断,罗通和屠鲁公主的爱恨情仇交集引人注目,同时为将来大唐征西留下伏笔。

内容推荐

《罗通扫北》是清代长篇小说《说唐后传》上半部《说唐小英雄传》的俗称。

《罗通扫北》讲述:唐朝初年,北国赤壁保康王令元帅左车轮挥兵南下,意欲夺取中原。李世民命秦琼挂帅,御驾亲征北国。

白良关尉迟恭遇见失散的妻子梅氏,和儿子尉迟宝林,尉迟宝林反出白良关,父子团圆。

左车轮在牧羊城设下空城计,把唐朝的君臣困在城里。李世民派程咬金突围搬兵。

越国公罗成之子罗通勇夺帅印,挂二路元帅率领少国公们前往北国解围救驾。

黄龙岭遭遇北国公主屠鲁金花的阻拦。屠鲁金花认为北国和大唐都是炎黄子孙,不该兵戎相见,自相残杀。又爱慕罗通,愿意帮罗通救驾平定战乱。程咬金为媒给罗通和屠鲁金花定了亲事。

牧羊城里应外合大破北国,扫北得胜。

目录

第一回

下战书周衡得恩赦

二主唐王御驾亲征

第二回

秦元帅点将受八宝

唐先锋初战胜二将

第三回

失谋略误中空城计

大唐营被困牧羊城

第四回

秦元帅出城会番兵

鲁国公出马斩三将

第五回

齐国远砸死番营将

战番帅秦琼累吐血

第六回

徐茂公又出妙计策

程咬金搬兵闯番营

第七回

帅帐内舌战左车轮

扒皮帐吓傻鲁国公

第八回

咬金开膛摘心为假

车轮上当受骗是真

第九回

离雁门苏烈私回京

中途路饮酒又遇险

第十回

假念咒聚来黑敬德

过生日铁牛惹是非

第十一回

少爵主郊外闯祸端

老夫人金殿服王法

第十二回

人命案丞相献良策

解私仇选拔二路帅

第十三回

教军场比武夺帅印

程铁牛三斧逞雄威

第十四回

欲报仇苏风下毒手

抖威风连败三少年

第十五回

秦怀玉锏砸苏凤背

夺帅印暗放小罗通

第十六回

教场内比武胜苏麟

勇罗通插花挂帅印

第十七回

谈兵法使祖母安心

论将德感皇后敬酒

第十八回

二路帅登台点兵将

鹰爪山山贼拒唐兵

第十九回

报父仇连败二唐将

尉迟恭活擒单天常

第二十回

假投降暗揣心腹事

编瞎话智骗程咬金

第二十一回

报父仇单天常行刺

念旧情程咬金做保

第二十二回

三人定计夜逃唐营

二路元帅怒杀苏麟

第二十三回

黑敬德鞭砸刘国祯

报父仇刘宝林出征

第二十四回

父子俩大战两军阵

堂楼上老母诉实情

第二十五回

铁匠炉收徒尉迟恭

学满徒娶妻梅月英

第二十六回

打钢鞭拜师学武艺

收敬德喀杀刘武周

第二十七回

对钢鞭老黑认小黑

破城池宝林夜献关

第二十八回

与关同休刘芳自刎

尽节烈梅月英撞死

第二十九回

一番将独胜仨唐将

二路帅临阵败落荒

第三十回

摔断铁锁私奔塞北

初战猛将显露锋芒

第三十一回

连夺三川罗仁逞强

黄龙岭前少保观阵

第三十二回

战铁雷怀玉临风险

傻英雄智取女番将

第三十三回

赤壁保灵王被活擒

突鲁公主力战罗仁

第三十四回

斩罗仁已成千古恨

美女将欲结美姻缘

第三十五回

两擒三拿巧取罗通

刀压脖颈终身有情

第三十六回

明誓言兵过黄龙岭

放二王发兵牧羊城

第三十七回

闯营报号威震敌胆

奇遇仇人难解疑阵

第三十八回

苏定芳进城做内奸

挖鼠洞得粮受宠信

第三十九回

害罗通四门敌毙命

小英雄再斗左车轮

第四十回

战红袍罗通被围困

解重围公主擒苏贼

第四十一回

退番兵举城共庆贺

困寺院怀玉再施恩

第四十二回

秦怀玉情感老国母

老国母牧羊城祭祖

第四十三回

痴情女终遇牵线人

负义郎永记杀弟仇

第四十四回

奉旨成亲并非本意

咬金下聘喜迎公主

第四十五回

强压怒火勉强拜堂

为夫报仇大闹洞房

第四十六回

非姻缘强结是祸根

不成亲反落千古恨

第四十七回

金殿说情罗通免死

送少保程咬金叫苦

第四十八回

左车轮拒理被反驳

赤壁王蓄意扣人质

第四十九回

傻姑娘大闹金銮殿

请圣母北国讨敌阵

第五十回

黑龙山两军重开仗

突鲁花力胜三番将

第五十一回

两军阵圣母伤唐将

下高山丑女治毒伤

第五十二回

劝圣母丑妇枉费心

师徒反目各争高低

第五十三回

接飞刀丑姑娘化险

羞圣母怒摆兜底阵

第五十四回

丑姑娘带兵破大阵

秦元帅夜攻黑龙山

第五十五回

丑姑娘大破兜底阵

二弟兄暗入静心宫

第五十六回

明大义单天常悔悟

救罗通周衡献良策

第五十七回

丢酒菜老国母信神

吹法气震住保灵王

第五十八回

带罗通国母要亲审

绑二王反绑铁八宝

第五十九回

小罗通诉说实情话

老太后愿降接唐兵

第六十回

康王降顺两国和好

俊罗通娶个丑媳妇

试读章节

第一回 下战书周衡得恩赦

二主唐王御驾亲征

二主唐王登基,万民沾恩贺喜。

君明臣忠民安,实行贞观之治。

自古龙争虎斗,突厥来犯边境。

群雄抗击北国,引出史书传奇。

几句歪诗提过,道出一段唐太宗李世民继位时的传奇故事。李世民祖居陇西成纪。父高祖李渊字叔德,母亲太穆皇后青窦氏,世民四岁时,忽有一书生观其相赞日:“贵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岁冠必将济世安民。”

李渊恐此生祸,欲追除之。书生已无踪迹,以为是神,采其语取名叫世民。李世民的取名是个离奇的传说,不过他对历史的发展确实有所贡献。

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勿须多论。

唐高祖李渊李叔德,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四子元霸。李元霸在锤震四平山之后阵亡。由于李世民领兵南征北战,使李渊的江山如铜墙铁壁一般。

但是,大太子建成和三太子元吉,却都是奸臣。他俩不但乱宫,而且想杀父夺权。这种行为激怒了尉迟恭、程咬金和秦叔宝等人,便把他俩给除了,李渊为此得了一场大病,然后他让李世民继位。群臣也很满意,李世民当了皇帝。

李世民继位后,改年号为贞观元年,称帝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他善于听信忠言,敢于招贤纳士,大胆起用人才,是治国有方的开明君主。

朝中的三班文官,四种武将,五府六部,九卿四相,八大朝臣均是一心秉忠报国。

文有,英国公徐茂公和丞相魏征。

武有,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和马、段、殷、刘开国四将。以及贾柳楼三十六友中的部分瓦岗老将,都尽心竭力扶助唐王。可称得是君正臣贤,万民安乐。真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国内太平。可以说是应天时顺民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李世民是个有道的明君,他每日三朝召见文武群臣共议朝政。因为他是创业的马上皇帝,深知江山来之不易,另外还有一个教训,那就是前朝隋杨广的所作所为:欺娘、奸妹、杀兄、图嫂、杀父夺权,成了六缺之君。造成天愁民恨怨声载道。  不顾天意,失去民心,所以李世民总把前代的事当成镜子对照自己。认为只有理朝政、爱黎民,才能顺民心。所以不论是百姓还是满朝文武,都很拥护他。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贞观元年,东有高建庄王欲要兴兵,西有哈密国袭扰边界,特别是北国突厥屡犯中原。无故犯边,大肆烧杀掠夺,抢男霸女,做尽不道之事。唐王对此恨之入骨。

这一天,李世民升殿议事完毕,刚想散朝,皇门官跪在殿角之下禀道:“有事奏明主公。”

“有何事?应速奏来。”

“今有北国赤壁康王,派下书人求见万岁。”

李世民当时一愣:北国经常犯境,今天又派人下书,是不是打来战表?如果是真的。哼!朕正有平他之意。这倒好,他自己先送上门来,那可就不客气了。

想罢说道:“把下书人带上金殿。”

殿头官下去。时间不大,从殿下领来一人。这人一身高有九尺开外,膀宽背厚,身躯魁梧,低着头,脸上还蒙着块青纱,看不出他的面目,刚进殿,还没到品级台他就跪下了。

什么是品级台?品级台是按官位品级分类的,王爷在哪,丞相在哪,正一品在哪,副二品在哪,都有指定的品级排班站立,不能随便站。

这天下书人,看来很懂规矩,刚上殿在殿角就跪下了。磕头像鸡啄米似的,碰得殿上金砖“叭叭”直响。嘴里还不住高喊:“罪臣参见唐王,万岁,万万岁。”

皇上看他面蒙青纱,不由得心中一愣!在上边忙问道:“下边跪的是什么人?”

“回万岁,罪臣乃赤壁康王之将,我姓周名衡。”

“为何见朕不扯去面纱?”

“这……这……我脸上……”

“你脸上怎么了?”唐王追问了一句。

“我脸上——呵,我脸上……”

唐王见他吞吞吐吐,就把脸一沉,大声喝道:“嘟!为何还不把面纱扯下?”

周衡急忙说:“唐王息怒,因为赤壁康王要我来下书,在我脸上刺了字,罪臣面目丑恶恐怕惊了圣驾,所以不敢露面视君。”

唐王一听刺字,刺的甚么字?忙命侍臣:“来呀,把他的面纱扯下。”

下书人一听要扯下面纱,吓得他周身直哆嗦,唐王忙说:“你不要害怕,朕不怪你便是。”

殿头官过去把下书人的面纱揭掉,可是皇上仍然看不见,因为下书人没敢抬头。唐王说:“周衡你抬起头来。”

“是。”周衡答应一声,慢慢地把头抬起来。

皇上仔细一瞧,不看便罢,一看呀,气得是二目圆睁,龙眉紧皱,咬牙切齿地说:“哈哈!好你个赤壁保康王,真乃恨死朕也。”

原来周衡的脸上用墨汁刺的两个字“灭唐”。李世民哪能不生气呀。

等到二主唐王打开书信一看,不看则已,可一看呀,气得他顿时色变,咬牙切齿地大声道:“康王啊康王,朕不灭你誓不为人。”

怎么回事?这不是书信而是一份战表,上写:赤壁保康王晓谕唐童李世民,尔行大逆,宫门玉带之丑,玄武门之变极恶,除兄杀父之罪人皆啐骂。故本王统三十万雄兵要灭你大唐。

P1-3

序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华文化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人类的智慧宝库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财富。在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古典小说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直到元明清时期才形成了高潮,一大批白话和文言、长篇和短篇的名著相继问世,从而在世界文坛上奠定了非凡的地位。

这些作品有的以形象苍凉的笔墨,描写了农民起义的悲壮和惨烈;有的粗线勾勒,展示出朝代更迭的历史沧桑;有的则以诙谐机智,从神话故事中折射出世俗的好恶;有的尽力渲染,将时代的感慨融入民族的兴衰;有的严肃谨慎,从各个案件中体现出正义的力量……题材涉及讲史、侠义、友情、断案及灵怪、神仙等等,广泛描写了宋、元、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技巧来看,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国古典小说是举世公认的在文学史上最有影响、最为杰出、艺术成就最高、最具欣赏价值、流传最广的传世之作,是文学艺术长河中的瑰宝。它们拥有最广泛的阅读群和最绵长的阅读量。其作品中的深刻内涵,无一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

阅读好书由此开卷,完善人生由此开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