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五十三个暴走族引发的战争(中日关系特别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浩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王浩编著的《五十三个暴走族引发的战争》一书是以现代人的角度重看倭寇犯中国那段历史,挖掘包括边边角角的所有史料,从中日朝三个国家的状况来牵起这段历史的领子,使之立体呈现。通过读这本书,我们所了解的将不再是一个维度里的历史,也不再是片面主观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更多细节、更多角度、更多有趣的故事,史倭寇不再是日本叩边一个简单的概念。

它将颠覆许多人对倭寇的看法,很可能从此你将不再厌恶、憎恨倭寇,甚至还能涌起一份民族自豪感。因为,从这本书里你能发现,原来最牛的倭寇都是中国人,他们甚至曾统治过日本的一部分领土。比如,明代真正的海贼王王直,号称五峰船主,统治者日本的五个岛屿,在整个日本都拥有很大势力,而且至今仍被许多日本人崇拜着,称其为真正的海贼王。在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它的故居和雕像。可惜,这位一直当“红顶商人”,为大明海贸做点儿贡献的大海盗最终被明朝皇帝绞杀了!

内容推荐

中国自古重陆地轻海洋,世代英雄也多是马上驰骋,地上横行的主儿。乃至大明一代,虽有郑和七下西洋,却也是个劳民伤财的事儿,大明遂施海禁。反而是岛国日本,聚民成寇,借助海势,劫掠中朝(今朝鲜、韩国)。倭患犯边,海波不平,倒也引出了几位英雄人物,更引发了中日朝三国海中逐鹿之战。说起这些英雄人物,自有戚继光、俞大猷等明军将领,却也有王直、徐海等海中霸王;更有日本一代雄才丰臣秀吉,朝鲜不世天才李舜臣……这些人物在太平洋上搅起一阵飓风,足足在东南亚刮了数十年。时至今日,三国关系,也未完全脱出当时的影响。且让我们进入《五十三个暴走族引发的战争》来看,中日朝当年在这海路上的来来往往、你争我夺,更瞧那倭寇中谁是真、谁是假……

《五十三个暴走族引发的战争(中日关系特别史)》一书由王浩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五十三个暴走族

 1.野猪一样的战斗力

 2.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3.一个活口都不能留!

 4.九州就是倭寇的老家

第二章 那个隐藏在大洋深处的“双面国”

 1.徐福是日本神武天皇?

 2.人畜无害的“化外岛夷”

 3.唐朝把日本狠狠地揍了一顿

 4.“蒙古来袭”的后患

第三章 朝鲜怒了,出兵日本!

 1.渡海抢高丽人的大米去!

 2.“岳飞后代”一箭射死倭寇首领

 3.朝鲜大军兵发对马岛!

 4.日本震惊:第二次蒙古来袭?

第四章 朝贡的故事(上)

 1.使臣被斩!耳光打到朱元璋的脸上

 2.屡遭羞辱,为何不征日本?

第五章 朝贡的故事(下)

 1.“铜钱将军”足利义满

 2.郑和舰队为何放日本一马?

 3.乌烟瘴气的日本使团

 4.一个中国人引发“宁波争贡”

第六章 真倭和假倭(上)

 1.乱世日本太难混了!

 2.真倭的姓名哪里去了?

 3.勇憨不怕死,狡猾如狐狸

 4.真倭最喜欢抢什么东西

第七章 真倭和假倭(下)

 1.剃头梳髻的就是日本人?错了

 2.海滨人人皆贼,诛之不可胜诛!

第八章 中国皇帝和日本国王

 1.倔皇帝朱厚熜的怒火

 2.后奈良天皇穷得连下葬钱都没有

 3.严嵩是明代第一奸臣?别开玩笑了

第九章 狼兵,被神化的部队

 1.壮族人自古最能打仗

 2.六旬女首领率“不可败兵”出征

 3.狼兵的神话终于破灭

 4.宁遇倭贼,毋遇客兵

第十章 手持三十斤铁棍的僧兵

 1.“僧兵”不一定是和尚

 2.少林僧两则“私下比武”的秘闻

 3.你有日本刀,我有大铁棍

第十一章 秀才、士兵和船夫

 1.一首诗救了一条命

 2.明代版“四郎探母”

 3.王长年海上斩倭贼

第十二章 大明头号坏和尚

 1.虎跑寺和尚下海当倭寇

 2.徐海中计三部曲

 3.王翠翘,一个美丽的虚假故事

第十三章 海贼王(上)

 1.徽州浪荡子,天生冒险家

 2.“五峰船主”在日本通吃

 3.大明“黑名单”上第一人

第十四章 海贼王(下)

 1.老乡骗老乡,两眼泪汪汪

 2.传首海滨!犯禁冒险者的下场

第十五章 死间

 1.男儿到死心如铁

 2.王滶给戚继光上了生动的一课

第十六章 千古谁识胡宗宪

 1.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2.独撑东南,臣罪当诛!

 3.喝人头酒、吃倭贼心的奇男子

第十七章 头牌师爷徐文长

 1.大才子也写马屁文章

 2.徐渭一生,不在酒中在病中

 3.空有三千食客,更无一个国士

第十八章 天下无敌义乌兵

 1.义乌人就是金矿

 2.戚继光招兵,比皇帝选妃还挑剔

 3.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十九章 戚家军是这样练成的

 1.怕死的,千万别当戚家军

 2.戚继光的四堂军训课

 3.我们都是木头人,拿起枪来打敌人

第二十章 鸳鸯蝴蝶梦

 1.鸳鸯阵VS蝴蝶阵

 2.全歼!全歼!戚家军匪夷所思的战绩

 3.替天子守边十六年

 4.鸳鸯阵法成绝响,世间再无戚继光

第二十一章 日本刀和火绳枪

 1.日本刀有多犀利?

 2.刀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使刀的人

 3.鸟铳,来自倭寇的重礼

第二十二章 天妒之才俞大猷

 1.俞大猷升职记

 2.提笔能吟诗,提刀能斩将

 3.戚继光“操行”不如俞大猷?

 4.“远洋海军”第一人

第二十三章 最后一个海盗

第二十四章 最大的倭寇

 ——丰臣秀吉

 1.猿面冠者

 2.杜鹃鸟不叫,怎么办?

 3.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十五章 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

 1.朝鲜将领惊呼:敌人是神兵!

 2.小西行长枪刺加藤清正

 3.朝鲜人最恨“鬼上官”

 4.一座遗臭万年的坟墓——鼻冢

第二十六章 大明援军驾到

 1.一个被掳福建人的密报

 2.丰臣秀吉的大东亚梦

 3.三千铁骑被七百日军全歼!

 4.明朝派出个“韦老宝”

第二十七章 王牌对王牌(上)

 1.生子当如李如松

 2.平壤大捷!

 3.朝鲜的弓箭,日本的鸟铳,明朝的大炮

 4.“金甲倭”的殊死一搏

第二十八章 王牌对王牌(下)

 1.天兵天将也是凡夫俗子

 2.皇恩浩荡!封尔为日本国王

 3.困死清正!蔚山之围

第二十九章 最后一战,明军统帅一夜白头!

 1.大阪的往事,宛如梦中之梦

 2.大逃亡,石曼子的反噬!

 3.无敌的海上怪物——龟船

 4.李舜臣的最后一战

第三十章 谁是胜利者

试读章节

我是南京人,对南京坚固复杂的明城墙熟知一二,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士兵,这样的城墙简直是怪兽。湘军围攻太平天国十年而不破,炮弹打到城墙上就被弹开。明朝初建时南京有十六座外城门,大安德门是其中一座,外城门俗称“土城头”,和高大厚重的内城门不同,它是利用南京郊外的天然岗垄建筑而成,是城砖和土混合筑成的。但就是这样的土城头,仅凭几十人和冷兵器就贸然发动进攻,只能用以卵击石来形容了。

不管怎么说,这股倭寇创下了史上攻打南京的两个之最:最小的部队,最不自量力的进攻。

3.一个活口都不能留!

“猪突猛进”到最后终成强弩之末,八月十二日,五十三个倭寇在大批官兵追击下,越过武进县境,抵达无锡慧山寺,一昼夜狂奔一百八十余里,“贼疲定望亭,次日至浒墅关。”

这伙倭寇之所以最后落入官军的包围圈,还有两个老百姓的功劳。当时这伙倭寇到了无锡,因为势单力薄,想取道常熟,去和柘林的另一股倭寇会合,就抓了两个当地人走在前面做向导。常熟在无锡北面,这两个人却故意领着他们往南走,一路上遇到路人就悄悄告知说:“倭寇到了,你们赶紧报告官军,他们已经陷入绝地,快来擒拿!”倭寇最后走到了苏州,落入了官军的罗网,而这两个“英雄王二小”最后惨遭倭寇乱刀分尸:“贼比败,恨二人入骨,竟脔割之。”

这头疲惫的野猪到了苏州浒墅关,已经注定插翅难逃。苏松提督曹邦辅、副使王崇古率领佥事董邦政、指挥张大纲、把总娄宇等,督率数千官兵布下了天罗地网。陆地上、太湖边都布下重兵。曹邦辅是嘉靖年代素有“知兵”之名的大臣,后来还负责蓟辽等地的军务。他亲自出阵,重兵布防,杀鸡用牛刀,完全是因为这群倭寇太过猖獗的缘故。

以逸待劳的官军终于和倭寇正面接战了,在曹邦辅的严令下,“士皆骨栗,殊死战”。吴林庙猝然相遇,官军奋勇上前擒斩了二十七人,剩下的倭寇逃走到灵岩,夺了几艘民船准备从太湖逃走,不料见到太湖上的官军船只和旗帜,没敢渡过去,弃船步行到了横泾前马桥,躲进一间民舍。

官军团团包围民舍用火攻,倭寇抵挡不住拼命杀出一条血路,跑出一大段路后,散开藏在田禾中。官军四处找寻不得,都以为他们逃走了。就在这时,一个官军头目武生车梁用手摸了摸地上一具倭寇尸体,发觉还有余温,知道倭寇没逃远,又看见田里“草露微动”,就让手下官兵齐声大喊:“贼人躲在田里!”这招打草惊蛇果然有效,喘息未定的倭寇果然受惊奔出,被悉数擒杀,没有一人逃脱。

行程数千里,不掠财、不奸淫、不杀平民,官兵伤亡四五千人,杀死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两个指挥、两个把总,最后全军覆没。在异国他乡,这种自杀式攻击的目的何在?浒墅关战前,曹邦辅对部下严训:“此贼势捋数千劲敌,我地形、兵力为彼所窥,他日大举入寇,何以支之。誓灭此而后入城。”而郑若曾在《筹海图编》里则做了如释重负的评语:“其所经历八郡,转战三千里,凡人材、物力、地形靡不了然于胸中;不杀人,不掠财,不奸妇女,周流深入,其志讵可测耶!曹公所斩,似当以贼首律之,而不当视为常贼;似当以千万人拟之,而不当拘其为五十三人也!”从曹邦辅和郑若曾的话里,不难看出他们都认为这一小群部队是倭寇的侦察部队,其志在于“大举入寇”。这个观点显然还是缺乏佐证,而且侦察兵用不着拼命攻城吧?P009-010

序言

从前啊,距离中国很远的大海上,有个岛,叫倭国,岛上住着一群人,叫倭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黑头发黄皮肤……

如果讲故事,开头最好这么讲。可偏偏,中国和日本的关系远没有那么浪漫和平静,甚至,几千年来一直透着一缕血腥的气息。

剪不断,理还乱。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中学时就读玄武湖畔的十三中。南京市和日本名古屋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结成了友好城市,十三中和名古屋向阳中学则结成了友好学校,经常互访,校园里至今还有日方赠送的樱树,每到初春和它们在名古屋的家乡一样开得绚烂芬芳。

我还清晰地记得,有次向阳中学来访,校园里第一次出现了异国的中学生,他们的外貌、年纪和我们相仿,惟一不同的是,当时是初冬季节,我们早已穿上厚厚的冬装,日本学生却是清一色的蓝色校服,男生穿单裤女生穿短裙,他们不怕冷?两个日本男生居然在操场上,赤裸上身只穿兜裆为全校师生表演了相扑。我们出于礼貌鼓掌,但心中却有说不出的滋味。

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真的不一样!这是作为懵懂少年的我对日本人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当时的我甚至远远地冲着这些同龄的少年嘟嚷了几句:日本鬼子!记得还有一次来访,两校打了场排球比赛,尽管是友谊赛,我们学校却不愿输球,暗中拉了几个少年体校的排球运动员来参赛,结果当然是把日本学生打得落花流水,全校领导师生笑逐颜开。友好归友好,中国人和日本人民间的暗暗较劲一直就不曾断过。

若干年后,我第一次知道了日本也有战国时代,第一次知道了戚家军也用日本刀,熟悉了毛利元就、上杉谦信、武田‘信玄、真田幸村这些名字。特别在得知三位战国霸主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是名古屋人后,才算有了小小的震撼——对我所居住的城市和这些战国群豪之间的渊源,涌出一种别样的感觉。

中国和日本那么远,又那么近。

去国外出差旅游时,得知我是南京人,有人不无好奇和同情地问:“你恨日本人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很抱歉自己内心里的恨意达不到他们所期待的程度。事实上,我和这个城市的绝大多数人一样,既会在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报拉响时肃然沉默,也不忌讳摆弄索尼相机,沉迷宫崎骏漫画。

南京,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有多少荣耀,就有多少苦难。这其中,日本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南瓜,产自美洲,本来和中国、日本都无关。但是,在中国它却有个别号:倭瓜。而南瓜在日本却被称为“南京瓜”。仔细一看,在日本,还真有很多东西被冠以“南京”的头衔,比如花生叫做“南京豆”,泰国、中国的大米叫做“南京米”,老式锁叫做“南京锁”,神户的中国街被称作“南京叮”,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臭虫被叫做“南京虫”。

这些流传至今的名称全是和中国古代的明朝有关。

半个世纪前,一艘艘朝贡船,从遥远的日本驶来,在宁波港停泊靠岸,随船而来的是岛国的土产和“日本国王臣××”的恭顺,随船而去的是中国的丝绵、铜钱和大陆文明,可是来来往往的朝贡船头上始终笼罩着一层乌云:海上的倭寇。

倭寇侵扰的历史几乎横贯明王朝的兴衰,从洪武皇帝朱元璋时期的小打小闹,到嘉靖皇帝朱厚熄时期的荼毒东南,髡头跣足、手舞长刀的倭寇,不仅让沿海人民备受折磨,更给中国人留下一个暴戾而贪婪的日本人形象。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是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它传达的精神是中国人历来不惧怕外侮的民族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剽悍而不知餍足的倭寇的存在,对于心生懈怠的明王朝是个刺激,刺激它要善待百姓,要苦练新兵,要加强海防,要出几个英雄。于是,承平日久的大明朝产生了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一批抗击外寇的名将,他们用机智的谋略和强硬的军事手段,捍卫了祖国的半壁江山,也捍卫了堂堂天朝对“蕞尔小国”的尊严。

嘉靖倭乱源自日本战国之乱,但终结了战国之乱的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却化身最大的倭寇,把战火烧到了大陆!在十五万虎狼之师的悍然进攻下,朝鲜一败涂地亡国在即。朝鲜求援!明朝出兵!救朝鲜就是救中国。于是,日本的百战之兵和明朝精锐之师狭路相逢,在自山黑水间,咬牙吐血打了一场长达七年之久的艰苦战争。

十六世纪是大航海时代,在西方国家扬帆破浪冲击世界的时候,亚洲却陷入了空前的黑暗和混乱,壬辰战争同时影响和改写了三个东亚国家的历史走向。战争结束后,日本失意之极闭关锁国,朝鲜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明朝则劳师动众几乎耗尽国家财力,开始走向灭亡。

一部《明史日本传》的结束语,涵盖了明代中国人对日本的最终态度:“终明之世,通倭之禁甚严,闾巷小民,至指倭相詈骂,甚以噤其小儿女云。”

好了,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那个时代,瞧一瞧倭寇的模样到底有多吓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