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昂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袁丽华//王燕
出版社 辽宁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袁丽华、王燕著丹珠昂奔主编的《德昂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所揭示的德昂族的历史,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中华大地孕育的55个少数民族多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一道从远古走到今天,汇入了中华文化壮阔的历史长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本书使广大读者徜徉于少数民族多彩风情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历史的深远与厚重。

内容推荐

袁丽华、王燕著丹珠昂奔主编的《德昂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由国家民委文宣司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的的一套面向广大读者的大型民族知识普及读物。本书意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德昂族历史文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德昂族的历史

 族源与族属

 族称从“崩龙”到“德昂”

 古歌和神话中的起源

 史书申的历史

 德昂族反抗土司的斗争

 德昂族的反帝斗争

第二章 德昂族的迁徙与历史遗迹

 人口分布与格局

 神话与传说中的迁徙

 历史上的迁徙

 历史遗迹与遗址

第三章 和階有序的德昂族社会

 社会制度与组织

 村民自发组织一一“老人组”和“青年组”

 父系大家庭申的人际和谐

 和谐互助的“关格纠”家庭

 敬老爱幼代代传

 民族习惯法

第四章 德昂族的宗教文化

 遗存的原始宗教信仰

 虔诚的小乘佛教信仰者

第五章 德昂族的风俗

 独具特色的服饰习俗

 悠久且富內涵的茶俗

 独特的饮食习俗

 居住习俗:依山建竹楼而居

 多姿多彩的节庆习俗

 传统而独特的婚恋习俗

 火土并行的丧葬习俗

 生产生活的禁忌习俗

第六章 德昂族的民间文化

 丰富悠久的民间文学

 优美细膩的民间音乐

 风格浓郁的民间舞蹈

 古老的民间手工艺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第七章 新时期发展中的德昂族社会

 德昂族乡村政治体制的变革

 德昂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德昂族逐步发展的教育事业

 科技和医药卫生事业

 德昂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八章 德昂族人物故事

 反抗傣族土司起义领袖一一塔岗瓦

 民国初期德昂族首领一一千总

 德昂族第一位大学生一一杨忠德

 德昂族第一位厅级干部一一赖永良

 德昂族第一位女诗人一一艾傈木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一李腊翁

 德昂族民间艺人一一杨忠平

 德昂族的“百灵鸟”一一尹香芳

参考文献

图片提供者

后记

试读章节

两次大的战争使德昂族的人口由多数变为少数,丧失了主体民族的地位。第一次是在元朝末年,麓川的傣族思氏集团日益强盛,逐渐征服了附近的地区和民族,德昂族先民有的成为麓川政权的属民,有的则被迫迁离家园。第二次是在清嘉庆十九年(1814)冬,潞西的德昂族不满傣族土司的压迫,在其首领塔岗瓦的领导下起义,他们提出“官家不公平,杀死官家解不平”的口号,拿起长刀和火枪,攻人,包围了土司衙门。后来芒市土司在清朝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其他土司武装势力的帮助下,对德昂族的起义群众进行了反扑和镇压,到嘉庆二十年(1815)才把德昂族起义镇压下去。战败后的德昂族先民被迫举族南迁,此后潞西境内的德昂族几乎消失,只留下一些遗址和传说。

疾病

疟疾对云南边疆地区的危害和影响,文献中多有记载。如,汉晋时期成书的《永昌郡传》载:“永昌郡(滇西地区)在云南(今祥云等地)西七百里。郡东北八十里沪昌津,此津有瘴气,往以二月渡之,行者六十人皆悉闷死,毒气中物有声,中树枝则折,中人则令奄然青烂。”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兴古郡(今滇东南等地),建兴三年置,属县十一,户四万,多鸠、僚、濮,特有瘴气。”除了文献的记载外,民间也流传许多关于疟疾危害的谣谚。如滇西地区就流传“要到芒市坝,先把老婆嫁”的顺口溜,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流行于云南汉族地区的古谚,告诫怒江以西地区瘴疠等热带病的厉害。《明史。土司传》载:“芒市,旧曰怒谋,又曰大枯赕、小枯赕。在永昌(今保山市)西南四百里,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狭义的‘芒市’是指现今德宏州治和潞西市治所在地的芒市镇,广义的‘芒市’泛指怒江以西去缅甸的‘夷方’。”

新中国成立前,德昂族地区的疾病流行也是造成德昂族人口迁徙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镇康县1942年秋季流行瘟疫,德昂族村寨有230余人发病,死亡100余人。1947年2月到4月间,这些地区再次暴发瘟疫,共发病210余人,死亡125人。第二次大的疾病流行造成德昂族人口急剧减少,有60余户逃离家园。

新中国成立后,德昂族曾经有两次大的外逃。第一次是在1958年生产“大跃进”运动中。当时,由于不切实际大搞群众运动,很多德昂族纷纷外逃,仅大寨村附近就有100余人外逃。第二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德昂族所信仰的宗教被纳入“四旧”范围,德昂族妇女被强迫改变穿着,导致德昂族群众产生不满,纷纷外逃。这两次外逃使得中国境内德昂族人口大为减少,而境外德昂族人口则不断增加。

边界变动也是造成德昂族上述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的中外边界始终处于变动之中,甚至出现界线模糊、不分明的情况,德昂族作为生活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就在边界的不断变动中,成为了一个跨界民族。如明代王骥三征麓川以后,明王朝放弃了丽水(今伊洛瓦底江)以西的大片土地,把边境八关之外原来隶属于明王朝土司的土地,如蛮莫、猛密、孟养、木邦,乃至南部的八百等都抛给了缅甸洞吾王朝。这使得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德昂、怒、独龙等民族成为了中缅两国的跨界民族。随着中缅边界的勘定,德昂族成为了一个跨境民族。

P36-37

序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发着这块土地,建设、发展、捍卫着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各民族都是兄弟,相互离不开,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习近乎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因此,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进了解、紧密关系,深化友谊、建立牢不可破的感情基础,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多发期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为了进一步宣传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增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方针,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让读者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加深对我党民族政策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了《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从书》。

依据上述原则,《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的编写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言、特色浓郁的图片以及丰富的民族常识链接,向读者展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变迁、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历史人物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实践。第二,作者多为本民族专家学者和与民族研究工作相关的专家学者,对自己撰述的对象既有深厚知识积累,也有真挚情感。第三,内容彰显了历史与现实、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多彩画卷和轨迹,引导读者走近少数民族,聆听他们的古老传说,感受他们的发展变化,加深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套《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面向民族干部和各级干部通览我国少数民族概况的普及读本,也是图书馆必备藏书。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所揭示的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中华大地孕育的55个少数民族多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一道从远古走到今天,汇入了中华文化壮阔的历史长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期待通过《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使广大读者徜徉于少数民族多彩风情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历史的深远与厚重。

后记

从欣然接受《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德昂族》的写作工作开始,我们就觉得编写这本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是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同时也把德昂族展示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

这套丛书为通俗读物,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行文尽量通俗易懂,对学术界有争议的领域采用了主流的观点。虽然德昂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但研究德昂族的文献却不少,如何在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把德昂族展示出来是写作过程中的难点之一。这套丛书要求图文并茂,虽然这些年自己也积累了不少关于德昂族的图片,但是真正图文相配的时候,还是发现会有捉襟见肘之感。正因如此,书稿完成的时间比预计推延了一些。

完成这个书稿,参考、借鉴和引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地方很多,但因丛书体例不使用注释的原因未能在文中注明,本书所引用资料不能一一列出,只在书后列了参考文献,在此要向被本书直接或间接引用的作者们表示歉意和谢意。书中如果有闪光之处,无疑是与书中引用的这些德昂族研究专家们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本人学识所限,书中的错误与纰漏应由我自己一人承担责任。

感谢辽宁民族出版社的李欣老师,她负责与我联系以来,一直都抱着鼓励和包容的心态,使得我写作过程中的紧张情绪释然不少。此外,还要感谢李晓斌老师,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经常就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给予指导,使我们解除了不少困惑。还要感谢李晓斌老师对本书提供了大量一手图片!没有李晓斌老师的支持,我们是不可能将写作本书的愿望变成现实的。

本书的写作,还要感谢为德昂族的研究一直孜孜不倦的学者和德昂族同胞们,没有他们,本书的完成是无从谈起的。在此,笔者无以回报,只有不懈怠,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为德昂族的经济社会进步,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享。

袁丽华

2014年10月于昆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