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呼兰河传(萧红专集经典彩绘本)/美冠纯美阅读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萧红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萧红的绝世之作。书中,萧红用女性特有的书写方式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复杂的生活空间,从而折射出悲悯的深度人性。

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作品,进一步认识作品的价值,本书在开篇处设置了导语,并在每一章前设置导读,将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阐释。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萧红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首次出版。作者以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家乡的生活画面和风土人情,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当地人们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试读章节

过去了卖麻花的,后半天,也许又来了卖凉粉的,也是一在胡同口的这头喊,那头就听到了。

要买的拿着小瓦盆出去了。不买的坐在屋子一听这卖凉粉的一招呼,就知道是应烧晚饭的时候了。因为这凉粉一整个的夏天都是在太阳偏西,他就来的,来得那么准,就像时钟一样,到了四五点钟他必来的。就像他卖凉粉专门到这一条胡同来卖似的。似乎在别的胡同里就没有为着多卖几家而耽误了这一定的时间。

卖凉粉的一过去了,一天也就快黑了。

打着拨浪鼓的货郎,一到太阳偏西,就再不进到小巷子里来,就连僻静的街他也不去了,他担着担子从大街口走回家去。

卖瓦盆的,也早都收市了。

拣绳头的,换破烂的也都回家去了。

只有卖豆腐的则又出来了。

晚饭时节,吃了小葱蘸大酱就已经很可口了,若外加上一块豆腐,那真是锦上添花,一定要多浪费两碗苞米大云豆粥的。一吃就吃多了,那是很自然的,豆腐加上点辣椒油,再拌上点大酱,那是多么可口的东西;用筷子触了一点点豆腐,就能够吃下去半碗饭,再到豆腐上去触了一下,一碗饭就完了。因为豆腐而多吃两碗饭,并不算吃得多,没有吃过的人,不能够晓得其中的滋味的。

所以卖豆腐的人来了,男女老幼,全都欢迎。打开门来,笑盈盈的,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彼此有一种融洽的感情,默默生了起来。

似乎卖豆腐的在说:

“我的豆腐真好!”

似乎买豆腐的回答:

“你的豆腐果然不错。”

买不起豆腐的人对那卖豆腐的,就非常的羡慕,一听了那从街口越招呼越近的声音就特别地感到诱惑,假若能吃一块豆腐可不错,切上一点青辣椒,拌上一点小葱子。

但是天天这样想,天天就没有买成,卖豆腐的一来,就把这等人白白地引诱一场。于是那被诱惑的人,仍然逗不起决心,就多吃几口辣椒,辣得满头是汗。他想假若一个人开了一个豆腐房可不错,那就可以自由随便地吃豆腐了。

果然,他的儿子长到五岁的时候,问他:

“你长大了干什么?”

五岁的孩子说:

“开豆腐房。”

这显然要继承他父亲未遂的志愿。

关于豆腐这美妙的一盘菜的爱好,竟还有甚于此的,竟有想要倾家荡产的。传说上,有这样的一个家长,他下了决心,他说:

“不过了,买一块豆腐吃去!”这“不过了”的三个字,用旧的语言来翻译,就是毁家纾难的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破产了!”

卖豆腐的一收了市,一天的事情都完了。

家家户户都把晚饭吃过了。吃过了晚饭,看晚霞的看晚霞,不看晚霞的躺到炕上去睡觉的也有。

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说“晚霞”人们不懂,若一说“火烧云”就连三岁的孩子也会呀呀地往西天空里指给你看。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

“他妈的,你们也变了……”

他的旁边走来了一个乘凉的人,那人说:

“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地蹲着,很威武地,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蔑视一切的样子,似乎眼睛连什么也不睬,看着看着地,一不谨慎,同时又看到了别一个什么。这时候,可就麻烦了,人的眼睛不能同时又看东,又看西。这样子会活活把那个大狮子糟蹋了。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若是再找,怕是看瞎了眼睛也找不到了。

大狮子既然找不到,另外的那什么,比方就是一个猴子吧,猴子虽不如大狮子,可同时也没有了。

P26-29

序言

萧红,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河县的一个封建地主官吏家庭。因其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被称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萧红的命运十分坎坷,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曾离家出走,颠沛流离和生活窘迫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时间。因此,萧红能体会到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无奈,井自觉地以平民和女性的视角写作。1933年,萧红与萧军自费出版小说散文集《跋涉》,揭露了东北地区在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意义。1935年12月,中篇小说《生死场》作为鲁迅先生主编的“奴隶丛书”之一在上海出版,在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鲁迅先生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赞扬道:“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1940年,客居香港期间,萧红创作了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这是一部奇异而独特的书,以抒情的笔调、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直率朴拙的情趣共同构成了令人痴迷的“萧红体”,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茅盾先生曾评价道:“《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中的一些章节由于描写精彩、抒情优美,曾被节选人课本,如《火烧云》《祖父的园子》等。

正因为萧红作品的朴素清丽、真挚感人,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因此让广大青少年读者进一步认识她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优中选优的原则下,经过长期编辑和整理,现推出这本《呼兰河传》。

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作品,进一步认识作品的价值,本书在开篇处设置了导语,并在每一章前设置导读,将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阐释。

希望本书成为广大青少年读者开启萧红这座文学精神宝库的钥匙。轻叩门扉,盈步缓行,你将收获一个与众不同的天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