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无处不飘香
暮春四月,刚参加完河南的炎黄二帝巨像落成庆典活动,便从汴京古都来到安溪中国茶都采风。古都的中原文化和茶都的茶文化,在我的脑海里交相辉映,荡漾出中华优秀文化的雍容风采。
走进我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铁观音王国”历史性的变化:那一片片正在兴建中的工业园——德苑工贸园、龙桥工业园、城南工业园、城东工业园,那风韵独具的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业有限公司,那馆藏丰富的中国茶都博物馆……处处都在显示安溪茶叶为这块热土所带来的无限风光。
然而,令我特别难忘的,是安溪那一片片绿色茶园:西坪镇茶园、金谷镇尚芸村生态茶园、茶叶大观园……真是安溪茶香远扬,无处不茶园。这里山秀茶奇,风景绝佳,在全国各类茶园中都称得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铁观音,我从小就有记忆,家父常叫我到离家数百米的一间茶铺去买一小包铁观音茶叶,它的香味至今犹在记忆深处飘荡。
西坪镇是铁观音的发源地,地处安溪的中南部、戴云山麓,古称“栖鹏”,意即大鹏曾经栖息的地方,后人取其谐音,故名。这里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为铁观音营造了成长的温床。1996年被命名为“铁观音乌龙茶生产基地”,新千年入选中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线路。我们乘坐的旅游车盘山而上,茶园历历,楼田层叠,像是展翼欲飞的大鹏;山的一侧有座小山,犹如童子拜观音。车在一个石坊前停下,一块巨石被栏柱圈起,上书:“茗圣”,里面有几株铁观音茶树,就是茶之圣者了。西坪镇面积150平方公里,茶园将近4万亩,年产5000吨茶叶,是安溪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茶叶是镇里的经济支柱,90%的人是茶农或涉茶者。这里的铁观音,是典型的“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香气悠远,茶韵独特,走俏海内外。现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获“茶王”之美誉。镇里现有人口5万,在外地的西坪人则有8万多,在台湾的人数则和本地的一样多。台胞是安溪铁观音的重要传播者。在夕阳中下山,山道盘旋,只觉胸中对茶、对茶乡之情也在缠绵。
安溪金谷镇的生态茶园,是别具一格的茶园景观。金谷镇位于晋江中游,离城17公里,是闽南主要侨乡、台胞祖籍地和革命老区。当地茶农兴奋地告诉我们,朱镕基总理曾在此处留下足迹,他做客茶农家的情景,茶农们记忆犹新。这里也有万亩茶园,在已建成的4000多亩生态茶园中,标有“示范”的,就有1500多亩,是正在打造中的安溪茶叶发展重镇。站在这里,田野间、山坡上,满眼茶园,处处飘香。我沿着水泥小径而上,茶园间,树木茂盛,涧水环绕,茶。园里种树留草,套种绿肥,保护生态平衡。抬头远眺,茶园的山顶有一片翠绿的防护林,山腰上保留着一带植被,为茶园增添美的绿色屏障;茶园地块间隔着林带,茶园行道问每亩种植约十株的凤凰木、合欢树和香椿;茶园壁上的藤木带,竞如挂在腰间的绿色佩带……勾勒出茶园“头戴美帽、腰缠绿带、脚穿绣鞋”的景图。茶园被打扮成如此美丽,让人不由想起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这里的茶园也是俏丽的“佳人”。宋代许多名士如欧阳修、梅尧臣、蔡襄等皆爱品茶,并多品茗诗赋和著作传世。这里的茶农创造了多种植物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呈现着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的氛围,加上完善的水利和道路等配套设施,已初步形成茶、林、肥、水、路的合理配套的生态茶园系统。恢复茶园植被,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繁衍有利茶园的生物,有效控制、减少病虫害;茶园小气候的改善,促进了茶叶成长,保证了茶叶的质量;这一切都为精制好茶打好了基础。同时,它还美化了环境,打造了“蓝天、青山、碧水”的茶文化旅游胜地。这里的山水原来就美,传说唐朝廷派御史至安溪视察,路过金谷,便被此地的山水所吸引,留下不走了,有御史庙留存,现在茶乡更美了,走下山坡,见清澈的河水绕过人家。我们进入一家茶农新居,受到热情的接待,品味铁观音的香馥甘醇,回味金谷自然景观和茶文化的俱美双佳。
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从清水岩到茶叶大观园。一路上,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不时飘来淡淡的茶香。在半山腰,有一个花园式的茶圃,就是茶博物馆,里面标名铁观音、大叶乌龙、毛蟹、本山……林林总总的茶树,与树林、花卉交错,相谐成趣。石坊处刻着“茶缘”二字,能和茶结缘,是一种多么高雅的缘分。在“茶缘”坊前,带领我们参观的县旅游部门领导和导游小姐对起“茶歌”来,那是台湾的茶歌,却也是安溪传过去的茶歌。茶叶大观园,是茶园的缩影,是茶园天然的陈列室。
流连中国茶都安溪,真是无处不茶园,无处不飘香。每一片土地,每一条溪流,每一座山峦,每一个村落,都有飘香的茶园,都是飘香的土地。它在平地,在山坡,在山巅,一片片,一丘丘,一块块,一垄垄,一岭岭,一坡坡,一沟沟,一层层,是平面,又是梯田状的立体,汇作一派绿色的海洋,飘逸着绿色的云彩,流泛着清香的波浪。茶树朴素、自然、随意、优雅、静默。它默默地吸取日月精华、山川灵气,酝酿着清灵的韵致;它和茶农息息相关,像茶农们创作的一件件艺术珍品,倾注了他们的劳作、辛苦和心血,寄托了世代茶农的期待、梦想、憧憬和希望;茶园是茶农生活的整个天地,是赖以谋生的处所,是精心培护的家园,是辛劳结晶的金色仓库。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