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文茜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陆小曼、孟小冬、潘玉良、董竹君,这是民国四位各具特点,都曾端坐云端的女子。文茜著的《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从她们浪漫的爱情、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各自取得的成就来写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她们的故事是读者想要了解的,而美文的写法,以四位人生经历的俩俩穿插进行,让整本书既具诗意,又一改社科书的枯燥和说教……

内容推荐

文茜著的《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告诉我们寂寞像一只小兽,躲藏在每个人的心里,耐得住寂寞的女人,会和小兽和平共处。耐不住寂寞的女人,会让小兽肆意逃离身体,扰乱心性。然后在浮躁中,慢慢失去自己。尝试在寂静的深夜,独自在寂寞里沉淀吧。

目录

前言:守住寂寞,静等花开

序章:彩云易散琉璃脆 那些年的惊鸿一瞥

第一章:比烟花还寂寞

 第一节:寂寞惹得祸

 第二节:生至繁华

 第三节:自己的颜色

 第四节:不对等的爱

 第五节:寂寞对望的灵魂

 第六节:烟花纷飞

第二章:花开花落终有时

 第七节:寒冬底色下的别样美

 第八节:明霞转瞬即逝

 第九节:紫陌红尘独自行

 第十节:自我救赎

 第十一节:人间重晚晴

 第十二节:从云端走回尘世

 第十三节:繁华落幕半生素服

第三章:岁月雕琢的美

 第十四节:油彩涂抹的生命

 第十五节:孑然于月下的孤独

 第十六节:黑暗中的一束光

 第十七节:寂寞在画里绽放

 第十八节:女人花

 第十九节:梦想的天梯

 第二十节:寂寞是场修行

尾章:删繁就简 琉璃人生

试读章节

如果历史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美女则是大树上的树叶,不管是绿了还是黄了,都给以大树勃勃生机。季节在变,时代也在变,树上的叶子,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在变。美人一代又一代地换着,美人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传着。有迹可寻的,仅仅是一根连接两端的青藤。

思绪打开,青藤自顾自地四散开来,枝节难辨,树叶翩飞……

月光下的幽深小巷,静静贮立着一个身影,一袭旗袍摇曳生姿。她缓缓地转过头,嫣然一笑,深情款款……在旗袍那撩人的风光里,走出了民国女人的花样年华。

民国女人太过耀眼,耀眼到夺了民国男人的光彩,就连胡适、邵洵美、郁达夫、戴望舒……这些才子美男,也都成了她们的陪衬。

都说,乱世民国。可在那样的乱世里,却也涌现出了一批有智慧、有才能、有美貌的出色女性,她们或出身豪门,或出身低贱,但均以她们不一样的风华,写下了不朽的人生传奇。

风华绝代四个字,好像就是为那个时代的女人准备的。

影视明星阮玲玉、胡蝶、周璇;才女林徽因、陆小曼,以及写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旗袍”的张爱玲;名伶刘喜奎、孟小冬;一代画魂潘良玉、女富商董竹君……太多太多了,多到数不过来,每个人的名字至今被人提起,仍然光芒万丈。

和妹喜、妲己、褒姒相比,她们太幸运了,幸运到不用做男人的玩物,幸运到不只是惊鸿一瞥。历史和后人记住了她们的色彩,不但记住了她们娇好的容貌,还记住了她们非凡的才华。

她们,在民国史册上,留下了华美的篇章。

她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的书。每个人,又都贴着一个标签,一个独属于她们的人生标签。

打开其中一本,便看到那比烟花还寂寞的陆小曼,她是“寂寞”和“爱情”的代名词。19岁的陆小曼,将民国的幕布拉开,沿着一条青藤枝节,华丽丽地从民国女子中走了出来,袅袅婷婷的,眉梢眼角全是风情。  寂寞是伤口里流出的蜜,总是悄无声息地渗出来,发出诱人的气味。舔不得,拭不得,就那么旁若无人地,黏死人地存在着。

寂寞是什么?是下雨没人送伞,难过无人倾诉,就连开心都没人来分享的孤寂。春夏秋冬,一个人独自走过,冷暖自知。真个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好不悲凉。这,是身的寂寞,也是一个人的寂寞。

还有一种寂寞,即使身边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可依然难过不知找谁诉说,开心不知和谁分享,只落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是内心的寂寞。

身的寂寞只需找人陪,心的寂寞,纵使众人环绕也摆脱不了。

陆小曼是寂寞的,既有身的寂寞,也有心的寂寞。寂寞到只有那火热的爱情、热闹喧嚣的繁华才能填充。所以,她做了爱情的奴隶,交际场上的蝴蝶。

有人说,男人的寂寞有很多原因,没人吹牛喝酒会寂寞,没有女人也会寂寞,甚至生活平淡都会寂寞。寂寞时,他们抽烟、喝酒、发酒疯……于是,寂寞便随着那袅袅升起的烟雾,随着酒精在体内燃烧,慢慢消散。而女人的寂寞,通常只有一个原因,没有爱,爱不够。

陆小曼,她那没有爱、爱不够的寂寞,如同桃树杆流出的浆,黏黏的,稠稠的,流之不尽。她的两只眼睛,清澈如深潭。所有的心事,全都蕴藏在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在那风流才子的眼里,她的眼睛会说话,眼神里漾着清泉的秘密,那秘密在一颦一笑里,满满都是忧伤,惹他怜爱。眉宇间,又有着想掩饰,却又掩饰不住的寂寞。那寂寞,也是因为没有爱吗?

带着偷窥的欲望,他将眼神投向她,双目触及,只一刹那,便石破天惊。

异样的情愫,在他们的心底涌起。是找到同类了吗?

他也是寂寞的,他的寂寞同样缘于爱。那个与他在康桥相恋的白荷般的洁净女子,身边有了其他男子。那时候的他,寂寞到连抽烟、喝酒都无法缓解。他的心,缺了一块。

缘,如同镜中花,在干涸的寂寞中缓缓舒展,慢慢生出枝蔓,丝丝缕缕的,从镜中伸出,将两个孤独寂寞的灵魂,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他们,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相遇在不该相遇的时空隧道,注定会是一场悲剧。在那场致命的相遇里,他们是各自的致命诱惑。

她低垂的眼眸,落寞得让他心疼,疼出了眼泪,留在心里洇成相思的玫瑰,慢慢绽放,越来越大。眼波流转间,爱河汹涌。周围的姹紫嫣红,灯红酒绿、顿时失去了颜色。失去安静娇柔的江南女子林徽因的伤痛,在那刻得以缓解。那缺了一块的心,随着那朵玫瑰的绽放,在那刻也开始慢慢愈合,填充……

林徽因是朵清幽幽的白荷,安静而妥贴,她用缕缕清香,安抚着他骚动的心;陆小曼是红艳艳的玫瑰,肆意张狂地开放着,香味浓郁,激起他内心的波涛滚滚。

陆小曼和风流才子的对视,让白荷的清香被玫瑰的浓郁所替代,他像飞蛾遇见了亮光,明知会受伤,却还是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完全不同的女子,都被他爱上了。

他爱上了两个极致的女人,一个如秋叶般静美,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即使连给他的欲望,也是淡淡的,但正是那淡淡的情愫,像羽毛在他心头划过,只是轻轻的撩拨,却也痒痒的、酥酥的、麻麻的,不能自已;另一个则如夏花般绚烂,火辣辣的,红艳艳的,一言一行,都那么惊心动魂。

他那颗诗人的浪漫之心,因她的热辣而狂跳不止,他一定想起了《罗米欧与朱丽叶》,她与他,就是罗米欧与朱丽叶。

P3-5

序言

序章:彩云易散琉璃脆那些年的惊鸿一瞥

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问美好之物,大抵如此,留不得,光阴催,很多人和事,在时间的无涯里,只剩下朱颜辞镜花辞树。

花开花落,是季节的安排,任谁都无法改变。容颜的衰变是岁月的选择,任何化妆品都无能为力。纵然你有绝色容颜,到最后也只落得衰颜借酒红。岁月会永远年轻,而我们就这么老了。每个人的一生,大都是在经历了短暂的热闹后,陷入沉寂,然后在悠长的寂寞里,续写自己沉寂的人生,书写内容不同,想要留下些什么的心却是一样的。

只是那时,青春不在,繁华不在,只空留无尽的怅惘……

对青春和繁华失去的惆怅,女人最是了解。青春像那穿在身上的白衬衫,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它变黯、变黄,纵使多少洗衣粉都洗不净,即使用漂白剂,也已失去了原本的自然。

恐慌、害怕,难掩斑驳的流年。女人觉得,时光短得,刚刚意识到它的到来,转眼间就过去了。

可越怕失去,越容易失去。青春如此,容颜更是如此。

都说女人如花,女人的一生,也像花的一生,盛放只是一季,随即便是凋落。大自然里那些太过艳丽的鲜花,一定比那些不起眼的野花凋零得快。即使花期未到,也会因为太过艳丽,太过惹眼,反而被人中途折了去。

莫言在《檀香刑》里曾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没错,生活里,那太过热烈的火焰,往往易将人灼伤,只有合适的温度,才会既暖人又不伤人。这就像人生,太过华丽的人生,注定不如细水长流来得长久。

佛曰: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喧嚣,沉寂,终究敌不过悲凉;繁华,没落,终究逃不过惆怅。不管曾有多么华丽的人生,多么喧嚣的往事,最终都要回归到恬淡的烟火生活中。从浮躁喧哗到淡然平静,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

在人生的列车上,当那些不断上车又下车的客人,与我们渐行渐远,逐渐浓缩成我们生命里的一副风景画,装帧着我们的梦境时,我们感慨、伤感,怀念那些失去的青春、失去的人。

有些经历是必须的,比如离散和分别,那是人生必经的疼痛。可人生中的另一些疼痛,又未必都是失去,比如女人孕育生命,孩子出生那刻的疼痛。那种疼痛,是成长的代价,生命奇迹的见证。

人生有长度,却没有宽度。留不住的是长度,能留住的是宽度。历史长河里,有些人稍纵即逝,如一阵风;有些则如一粒种子,落下便能生根,留世人世代传诵。

曾经轰轰烈烈的人和事,经过岁月的洗刷,大多淡了,散了,有些完全消失了。可历史上那些虽稍纵即逝,却也留下绚丽一笔的“红颜”们,却以另一种形式,一代又一代地存在着,由人议论、任人评说。

她们或妖娆,或妩媚,或性感,或痴情,无不美艳动人。

中国的历史是男人的历史,女人只是点缀,但有些女人,却像那白馒头上的一粒红点,美丽着历史的单调,为历史留下一抹鲜红印迹,一段缠绵悱恻的传奇。

历史上的很多美女,大多红颜薄命,成为男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即使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中国四大美人,也大多如此。好在,她们最终成了后人眼里的美的化身。

西施,辅助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使其顺利复国;王昭君,出塞和亲,成为西汉和匈奴间的桥梁;貂蝉,用智慧和胆识,让风雨飘摇的汉室得以延续;杨玉环,资质丰艳,虽无贡献,却也未造成唐朝的陨落,避免成为了“亡国妖女”。

看一段历史,如同看一个人,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四大美人是幸运的,幸运到后人只有羡慕,没有责骂。有一些美女,她们的容貌,丝毫不逊色于四大美人,经历也相似,却成了瘟疫,得到的全是骂名。尽管她们像无公害植物一样,只是自顾自地美丽着,却因美丽而惹出祸端。大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之意。这些人的代表是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她们是“红颜祸水”的代表,是“亡国”的罪魁。

说起来有点冤。

让我们展开历史画卷,找出历史上那些留下“恶名”的风华佳人,重温她们曾经的惊鸿一瞥吧……

夏朝时期,有施部落有位美丽的女子,为了报复夏朝皇帝夏桀的贪婪残暴,保全宗族,她“潜伏”在了他的身边,做了皇后。她才貌双全,胆识过人,用牺牲色相的方式,灭了夏。

“有施妹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这是历史的记载。如此美貌女子,若是生在强盛的国家,或许她会被选人后宫,或许嫁给她心仪的男子,或许会嫁入豪门,抑或成为明星……总之,她不会被当成“礼品”贡献出去,只为讨好好色的暴君。

爱会让女人的智商为零,颜也能让男人色令智昏。夏桀一见妹喜,双眼发直,马上停息怒火,休战罢兵。族人逃过了一劫。妹喜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所有族人。她原是族人的英雄,却未得英雄名。时也,运也,命也。

男人擅长讨好女人,不分身份贵贱,不分讨好方式。夏桀爱江山,更爱美人,为了讨好她,不顾百姓的怨声载道,大兴土木修琼室造瑶台,整日与她饮酒作乐,彻底无心政事。

扰乱其心性是妹喜的使命,为了让民众彻底对夏桀失望,她发嗲撒娇,称自己喜欢听绸缎撕裂的声音。为博美人一笑,夏桀即刻令人从国库搬出绸缎,让宫女撕给她听……百姓的忍耐到了极限。

天怒人怨,昏庸无道的暴君,最终被讨伐。知道大势已去,死时他也不忘带着美人,“与妹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多行不义必自毙,夏王朝的灭亡,是它的气数已尽。然而,妹喜却最终成了炮灰,只落得与敌人共赴黄泉。

原本她可以像西施一样,成为英雄,可惜,她为部落服务,那弱小的部落,做不了她真实故事的传声筒。可叹,她用她的惊鸿一瞥,留下了千古骂名。

说起苏妲己,脑海里顿时浮现一幅画面:墨云秀发,杏脸桃腮,眉如春山浅黛,眼若秋波流转……这是一个狐媚的女人。

曾经的殷商极为强盛,曾经的纣王才思敏捷、武艺超凡。曾经,他身边有忠臣良将;曾经,他枕边有贤后淑妃;曾经,他可以稳坐江山不倒……

曾经,他有无数可能,成为历史上的圣君。可因为一个如同毒品一般的狐媚女人,他失去“真性”,整日沉迷色欲,凶残暴虐,任她摆布,最终亡国。

苏妲己不是凡人,她是一只狐狸精。由于色胆包天的纣王曾污辱女娲娘娘的神像,女娲娘娘一怒之下,派她做了“杀手”,只为迷惑纣王,灭商。女神是用来膜拜的,岂能随便调戏?他死的不冤,可怜百姓遭殃。

苏妲己是女娲派去灭商的狐狸精,妹喜是部落派去的间谍,她们都带着“亡国”的使命。可褒姒不同,她既非妖,也非谍,她只是一个不习惯皇宫生活的忧郁美女,亡国与她何干?

出生在穷人家的褒姒,原本可以成为一名普通农夫的妻子,过着一饭一粥的平凡生活,可就因为她那漠漠春云般的秀发,盈盈秋水般的眼眸……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她是无辜的,她无意做那样的改变,是美貌害了她,她被人献给了周幽王。

“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着如花如月之容,倾城倾国之貌”,她是那么美,美得让周幽王的后宫顿时失了色。她原本是株野生的植物,原本要在野外经受风吹雨打。可人们却非要把她当名花来圈养,没有了雨水的浇灌,春风的拂面,她失去了原本的颜色,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周幽王问:爱妃何以不笑?

褒姒说:妾生来不笑。

于是,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将烽火台当玩具,在褒姒微启唇角的同时,送自己走上了末路……而她,也和妹喜、妲己站在了一起,成了祸国罪人。

她们的人生,由不得她们做主。

一群原本足不出乎的女人,不得已,有了一段繁华似锦的岁月,她们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那繁华,如同烟花,甫一绽放,却瞬间便灰飞烟灭了。她们因美貌,因昏君,在历史的画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历史,不仅抹杀了她们原本的色彩,还让她们的人生背上了沉重的亡国责任。

人的命运,大多和生活的那个年代息息相关,她们,以荡气回肠开始,以寂寞无言结束……在那些年,留给世间的只是惊鸿一瞥……

她们那燃尽的风华,又会成为谁的彼岸?

后记

尾章:删繁就简琉璃人生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唐朝元稹曾这样描写过琉璃。

琉璃素有“西施泪”之称,它像清冷的美人,孤独沉静地端坐一隅,在漆黑的夜里,泛着略带凉意的光,那是让人心动的、怜惜的美。

唯美、精致、细腻、湿润、干净、晶莹剔透……这些优美的词语,好似全都放在琉璃身上也不过分。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某天,一位身穿性感服饰的妖娆女人,一脸笑意,在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缓缓走过红地毯,走上台湾金马奖的领奖台。

那天,她像一道璀璨的光,吸引着在座的所有人。

她再次获得金马影后。她是谁?她是有着“天使面孑L”、“魔鬼身材”之称的杨惠珊,是台湾家喻户晓的演员。金马奖,已是她第二次获得了。

凭借《小逃犯》、《我这样过了一生》、《玉卿嫂》等影片,她不仅荣获过金马影后,还荣获过亚太影后,光影视作品就有一百多部。

这是令人羡慕和嫉妒的成绩。

不过,就在她到达人生巅峰时,她出人意料地来了个华丽的转身,退出娱乐圈,隐身江湖。

娱乐圈震惊了。

纷纷议论和她一起隐身江湖的那个人。那个人叫张毅,曾拍过《玉卿嫂》、《这样过了一生》、《我的爱》……是位才华横溢的导演。

是他,成全了杨惠珊的双料影后,而杨惠珊的出演也成全他成为了著名导演。

他们互相成全,是很好的搭档。

一位金马、亚太双料影后,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两个人原本可以给观众贡献更多的好影片,不料他们双双抛下繁华和热闹,隐退江湖。

这不是武侠剧里才会有的故事情节吗?远离繁华和虚荣,对演员和导演来说,需要勇气,那是一种删繁就简的勇气,很难有人能真正做到。

可他们就那么做了,做得那么淡然。

自此,娱乐圈里没有了他们的身影,却不时有他们的各种传说,版本太多,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转眼,20年过去了。

两个在繁华时期突然隐身江湖的男女,携手出现,他们盈盈含笑,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娱乐圈再次震惊,舆论哗然。

他们的出现不是复出,更不是炒作,是要推出他们的琉璃工坊。他们从影视圈,转去了艺术圈。

艺术需要寂寞,影视需要曝光度,这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状态。

没有过渡,好像原本他们就属于艺术圈,来娱乐圈只是做客,做完该做的,也便回到了原本该去的地方。

艺术圈里的杨惠珊,没有了20年前的青春靓丽,却比20年前多了份沉静和美丽。那是经过沉淀的,简到极致的美。

经历过众星捧月,杨惠珊此时的身边,只有张毅。

你为什么喜欢他?在一个节目上,主持人问杨惠珊。

杨惠珊转过头,含情脉脉地看着身边的张毅,握起了他的手。

他懂得我。

好一个“他懂得我”。

还有比“他懂得我”,更让女人奋不顾身的去爱吗?

胡兰成懂得张爱玲,让高傲的张爱玲低下了高昂的头,爱他爱到“低到尘埃里”;徐志摩懂得陆小曼,让陆小曼不顾众人反对,飞蛾扑火般扑向了他的怀抱;杜月笙懂得孟小冬,让孟小冬甘愿放弃舞台,从“一代冬皇”做回平凡妇人……

懂得,是迷药,是让女人动弹不得的沉醉。

因为他的懂得,她从一身华服走红地毯,到一身工装进琉璃坊;从妆容艳丽到素面朝天。她的生活,因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哪个是她?

两个都是她,曾经的“繁”被她用琉璃简到了极致。

她甘愿为他改变。是爱,也是因为懂得。他懂她,她何尝不懂他?

金马影后、亚太影后、琉璃大家……透过这些头衔,不难想象,江湖上该有多少他们的传奇。

人生获得幸福的方式有很多,最幸福的,莫过于和自己最爱的人,一起做最爱做的事了。杨惠珊从繁华到平淡的过渡,就是因为两个最相爱的人,有了共同的,最爱做的事。

做琉璃工坊的想法,缘于他们拍摄电影《我的爱》。当时,张毅苦思冥想,想通过一个物件诠释影片的内涵,表现人间的爱与痛。就在那时,他和杨惠珊的目光,被一块琉璃工艺品吸引住了。

随着摄影机焦距的慢慢移动,琉璃那纯净、透明、脆弱的材质在他们面前闪烁。他们突然觉得找到了想要的,这华美的东西,如果稍不留意掉在地上,就会彻底粉碎,不正是象征人生的无常吗?

就像白居易诗词里的那句“彩云易散琉璃脆”。

脆弱和美丽是琉璃的特点。它有多美,也就有多脆弱,人生不也是如此吗?若用这样的材质做出体现人生的艺术品,那么,它将不再是做艺术品,而是创造人生了。

没有人能摆脱生老病死、情仇怨恨、爱恨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这就是他们想表达的主题。

张毅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杨惠珊,杨惠珊兴奋不已,她似乎觉得,这才是她一直寻寻觅觅、想要寻找的东西,这才是她的终身事业。

两个人一拍即合,即刻从繁华的舞台退出,收购了台湾一家破产了的水晶厂,一座四面透风的残破建筑。他们废物利用,让那里变成了琉璃工作室。

创业是艰难的,刚起步不久,他们便欠债7500万新台币。

笃信佛理的杨惠珊、张毅,对名利看得极其淡薄。他们拒绝随波逐流,更拒绝创造没有生命力的奢侈品。他们时刻提醒自己,他们制作的是艺术,也是人生。

当铺子、卖房子,将父母兄弟的房子全押上贷款……他们开始迷茫,不知道用琉璃做什么好。

《药师经》里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琉璃”在佛家的语意里象征精神和智慧的澄明了悟。

从这句话里,张毅找到了琉璃蕴藏的文化密钥。他突然觉得,全世界所有的琉璃艺术品,没有一个比琉璃在中国文化里赋予的内涵更深沉,更久远。

是冥冥中,上天给他们的提示吗?他们有使命,那就是为中国琉璃文化作出贡献。

艺术需要灵感,一种灵光乍现。

1996年,杨惠珊在将敦煌洞窟打开的一瞬间,千手观音的庄严与慈悲让她有了流泪的冲动。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个人、某件物品会激动到流泪,那一定是前世的缘,今世的相见。

他们前生一定是修佛人,所以今世要完成这个使命。杨惠珊当即决定用琉璃制作千手观音的壁画。壁画维护不容易,会随着岁月而慢慢消失,她不能让它们消失,她要用琉璃,将它们永远地保留下来。

近两米高的千手观音,制作起来不容易,还需要很多钱。即使没钱,即使遇到很多困难,她也要完成这个属于她的人生使命。

寂静而简陋的工作室,晃动着她的身影。

穿上工作服,带上护目墨镜,将白嫩的手放在泥土、砂石里。她一遍遍地临摹、学习雕塑技法……纤纤玉手变得越来越粗糙,可始终无法让她满意。

是因为缘分不到吗?面对失败,她不放弃。

她用寂寞,将她的美,全部注入到了琉璃中。

只要划好了跑道,她就是称职的运动员,无论多么艰难,她都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辛苦难以想象,寂寞和孤独更难以让人承受,曾经生活在聚光灯下,被影迷包围的她,无论寒风多刺骨,都在简陋的工作室里,一个人雕琢着生命。

也许是老天被她的执着所打动,她掌握了“脱蜡铸造法”的精髓。三十多年的感慨和经历,让他们用琉璃,领悟到了人生的悲喜。

再大的繁华,也只是过眼云烟,之后面对的将是无尽寂寞。她的艺术,让寂寞变得高不可攀。

几年前,杨惠珊得了突发性失聪,亲身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她要用琉璃,将这种无常表达出来。失聪,给了她新的灵感,耳朵里发出的嘈杂声,像那坏了的接受器,发出了吱吱声响。

她仿佛置身于四面缠绕的铁丝网中。

铁丝网与琉璃,她将两种毫不相干的材质,组合在了一起。那是铁丝网与琉璃的巧妙结合:冰冷杂乱的铁丝网,象征着生命中的各种束缚。透明澄澈的琉璃佛像,稳坐网中,安静祥和,象征着沉静无尘的灵魂。

这,像极了他们的人生,错综复杂又冰清玉洁。也像他们之间的爱情,痴痴缠缠,单纯清明。

这是他们的琉璃人生,也是独属于他们的琉璃爱情。

“我要分分秒秒和他在一起。”

杨惠珊在说这句话时,带着羞涩、腼腆。

与一个灵魂相似、生死相随的人,抛开繁华,面对苍绿岁月,看花开花落……这是简到极致的美。

岁月让繁华凋落,露出了琉璃的本质,它们干净清澈、晶莹剔透,充满了空寂的美。正应了那句“风吹浮世终无言。”

骑着骆驼,身着斜襟白色长衫的杨惠珊,眼神清纯淡定,看向远方……

洗净铅华的她,与那个双料影后,渐行渐远……她带着她的琉璃爱情,过起了她的琉璃人生。

琉璃工坊里有一句话,非常醒目:

在缺憾里,

发现更大的完整,

在黝黑里,

发现丰富的色彩,没有生命的挣扎,

何来自在的觉悟。

这是琉璃,也是人生。

让心中多一朵莲花,多一片净土,和寂寞共处,和孤独同眠。

从繁华到落幕,杨惠珊用寂寞,诠释了最接近人生本质的琉璃人生、琉璃爱情: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人生,到底是一种删繁就简的过程。

借秋风,披素衣,饮清茶,漫花下……一生,静玉,无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