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人的品德/文史哲经典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傅斯年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有一天,我见着一位北京警犬学校的人,问他道,“你们训练的狗,单是外国种呢?或是也有中国狗?”他答,“单是外国种的狗。中国狗也很聪明;它的嗅觉有时竟比外国狗还要灵敏,不过太不专心了。教它去探一件事,它每每在半路上,碰着母狗,或者一群狗打架,或者争食物的时候,把它的使命丢开了。所以教不成材。”

我听了这一番话,很有点感触,何以中国狗这样的像中国人呢?不是不聪明,只是缺乏责任心——他俩一样。中国人“小时了了”的很多,大了,几乎人人要沉沦。留学在国外的成绩颇不恶——胡适之先生说,只有犹太人在美国大学的成绩最好,其次便是中国学生;至于真美国人,远不如这两种民族——然而一经回国,所学的都向爪哇国去了。大约也是遇着了母狗,或者加人一群狗打架,或者争食物,所以就把已经觉悟的使命丢掉了。

中国狗和中国人同生在一个地带,一个社会以内:因为受一样环境的支配,和西洋的狗和人比起来,自必有人狗一致的中国派的趋向。和狗有同样的趋向,并不是可羞的事。所不得了者,这趋向偏偏是无责任心。

我以为中国人的无责任心,真要算达于极点了。单独的行动,百人中有九十九个是卑鄙的。为什么呢?卑鄙可以满足他自身肉体的快乐——他只对这个负责任——至于卑鄙而发生的许多恶影响,反正他以为在别人身上,他是对于自己以外的不负责任的,所以不顾了。团体的行动,百人中有九十九是过度的:斗狠起来过度;求的目的便在度之外,手段更是过度的。这可就中国历年的政争证明。为什么要这样呢?他以为虽过度了,于他自己无害;成功了他可抢得很多的一份。失败了人人分一份,他所分的一份也不比别人多,所以不择手段。一人得,或一团体得,而国家失的事,屡屡得见。现在“鱼行”当道固不必说了,就是前几年也有若干溢出轨道的事;若国会的解散,六年临时参议院的召集等等,都是以一团体的利害做前提,而把国家的根本组织打散。我很觉得中国人没有民族的责任心——这就是不怕亡国灭种。我又觉得中国人没有事业的责任心——所以成就的事业极少。没有私立的学校,公立的学校也多半是等于官署;没有有力的工厂;没有不磨的言论机关。一时要做事业,不过预备他交游攘臂的媒介物:一旦求得善价,还是沽出去罢!

中国人所以到了这个地步,不能不说是受历史的支配。专制之下,自然无责任可负;久而久之,自然成遗传性。中国狗所以如此,也是遗传性。中国狗满街走是没有“生活”的。西洋狗是猎物种,当年的日耳曼人就极爱狗,常教狗做事,不专教它跑街,所以责任心不曾忘了。中国人在专制之下,所以才是散沙。西洋人在当年的贵族时代,中流阶级也还有组织,有组织便有生活,有生活便有责任心。中国人没有责任心,也便没有生活。不负责任地活着,自然没有活着的生趣。

我总觉得中国人的民族是灰色的,前途希望很难说。自五四运动以后,我才觉得改造的基本的萌芽露出了。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我是绝不主张国家主义的人;然而人类生活的发挥,全以责任心为基石。所以五四运动自是今后偌大的一个平民运动的最先一步。

不过这一线光明也很容易烟消云散。若不把“社会性”用心地培植一番一就是使责任心成习惯——恐怕仍是个不熟而落的果子。P4-5

书评(媒体评论)

自早年求学北大时创办《新潮》、领导五四学生运动以来,傅斯年即享有盛名。他不是政治家,也无意追逐权位,虽然并不是没有机会入阁,但他始终相信只有站在政府之外,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他寻求的不是权力,而是监督和制约权力,做社会的良知。

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20世纪的“士”,是五四一代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傅斯年他们是那个黑暗岁月中的一道道闪电,他们书写了民族言论史上一个有声有色的章节。

——傅国涌

目录

第一篇 中国人的品德

 心气薄弱之中国人

 中国狗和中国人

 天朝——洋奴——万邦协和

 一段疯话

 随感录

 新生活是大家都有一份的

 文人的职业

第二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和政府

 多言的政府

 社会的信条

 时代与曙光与危机

 政府与提倡道德

 地方制度改革之感想

 公务员的苛捐杂税

 政治之机构化

 现实政治

 盛世危言

第三篇 民主与自由

 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

 《新潮》发刊旨趣书

 去兵

 万恶之原

 破坏

 对于中国今日谈哲学者之感念

 “五四”二十五年

第四篇 事业与人生

 自知与终身之事业

 青年的两件事业

 青年失业问题

 所谓“国医”

 再论所谓“国医”

 医生看护的职业与道德的勇气

 护士职业与女子生活理想

 人生问题发端

 随感录

 美感与人生

第五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文学革新申义

 怎样做白话文?

 中国文艺界之病根

 思想和语言——个文学界说

 成文的文学和不成文的文学

 译书感言

第六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崩溃之原因

 教育改革中几个具体事件

 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

 再谈几件教育问题

 大学研究院设置之讨论

 论学校读经

 漫谈办学

 台湾大学选课制度之商榷

 台湾大学与学术研究

 大学宿舍问题

 “国立”台湾大学第四次校庆演说词

 几个教育的理想

 中国学校制度之批评

内容推荐

傅斯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他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中国人的品德》精选了傅斯年关于中国人的品德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主要包括六部分:1.中国人的品德,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和政府,3.民主与自由,4. 事业与人生,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6.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些文章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和探索人生的读者极具启示。

编辑推荐

傅斯年,字孟真,山东省聊城人,生于儒学世家。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刘师培、黄侃等国学大师,后到英德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教育与研究部门任职。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与学校教育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成就,一生著述颇丰。他是我国近现代之交,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涌现出的一位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人的品德》精选了傅斯年关于中国人的品德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思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