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想的力量--34名北大新生谈梦想如何激励自己成长
分类
作者 秦春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梦想北大》是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从2012级新生的大量应征稿件中精选的佳作,内容包括真实而全面的成功求学经验、学习方法改善、备考经验指南、竞赛备战方法、成长经验分享等。

秦春华主编的《梦想的力量》主要选用优秀征文中关于梦想激励自己成长成才的励志文章。在当前的社会压力下,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压力倍增,这本书定位为帮助中学生认识自己,既实事求是地设定自己的目标,同时又不妄自菲薄,而要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保持自信与旺盛的求知动力。

内容推荐

“梦想北大丛书”一共8册,都是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从大量新生应征稿件中精选的佳作,内容包括真实而全面的成功求学经验、学习方法改善、备考经验指南、竞赛备战方法、成长经验分享等。

这些走进北大的学子,他们如何面对成长路上的学业压力与精神压力?他们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他们如何走过复杂艰难的求学之路并最终脱颖而出?本丛书将回答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他们的成功意义并不局限于报考北京大学。良好的学习经验与自信的心理状态对每一个追求卓越的学子具有同样的参考意义。

《梦想的力量》主要选用优秀征文中关于梦想激励自己成长成才的励志文章。《梦想的力量》由秦春华主编。

目录

一个人的选择,一个人的战争

只是一个逗号

这一季离别,下一季出发

我的成长

痛的极致是幸福

用奔跑的速度丈量青春的路

我的高中岁月

长空唯晓风月朝

前行?思考?感悟

努力让自己无悔

自由自主地学习

四段式

学海泛舟十二年

一路杂感

种在时光里的向日葵

风的旅途

梦开始的地方

以梦为马,奔向北大

年轻的战场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业精于勤,心静如水

对学习的一点感想

争其必然 顺其自然

圆梦路上

用勤奋擦亮的日子

北大,我来了!

梦归燕园,心怀未名

就这样走下去

不辜负成长

我的学习生活心得

考上了北大,我更希望成为“北大人”

风雨兼程

且行且珍惜

蓦然回首,三年,流年

后记

试读章节

刚刚接到录取通知书,一塔湖图的美景赫然呈现在我面前。激动之余回首凝眸,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见证的,是一次次十字路口处的选择,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手,正是自己。

几年前的中考,我如愿以偿考入了全省学子梦寐以求的哈尔滨三中。那时的我对大学还没什么概念,只是暗暗许下承诺,一定要考上一流大学,用三年的拼搏换一个闪光的未来。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很快,高中的第一个选择到来了——文理分科。学理吧,一认可度高,大学和专业选择面都很广,还不用离开原来班级;可学文呢,大学少,专业少,还得组建新班级,像一年前一样重新开始。这么想,选择似乎一目了然,可是学文的梦想加上平平的理科成绩让我心中的天平一直摇摆不定。最终,在家人和同学的鼓励下,在对瑰丽未来的期望里,我郑重地在文科班报名表里写上了我的名字。

年级八个班,文科只占一个。从踏进这里的那一刻起,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也许就已然在脚下铺开,然后,伸向远方。

上了高二之初的几次考试,虽付出了不少,成绩却并不尽如人意。激烈的竞争、普通的成绩、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失调,让我不得不屡屡在黑夜的灯光下作出第二个选择:要么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守得云开见月明,要么承认自己的普通平庸,随波逐流,上个一般大学。

我并没有作出最终的选择,只是在每每想到此时都会果断地告诉自己打住,然后又投入学习中。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还是得承认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汗水终究换来了成绩的大幅提高和随之而来的喜悦。坚持,似乎成了我的人生态度。

上了高三,换了教室,黑板旁醒目的倒计时牌递减的数字更是时刻提醒着我们分秒必争,不敢怠慢。我不是一个擅长逃避的人,勇敢面对才是迈向成功的不二法门。于是我更加努力地挥洒,在汗与泪的交织中勾画梦想实现时如释重负的模样。

可在老师同学的莫大期许中,高考,我却败了,与梦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在黑龙江省先报志愿再出分的制度下,残酷的现实让我被迫面临又一个选择:要么上二志愿大学,和梦想挥手作别,要么就复读一年,再给自己一个重来的机会。

这一次,我没有纠结没有犹豫,因为我从不甘心轻言放弃。作别了昔日的同窗好友,收起苦涩的泪,背上行囊,离开家乡,独自奔赴另一个陌生城市开始寻梦。

刚刚来到大庆实验中学,好奇心、新鲜感让初来乍到的我并未有多少感喟。只是当45分钟的课一堂堂过去,当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走,当一个个红叉让我怀疑来这儿的目的时,孤独感与挫败感一起涌上心头,如狂风骤雨般裹挟了我稚嫩的心。在那样一段起床没有阳光陪伴的黑暗日子里,睁开眼,第一个想到的甚至是昨晚不堪人目的卷子。然后,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食堂、教室。那应该是我最低沉的时候了吧,在“亚历山大”的时候,会拿起笔,用一堂晚课的时间写下心情,为自己加油。于是,从不写日记的我开始有了日记本。

成长带来的理性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当大脑和内心产生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当一路向前的豪情壮志遭遇埋首学海带来的身心俱疲,当神圣的北大梦在现实的磕碰下显得不堪一击,明知只有一条路才是正确的、光明的,却难以坚持下去。日记本里,我反复告诉自己要内心强大,这是生活对自己的考验,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痛苦总是暂时的,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在日记里,我写到:

“为了梦想,从今以后学会从容不迫、稳扎稳打,在看似如水般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收获着波澜壮阔的进步和蜕变,更收获着一颗如水的心。加油。”

“以物喜,以己悲,会因为阴天或者不如意的成绩而顿生沮丧,打不起精神,也会因为一点儿小成绩或是一个透亮的晴天而暗自欣喜,在身心疲惫时会偶尔感慨一下生活,但知道梦想就在前方等待着自强不息的追寻者,所以不管怎样都会为了理想奋斗下去,不会放弃,不会停滞不前,并把它当作了一生的生活常态,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未来就在前方。加油。”

“既然你想要实现别人看来最远不可及的梦想,就要付出最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样在七月,你才能拿到那张写满了骄傲的录取通知书。永远保持严谨的思考,不要让忙碌冲淡了思考。心中有方向,思考才会做正功。加油。”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的苦乐悲喜交织,寒假的北大自主招生,没抱多大希望的我竞一路过关斩将,笔试面试过后得到了20分的加分。似乎有一根线,把离梦想愈发遥远的我又拽回了正确的方向。

这就是人生吧,痛苦中永远会有希望和转机。受了这样的鼓舞,精神自然大振,也更清晰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标。生命不息,奋斗就不止。

P1-3

序言

北京大学校长 王恩哥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作为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百日,维新”孕育的京师大学堂到位列当今世界名校“50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呐喊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从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小平您好”的问候,从高擎民主与科学的火炬到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始终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引领者,是代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一面旗帜。胸怀家国天下的北大人,总是向着“好的,向上的方向”奋斗,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这些贡献使北大远远超越了一所高等学府的有形存在,成为无数青年学子和现代人文学者、科学家所向往并依恋的精神家园。这种文化的向心力和精神的魅力,历久弥新,必将继续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进程和发展。

作为人类智慧和知识产生、汇集和传播的场所,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使命。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最根本的就在于她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大学精神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校园之内,更有助于生成和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品格。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拥有能够体现本民族文化精髓的一流大学;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拥有能够代表本国先进生产力的著名学府。文脉即国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其所拥有的顶尖大学之间的较量。一所杰出的、一流的大学,其宏大而明确的抱负,就是要在知识的各个主要领域达至卓越,并以其源源不断的杰出人才保持和延续这种竞争力。如今,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已有18个学科进入全球学术和科研机构的前1%,学科实力、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总体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一刻不停地在努力,并且永不止步地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北大人也充满了自信和期待:有朝一日,当北京大学的学者以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赢得国内外同行发自内心的尊敬;当北京大学的学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就职都能以其实力赢得肯定和信任;当北京大学在过去与未来解决了国际前沿、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并起到创新人类文明、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当提到“北大”两个字时,我们的师生、校友,我们的同行、朋友,世界各地熟知或不熟知我们的人都能发自内心地肃然起敬。那时的北京大学,应当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这是北京大学奋力前行的目标,也是新的时代赋予北大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中国梦”也是由我们每个人、每个群体一个个梦想所组成。北京大学将是同学们圆梦的理想地方——你们将在这里接受最好的本科教育,你们的个性将得到最充分的尊重,你们的才华将在最广阔的舞台上得到展现。一个人要有梦想,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在北京大学这个追求思想自由的地方,这个精神与文化的圣地,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可能各不相同,但在所有这些梦想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北京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这个“北大梦”将激励着我们戮力同心、不懈努力。

亲爱的同学们,金秋九月,一段精彩的大学时光在等待着你们。我真诚地欢迎你们加入北大人的行列!让我们从燕园起步,共同为实现伟大的“北大梦”、“中国梦”作出自己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北京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王恩哥

2013年4月

后记

墙里秋千墙外道

北大的精神是永远的,精神的魅力是永恒的。2012级新生稿件的审稿工作已告一段落。从刚刚成为“北大人”的高中毕业生群体中征文,并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稿编辑成书,几乎已成为北大传统。这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儿:刚成为北大人的他们离高考最近,是这场“搏杀”的胜利者,因而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验,也是更多正在奋斗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渴望知道的。这既是过来人对自己的一份总结和交代,更是对未来者的叮咛和期许。

字里行间,他们用文字筑造了一个绚丽斑斓的世界。这里有梦想,关于博雅未名,关于朱门前的石狮子,只那一瞥就钟情于此;这里有拼搏,争分夺秒,挑灯夜读;这里有技巧,各门学科,见招拆招,于手起笔落间论剑高考;这里有故事,或黯然神伤,或得意欢畅,尽显英雄意气;这里有思考,像快乐的芦苇,在生活中处处歌唱;这里还有感恩,父母,师者,长者,朋友,同学,深情厚谊,山高水长。这里有道不完的精彩。

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会感到一股力量正在心中发芽、生长。这些文字都力透纸背。相当一部分的文稿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出于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好的借鉴的意图,我们尽量避开了重复的篇目,以求内容的多样化。在此,我们向所有的投稿者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文稿,就不会有本书的出版。同时,也希望我们提供的文稿能让读者满意,这是我们最大的目标。然而工作量大,力有不逮之处,还请读者见谅。我们欢迎读者朋友提出修改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作为编者的我们,想要做的,就是推倒这堵墙,让燕园之外的读者,也能看到其中的风景,甚至最终走进这座美丽的园子。

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坎儿。进入燕园,确实是一幕完美的收场。但是,生活并非只有高考,燕园也并非代表着终结,而是新的开始。细细品味这些征文,充斥着它们的,早已不是单纯的高考。在高考之外,有着更广阔的生活,比如社会活动,比如兴趣爱好。如果读者朋友能在这些文稿中,看到“围城”之外的东西,那我们编者就倍感欣慰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