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巾帼英雄(赵一曼)/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戚厚杰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以说故事的形式展现各个时代涌现出的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著名将领。每册一位人物,以历史时间为轴线,述其生平和战争经过。文字为主,附有人物画像、战争场面图、行军路线图,以及当时人情景物建筑风貌等,如果有相关的博物馆或者雕像还一并介绍。本书为其中的《巾帼英雄(赵一曼)》分册,由戚厚杰著,介绍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内容推荐

戚厚杰著的《巾帼英雄(赵一曼)》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全书共十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用轻松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赵一曼。从李家有女初长成写到感天动地育英雄,使读者认识这位感天动地的民族女英雄。作品占有资料丰富,写作严谨而不失生动,可读性很强。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李家有女初长成

第二章 冲破封建牢笼

第三章 女儿也要带吴钩

第四章 比翼齐飞与劳燕分飞

第五章 骨与肉和党与国

第六章 夜幕下的沈阳、哈尔滨

第七章 “红农白马”驰雪原

第八章 林海血战被俘不屈

第九章 感天动地育英雄

第十章 撼山易 撼赵一曼难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926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10万人誓师北伐。北伐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继续进行北伐,需要培养更多的军事政治人才,尤其是女军事干部。

当时,高涨的革命浪潮,激励了许多青年男女奔向革命的道路。不少女青年认为妇女要在革命的政府领导下,走向社会,要参权,要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争取男女平等。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下决心在军校中招收女学员,培训妇女骨干。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考委员会于1926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在全国各省市招生。招生是采取公开登报和秘密招考相结合的办法。考生的条件,规定必须具有中学文化程度。报名后,要经过初试和复试以及体格检查,最后登榜录取。初试6000余人,复试4000余人。初试有三民主义、国文、数学、中外史地、博物、理化;复试有国文、党的常识及政治常识,检查身体。先后初试、复试各5次,由此可见考试之严格。

这次招生中的女生队,原打算只招40多人,但报名的太多。革命女青年出于革命热情,一些待字闺中的小姐受新思想的影响,图个新鲜,想见见世面,也想上军校,于是找国共两党大员写条子的很多,实际录取远远超出了预定数额。1927年2月,被录取的新生开始报到,正式入学的女生183人,后湖南学兵团刚招收的30名女生编人军校,女生队从而扩大为213人。这是黄埔军校史上首批女生,被列为黄埔军校第6期。黄埔军校以往只招收男生,不招收女生,这次破天荒地招收了女生。

赵一曼在《新蜀报》上看到了招生启事,兴奋不已,她马上向上级党组织提出申请,宜宾党团组织同意并决定推荐她报考。

1926年11月,赵一曼登上了开往重庆的客船。二姐李坤杰和许多同学来江边码头送行。大姐夫郑佑之工作忙不能脱身,没来送行,而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二十块银元给了李坤杰,让她转交给赵一曼。

赵一曼和女中同学段福根等人一起来到了重庆。她们在重庆参加了由中共四川省委负责人杨音公等人主持的初试,结果有207名男女学生被录取。名单公布在《新蜀报》上,其中包括赵一曼、游曦、胡兰畦、陈德芸、段福根等30多名女生。男生中有后来著名的共产党将领罗瑞卿、陈伯钧等。

1927年初的一天,重庆朝天门码头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重庆人民在这里欢送到武汉入学的四川籍的学生。四川与重庆地方当局的官员们来了,杨音公、吴玉章等中共党的负责人也来了,赵一曼和200多名参加复试的考生笑逐颜开,与乡亲父老把手话别。一些来码头送行的奶奶、父母用手帕擦着眼泪,个别人在他们的感染下也禁不住落泪。赵一曼说:“你们不该哭的,应该鼓励我们走出去,大家被黑暗笼罩得太难受了!”于是就放开嗓子高声唱起歌来。歌声一响,男同学也接着唱。全体都在唱,在庆祝新生活的开始,在庆祝光明灿烂的前途!气氛立刻欢快起来。

杨音公勉励大家:你们这批人代表着未来,代表着革命,也代表着我们四川,你们一定不会辜负巴蜀父老的期望,做革命的先锋、栋梁。吴玉章接着讲话,他望着赵一曼等意气风发、即将成为女战士的青年说:中国古代就有女人从军的故事。我们四川就有统帅白杆兵奋勇杀敌的女将秦良玉,她是我们家乡人,人称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希望你们成为中国革命的穆桂英、秦良玉,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做民族的脊梁。登轮前,党组织指定罗瑞卿为四川省考生的领队。赵一曼看着身材高高的罗瑞卿说:“高个子的同学从什么地方来?”“从南充来。”“你这么高的个子打旗帜一定好,高扬、鲜明!”“是的,而且我打的是红旗!”“那么我们一起跟着你的红旗走,拥护你做领队!”“好啊,我们共同前进!”他们在欢快的笑声中登船。

一声汽笛响,客轮开动了。赵一曼站在甲板上,望着滚滚长江东逝水,心潮澎湃,想起了孙中山所说:革命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呀,这潮流如同向前进的革命形势,谁能阻挡得住!

招生复试那几天,武昌寒风刺骨,可来自全国的数千名年轻人,把武昌城闹得热气腾腾。蛇山矶头、奥略楼等地,到处都可看到这些青年才俊指点江山、豪气冲天的身影。

武汉分校招收的这批女学生出身于不同的家庭,年龄在18岁到30岁之间,未婚者占多数,也有的已经结婚并做了母亲,有的还缠过脚……无论从出身、年龄、文化程度看,还是从政治面貌、社会经历看,参差不齐。但她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藩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去。

P24-27

序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沿海倭寇的肆意袭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侵华日军的烽火狼烟,一次又一次将中华民族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与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中国从一个封建国家演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运危亡,威胁着每一个中国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成为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亡时中国人思考的第一课题。也正是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产生出一个又一个舍生取义、矢志报国的英雄豪杰,他们一回又一回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们的丰功伟绩,不只是单纯地拯救了某个王朝,某个皇帝,而是拯救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与希望;正像我们的国歌所唱的那样: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把中国的历史命运一次一次推向一个进步的新阶段;他们的高风亮节,不只是中华儿女景仰、学习的榜样,也是人类不屈不挠、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抗敌御侮的英雄事迹,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的新的篇章。

中华民族没有在外敌面前屈服、倒下,而是在一次一次斗争后走向新生,走向进步。作为唯一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过的中华文明不断在成长,中华民族依旧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不仅没有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反而发扬光大,成为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历史因素。

为了歌颂中华英豪的爱国精神,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伟大事迹,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推出“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

这套丛书是面向青少年的普及性读物,聘请各有所长的学者撰写,力图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准确的历史事实,努力展现明清以来各个时期抵御外侮的英雄豪杰的事迹,描绘每一位英豪的成长历程和闪光人生,再现了他们人生的不朽光辉。丛书通过这些在抵御外侮中发挥重大作用的英雄人物,向广大青少年表达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如今,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上,国家发展前程似锦,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转向中国,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距离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接近了。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是要记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而奋斗、而牺牲的先烈;在我们昂首阔步走向未来新征程的路上,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历史已经证明:每一段抵御外侮的历史,都是一段维护正义的历史;每一场抵御外侮的斗争,都是一场维护和平的斗争;每一次抵御外侮的奋斗,都是一次为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正义终将胜利,和平终将胜利,人民终将胜利。

“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题型我们,在和平时期,抵御外侮的精神同样不可或缺,抵御外侮的英豪也同样不应遗忘,我们今时今日所有的成就与繁荣,离了这种精神、这些英豪,都是万万不可想象的。

“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不只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激励后人;不只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展望未来。

为青少年编写历史小丛书,是一项崇高的事业。20世纪50—60年代,吴晗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世界历史小丛书》,对当时的青少年起到了历史教育的奠基作用,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出版经验。我期待南京出版社继起努力,把这个崇高的事业承担起来,拓展开来。为这个崇高的事业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会得到善报的,这个善报,不在多少金钱,而在一代一代具有丰富历史知识的青少年的成长,他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

后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们在庆祝革命胜利的时候,也在怀念为胜利献身的先烈们。有一次,东北抗联著名将领、当时担任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冯仲云向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袁牧之等人建议,应该拍拍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事迹。他说:“冰天雪地里的英雄,是值得用电影来表现的啊!”并介绍了赵一曼的故事。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了故事片《赵一曼》,表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扮演赵一曼的演员石联星以她的表演才能获得了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奖的女演员。她创造的赵一曼形象,轰动了全国,给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赵一曼那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让观众肃然起敬。

电影公映后,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赵一曼的原型究竟是谁,纷纷找到当年的抗联战士打听,但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为了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保护自己和远在异地的家人,当时很多人用的是化名。所以就是当年的抗联战士、将领和地下党领导人也不一定知道赵一曼的真实身世,只知道她说话带四川口音。1952年3、4月间,曾在1931年任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省委代理书记的何成湘,还专门到四川调查赵一曼的身世,也没有结果。

在党组织调查赵一曼真实身份的同时,她的亲属也在寻找她。时任川南行署监察委员、川南区妇女干部的二姐李坤杰也在四处找寻。正在这时,电影《赵一曼》在全国上映了。李坤杰看了好几遍,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她并没有想到银幕上这个性格坚毅、威武不屈的女英雄赵一曼和她那瘦削而柔弱的妹妹李坤泰有什么联系。两三年过去了,事情仍没有很大的进展。这期间,李坤杰还直接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打听,周总理将信转给了全国妇联主任蔡畅,请她帮助查询。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坤杰访问到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当时赵一曼的名字是李淑宁。两人分别以后再没联系,陈琮英怎么也不会将李淑宁与赵一曼联系起来。

1954年1月,李坤杰委托同是宜宾人的四川省监察委员江子能借到北京开会的机会,向与会者打听打听李坤泰的下落。在会议上,当时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的何成湘来看望江子能(何成湘是江子能的同乡和入党介绍人),他向何提及李坤杰寻找妹妹李坤泰的事。何成湘一听,马上说:“巧了,我也正想告诉你,电影《赵一曼》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姓李,也是四川人,但具体是哪里的就不太清楚了,我在满洲省委工作时领导过她。”接着便把他所知道的李坤泰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江子能回到宜宾,立即把得到的消息告诉了李坤杰。李坤杰边听边掉眼泪:“赵一曼?我的小妹妹会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么?”她立刻把照片给何成湘寄去。

……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推出电视文献纪录片《巾帼英雄赵一曼》。1997年6月,赵一曼纪念馆定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8月,影片《我的母亲赵一曼》在全国公映。

2010年,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书评(媒体评论)

丛书不只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激励后人:不只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展望未来。20世纪50一60年代,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世界历史小丛书》,对当时的青少年起到了历史教育的奠基作用。我期待南京出版社继起努力,把这个崇高的事业承担起来,拓展开来,用丰富的历史知识教育一代代青少年,使他们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

这是国内外第一套全面系统介绍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丛书。丛书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故事,再现了中华英豪面临外敌入侵,毁家纾难、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壮丽人生,堪称是一曲中华英豪的赞歌,一部中国脊梁的史诗,一座民族英雄的丰碑。

——南京出版社社长、史学博士卢海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