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个符号看江苏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何敏翔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何敏翔主编的《百个符号看江苏》搜集了11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江苏符号,是在网友推举的近万个符号中产生的,涵盖江苏人文的各个方面,有的还有相当大的时间跨度。概括说来,主要为历史遗迹、地方戏曲、民间音乐、传统游艺、民间工艺、特色饮食等。每一个符号,读来不仅广开视野,也饶有意趣。其中有的是我们祖先们留下的精美工艺,如南京云锦、苏绣、蓝印花布、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扬州漆艺等:有的是仿佛可以与古人对话的文化古迹,如明孝陵、明故宫、南京城墙、苏州古城等。有中国戏曲“百戏之祖”、世界戏剧三大源头的昆曲,有流韵至今的江南丝竹、《二泉映月》、苏州评弹、《茉莉花》等,有反映近代足迹的民国建筑、中山陵总统府、南京长江大桥、华西村等,有被誉之为“江苏三宝”的六朝石刻、苏州园林、徐州画像石等。

内容推荐

何敏翔主编的《百个符号看江苏》通过全球海选征集,收录了11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江苏人文符号,内容涵盖江苏历史名人、历史遗迹、地方戏曲、民问音乐、传统游艺、民间工艺、历史事件、特色饮食、地方特产等。

《百个符号看江苏》里的每一个符号都承载着江苏厚重的历史人文价值,既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体现了吴韵汉风、文化多元的江苏个性特征。

目录

艺术与表演

江苏书法

江苏国画

金陵画派

《茉莉花》

昭明文选

四王画派

吴门画派

昆曲

苏州评弹

吴歌

过云楼

锡剧

《二泉映月》

扬州评话

《广陵散》

扬州八怪

溱潼会船

梅兰芳

建湖杂技

淮剧

淮海戏

江南丝竹

建筑与遗址

明孝陵

南京城墙

明故宫

总统府

中山陵

南京长江大桥

朝天宫

阅江楼

大报恩寺

甘熙故居

中华门

南唐二陵

瞻园

汤山猿人

阳山碑材

民国建筑

南京无梁殿

浦口火车站

淳泥国王墓

苏州古城

苏州园林

徐州汉墓

汉楚王陵

徐州画像石

春秋淹城

金山寺

焦山碑林

米芾墓

西津古渡

昭明太子读书台

伯先公园

大云山汉墓

工艺与物产

六朝石刻

南京金箔

雨花石

南京云锦

南京盐水鸭

苏绣

桃花坞木刻年画

苏作家具

阳澄湖大闸蟹

宜兴紫砂

惠山泥人

常州梳篦

乱针绣

扬州漆艺

扬州玉雕

淮扬菜

东海水晶

黄桥烧饼

盱眙龙虾

板鹞风筝

蓝印花布

东台发绣

云渡桃雕

学术与文化

紫金山天文台

江南贡院

南京博物院

金陵刻经处

顾炎武

东林书院

太湖文化

广陵刻印

《梦溪笔谈》

吴贻芳

泰州学派

张謇

自然与人文

夫子庙

秦淮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江宁织造府

梅花山

石头城

金陵十二钗

郑和

南京梧桐

虎丘

沙家浜

苏州观前街

华西村

瘦西湖

刘备甘露寺招亲地

麋鹿保护区

淮海战役

花果山

项王故里

周恩来故居

春到上塘

洪泽湖

兴化垛田

试读章节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它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作者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人世艰辛,饱尝辛酸屈辱。

阿炳在街头卖艺期间,时常随心创作一些曲,没有名目,乡人称之为“依心曲”。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时,该曲尚无曲名,后众人商议以《二泉映月》为题为此曲命名。二泉之名来自于人称“天下第二泉”的无锡惠山的惠泉,这是阿炳经常卖艺的地方。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遂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10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二泉映月》先后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民乐合奏、民乐重奏、弦乐四重奏、西洋弦乐合奏、二胡与乐队、高胡与竖琴等演奏形式,无不绚丽多彩,各得其趣。此曲后来又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二泉映月》的主题音乐。

《二泉映月》音调和中国江南一带的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等有着很深的渊源联系,给人以十分亲切之感。该曲意境深沉,含蓄凄凉,形式朴素自然,平静的外表难掩内心的哀怨;柔婉的形象体现气质的刚毅。乐曲一方面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画卷,另一方面以旋律柔中带刚的情绪,表现作者对坎坷人生的不平与怨恨,深刻地揭示出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全曲引人人胜,情绪起伏,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全曲以变奏曲的形式,将音乐主题不断展开,推至高潮。乐曲由3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经5次旋律变奏、展衍而构成。主题共11小节,前有引子1小节,第一、三乐句均为4小节,第二乐句均为2小节,以下为5个变奏,多用旋律变奏和特性音调贯穿展衍的手法,使旋律在绵延不断的陈述中逐步引申,感情渐次深化,逐步推上高潮,又一层层降落下来,返回到原来的情绪之中。

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评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到清代中叶达到了极盛阶段。杰出的说书艺人柳敬亭曾在扬州献艺,成为后世扬州评话艺人的典范。明代万历以后,即有评话艺人活动。清代,扬州评话随着扬州经济的繁荣、交通的发达而开始在扬州流行,并且已具相当规模。辛亥革命以后,扬州评话的一些名家向南京、上海及江南开拓。一江之隔的镇江,由于交通便利,语音相同,群众习尚一致,且后来一度成为全省的政治中心,许多评话艺人争相到那里献艺,一时名家荟萃,成为扬州评话的第二根据地。1937年冬,扬州沦陷之后,扬州评话的一些名家相继去世,有的到上海谋生,有的转业。在扬州献艺的艺人人数日减,再加经济萧条,百业凋零,听众已无心听书,书场纷纷歇业。至建国前,国内艺人队伍仅剩40余人。建国后,扬州评话得到了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扶植,艺人被陆续组织起来。设有扬州评话曲种的江苏省曲艺团、扬州市曲艺团、镇江市曲艺团及泰州、泰县、兴化、高邮的曲艺组相继建立,招收学员,传艺授业,使扬州评话艺术后继有人。

传统扬州评话的节目分为三类,其中包括讲史演义类,如《东汉》《西汉》《三国》《隋唐》《水浒》《岳传》等;公案侠义类,如《绿牡丹》《八窍珠》《九莲灯》《清风闸》等;神话灵怪类,如《封神榜》《西游记》《济公传》等。其中《三国》和《水浒》是两部深受欢迎又自成流派的长篇节目。扬州评话艺人除了说传统书目外,还努力改编上演《烈火金钢》《红岩》《林海雪原》《小二黑结婚》等新书目,并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的会演、调演。表演艺术也吸收电影、戏剧的一些手法,加以变革。

扬州评话在艺术上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表演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艺人在创作和表演中还十分注意渲染扬州本地的风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扬州评话表演上善于借鉴吸纳兄弟艺术的长处,注重口技的运用。扬州评话的说表,有“方口”与“圆口”之分。方口语句整齐,富有节奏感;圆口近似生活语言,较灵活,一般方口、圆口兼用。其表演动作幅度较小,通常身子不偏出书台桌角,两足不露出书台桌围,与说表结合,在满足听众听觉需要的同时,又给予视觉的满足。在基本艺术风格前提下,艺人还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见闻、阅历和身材素质,创造自己的艺术特色。同时也运用手势、身段、步法、眼神,表情讲究演示“虚神”;对描写人物强调寓神于情,不追求形似。

当代扬州评话以“王派”为主流,代表人物有评话艺术家王少堂(1889—1968)、其子王筱堂和孙女王丽堂。

P35-38

序言

如果试图用文字来解说一个人文的江苏,这远不是编写这一本书所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选编了凝聚着江苏人的文化基因、人文记忆、想象力与创造性的精华部分,用符号象征意义来诠释。这里所说的符号是江苏人文历史的抽象标识,是江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个符号都承载着江苏厚重的历史人文价值,既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体现了吴韵汉风、文化多元的江苏个性。

本书搜集了11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江苏符号,是在网友推举的近万个符号中产生的,涵盖江苏人文的各个方面,有的还有相当大的时间跨度。概括说来,主要为历史遗迹、地方戏曲、民间音乐、传统游艺、民间工艺、特色饮食等。每一个符号,读来不仅广开视野,也饶有意趣。其中有的是我们祖先们留下的精美工艺,如南京云锦、苏绣、蓝印花布、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扬州漆艺等;有的是仿佛可以与古人对话的文化古迹,如明孝陵、明故宫、南京城墙、苏州古城等。有中国戏曲“百戏之祖”、世界戏剧三大源头的昆曲,有流韵至今的江南丝竹、《二泉映月》、苏州评弹、《茉莉花》等,有反映近代足迹的民国建筑、中山陵总统府、南京长江大桥、华西村等,有被誉之为“江苏三宝”的六朝石刻、苏州园林、徐州画像石等。这些文化符号在江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经过无数岁月的积淀得以传承与延续,这不仅是江苏的骄傲,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

这些入选的江苏符号,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江苏凤凰传媒集团,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手段,在近一年时间里全球海选征集,并经专家组论证。几乎每个符号,都充满了江苏文化魅力。为了更准确地注解这些符号,我们邀请了全省各地的报纸副刊编辑和当地的文化工作者参与注解工作。在这本书的选编过程中,每个编者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实地走访勘察,相互通力合作。在这小小千字文条目之中,浓缩着编者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当地人文历史的敬畏。

江苏历史绵长、底蕴丰厚的社会生活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无数的人文符号描摹出江苏精彩的过去和今天。本书选编的江苏符号,仅是璀璨星空中明亮的112颗星星。正如再美的画卷也难免有笔触不到之处一样,在众多江苏符号的遴选中,亦难免有遗珠之憾。尽管如此,仍然希望我们选编的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非地理意义的文化江苏。

本书编写组

2014年1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