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的主张多么正确,如果不能让人觉得“太有趣了!”“太好玩了!”,他们就不会立即采取行动。
望月正吾著的《制作打动人心的策划案:视觉传达+故事搭建+高效表达》通过“打动人心的5个基本原则”“让大脑愉悦的7个视觉传达原则”“如何搭建打动人心的故事”“幻灯片的秘密:如何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打动人心的4个演讲技巧”“使用PowerPoint将形象具体化”6章内容,教会读者:如何利用视觉表现促使听众接纳演讲者的观点,采取行动;如何巧妙传达和展示视觉材料,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如何搭建故事,让策划案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如何搞笑表达,让听众感觉身临其境。
望月正吾著的《制作打动人心的策划案:视觉传达+故事搭建+高效表达》旨在教会读者如何利用视觉表现形式的优势,创造出能够打动听众感官和情感的形象,从而促使听者接收演讲者的观点,并采取行动。
本书还对视觉传达原理和技巧进行了探讨,并主要介绍了3种能够打动人心、塑造形象的手段:一是对视觉材料的巧妙利用和展示;二是通过搭建故事,让策划案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能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三是选择生动活泼的说话方式,让听众在聆听之时感觉犹如身临其境,有“形象”浮现在脑海中。因此,本书十分强调感官和情绪对于人的选择和判断所起到的不可忽略或者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本书不仅能够对从事策划案相关工作的人士起到帮助,还能对尝试使用PPT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的人士起到帮助。
信任感能够营造氛围
你不可能成为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乔布斯是公认的发布会的名人。通过阅读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会相关的书籍来进行学习的人数量众多。不过,普通的商业人士是无法变得像乔布斯的。
前来聆听乔布斯基调演讲的人都是付了入场费的(也有免费或者是公司付费的),是以一种“想要聆听乔布斯演讲”的姿态去参加的。这和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或者是现场演出的姿态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想要聆听的人与想要表述的人这样的“气场”(关系)。
况且乔布斯也绝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因为乔布斯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信息,所以对于听众来说,无论乔布斯传递的是什么信息,都是OK的。
只要发布者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信赖关系,听众就能够享受任何类型的说明会。不过,商业发布会中这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
不了解听众,就等于是在给陌生人送出情书
我将上述情况称为是“已经营造出了氛围”。“氛围”的营造对于策划案说明会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说明会并非只意味着你在听众面前演讲的这一段时间。实际上,早在这之前,说明会就已经开始了。如果听众是相识的老客户的话,那么,平素与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左右说明会的结果。如果不能够预先获得负责人的支持,这个策划案说明会基本上就会以失败告终。这是毋庸置疑的。
即便是刚开始打交道的客户,也要将诸多问题考虑进去。比如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公司状况如何?事先有做过调查吗?总而言之,需要对对方公司有所了解。就算不能够了解到其所有情况,也应该事先努力做些调查,否则就等于是在给陌生人送出情书。
说明会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牢记要和对方进行沟通,努力去营造说明会的“氛围”。一定要不遗余力,打造你自己这一品牌。这样一来,对方对你的“信赖”就能够创造出说明会的“氛围”。
专栏:策划案获得通过之后,才是真正的实战阶段
我们应该知道,说明会的听众里头有3个重要的登场人物。一个是决策人,他决定着是否采用策划案;其次是执行者,在策划案得到采用之后,他是负责实施的人;最后是掌管着策划案预算的财务主管。这3个角色有时为同一人,也有的情况是一人身兼二职。
就算说明会顺利结束,策划案获批,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
因为真正的工作这时候才刚刚开始。当然,如果决策者没有决定采用这个策划案的话,那就不可能开始实施。但是,如果不能获得策划案的执行者和负责预算的财务主管的赞同的话,要将策划案具体实施下去可是要大费周折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不能够按照策划案实施下去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预算被削减,做出来的东西和当初策划的完全不同的情况。
如果策划案无法真正获得实施,那就相当于“策划案说明会没有存在过”。如果我们的注意力只放在决策人是否会通过策划案这一点上的话,结果就会让说明会本身变得毫无意义。
请务必牢记:
“策划案获得通过之后,才是真正的实战阶段。”
P142-144
如何打动那些对正确观点无动于衷的人们?
“吸烟者患上肺癌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10—20倍。因此,我们应该戒烟。”
“全世界每年有18万人因糖分摄取过量而发病。因此,我们应该控制糖分的摄取。”
听了这些,你会作何反应?会尝试戒烟,或是控制糖分的摄取吗?
实际上,策划案说明会的目的就是先让听众理解演讲者的观点,以便接下来能够付诸行动。不过,听众是不会因为理解了正确的观点就采取行动的。“主张是对的,听众也理解了,可是没有行动。”这种情况其实十分常见。
我曾在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做策划和市场方面的工作。在玩具制造这一行业,“酷”“有趣”“可爱”“好玩”等情感是评价商品的标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种玩具如果不能让消费者觉得“样子好有趣”“好像很好玩”,那么,就算它在性能和价格上具备优势,消费者也不会购买。
在玩具制造公司上班时,我就不断地琢磨如何才能让听众觉得“有趣”“好玩”。尽管我们有类似“超级好玩”“200%有趣”这样的表达,但如果要将情感换算成客观的数字,或是对此进行逻辑说明,并非易事。这时候我注意到了一点:能让听众感觉到“有意思”“很开心”的是一些具体场景。例如“小孩子和新产品快乐玩耍的场景”“小孩子们两眼放光,乐滋滋地选着动漫形象衍生品的场景”。这些展现情绪的视觉形象具有打动人心的作用。
经过反复摸索和尝试,我找到了一些可以有效影响听众情感的视觉传达原理和技巧,本书对此进行了总结、概括。同时,本书还从“诉诸情感”这一角度出发,对构思故事和叙述方式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如何通过使用PowerPoint来构建我们想要表达的形象。
若本书能够助你一臂之力,帮助你提高策划案制作方面的水平,本人将不胜荣幸。
毋庸置疑,能够制作和使用PPT已经日益成为一项常规技能。这和会操作word文档、会复印这样的技能逐步普及为常规技能的过程大概是一样的。在过去的时代里,会操作word文档、会复印等曾作为一项值得强调的技能在履历表等上面出现,然而现在,这些技能早已经成为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而PPT之所以日渐成为一项常规技能,是因为它所适用的范围极广。比如对于本书中重点介绍的策划案说明会,还有产品发布会、学术报告等来说,PPT的使用都日益变得不可或缺。还有一些有名的讲坛也对PPT的使用十分青睐。比如在由Chris Anderson创立的种子基金会主办的,荟萃了诸多领域杰出人物的TED讲坛上,当他们分享自己关于科技、社会、人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时,就常常结合制作好的PPT来进行表达。所有这些演讲、发布会等之所以要结合PPT进行信息传递,很大—部分原因在于PPT能够在听众的脑海里塑造出“形象”。
感性形象的重要性不可忽略。这是本书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这不是一本机械地教人如何使用PPT的教程,而是这样一本书籍:它教人在制作策划案时。如何利用视觉表现形式的优势,创造出能够打动听众感官和情感的形象,从而促使听者接收演讲者的观点,并采取行动。本书还对视觉传达原理和技巧进行了探讨,并主要介绍了3种能够打动人心、塑造形象的手段:一是对视觉材料的巧妙利用和展示;二是通过搭建故事,让策划案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能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三是选择生动活泼的说话方式,让听众在聆听之时感觉犹如身临其境,有“形象”浮现在脑海中。因此,这本书十分强调感官和情绪对于人的选择和判断所起到的不可忽略或者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翻译本书对于译者来说既是一次最为详尽的阅读,也是一次极佳的学习机会。同时,译者也相信这本书不仅能够对从事策划案相关工作的人士起到帮助,还能对尝试使用PPT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的人士起到帮助。祝愿诸位读者能够在阅读以及不断的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进步。
最后,还要借此一隅感谢湖南长沙的黄依依女士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提供的无私帮助。
周素
2016年8月2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