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回忆母亲张茜王于畊凌奔(从新四军女兵到开国将帅夫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丹淮//叶葳葳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头一天夜里下了一场透雨,把天空洗刷得分外明朗。小松林中土地湿润,松针上还挂着晶莹的水滴,阳光从树枝扶疏的缝隙间透射进来,闪闪t灼灼,更给小松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掌珠放下手中的书本,站起身来,伸直臂膀,仰起头深深地呼吸着散发着松树清香的空气。

“咱们休息一会儿吧!让我讲讲我的老师的故事给你听听好吗?”林仪贞说着,心却不由自主地怦然跳动起来。“我原是江岸扶轮小学的毕业生,这是一所平汉铁路员工子弟学校。江岸是有名的铁路工人住宅区,二七大罢工的发源地。一些秘密的革命者常到这里来做工人工作。我六年级的级任老师干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秘密革命者。他和别的教师不一样,和同学之间没有一般师生常有的隔阂,很容易亲近,星期天他还常常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关怀家长的困难,同学和家长都很喜欢这位老师。他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他对一些平凡的事物和社会现象都有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分析。他告诉我们中国贫穷落后黑暗腐朽的根源,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要改变现状,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有保障,就必须进行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彻底粉碎旧世界。苏联已经这样做了,他们正在建设着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干先生还经常对我们讲一些苏联和中国红都瑞金令人神往的新事情,使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懂得了许多从来不知道的革命道理。”

林仪贞滔滔不绝地讲着,恨不能把知道的_点_滴都告诉给掌珠。掌珠睁大了一双明亮乌黑的眼睛,充满了惊异和好奇,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最后林仪贞深深叹息着结束了她的话:“可惜啊,他只教了我们一个半学期的课就失踪了!他是在学校宿舍被捕的,不知被送到什么地方去了,听说他的罪名是宣传赤化和反对新生活运动。”

掌珠的大眼睛也顿时失去了光彩,过了许久也感叹说:“这是多么好的先生啊!怎么才能找到他呢?”

“干先生也许找不到了,但我们一定能找到和他一样的人。”林仪贞肯定地回答。

早在干先生被捕前,曾经交给林仪贞一包书。林仪贞拿回家,悄悄地把它放在祖母床下一只堆放杂物的网篮里。包里是几本用极粗糙的纸张印刷的苏区刊物《红旗》,还有一本被翻旧了的《列宁主义基础》。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全家熟睡后,林仪贞独自坐在昏黄的油灯下反复阅读。尽管有些名词和理论理解不了,但仍如饥似渴地把它们生吞了下去。这天,林仪贞悄悄地把这些书交给了好友掌珠。

掌珠被书中的革命道理深深吸引了,而且认真地思索起一些问题。一天,她像突然醒悟了什么似地对林仪贞说:“我想通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我很同情和可怜我的妈妈,我总想自己有一天挑起生活担子,帮助她过几天安生的日子。妈妈也是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拼命供我读书。我也为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学担忧,好像只要学成就能就业。你看这是多么天真的想法啊!像咱们这样无钱无势的穷学生,就是侥幸大学毕业就一定能找到工作么?更不要说当局引狼人室的不抵抗政策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当亡国奴呢。没有一个好的国家好的社会,有什么个人出路呢?多少人的妈妈在苦难中煎熬,我们只靠读书就能救妈妈吗?”又一次,她严肃地说:“咱们不能只为糊口谋生而庸庸碌碌一辈子呀!咱们总是要干点于国于民有利的事啊!”

就在这年寒假,“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了。掌珠和全校许许多多同学都投入这一激流中。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期望促进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当局竭力压制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用读书救国的论调进行欺骗。同学中有些人被蒙蔽了,于是产生了两种意见的争论。在辩论中双方相持不下。原来一直默默听着的掌珠,突然站起身来激动地发言了。她讲述了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时刻,青年学生应有的职责,尖锐揭露当局不抵抗政策的种种表现,拆穿“读书救国论”的虚伪和欺骗。她的话义正词严,极有说服力,教室里完全静下来了。大多数人被她感动和说服,他们从未见到她如此热烈激昂,更想不到她有这样的雄辩口才和鼓动能力,同学们都被深深地感动工。

在这次运动中张掌珠和林仪贞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后来又一同参加了进步组织读书会。在读书会,她们有机会更多接触进步书刊和听到从延安传来的消息。投奔革命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1937年的暑期,掌珠和林仪贞初中毕业,并一起考人湖北省立女子师范。此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举国愤怒+,她们已无心读书,全力投入到各种抗日活动中去。掌珠先参加了学校里的抗日宣传队,后来又参加了进步组织青年救国会。她十分活跃,一改往日的温文尔雅。她在街头演讲、演戏和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赶到医院去慰问伤兵,代写书信。

她在街头剧《藏下你的鞭子》:中饰演香姐,表演很出色。每当她凄婉地唱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时,晶莹的泪水就会沿颊而下,观众也不禁悄悄地擦着眼睛。当香姐因饥饿倒地遭到无情鞭打时,观众完全忘记了是在演戏,会跟着剧中人一起喊:放下你的鞭子!

掌珠每次演完这出戏,她的脸色是那样暗淡苍白,久久不能恢复平静。

整整一个学期,她几乎没有一个假日是休息的,寒假也没有回家,随同宣传队到郊区农村宣传去了。回来后又进了纱厂,向工人们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她并不满足于这些,她说:“现在全面抗战了,前方战士在流血流汗,我们就只能在后方做这么一点事吗?我们应该到前方去,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掌珠和仪贞约定了要到延安去。

1938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刚过春节,林仪贞就跑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打探消息,刚到办事处门口就听见有人在喊:“林仪贞!林仪贞!”她停住脚一看,是一个年轻的兵在喊。她仔细一看,是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高兴地叫起来:“黄宛年!你是黄宛年。”黄宛年说:“对了。”

林仪贞看看穿着一身军装的黄宛年说:“你当兵了?怎么到武汉来了?”

黄宛年神气地说:“我当了八路军了,在临汾我参加了八路军的学兵队。这不,把我们分到性四军,刚成立的新四军。”他又反问道:“你到这儿来有什么事吗?”P9-11

目录

献给我们的母亲

汉江边的兰芝——张茜

引子 ·众人评说

一、汉口 ·春兰

二、南昌 ·茜草

三、皖南云岭 ·女兵

四、大江南北 ·喜与愁

五、大连行

六、上海 ·团聚

七、上海北京 ·耿星

八、西藏行

九、外交风韵

十、生活浪花

十一、“文革”初期

十二、前永康胡同 ·无言的抗争

十三、程家花园 ·最后的日子

才女教育家——王于畊

引子

一、启蒙

二、从军

三、到新四军去

四、云岭

五、大江南北

六、结婚

七、从胜利走向胜利

八、让人几十年忘不了的教育厅长

九、良师益友

十、福建教育红旗飘扬

十一、挺直的脊梁

十二、劫后余生在建瓯荣军院

十三、万寿路 13号院里的特殊斗争

十四、五彩缤纷的情致

十五、“往事灼灼”

鸠兹侠女——凌奔

引子

一、无忧的富小姐

二、逃难与选择

三、新四军女八队

四、优秀的民运战士

五、朦胧的感情

六、血与火的洗礼

七、战地情缘

八、疏散的凶险

九、血脉亲情

十、有声有色的小学校长

十一、“校长妈妈”

十二、“情义宣言”

十三、慈母的眼泪

十四、俗文化“高手”

十五、避风挡雨的港湾

十六、“真金不怕火炼!”

十七、梦回大地

序言

当《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的样书摆在我面前时,我感到的是阵阵难以抑制的激动。我的母亲谢志成,也是最早的一批新四军女兵,与张茜、王于阱和凌奔曾经朝夕相处,是亲密无间的好姐妹。我与两位作者一样,都诞生在战争年代的硝烟中,在亲如一家的新四军大家庭里长大,得到了众多老一辈的关心和培养。现在,我们这些新四军的“红二代”大都已退出工作岗位,步人老年群体。人老了,就更容易怀旧。搜集、整理父母一代人的珍贵史料,早已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最初接触到《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的书稿时,我如获至宝。透过字里行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难忘的成长年代,又聆听到革命母亲们的谆谆教诲,以及那一代女兵特有的伴随一生的铿锵足音。

我耳闻目睹了此书从构思、采访、笔耕到最后定稿的全过程,并有幸成为该书的第一读者。我完全了解我最熟悉的两位作者为之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他们以严谨而务实的文风,以厚重而细腻的情感,以非常独特的视角,为我们精心绘制了一幅讴歌、纪念革命先辈的生动画卷。

他们为党史人物研究作出了新的探索。记录我们父辈革命历程的专著和影视作品数不胜数,他们在党史长河中留下的足迹清晰可鉴。但是,他们的夫人——亦即我们的母亲,在花季之年投身革命.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无私奉献,她们在开国元勋的身边生活,分担着他们的辛劳和困苦,经历的磨难在一些时候甚至更多。只是因为她们的身份很特殊,很少有书籍或文章专门介绍她们。《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回忆了这些革命母亲们,是一种可贵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长期隐存于我们心中的缺憾。两位作者终于完成了我们想不到,或者说想做也很难做成的一件事情,我们当然应该感谢他们。

我们家与陈家、叶家和钟家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因为是家中的老大,对外联络任务多,与张茜、王于阱、凌奔三位母亲的接触最多,得到她们的关心和帮助也最多。手捧《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三位母亲的音容笑貌再次清晰地浮现于眼前,她们对我的耳提面命和慈母情怀重现于脑海。

张茜阿姨气质高雅,美丽大方,是一代革命母亲中的代表人物。她虽然贵为元帅、外长夫人,但从不张扬跋扈,处处彰显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善良。为了缩短与陈老总在学识上的差距,她一生都在学习,学外语,学诗词,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给我们下一代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的父母纷纷被打倒,大家四处逃散,艰难求生。陈老总和张茜两位老一辈也不能幸免.不仅受到无情的批斗,还相继患上绝症,身心俱疲。陈老总过世后,张茜这位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柔弱似水且已重病缠身的母亲,向人们展示了她刚强果敢的另一面。她代表陈老总,尽可能多地抚慰那些饱受炼狱摧残的老战友及其家人。为了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抗争到底,她以啼血般的毅力,拼尽一生最后的气力,整理完成了《陈毅诗词选集》。她谆谆告诫孩子们,要从父亲的诗词中感受精神的力量。她用其短暂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新四军女兵、一位革命母亲的神圣与伟大。

王于□是我的岳母,她一生与事业相伴,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一个令很多人几十年都念念不忘的教育厅长。她本来极有文学家的潜质,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时期就写出了几部影响深远的抗战大戏,被誉为新四军的“才女”。但是,为了改变福建教育的落后面貌,让更多的穷苦孩子读书、上大学,她毅然投身教育事业,带领福建教育界创造了连夺全国高考、扫盲、推广普通话等数面红旗的佳话。可就在她的事业顺利开展时,“文革”风暴袭来,她首当其冲,受到令人发指的批斗与迫害。她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挺过来了,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劫难过后,她痴心不改,仍然选择教育事业,在北师大继续忘我地工作。晚年疾病缠身的王于阱妈妈并没有闲下来,她念念不忘战争年代结下生死之交和深厚友情的战友们。为了让后代们永远记住这些可爱可敬的人物,她竟然拖着病体,拼尽全力,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几年间,她先后写了九篇饱含深情的回忆文章,I临终前终于汇编成《往事灼灼》一书。因为写作,她经常累得吐血,几乎每完成一篇文章就会生一场大病,住一次医院。从王于阱妈妈的身上,我真正领悟了什么是女兵的战斗精神!

凌奔阿姨是一位行侠仗义、富有人格魅力的革命母亲,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她在一次对敌遭遇战中因为救助战友而身负重伤,后来幸运地被打扫战场的战友从死人堆里抬了出来。她能言善辩,擅长做民运工作。她领导能力强,战时当过印刷厂长,战后当过小学校长,党安排她在哪里,她就在哪里绽放光彩。她是华东新四军大家庭中公认的好“保长”。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言:“凌奔就是这样一个侠肝义胆之人,即使自己身处难中,宁可对自己刻薄一些,也要扶贫救难。她从不锦上添花,却喜欢雪中送炭。为了别人,只要她认为是值得的,就是豁出命也要上。她对待战友们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还关心。她自己连咳嗽的力气也没有了,还要管人家的事。”十年浩劫中,凌奔阿姨虽然全家屡遭磨难,但她却把人性之善、战友之爱发挥到了极致。当我们这些处境悲惨的华东几省市最大“走资派”的“黑帮子女”们无家可归时,凌奔阿姨以病弱之躯扛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先后收留、救助了十几个流落在北京的孩子。我为了营救身陷网圄的父亲,多次从外地来到北京,凌奔阿姨位于西山脚下的家一直是我最温暖的港湾。在凌奔阿姨的庇护下,我们这些“黑帮子女”无一人受冻挨饿,无一人患上重病,更无一人受到“四人帮”的蛊惑而走上邪路……

“文革”中,凌奔阿姨与本书的作者之一曾有过一次彻夜长谈,希望我们这一代人传承好新四军的历史及其革命精神。她还特别对一些子女寄予了厚望,其中点到了我的名字。我想,这是以张茜、王于□、凌奔三位开国将帅夫人为代表的一代革命母亲的共同心愿,是老一辈革命者对后人的殷殷重托。如今,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坚持不懈地实现先辈的遗愿,更要教育、培养好我们年轻的下一代。著书,写回忆文章,都是献给母亲和我们的儿女最好的礼物。

我相信,《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一书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喜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一代女兵的精神深入人心,永世传承。

此为序。

二○一一年十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回忆母亲张茜王于畊凌奔(从新四军女兵到开国将帅夫人)》(作者陈丹淮、叶葳葳)以这三位女兵子女的视角,讲述了张茜、王于畊、凌奔为主的一批热血女青年陆续加入新四军,在战火中经受洗礼和成长的故事。这是一部追溯女兵人生轨迹的图书。《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回忆母亲张茜王于畊凌奔(从新四军女兵到开国将帅夫人)》在占有大量史料及采访幸存的新四军女兵和有关当事人的基础上,全面展示新四军女兵整体风貌,披露她们鲜为人知的工作、生活和战斗细节,反映了新四军女兵对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解放后在各自事业上取得不为人知的成就。

编辑推荐

追寻一代革命母亲的精神足迹!

生动讲述新四军中“美女”、“才女”和“侠女”的别样人生故事!

《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回忆母亲张茜王于畊凌奔(从新四军女兵到开国将帅夫人)》(作者陈丹淮、叶葳葳)从革命后代子女的独特视角,追忆讲述了张茜、王于畊、凌奔等一批热血女青年加入新四军,在战火中经受洗礼和成长的故事(这三位女兵日后分别成为陈毅元帅、叶飞上将、钟期光上将的夫人),披露了她们鲜为人知的战斗、工作和生活细节,以及解放后在各自事业上所取得的特殊成就:她们在花季之年投身革命,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无私奉献;她们在开国元勋的身边生活,分担着他们的辛劳和困苦,经历的磨难在一些时候甚至更多。本书从一个重要侧面展现了新四军女兵群体的别样风貌,反映了新四军女兵对民族解放事业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全书情感厚重而细腻,史料丰富而真实,有很多是第一次披露,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幅讴歌纪念革命母亲的生动画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