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罗斯拉夫·哈谢克的《好兵帅克》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那时候,极端残暴而又腐败透顶的奥匈帝国为了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虽弱小却倔强的捷克人民,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捷克民族一员的帅克,表面上唯唯诺诺,实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鄙夷和憎恨,由此他采用了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方式与反动统治者进行顽强的抵抗。作品讲述了好兵帅克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这一段经历,以笑骂的笔锋对这个色厉内荏的帝国内部的强横、暴虐、昏庸无能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控诉。它使当局者怒目切齿,同时也能引起善良的人们会心的微笑。
本书是《好兵帅克》的导读版。
《好兵帅克》是捷克斯洛伐克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已经被翻译成近三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帅克的普通捷克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荒诞经历。奥匈帝国通过武力奴役弱小而顽强的捷克民族,并把捷克人民卷入苦难深重的战争。但是,以帅克为代表的捷克人民以幽默、乐观以及执著的精神抵制了强势民族的欺压。帅克通过嬉笑怒骂的方式对强加在自己头上的厄运进行了恶作剧式的抵抗。
本书是《好兵帅克》的导读版,由雅罗斯拉夫·哈谢克编写。
“嘿,坐着汽车,多神气呀!米勒太太。唉,只有像他那样的贵人才坐得起汽车哪!可是他不会料到兜一趟风就那么呜呼哀哉啦。而且还是在萨拉热窝。喏,米勒太太,那是在波斯尼亚省呀。准是土耳其人干的。我估计当初咱们根本就不该把他们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抢过来。你瞧,结果怎么着,米勒太太!现在大公爵上了西天啦,他是受了半天罪才死的吧?”
米勒太太紧接着说:“大公爵是当场就咽了气的。您知道,不应该耍弄那些左轮枪。那玩意儿可厉害,真不是玩的!前些日子,咱们这儿一位先生也拿着一支左轮枪寻开心,他把他一家子全打死了。看门的上去看看四楼谁在开枪,嗬,就连他也被打死啦。”
“有一种左轮枪,随便你怎么使力气扳它也不冒火,米勒太太。这种枪还真不少。可是,我估计他们准备干掉大公爵的枪肯定比我说的那种强。而且我敢跟你打赌,米勒太太,干这趟营生的人那天还一定得穿上他最漂亮的衣裳。开枪打那位大公爵可不容易,你先得想法子凑近他,像他那么显贵的人,不是随便穿什么都能接近的。你得戴一顶高筒的礼帽,要不然,你还没找着方向警察就先把你逮住了。”
“帅克先生,我听说刺客有好几个哪。”
“当然喽,米勒太太,”这时帅克按摩完了他的膝盖,“譬如你打算害一位大公爵,你先得找几个人商量商量呀。几个脑袋总比一个强,这个出点主意,那个再出点主意……要紧的是你得一直留心等你要干掉的那位大人的车子开过……这样的大人还有的是,他们迟早一个个都要轮到的。你等着瞧吧。米勒太太,他们一定饶不了皇帝和皇后,尽管我们也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想咱们这位奥地利皇帝也很危险,因为他们已经拿他的叔叔开了刀,而且这老家伙的对头真不少,比斐迪南的还多。刚才酒吧里雅座间一位先生说,早晚有一天这些当皇帝的,一个个都得被干掉。”
“帅克先生,听说,他全身都被子弹穿烂啦,被打得跟筛子似的,惨哪。”
“干得可真麻利呀!我要是干那么一档子营生,我一定买一支白朗宁枪;看起来像只玩具,可是两分钟里头你足可以打死二十个大公爵,不论胖瘦。不过,这是咱们私下说,米勒太太,一个胖的大公爵总比一个瘦的容易打,你还记得葡萄牙人怎么枪杀他们的国王吧!他是个胖家伙。好啦,我该到瓶记酒馆去溜达一趟啦。要是有人来取那只留了定钱的小狗,你告诉他,狗在我乡下狗场里,我刚剪齐了它的耳朵,得等它耳朵长好才能领走,不然它会得破伤风的。钥匙就交给门房吧!”
瓶记酒馆里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个客人,就是做密探工作的便衣警察布里契奈德。掌柜帕里威兹正在洗玻璃杯,布里契奈德眼巴巴地希望和他郑重地谈谈,可是老也谈不拢。
“今年夏天,可真不错!”这是布里契奈德郑重谈话的开场白。
“糟透了。”帕里威兹老半天没说话,之后慢腾腾地回答,同时把玻璃杯放进橱柜里。
帅克走进了瓶记酒馆。
“他们在萨拉热窝可替咱们干下了件好事。”布里契奈德锲而不舍。
“我向来不过问那一类事,勒死我,我也不往那种事上插嘴,”帕里威兹先生一边点着烟斗,一边慢悠悠地回答说,“如今要跟这类事纠缠上,那就等于去送命。我有我的买卖要做。一位主顾进来叫啤酒,那么我就给他一杯啤酒。可是什么萨拉热窝,什么政治,或者什么死了的大公爵,那些跟我们这种人毫不相干,除非我们找死。”
布里契奈德没再说下去了,他有点失望。
“你这里曾经挂过一幅皇帝的像吧。”过一会他又找起话碴儿来说,“就在你现在挂着镜子的地方。”
“对。”帕里威兹回答说,“从前是挂在那儿,苍蝇在上头留下了一摊摊的屎,所以我把它放到顶棚上去了。你想,说不定谁会扯句闲话,跟着就惹出麻烦来,那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萨拉热窝那档子事是塞尔维亚人干的吧?”布里契奈德又扯回来。
P5-6
快速导读
作品简介
《好兵帅克》是捷克斯洛伐克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已经被翻译成近三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帅克的普通捷克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荒诞经历。奥匈帝国通过武力奴役弱小而顽强的捷克民族,并把捷克人民卷入苦难深重的战争。但是,以帅克为代表的捷克人民以幽默、乐观以及执著的精神抵制了强势民族的欺压。帅克通过嬉笑怒骂的方式对强加在自己头上的厄运进行了恶作剧式的抵抗。
写作背景
一九一五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作者哈谢克应征入伍,参加第九十一步兵团,也就是帅克所属的那个部队。他曾经被政敌诬蔑为“奸细”,在关押期间他继续不屈不挠地从事《好兵帅克》的写作。由于找不到出版者,一九二一年在朋友们的资助下,他自费把第一卷刊印成书,并且同友人上街叫卖,结果大为成功。他原计划共写成四卷。但是在开始写第三卷时,他得了疟疾。在病榻上,他用口述的方式继续创作。一九二三年,刚写完第三卷,他就因心脏麻痹和肺炎溘然与世长辞,当时还不满四十岁,可谓英年早逝,让世人空留遗憾。
艺术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讲,《好兵帅克》也可以说是一部历史小说,因为它从内部描写了欧洲近代史上一个最古老的王朝——奥匈帝国崩溃的过程。作品几乎是严格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编年顺序写的,从第二卷(帅克入伍后由布拉格出发)起,战局、事件、路线,都与当年的奥匈军队作战史基本吻合,甚至帅克所在的联队番号以及作品中有些人物(卢卡施、万尼克、杜布等)也不是虚构的。然而此书的价值并不在于它如何忠于史实,而在于作者哈谢克以卓绝的漫画式手法,准确、深刻地剖析了奥匈帝国的政府、军队、法院、警察机关以至医院、教会的反动而又虚弱的本质。通过手里拿着“叛国者”帽子到处寻找拘捕对象的特务布里契奈德,以及那草菅人命的军医,我们可以看到奥匈帝国是怎样一座黑暗、残暴的监狱。 ——选自著名作家萧乾的译序
主要人物
好兵帅克:一名普通的军人,善良、勇敢、机智、幽默,他以自己独有的方
式在和这个腐朽的官僚军队作斗争。
米勒太太:帅克的仆人,忠实、善良。
帕里威兹:小酒馆老板,谨言慎行、却落得个祸从口出的结局。
卡兹神甫: 酗酒成性,披着宗教的外衣愚弄百姓。
卢卡施中尉:碌碌无为的普通军官,是个不务正业的好色之徒。
名师点拨
《好兵帅克》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一方面是因为作品强烈的批判性和讽刺性,另一方面是作品塑造了帅克这样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普通人物。这部小说暴露得最彻底、抨击得最有力的就是奥匈帝国所炫耀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既谈不上效率、纪律,更没有士气可言。军官们以彼此贻误对方的公事来报私仇,士兵们比赛着怠工。这样的军队最终必然走向失败,这样的军队所效忠的帝国最终只能走向灭亡。小说的主人公帅克土头土脑,憨态可掬,不仅言行举止愚昧呆笨,而且想法也令人匪夷所思。你说他傻吧,他既不受气也不吃亏,他凭着那一套头头是道的辩解词总能化险为夷。你说他不傻吧,他任何时候都是他招牌式的微笑和敬礼,即使遭遇辱骂。小说巧用夸张、比喻、反语等修辞方法给我们制造幽默和荒诞,喜剧效果明显。就像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这个人物一样,读者是在含泪的微笑中阅读。其实帅克就是不傻,他只是以他独有的方式在反抗那个荒谬的社会。他也根本不是我们取笑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