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舍作品新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新编丛书
分类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舍作品新编》收录老舍的几篇代表小说作品,此外还收录了部分散文和书信,其中散文分为“自述”和“怀人”两部分内容,编选时主要考虑便于读者对老舍性格和生活的了解。“散文”在老舍那里很难说是一种狭义的文体,它是作家生命的符号形态,是作家生命的呢喃,甚至是呼喊!这里有他心灵的慰藉、温情,甚至是挣扎!在一团幽默的笑声中,我们能听到作家坚定而有力的人生脚步声!

内容推荐

《老舍作品新编》简介: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河的新文学作家,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伟大新纪元。辑入《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新编丛书》者,均为名家名作,风格绚丽多彩,文体摇曳生姿,名臻其美,蔚为大观。

《老舍作品新编》为其中之一。“新编”之“新”,在于既注重择选经过时间淘洗、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经典,又着意搜集那些过去不大为一般读者所知的随笔、散论、书信等非虚构的精彩篇什,以更完整、更集中、更丰富地反映和体现老舍一生著述的思想艺术全貌。

目录

前言

小说

热包子

大悲寺外

微神

歪毛儿

黑白李

眼镜

牺牲

末一块钱

老年的浪漫

毛毛虫

月牙儿

阳光

老字号

断魂枪

听来的故事

我这一辈子

记懒人

沈二哥加了薪水

不说谎的人

散文

小型的复活(自传之一章)

个人计划

这几个月的生活

“四大皆空”

自述

人会誓词

生日

习惯

我的理想家庭

梦想的文艺

我的母亲

宗月大师

记涤洲

悼念罗常培先生

敬悼许地山先生

何容何许人也

怀友

四位先生

书信

致子祥兄

致黎烈文

致××兄

致陶亢德

家书

三函“良友”

试读章节

热包子

爱情自古时候就是好出轨的事。不过,古年间没有报纸和杂志,所以不像现在闹得这么血花。不用往很古远里说,就以我小时候说吧,人们闹恋爱便不轻易弄得满城风雨。我还记得老街坊小邱。那时候的“小”邱自然到现在已是“老”邱了。可是即使现在我再见着他,即使他已是白发老翁,我还得叫他“小”邱。他是不会老的。我们一想起花儿来,似乎便看见些红花绿叶,开得正盛;大概没有一人想花便想到落花如雨,色断香销的。小邱也是花儿似的,在人们脑中他永远是青春,虽然他长得离花还远得很呢。

小邱是从什么地方搬来的,和哪年搬来的,我似乎一点也不记得。我只记得他一搬来的时候就带着个年青的媳妇。他们住我们的外院一间北小屋。从这小夫妇搬来之后,似乎常常听人说:他们俩在夜半里常打架。小夫妇打架也是自古有之,不足为奇;我所希望的是小邱头上破一块,或是小邱嫂手上有些伤痕……我那时候比现在天真的多多了;很欢迎人们打架,并且多少要挂点伤。可是,小邱夫妇永远是——在白天——那么快活和气,身上确是没伤。我说身上,一点不假,连小邱嫂的光脊梁我都看见过。我那时候常这么想:大概他们打架是一人手里拿着一块棉花打的。

小邱嫂的小屋真好。永远那么干净永远那么暖和,永远有种味儿——特别的味儿,没法形容,可是显然的与众不同。小俩口味儿,对,到现在我才想到一个适当的形容字。怪不得那时候街坊们,特别是中年男子,愿意上小邱嫂那里去谈天呢,谈天的时候,他们小夫妇永远是欢天喜地的,老好像是大年初一迎接贺年的客人那么欣喜。可是,客人散了以后,据说,他们就必定打一回架。有人指天起誓说,曾听见他们打得咚咚的响。

小邱,在街坊们眼中,是个毛腾厮火的小伙子。他走路好像永远脚不贴地,而且除了在家中,仿佛没人看见过他站住不动,哪怕是一会儿呢。就是他坐着的时候,他的手脚也没老实着的时候。他的手不是摸着衣缝,便是在凳子沿上打滑溜,要不然便在脸上搓。他的脚永远上下左右找事作,好像一边坐着说话,还一边在走路,想象的走着。街坊们并不因此而小看他,虽然这是他永远成不了“老邱”的主因。在另一方面,大家确是有点对他不敬,因为他的脖子老缩着。不知道怎么一来二去的“王八脖子”成了小邱的另一称呼。自从这个称呼成立以后,听说他们半夜里更打得欢了。可是,在白天他们比以前更显着欢喜和气。

小邱嫂的光脊梁不但是被我看见过,有些中年人也说看见过。古时候的妇女不许露着胸部,而她竟自被人参观了光脊梁,这连我——那时还是个小孩子——都党着她太洒脱了。这又是我现在才想起的形容字——洒脱。她确是洒脱:自天子以至庶人好像没有和她说不来的。我知道门外卖香油的,卖菜的,永远给她比给旁人多些。她在我的孩子眼中是非常的美。她的牙顶美,到如今我还记得她的笑容,她一笑便会露出世界上最白的一点牙来。只是那么一点,可是这一点白色能在人的脑中延展开无穷的幻想,这些幻想是以她的笑为中心,以她的白牙为颜色。拿着落花生,或铁蚕豆,或大酸枣,在她的小屋里去吃,是我儿时生命里一个最美的事。剥了花生豆往小邱嫂嘴里送,那个报酬是永生的欣悦——能看看她的牙。把一口袋花生都送给她吃了也甘心,虽然在事实上没这么办过。

小邱嫂没生过小孩。有时候我听见她对小邱半笑半恼的说,凭你个软货也配有小孩?!小邱的脖子便缩得更厉害了,似乎十分伤心的样子;他能半天也不发一语,呆呆的用手擦脸,直等到她说:“买洋火!”他才又笑一笑,脚不擦地飞了出去。

记得是一年冬天,我刚下学,在胡同口上遇见小邱。他的气色非常的难看,我以为他是生了病。他的眼睛往远处看,可是手摸着我的绒帽的红绳结子,问:“你没看见邱嫂吗?”  “没有哇,”我说。

“你没有?”他问得极难听,就好像为儿子害病而占卦的妇人,又愿意听实话,又不愿意相信实话,要相信又愿反抗。

他只问了这么一句,就向街上跑了去。

那天晚上我又到邱嫂的小屋里去,门,锁着呢。我虽然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不能不哭了。每天照例给邱嫂送去的落花生,那天晚上居然连一个也没剥开。

P1-3

序言

老舍是一位气质、风格独特的现代作家。他是个多面手儿:写戏,包括旧戏与新戏;写诗,包括旧诗与新诗;擅长民间文艺,快板、相声、鼓词他都行……这在中国现代作家里是很少见的。可是,给他带来文学声望且写得最有味道、最具可读性的当属小说,而在小说中,我独钟爱他的中短篇。

曾以但丁、狄更斯、康拉德等世界文学大师为师的老舍,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作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随着他的作品在美国的翻译出版,其影响就已远播世界。2008年,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中谈及老舍对他的影响,认为:老舍和莎士比亚、福克纳等世界著名作家一样,都是人类历史可靠的见证者;他是一位“替那些无权说话的人说话”的作家。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城内一条窄小的胡同里,在那里,开始了他平淡而又充满传奇的人生之路。他是满族人,是穷人的孩子;他是师范毕业生,是小学校长,是中学教员,是对外汉语教学第一人,是大学教授;他是受洗的基督徒,他是文坛巨子、文化名流;他是“笑王”,最后却以自杀的方式舍弃了生命……自从1966年8月24日午夜老舍步入清冷的太平湖,他留给我们的就只是一个长长的背影,我们已不能与他直接对话。可是,他生命的秘密却存留在他的文字世界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触摸那颗奇异的灵魂,启悟我们的生命自觉,从而过上经过省思的生活。维特根斯坦曾感叹:能看见正在眼前的东西是多么困难!而老舍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他能让我们“看见”,“看见”日常生活中那些近乎无事的悲喜剧。“人们终日操作,思索,受刺激或发泄感情。但人们不见得明白自己”,他说,“文学能使人们明白什么是人。”小说家的生活,“是好奇的观察,如入异国”,“只有艺术家才能看透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要素,而后用强烈的手段写画出来”。正是小说家让我们“睁开了眼”。伟大的小说家并不一定比别人有更多的光,他只是拥有能聚焦致燃的透镜。老舍的小说哪怕是那些不起眼的短章小品,读后都让我们心生无限的感喟,它告诉我们,生活和人永远比我们所认识到的要复杂。他通过小说发现了生活中那些我们隐而不察的角落,他戳穿了生活和人心的隐秘,他是一位独特的人性勘探师,一位伟大的人心发现者。

我早就有编一本老舍小说集的想法,着重收录最能体现老舍心理深度的短篇佳作。当王培元先生把编选《老舍作品新编》的任务交给我后,我很是高兴,可很快就犯了难。对一个老舍爱好者,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深感佳作多而篇幅少。本集除选入以往大家熟知且公认的佳作外,也收了一些“非名篇”,比如:《热包子》、《歪毛儿》、《毛毛虫》、《听来的故事》、《恋》、《记懒人》、《沈二哥加了薪水》、《丁》、《不说谎的人》等,为的是让读者了解老舍小说世界的丰富性。不妨现举一例,在老舍的短篇小说中有一种颇具趣味的类型: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参与者,他往往对人有着奇妙的好奇心,他把人看作是一个待解的谜,其探秘欲望构成这类小说吸引读者的一个绝技。它们包括《记懒人》、《牺牲》、《大悲寺外》、《歪毛儿》、《听来的故事》等。老舍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心理小说,在现代文学中是独一份儿。在《丁》、《老年的浪漫》、《微神》与《末一块钱》等小说中,老舍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以及飘忽不定的思绪来表现人的精神生活,似与西方现代心理学有关。这种心理学认为,在人的自觉意识下面潜伏着一个广袤的无意识领域,人的神志活动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自觉的,是不符合理性和逻辑的。这些小说把人性探索伸向人的无意识深层。《老年的浪漫》中的刘兴仁,本来是顶着冷风去给傻儿子讨媳妇,不料他长期隐伏在潜意识中的冲动却挣脱道德规训漫溢开来;《末一块钱》写穷大学生林乃久怀揣身上仅存的一块钱赴萃云楼捧女戏子史莲霞,小说把简单的外部线索与放恣的心象呈现结合起来。在老舍短篇小说中还出现了许多疯人,如《歪毛儿》中的白仁禄、《大悲寺外》中的丁庚、《牺牲》中的毛博士等。其实,这些疯人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他们以极端的形态照出世间每一个人。

我以为,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数老舍的小说较少政治化和理念化的弊病,数老舍的小说最有趣味、最耐人寻味,他的“才力”是“小说的”。一个真正的小说家不相信任何先于生活的理性判断。在这里,有活的人和活的生活。所以,他小说的结尾并不都指向一个单一的结论,小说写得好结尾又出彩,比如:“不传!不传!”(《断魂枪》)、“有的人说,到现在他还在疯人院里呢。”(《牺牲》)、“谁知道他们将来怎样呢!”(《毛毛虫》)、“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恋》)。

除小说外,本集还收录了部分散文和书信,其中散文分为“自述”和“怀人”两部分内容,编选时主要考虑便于读者对老舍性格和生活的了解。“散文”在老舍那里很难说是一种狭义的文体,它是作家生命的符号形态,是作家生命的呢喃,甚至是呼喊!这里有他心灵的慰藉、温情,甚至是挣扎!在一团幽默的笑声中,我们能听到作家坚定而有力的人生脚步声!

《老舍作品新编》选录作品依照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的《老舍全集》,部分作品据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的《(老舍全集)补正》(张桂兴编著)做了校正,不当、不妥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魏韶华

2011年5月于青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