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性学理论经典。本书保留了弗洛伊德原汁原味的性学理论,又字字斟酌,译出了适宜读者阅读的文字。译者文笔通俗易懂,《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是弗洛伊德对一部揭示人类思想、行为动机、心理隐私的杰作之一,其革命性与重要性足与《梦的解析》等量齐观。堪称无独有偶的性学理论的经典。并且是人性与人类行为方面主要的奠基之作,是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广大家长们不可不读的性学理论。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法观察的基础上,选取材料和组织内容,分别阐述了性变态、幼儿性欲、青春期的变化,现代人的焦虑、性无能和处女的禁忌、重点说明了在学校加强儿童的性知识、性观念的教育,以及性道德文明和男性选择对象的原则等人们关注的话题进行解读,呈现在这本《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书中,并提出了至今仍让我们受益匪浅的精彩解读。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人性剖析兼具创新和永恒的杰作之一,其革命性与重要性足与《梦的解析》等量齐观,堪称独一无二的性学理论的经典。
作者在精神分析法观察的基础上选取材料和组织内容,分别阐述了人类“幼儿性行为、性本能、性变态”一经发表,即得到“泛性论者”的称号。书中重点说明了在学校加强儿童的性知识、性观念的教育,提出了至今仍让我们受益匪浅的观点。
第二节 关于性兴奋的问题
现在对于性紧张的发源和属性,我们还没有具体研究,它一般是伴随着快感区的满足而出现(德语中“Lust”一词释义是会让人觉得满足,同时让人性紧张程度更甚,对性兴奋的场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Lust”通常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性的紧张感,另外一个是性的满足感)。有人说这种紧张感是通过某种方式起源于快感本身,我觉得这种说法只是停留在表面,因为在释放精液的过程中,紧张感不仅会遁形,而且还会让一切紧张都烟消云散。这就表明,快感和性紧张的关系是间接的,因此以上说法是不可能成真的在,而且站不住脚。
一、性物质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性兴奋的停止是通过精液的彻底排出来完成的,这是仅有的一种形式。除此以外,性紧张和性产物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对禁欲者来说,仅有的一种性活动展现方式就是通过梦境,这种性生活也可以通过排泄性物质而引发快感,尽管每次排泄的时间变幻莫测,而且也难以预料。之所以产生这种性紧张,就是因为长期蓄积的精液未能通畅排泄出来,最后通过梦境的方式排泄出去。性欲是可以完成这件事情的,同样也解释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精液的蓄积,那么性行为就不能完成,而且快感区也不会发生应激反应。这就表明,就算刺激行为产生了,也不可能给身体带来快感。梦遗机制的以上表述看上去无懈可击,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快感区要想被成功刺激,就必须有相应的性紧张或者物质累积。
通过以上研究,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个道理,性紧张的产生和保持,都要归因于性物质的累积。因为长期累积的性产物对储存器的器壁产生强制力,进而让脊椎中枢产生应激反应,脊椎中枢将这种紧张感接着传输下去,最后高级神经中枢也被刺激到了,让我们有了紧张的意识。只有各个快感区经由生理上的通道和神经中枢相关联,才会产生快感区的兴奋,进而导致性紧张程度加重,这是仅有的方式。各快感区让激动的程度大幅度得到提升,如果再有一些性紧张的因素加盟进去,那么就会出现性行为的变态动作。如果性紧张还不足以引起性行为,那么就只会让刺激性物质增加。
克拉夫特·伊宾在对性过程进行阐述时,也同意这种观点,可是这种得到大众认可的理论其实也有瑕疵。其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能对成年人的性活动进行解释,对于儿童、妇女以及被割掉生殖器的男性就不能加以说明了。因为,在这三类特殊人群身上,我们没办法找到男人所特有的精液的聚集。这类人群,各快感区依然归因于生殖区的一致调节,可是用性产物的累积,我们无法说明这个问题。
二、重要的生殖器
通过被割除生殖器的男性例子,我们会明白性兴奋的产生和性物质的产生并没有多大关联。尽管他们被割除了生殖器,可是他们最初的欲望还是保存着,就算经过了手术,依然还有这种欲望的存在。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们不用大惊小怪。因为里格尔认为,如果手术行为发生在男性成年以后,那么男性性心理不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性腺和性欲并没有直接的关联。男性被割除生殖器和女性被割除卵巢的状况是一致的,这再一次验证了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观点。也就是说随着性腺的消失,性心理并没有跟着消失。可是,如果想要达到以上的目标,那么时机就要选择在青春期到来以前,这时人的性心理还不够强烈。这样的话,如果性腺割除了,那么很多抑制性心理的机制还可以起到作用,性心理也会从此不见。
三、化学理论
实验表明,性兴奋的起源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也就是通过将脊椎动物的性腺去除掉,比如睾丸或卵巢,还有对这类性器官进行多种移植手术的动物实验。有人像E.Steninach已经进行过此类实验,改变了动物本身的性别,而且随着生理的改变,它们的心理性别也产生了变化。实验表明,会在性腺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来源于“青春腺”间隙细胞的分泌,而不是位于精子或卵子产生的地方。或者到了将来,我们会洞悉,这种青春腺的分泌也是两性的。尽管它们也许不是体内能生成这种性兴奋也就是性特征差异的唯一器官,可是它却会因此验证高等动物的双性理论是有着科学依据的,而且这种发现和我们所了解的甲状腺对性的作用是类似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性腺的间隙组织可以产生一种非同一般的化学物质,经由血液传导,对中枢神经系统某个特定的位置发挥作用,带来紧张感。经常在某些误入人体的毒素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毒性”作用只会作用于某一个特殊的位置,让其产生改变。
事实上,如果只从理论层面来说,那些传入体内的毒素或生理性作用也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并不是一味认可这种结论,我只是觉得它所宣扬的宗旨特别有用,或者说,只运用它会受到化学影响这个事实。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这种现象进行更加科学的阐述。我明白,现在有一个非常关键可是却很少被人知道的事实有益于这个化学理论:那些沉醉于咖啡或其他东西的人,当他们中毒或者突然戒除掉时所表现出来的体征,和因为性生活被阻挠而发病的神经症患者所展现出来的症状非常类似。
P94-98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中的一些地方并不太清楚,或者可能存在一些不太恰当的见解。而最近5年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许可以对此做出一些弥补,而且那样做会很讨巧,对我的诱惑力也很大。但是如果真的这样做,一定会对这本书的系统性和历史价值造成损害,因此,我不会将最近5年的一些研究成果添加进去,只会对原注稍作修改,增加几个注解。因为再版一本著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家对一些新的论断和见解有更好的关注度和更高的接受度,用更新更好的著作来取代原有的不完美的著作。其实,我更希望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像文物一样的东西呈现给读者,仅此而已。
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