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往事三瞥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萧乾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蒙古族,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本书汇集了萧乾先生多年创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是一部可阅读可收藏的好书。

内容推荐

我国著名作家萧乾先生,晚年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本书就是其散文作品的汇集,共计55篇。

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目录

辑一 随想录

 古城

 殇

 过路人

 脚踏车的哲学

 小树叶

 叹息的船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爱狗者

 我爱芒市

 我被感动过

 萧伯纳二三事

 往事三瞥

 随笔三则

 随想录

 终身大事

 鼓声

辑二 诗友杂忆

 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

 杨刚与包贵思一一场奇特的中美友谊

 在洋山洋水面前

 从“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至今

 负笈剑桥

 我的启蒙老师杨振声

 吾师沈从文

 我的两位老师

 一代才女林徽因

 记叔华

 老唐,我对不住你

辑三 八十自省

 我的书斋

 改正之后——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境素描

 和平需要远见——欧战停战四十周年有感

 北京城杂忆

 “文革”杂忆

 真话与假话

 要说真话——为“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而作

 记爱·摩·福斯特

 唉,知识分子

 茶在英国

 崇文敬老——记中央文史馆

 隔海叙族情——台湾寻根热

 八十自省

辑四 点滴人生

 我的医药哲学

 一对老人,两个车间

 关于死的反思——兼为之唱一赞歌

 记忆中的独木桥

 大姐的梦

 想当初,胡乔木

 深渊

 老北京的小胡同

 释“地图”

 我的书房史

 我的年轮

 我这两辈子

 点滴人生

 在酒楼上

 由衷感谢反“右”斗争——“文革”三十周年感言

怀念萧乾(编后记)

试读章节

脚踏车的哲学

在我们这伙穷朋友里,我竞被封为有产者了。这头衔是在我买到一辆过手的杂牌车的那天颁给的。

这以前,我们同样的光头上顶着那有时冒火有时漏汤的天,脚下同样踏着崎岖而泥泞的地。奔驰的马,电掣的车,风一般地硬由我们这伙人当中驰过。恐怖过去了,我们一起攥紧泥污的拳头,向着那屁股后眨着两颗红妖眼的蠢物恶狠狠地骂一阵,然后,又踉跄地走进了破落的巷口。

自从我的脚不与那硬的石头和稀的泥浆发生直接磕碰以来,我享到了新的舒坦,可也感到失去了原有伙伴的孤独。

一个人被带到另一崭新世界后,惊奇自然不免,然而这是不能持久的。跟着来的是如何把自己妥适地安置到这环境里。

记得我第一次骑在这双轮机器上,被自己与这东西合作的力量驱到马路上时的情景。我的前轮是多么和我一样的羞涩,一样拙笨呵!两只手撑在冰凉的车把上,颤巍得直要折断。每个转弯处我都多么地认真啊,像个才给收生婆洗过澡的婴儿,什么声音都能把我惊恐。

渐渐地,我的技术进步了。同时,我在马路上交了许多朋友。速度和身份使我的友谊既不能去高攀,也无从下就,恰好是和我一样拥有一辆脚踏车的人。结交不必由哪方采取主动,我们在感着同样的不便,也沾着同样的光。一辆英国“三枪”拐倒了一辆人力车,那时德国“汉堡儿”同样有理由笑——而且胜利地笑。但对面冲来凶猛的汽车时,则大家同样惊慌。

这些友辈的脚踏车都各因其主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像那税局科员的“鹰牌”,如果他由你身边骑过时,你会想到这人整天的时间都花费在这车子上了。电镀的前叉子亮得像银条,绿的走水绸斜扎在邓路普红胶皮的长喇叭上。他不容一粒尘土沾在轮盘上,因为他记得这一路要和多少漂亮的人擦身而过。可是这点顾忌锐减了他的速度,结果只配在马路上摆摆架子。

讲快,要算电报局的那位科员了,只要骑上车,他便飞下去了。车身找不到一点装饰,但求轮胎够硬壮,中轴有着润滚珠的油就成。条上纵然爬满了去年的泥疙瘩,他也不介意。他知道警章是给弱者定的。巡警用木棍指挥他,他会连木棒给撞掉。七十岁老太婆的命多半悬在他轮下,监牢也是他可能的栖所。

守分的车多半溜在路边。他忌用炫目的颜色惹人注意,也不在侪辈的挑战后增加脚下的力气。他手指总勾在后闸的机关处,准备可以随时停下。每辆汽车的影子全能使他脸上泛出畏惧的表情,可是在无人知晓的时候,也会吐上几句对汽车的怨语。

其实,汽车并不一定都是可怕的,只要车主人懂得伤人要赔偿,要给报纸披露的道理。但如果车座里坐着的是位灰衣红肩章的将军,则马路上的一切行人的生命顿时都脱离了本人的支配。遇到这样的情形,那电报局的科员是要吃亏的。

车主人纵使是位本分守法的人,如果那车的方向盘掌握在凶暴的司机手里,则这辆车也未必如上所说的文雅了。实际上这慈祥人的司机往往会不惜把车轮朝你腰问冲来,虽然当初这车夫也那么光头顶着天在马路上踉跄地走过。

有些骑车的感到骑在汽车前永远要受压迫,乃尾在这巨物的后面,任它去冲路,既迅速,又威风,特别在压过同伴的尸身时。但这种人向为侪辈所不耻。

还有些无能而又想做点动人事件的骑车者,在汽车离得远的时候,就骑到马路中心,做几个反抗汽车的姿势。只要在场弹压的警察向他一挥棒,就即刻躲到最安全的地带去了。这种人只能获到一个丑角应有的喝彩,永远不能为同伴所信赖,或为敌人所畏惧。

充当马路上一切骑车者的屏障的,是人力车夫。瞪圆了喷火眼珠子的汽车怒叫着驰来时,一切人都向人力车厢后面躲,独有勇敢的人力车夫,用挺着淌汗的胸脯去迎接这煞神。那巨物用喷火的眼珠子搜遍他每根汗毛,把他挤到无处可躲。发泄了一通坏脾气后,才气冲冲地开走了。

巨物去了,随着这种轻尘我们一辆辆脚踏车又春燕似的掠了出来。用轻薄、卑鄙的姿势由人力车夫的肩头擦了过去,一转眼都飞向欢乐的所在去了,抛下人力车夫等待巨物的再番到来,等待庇护后面同样没良心的骑车者。

我乍上马路,看着实在不顺眼,尤其遇到拉车的刚好是我当年的伙伴。

如今,我可算颇有些机智了。我能根据眼前的局势决定脚下的快慢。我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改变车的方向了,那么自然,连腰部都觉不出转动来。我懂得了在平坦的路上不妨狂奔,遇到艰险,却须缓缓地前进。我学会了在拐弯时由立在巷口行人的脸色去推测巷里的形势。我知道了自己力气微弱,甘愿忍口气,不再把对汽车的愤怒轻易地爆发出来。

我那些光着头、踱在地上的伙伴呢?

一九三四年秋,北平

(选自《小树叶》,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初版)

P14-16

后记

怀念萧乾

适逢萧乾先生百年华诞,有幸为他编这本散文集,谨作心香一瓣,以祭先生的在天之灵。散文集初目编定后呈文洁若先生寓目并获首肯。我请文先生命名,文先生让我代劳。我想本书都是萧乾先生对往事回忆,故拣书中《往事三瞥》冠之。关于此书,我要郑重地向读者推荐萧乾先生的遗稿《吾师沈从文》。萧乾一直尊沈从文为“师”。本文追忆了他与沈从文的相识、相知,并受提携的过程;也坦率地写了十年浩劫时两人“结怨”的始末。关于沈、萧“结怨”,一时以讹传讹,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实则是在那不正常岁月中产生的一切误会。这是时代的悲哀。尽管沈从文生前一气之下曾给萧乾一封亲笔信,云:一旦他去世,不许萧参加追悼会、写悼念文章。萧乾觉得委屈,但十分冷静,他将此信转给师母兆和,“希望她给说和,以便沈师父息怒:”沈从文过世后,萧乾马上写了《没齿不忘——悼沈从文老师》,足见他对老师的尊重与敬意。萧乾在生命垂危之际又抱病写了这篇文情并茂的《吾师沈从文》,将“结怨”的原委、细节告知天下,意在竭诚维护他们近六十载亦师亦友的情谊,其情可感可佩。

祈愿九泉之下的沈从文与萧乾相逢一笑泯恩仇。

萧乾先生走了已十年。迄今记忆犹新。他临终前。两个月前他还给我来了封长信。元旦我只给他奉上一张贺卡,他却给我寄来本挂历,并在文洁若女士的信末附笔问候,祝福新年。

刻下,每当我打开“双叶文丛”萧乾、文洁若合集《旅人的绿洲》,萧老的音容笑貌又呈现在我眼前。

一九九三年,我筹划为当代文坛有影响的夫妇作家,出一本以写人生、家庭和亲情为中心的散文合集,冠名为“双叶丛书”。最初,我以投石问路的方式,请友人把这一构想转告萧乾先生,希望得到他的指教和支持。复信是出乎意料之神速,萧老对此议表示欣赏,说“这个点子高明”,并称他已着手整理文章了。

不久,我因事进京,想顺道拜访萧老。我按图索骥找到了萧老的寓所,只见门铃旁贴着一张小条子“年老体衰,仍赶任务,谈话请短,索稿请莫。”(其实这块挡箭牌形同虚设,我先后去过四次,三次都有访客)我稍事踌躇,心想反正我已有信在先,硬着头皮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位老人,个子不高,背微佝偻,稀疏的头发调皮地立在脑门,一脸慈祥的微笑。我一眼认出他就是萧乾先生。萧老微笑着打量着我这位不速之客。我赶忙自报家门。萧老“哦”了一声,打着手势“请进,请进。”

萧老引我在沙发上就坐,转身进里屋。我扫视了一下他的工作室兼客厅,仅八平米,室内显得有点儿杂乱,准确地说是相当杂乱。书架上立着一排他自家的著作和一盒盒录音带,办公桌被一张大饭桌挤到偏墙的一隅,桌上正摊着稿纸,原版《尤利西斯》,一大摞英文资料和工具书,像座小山。办公桌旁的一只方凳上摆满大大小小的药瓶子和文具。墙上挂着他与冰心、巴金的合影。十分有趣的是室内交叉地拉着两条长长的绳索,挂满来自海内外的五颜六色的贺年卡,像一面面万国旗(那时春节刚过)。更逗的是依办公桌墙壁钉子上挂着两个带铁夹的小本子,桌子右下方也拴着个小拍纸簿,活像生产队会计的账本。顷刻,萧老为我端来一杯椰奶,我忙迎上示谢。室内暖气很足,他见我正在揩汗,说道:“把大衣脱下,要不会感冒。”杯水片语,使我觉得仿佛回到家中,与我讲话的不是别人,而是老父亲。

一阵寒暄后,我问起文洁若先生呢,萧老说她一早就到厂里校对《尤利西斯》去了。此时我才知道,萧老夫妇正为译林出版社在赶译“天书”,每日日不出而作,日已入而不息呢。我问他身体近况如何。他说虽然割了一只肾,还好,但必须一日三药。他指了指那堆大大小小的药瓶子,右手食指上缠着一圈白胶布,在我眼前一晃,我的心为之一颤,老人就是这样工作的。我略有些兴奋地向他汇报“双叶丛书”的构想,着重介绍了合集中夫妇两人的文章正反颠倒都可阅读的编排方案,他说“这个点子新”。当谈到作者人选时,萧老说,“一定得把钱锺书杨绛先生请进来”,并介绍我可找舒展先生帮忙;说着便给舒展先生写信,还顺手从桌子下方挂的那个小拍纸薄中,把舒展先生的电话抄给了我。我这才悟出,老人室内的物件陈放是紊乱一点,但放得绝对有序,用起来便当,顺手可得,还可提高效率。告辞之前,我提出想与他合影留念。他笑了笑,坐上沙发,便招呼小和霞(照料萧老生活的中学毕业生,萧老还坚持每天教她二十分钟英文)帮忙。拍照时,我坚持我应站着,他说:“我也站着。”还真的站了起来。我说:“您是大作家,我是小编辑,您是长辈,我是后生。”萧老反对:“编辑和作家是平等的。”我说:“不行不行。”萧老莞尔一笑,“那好,各样来一张。大家平等。”就这样,同一时刻,几乎同一瞬间,两张不同姿势的合影,并列珍藏在我的影集中。他那大家的风范、长者的宽厚形象,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萧老把书稿分两批寄来,还应约专为这本合集写了一篇长序,但忘记了起书名。我打电话请他补写书名,他嘱我代劳。先生厚爱,恭敬不如从命。我知道萧老一生坎坷,北平、上海、香港、英伦三岛,浪迹天涯。他是一位著名的“未带地图的旅人”,屡遭婚变,历经劫难,因祸得福,终在不惑之年结识文洁若女士,此后这个旅人方才觅到生命的绿洲。缘此,我斗胆为萧、文散文合集题名为《旅人的绿洲》,问萧老可否。先生来函称“雅而恰当”,欣然同意。

《旅人的绿洲》面世了,我专程送到他府上。他翻阅样书,十分称道:“不但印得好,而且别致,这在出版史上可能开创通过合集表现男女平等的先例。真是别出心裁。”他签名送我一本,还特地写道:“昌华同志,谢谢你的精心编辑。”

萧乾先生算得上是本世纪的同龄人。这位未带地图的旅人,世人公认他本身就是一部书,且是一部耐读的书。披览他这部书后,读者获得的人生感悟抑或与作者本人同感:“坚决不说假话”。

较之“坚决讲真话”来,这句“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有点羞愧,但可能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大义凛然,“砍头只当风吹帽”的壮士毕竟不多。萧乾曾对我说过:“我很敬佩张志新同志,但我不想当烈士。”我有幸耳闻、目睹并亲炙萧乾先生的这句话。萧乾先生八十华诞之际,沪上坊间有仰慕萧先生者,自资发行贺寿的明信片。先生赐我一枚,上面赫然镌着他的这句名言。一九九六年七月的一天,我到萧府造访,适逢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书屋》专题片组的编辑在采访萧乾,我作为旁听者伏于一隅,耳闻他们的对话,可做萧乾“说真话”的注脚。

萧乾集作家、编辑家和书评家于一身。电视台是想要他以评论家的身份来参预这档节目,萧乾当年大学毕业的论文就是《书评研究》。萧乾应答主持人提出的有关他的创作近况及作品出版情况后,主持人突然请他评论自己的著作。萧乾摇摇手说:“这有难度,自己评论自己的作品往往带有偏见,不客观。”建议最好请熟悉他的作品的同志来评,更公允。文洁若先生怕扫了来访者的兴,垂询:“其他做节目的人是怎么做的?”萧乾又摇摇手:“不要问别人。”主持人请他谈谈对目前书评界的看法。萧乾坦言:“目前,在中国写好书评有困难,社会风气不大适宜。本来一部书出版后,应有人来评头论足,说长道短;而我们这个社会的书评容易一边倒,全好或全坏,以偏概全。说好话(假话)的多,说坏话(真话)的人少”。他刚服过药,声音很低弱,有点气喘吁吁,马上又接着说:“有人想说真话,可是一说真话,马上有人反驳,结怨。而且现在世风不振,有人用权、用钱等不正当的手段来左右评论。对一些圈内人的作品一味地唱赞歌,言过其实,这样的评论更没人看。”主持人最后请他向观众(读者)说一句他最想说的话。他脱口而出:“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他是一根直肠子。对事如此,对人亦然。记得我第一次拜访他时,十分兴奋,他本坐在我的旁边与我讲话,一会儿却挪到较远的一个地方,我不在意。临走时,他送我到楼梯口,我请他止步。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把手放在嘴边,凑着我的耳朵轻轻地说:“小老弟,以后跟老人说话声音轻一点,老人爱静。”我一听,脸臊得像块大红布,恨不得脚下有个洞钻进去。他又在我的肩上拍了两下,抱歉地一笑:“第一次见面说这样的话,让你尴尬了,别在意。没关系,以后注意点就得了。”像慈父在训导他不懂礼貌的孩子。下楼时,我向他深深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感谢他教我立身处世,如何做人。

萧乾先生待人以诚,特别是对晚辈的厚爱,笔者铭感五内。数年前,在编陈西滢先生的《双佳楼梦影》一书时,内收一篇新发现佚文(日记)《拜访福斯特》,写的是陈西滢与萧乾结伴拜访英国大作家福斯特的事。因日记年代久远,有的字看不清楚,我便请教萧乾先生。当时他正在翻译《尤利西斯》,百忙之中,仍认真研读陈的日记原文,作了二十多条注释,写了满满三大页。还幽默地说我在考他的记忆力,并叹息:“老了,考不及格了。”因我受先生的恩泽颇多,每每进京,有事没事总得找个“理由”去看望他老人家一下,总把聆听他那充满睿智幽默的教诲,感受一下他做人的风范当做一种幸福。一次,我与友人结伴去拜访时,他刚参加会议回来,疲惫得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故而决心不再轻易去叨扰了。次年进京,我从梅绍武先生口中获悉萧老患心肌梗塞住院,又忍不住赶到北京医院。我推门而人时,一眼瞥见萧老浑身乏力地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身旁放着医疗仪器,鼻上插着吸氧管。他见我来了,眼睛一亮,向我慈祥地一笑,点点头。我说明来意后,他双手抱拳一拱致谢。

萧老示意我在他身旁的沙发上坐下。未及我问候,他便以沙哑低沉的声调问我何时到京的,最近编了些什么书。我说为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我编了本《苏雪林自传》。一听“苏雪林”三个字,萧老挺感奋:“我认识她。这本书值得出。”又问还有什么好选题。我说明年是许广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想为她出文集,其中轶文内收有许多许广平致胡适、朱安等人的信,都是从没发表过的。老人听了饶有兴趣,说“有价值”,并马上为我出点子:“最好在这套书出版前考虑选择一两封有价值的信,在大报上先发表一下,引起社会关注。”只言片语,我由衷地感激老人对出版业的关心,并感慨他思维的敏捷,一时真不知说什么感谢的话才好。

萧老一边吸氧,一边和我交谈,脸色泛黄,样子十分赢弱。凝视着这位历经本世纪诸多沧桑、已人垂暮之年的老人,心中泛起酸楚:廉颇老矣!这位既患冠心病又仅剩一只肾的老人,在他八十二岁高龄时与夫人文洁若携手,穷三年之工,终于征服珠穆朗玛峰——破译百万字的“天书”《尤利西斯》。尔后在打发那些开不完的会,接待不完的采访之余仍笔耕不辍,为《收获》辟“玉渊潭随笔”专栏,为国内外众多报刊撰稿。我说,萧老你这次生病是累的,以后要注意好好休息了。“不是”,他微笑着摇摇头,“是年纪大了”。这时为萧老做饭的文洁若女士捧着饭盒进来。一阵寒暄,见我带来了鲜花,提请我给萧老拥着鲜花拍照。萧老指指鼻子上的吸氧管,面呈难色。文洁若像哄孩子一般,与他耳语一番,亲切地建议他暂且摘下吸氧管,萧老温驯地点头顺从。拍照毕,文洁若从案头译稿堆中翻出一块包裹布,要我帮她辨认寄件人的地址。因书写者的字迹太潦草,加之那个县名(后查明为邛崃县)太冷僻,我们揣摩多时也不敢判定。文洁若告诉我,那是四川省的一位自称是读了萧老的书长大、刚出版了处女作《柳如是》的年轻女作者寄来的,请萧老指正。而此时,萧老已病重住院,病情尚很不稳定,医嘱卧床休息,“绝对”禁止阅读和写作,连报纸也不准看。萧老还是偷偷地背着医生和夫人给作者复了信,大大鼓励作者一番,我有幸一睹。大概是他觉得一页纸还言犹未尽,又在信纸背面补写得满满的。信中他请那位作者原谅,因病不能及时拜读她的大作了,但许诺等三个月后他出院了再细读,如果觉得有话要说的话,一定不偷懒作文评介。本已如此悉心处理,萧乾总觉得对作者还欠点什么。于是乘宋政新先生来看他的,萧老已商请这位研究明史的专家先行审读这部作品写篇评论。信末署名后的日期为“97年3月17日,卧床”。他长期住院,已不知今日为何时了。

据我所知,萧老晚年一直没有放下他手中的笔。即便,在医护人员的严控下从未中断过。他除了写回忆“余墨”外,还不得不支撑着病躯接待一些有约的应酬和一些不速之客。十分惭愧,一九九八年岁末,他听文洁若女士说我想出本小集子想请他作序时,他慨然应诺。谁不知他是有名的乐善好施的“弥勒佛”?为帮助我组稿,他给我写的引荐信不下六七封。台湾的叶明勋、柏杨、林海音,美国的陈若曦,英国的陈小滢,以及国内的书评编辑。“双叶丛书”中凝结着他多少心血!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四日的来信,是他给我的最后一封亲笔信,字已发抖无力,但仍写了满满一页。他喟叹:“一恍,人即到九旬边沿,脑力不济,常丢三落四,文章写不出,信也潦潦草草,奈何!每日看看报纸,在混日子。希望天暖时有好转。”冬已过去,春已来到。就在立春后的第三天,他走了。所幸的是他是在过了九十华诞庆典之后走的。他是在尽享了文坛和世人对他的拥戴和崇爱后才走的,他是幸福的。

萧乾先生本来就是位未带地图的旅人,是位探险者。少时浪迹天涯,中年找到了生命的绿洲文洁若,晚年与夫人共创辉煌,德艺双馨,功成名就。他尽可潇洒地到另一个世界去旅行、去探索了。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二OO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匆匆于莱茵东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1: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