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与海棠花一样幸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瑞莲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昌平西部,流村镇黄土洼村是作者的家乡。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独特,植被丰富。本书是作者用了近4年的休息时间,用相机拍摄了家乡100多种草本、灌木等植物,并把那些植物写成散文。作者是想用了解自然、书写自然、赞美自然的形式记忆村庄、欣赏村庄、保护村庄。让家乡的那些花草植物成为自己家乡美丽的代言人:“凭鲜花取胜”。本书共分“念念乡情”、“赏赏乡植”,“走走乡外”三部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共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关于家乡花草类散文数十篇。之所以用《我与海棠花一样幸福》做为散文集的书名,是因为黄土洼村,每年5月盛开的冷海棠花是昌平地区独有的一种花。
作者简介
韩瑞莲,出生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昌平区文联驻会副主席。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曾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建材报》 《海内与海外》等媒体杂志发表。散文《家乡绝色春花梦》曾获北京市妇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读书征文活动优秀征文奖。《走过许多年》获得《中国建材报》“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文学作品征文”最佳作品奖。2009年出版散文集《女人,没理由不爱》。2014年出版散文集《野花也有梦》。
目录
序 山花一样绽放的心灵描述 王贤根
第一部分:念念乡情
黄土地的呢喃
宁静就在这里
春天的初遇
蒲公英和谁在一起
开到山顶去
给唇挑选衣服,活成一棵植物
凭鲜花取胜
秋天里的几枚闲章
把窝搭在树上
带一束花回家
野花贵在那个野
家乡绝色春花梦
紫气8月来
我与海棠花一样幸福
看不见的秋天
小花园
老宅
我的老爸是老兵
褐头山雀
北红尾鸲
长峪城社戏:一唱600年
第二部分:赏赏乡植
沙参花
小红菊
胡枝子花
翠雀
蓝刺头
岩青兰
山丹丹
桔梗
白头翁
草乌
玉竹
石竹,一唇定天下
糖芥那一口汁汁液液的甜
风吹香薷,江流不尽
狗舌草与“洋洋”
扁蕾
甘菊花是句结束语
景天三七
角蒿与松蒿
野豌豆
益母草
苣荬菜
洋槐与红花锦鸡儿
斑种草
杠柳
大叶龙胆
风毛菊
异叶败酱
野鸢尾
矮紫苞鸢尾
地黄
紫花耧斗菜
老虎嘴
玫瑰
花中西施:照山白
铁线莲
黄芩
丁香
二叶舌唇兰
红旱莲
采采苯苡
野韭菜花
山谷铃兰
荆条花
第三部分:走走乡外
散步到成都
做读书之人
桂花一牵到童年
冬日阳光可人疼
不止活一辈子
书签说的那些话
我要去延安
铺展开,我的茶台
做四种女人,爱你
岩画在贺兰山睡着了
西吉,一个长文学的地方
雨季的雨
遇见自己
后记
序言
山花一样绽放的心灵描述
王贤根
著名诗人、散文家庆和兄,嘱我为北京市昌平区文联
驻会副主席韩瑞莲第三部散文集《我与海棠花一样幸福》
作序,本觉才学疏浅,难以为任,但品读时,不少感慨涌
上心头,真有不吐不快之感。该书分为三辑:一、二辑是
家乡——昌平西部高海拔小山村的景象描写,瑰丽的景象
大多以纷繁的山花而徐徐铺展,浓浓的乡情、乡恋,山花
般绚丽地绽放在作品的字里行间;第三辑虽写的是山外世
界,也同样洋溢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
一位作家,写出了家乡就写出了世界。故乡,是众多
有所作为的作家的沃土。韩瑞莲也不例外。她的笔墨,钟
情于生育养育她的那方热土,当她多年后走出那个群山环
绕的小山村深情回望,《黄土地的呢喃》《我与海棠花一
样幸福》等一批闪烁山村独特气息和生命色彩的文字,便
像山上的各种花卉那样自然鲜艳地次第开放,让我们深切
感受的,不仅仅是小小村落的无穷景致,更为重要的是作
家在文字中蕴含的灵魂的美丽与圣洁,宛如身临其境,又
备受纯净、神圣的心灵洗礼。山人的希望、期盼,是播
种、收获。乡亲们喜气洋洋地将种子播进泥土。“土地绵
细柔软、潮润,紧紧地将种子揽进怀里,像揽住了久别重
逢的恋人,它要把早已孕育的气血与营养统统给予她,让
她在它的心里尽快地生长。”《黄土地的呢喃》正是这样
细腻且富有情感地描写土地对种子热恋的情愫的。书中描
绘的大叶龙胆,身体大都匍匐大地,生怕离地远了要分开
似的。“亲近地贴着身子依偎在土地的石草间,说着一刻
也不愿离开的情话,那些石草被大叶龙胆的情话感动,紧
紧地护着,不让天上的星星偷偷地把它娶走,而让它在土
地上尽情地开放,尽情地吐露对土地的那份爱。”作家丰
富的想象,使语言有情、有趣、有味、有张力。瑞莲将自
己的身心尽情地融人那片土地,以真切的感受、灵妙的体
语、贴切的言语,倾吐花对大地的深深依恋。这何尝不是
作家对故土的深沉的永远难以割舍的依恋。在这个世道
上,一切真爱都是动人的。
瑞莲对自然生态的感触,由细腻的观察到心灵的感
悟,进而对生命的思索,让作品具有深层的文学意蕴。走
进城市的瑞莲,魂牵梦绕的还是位于群山之中的那个小山
村,那里有养育自己的父母和幼少时生活的“聚园”。聚
园成为她众多作品的活水清流。《春天的初遇》描述的就
是聚园花卉与春天的初遇。春风拂面,作者仔细端详幼小
的、鲜嫩的、毛茸茸的花朵,心有所动,而此时整个村庄
春天的一切仿佛还没动静,而春的脚步却早早地踏进聚
园。人勤春来早。不禁让我们意想瑞莲父母的勤奋与善
良,又让我们意想聚园确是一方宝地。聚园集有70多种草
本花卉,占据整个山村花卉种类的大部分,不难理解,作
者对于聚园的钟情与厚爱。在她的心目中,“初遇是万物
在春天与这个世界第一次见面,而每次见面仿佛都涌动生
长的豪情。”自然形态的思索引出人类生活,笔锋一转:
“纯真的、倾心的、爱慕的、渴望的初遇,天天都在发
生,只要你能感受到,各种初遇的召唤就不会停歇。”进
而生发,“我”的生命也必将与春天美好的初遇而不断变
换色彩。蒲公英是再也普通不过的野花,然在瑞莲《蒲公
英与谁在一起》中,却是“舒展自如,谦逊自守、毫无半
点自轻自贱”的鲜活形象。作家观赏到,在聚园蒲公英是
个活动家,到处有它小小的身影,它在哪里,就把根扎在
哪里。“蒲公英知道,不管和谁在一起,只要稳稳地长在
泥土里,就能长出自己的样子来。”我们坚信,作者就是
蒲公英的化身。在这里,生活的哲理,生命的思索,鲜活
地闪耀在纸面上。
文学的审美带有浓重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活动,是
对审美对象的感觉、感知为基础的。这种知觉、表象基础
上生长的想象活动,推动情感自由地扩展与抒发,即有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感交融境界。
瑞莲描写的家园、村庄、山野上纷繁的植物花卉,情景沛
盈,色彩浓郁。她以生动的拟人手法,将表达的意象,深
深地镶嵌在读者的心里。《开到山顶去》中的山樱桃花,
“对春天的思念是那般的深切,那般的动情。那不大的枝
条上成百上千个粉红色的花蕾鼓鼓的、俏俏的,每个花蕾
都把对春天的思念包裹得严严实实,仿佛有一辈子的话要
对春天说。”山樱桃的思念深沉、稳重,历经风霜雨雪,
一旦怒放,在山野的春光中便成最为俊俏的风景。若与山
杏花比,作家品出了山樱桃花的“韧性”和“追求梦想的
味道”,进而从柔嫩、软弱、爱怜的外象中感识内在的那
份“骨气与坚韧”。自然界是部天然的大书。作家写的是
花,道的是品格。道出家园风光美,更道出了人情人性的
美。“你是草丛中一双智慧的眼神,蓝蓝地单纯地闪耀着
探寻的快乐;你是草甸子旁一双双飞翔的蜻蜓,不时地轻
轻地在碧波之中追逐调情。什么时候,都是那么轻盈灵
巧,轻盈地跳跃如雀儿般干净利落,蓝蓝的精灵,蓝蓝地
一颗颗透彻的心。”瑞莲以散文诗的语言,拟人地将山花
“翠雀”描绘得楚楚动人,过目难忘
导语
作者的家乡在素有北京市小西藏之称的昌平区流村镇黄土洼村,那里距北京市古村落长峪城村5公里。那里海拔1000米左右,既有二叶舌唇兰、二叶兜被兰、照山白等名贵花草,也有许多北京市的百年冷海棠树。作者用四年时间认识并写出了近100篇花草散文。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以文学的形式,描写和介绍北京市高山地区的自然散文书籍。
本书以散文形式描写、叙述、赞美家乡花草植被,展示家乡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特色:文学性、知识性、阅读性相结合,便于人们在喜悦中分享快乐。风格:自然清新。
后记
时间真快,距离自己发表第一篇散文《母亲》已经25
年了。喜欢文学,但从来都不敢奢望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多
高走多远。虽然文学的朝阳与星光一刻也未曾停止过对我
的照耀。自己心底实在知道文学是一种无法用金钱买来的
奢侈品。一篇文章的诞生,要经过不知道多少的思索、欣
喜、琢磨才能成文,而一本散文集的诞生,就更可想而知
自己又在喜悦、纠结、兴奋、舍弃、徘徊的情绪中走了多
久。好在,自己对文学的执念早已成为一种坚定的信仰,
自己对文学的赤诚之心一直激荡蓬勃,文学已经深深地融
人我的生命之中。我总是说:生活的精彩辽阔无边,文学
作品是我在生活的长卷上细心镌刻的一朵朵花花儿。那些
花花儿也许不尽精致完美,但我想足够质朴,质朴中如果
再有些思想的华彩,我就心满意足了。
2011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从那年开始,我从生活居
住的昌平城区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从4月清明节气候
转暖至10月份的国庆长假,在这一段时间里每逢周末我与
先生都会回老家去,做两天农民。把老家的自留地收拾出
来,栽树、栽花,把山里能够移栽回来的野花都聚集在一
起。一边认识,一边栽种,一边欣赏,一边享受。实现了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
生活梦想。每当在家乡的土地上栽种下一种植物,自己就
收获了一种栽种的喜悦;每每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自己就从心里成了那棵植物彼此依恋的伙伴,就获得了闺
蜜般的情义。在植物身边,就是在家乡的身边,就是在母
亲父亲的身边,就是在儿时玩伴的身边。我爱那些植物,
那些植物也爱我。每当我与植物之间的对话成了“我爱
你”“我也爱你”的时候,我虽已日益年长衰老,但我心
底的那份爱,却越来越年轻!爱你,爱着你!爱你,无限
地爱你!那些植物,那些植物后面的人们!
最后,借这本散文集出版之际,我要隆重地感谢我的
家乡、我的亲人所给予我的无私的关爱。我要感谢那些在
文学道路上给予我指点、帮助和支持的所有人。是因有你
们的关爱与支持,我这棵山里的植物才会成长为今天自己
喜欢的模样。感谢你们,爱你们!
韩瑞莲
2019年1月
精彩页
黄土地的呢喃
家乡的土地是神奇的。我惊奇它的里面什么种子都有,到什么季节就生长什么,一年三季都不会歇息。那些种子不急不忙、不你争我抢,到时候都会有自己生长说话的权利。它们那颗平静平常的心,是土地给予的。是因为土地公平地安排好了一切,家乡的一切才那么的泰然、祥和。家乡的那一片土地该是怎样的功臣呢?又该是怎样的让人敬佩呢?
清明节到了。乡亲们都在忙着收拾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土地,翻地、耧地、布粪,他们要在那地里栽种一年的希望。他们从来都不嫌弃那土进入他们的鞋窠里,粘稠地粘连在鞋帮鞋底上。下地,几步路不出,就把他们的鞋子、袜子弄得脏兮兮的。他们甚至还觉得那是一种幸福,一天到晚要是不到自己的地里劳作一番,他们的心才不踏实呢。他们知道,那土地是有情有义的,谁勤劳地给予它,它就会回馈谁。你种上土豆,它不会长出玉米;你种上豆角,它就不会长出黄瓜。土地从不骗人,旱了涝了,也从不假客气着不说,而是直言不讳。你看那,老牛牵动犁耙,一条播种的沟就牵引出来,长长的,或弯曲或笔直的,往前走再折返,直至把这块地播满种严,乡亲们从不浪费一块土地,他们说谁浪费土地谁就是造罪。那些乡亲们喜气洋洋地把种子播撒下去,亲切地丢进了那一片土地的心里。那一片土地,绵细、柔软、潮湿,紧紧地把那种子揽在怀里,像是揽住了久别重逢的恋人,它要把那早已孕育的气血与营养统统地给予她,让她在它的心里尽情地生长。那一片土地,就是春天里最美的生命,暄软着、呢喃着,它要接纳,它要孕育,它要生长。那一片土地,在春天里泛着一股潮湿的土腥气,就那么的骄傲着。那时,你也许还会听到一声明亮的响鼻,那是牛兴奋它又走在了那黄黄的泥土里发出的振奋的声响。等到那种子被泥土覆盖好,那素颜的土地,便呈现出一条明显的垄沟,这时,那些沸沸扬扬飘落的杏花瓣便铺卷在了那长长的地垄上,像一条粉色的飘带,把那春天的美无限的铺展开去。这以后,便随时会有老农在地边抽着旱烟袋,吧唧吧唧,一口一口,眼睁睁地守望着那一片土地,以及感念着那一把把黄土。这就是席慕蓉的诗:“这是一首亘古传唱的长调,在大地与苍穹之间,他们彼此倾诉那灵魂的美丽与寂寥!”
那一片土地,在南来的燕子眼里,可是比金子还贵重。它与爱人北归的定所,就要用那一片土地里的土筑成,扑棱扑棱、飞起飞落,燕子衔泥,一点一点,直至,把那窝造得结实优美。不多天,那小窝里,就有了小燕子喳喳的叫唤声。燕子是感恩那泥土的,它也只要那一点泥土就够了。燕子还要感恩让它住下的那问房屋及那屋里的主人。燕子喜欢在那炊烟中跳跃,烟起烟落。燕子有时候想明白那炊烟是从哪里来的,它就蹲在院子里的电线杆上,注视着。那时,主人外出割了许多捆细草,把它们晒干剁碎,用车推来黄土后,再加上水,一起搅拌,那些黄土与草在水的掺和下,黏黏糊糊地扯在一起,然后,那主人便拿来方方的模具,把那黏糊的东西往模具里一放,再把上面抹平后拿开模具,一块方方的土坯就完成了。燕子看傻了眼,还是不明白。它哪里知道,那炊烟就是主人用这些土坯搭建的土炕道里,冒出来的。那盘土炕也是用泥土造就的。其实,那盘土炕就好比燕子的床。燕子懵懂地嬉笑着。不知所以,探头探脑地嬉笑着。但这又何妨呢?人说:谁家住着燕子,就说明谁家是善良人家,谁家就会平安无事。朴素的燕子与简朴的主人,都彼此喜欢,都住在与那泥土相连的屋舍里,都快活地活着。
抓一把黄土,在手里闻闻,还有泥土的腥气。把那土用手指捻细,就是一颗一粒,什么也没有。它的精气到底在哪里呢?把手里的泥土抖落在地上,那地上顿时出现了不一样的景象。那土便自由地奔跑起来,在山峦、坡地、平整的土地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山峦上那密实的荆棘紧紧地握着它的手,死也不放。那暴雨如注的夏夜,那暴雨强劲、暴躁地冲击,它们的手也丝毫地没有撒开过。那坡地上,那些艳丽的桃树、杏树,更是把根深深地扎进它的深处,钉子般深深地钉了进去,无论树木的身子怎样的倾斜,树木都不会倒下。因为那土把它们的根紧紧地握在手里,一刻也不曾松开。在那平整的荒滩、平地处,那泥土更是百般尽情,春天的地丁花、蒲公英、白头翁、泥胡菜纷纷地开放;夏天的红玫瑰、山丹丹、狼尾花、桔梗花、唐松草等等铺天盖地而来;秋天的香薷、沙参、岩青兰、甘菊更是俏丽多姿,美不胜收。仿佛那泥土按捺不住地想把那土里的故事都一一倾诉出来。那时,本地的农民,外来的游人成了忠实的倾听者。本地人,坐在本村本土的土地上听着,就像听着小曲般滋心润肺,心里那叫一个踏实;外来的游人则赞美这村庄真好:平静、鲜活、生动,真想成为这山里面的永久居住者,像那些鸟儿、那些蝴蝶、那些蜜蜂飞翔在那小山村。
家乡的那一片土地,就是小山村的气质:质朴、单纯、高洁。家乡的那一片土地,就是山村人的希望与期盼,就是那土生土长的播种与收获。山里人也许会与家人、与邻居有摩擦,心烦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