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上下)(精)/汉阅史学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英)托马斯·卡莱尔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坛怪杰卡莱尔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完全依照自身角度写出的法国大革命史,酝酿于黑暗、风暴和痛苦之中。”

结构精巧,文笔华美,以文学家之笔写尽法国革命二十年沧桑,约翰·密尔盛赞的“史诗”之作。

托马斯·卡莱尔著的这本《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上下)(精)》塑造了平庸的国王、“国王身边唯一的男人”王后、两面派米拉波、雄狮丹东、海绿脸罗伯斯庇尔、女神罗兰夫人等众多人物,“篝火葬礼”、“米拉波之死”、“午夜狂奔”、“夏绿蒂·科黛”、“撤退的十一人”、“丹东不是孬种”等经典情节让你有“汉书下酒”的阅读快感。

内容推荐

本书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代表作,论述了1774—1795年法国大革命发生前后二十余年的动荡历史。全书分三卷,从国王路易十五之死着笔,生动细致地论述了三级会议的过程、无套裤汉的崛起、攻克巴士底狱、长矛节、王室逃亡之路、吉伦特派的上台和覆灭、雅各宾派的恐怖政治和热月党人的胜利等。在众多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著作中,托马斯·卡莱尔著的这本《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上下)(精)》以亦史亦文的叙述、用典比喻的结合、绵密精巧的论证著称,出版后轰动一时,多年来已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一直畅销不衰。卡莱尔以独有的澎湃激情和华美文笔,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一部悲情浪漫的史诗,这也是本书最大的特点。

目录

第一卷 巴士底狱

第一章 路易十五之死

 第一节 可爱者路易

 第二节 成就的理想

 第三节 临终圣餐

 第四节 难忘者路易

第二章 纸张的时代

 第一节 伸张正义

 第二节 用象形文字写成的请愿书

 第三节 疑惑

 第四节 莫尔帕

 第五节 草根阶层伸张正义

 第六节 肥皂泡

 第七节 社会契约论

 第八节 出版物

第三章 巴黎高等法院

 第一节 备受争议的法案

 第二节 财政总监卡洛纳

 第三节 贵族

 第四节 洛梅尼法令

 第五节 洛梅尼的雷电弹

 第六节 洛梅尼的阴谋

 第七节 两败俱伤

 第八节 洛梅尼大势已去

 第九节 篝火葬礼

第四章 三级会议

 第一节 贵族卷土重来

 第二节 选举

 第三节 狂轰滥炸

 第四节 游行队伍

第五章 第三等级

 第一节 惯性

 第二节 布雷泽的使者

 第三节 战神布罗利

 第四节 拿起武器

 第五节 给我们武器

 第六节 进攻和胜利

 第七节 不是造反

 第八节 征服你们的国王

 第九节 路灯杆

第六章 全力以赴

 第一节 制定宪法

 第二节 制宪议会

 第三节 危机四伏

 第四节 排队抢购

 第五节 第四等级

第七章 妇女暴动

 第一节 扫荡

 第二节 哦,理查,哦,我的国王

 第三节 黑色的帽徽

 第四节 疯女人

 第五节 执达员马亚尔

 第六节 到凡尔赛去

 第七节 在凡尔赛

 第八节 吃饭平等

 第九节 拉法耶特

 第十节 从大门觐见

 第十一节 从凡尔赛返回

第二卷 宪法

第八章 长矛的节日

 第一节 在杜伊勒里宫

 第二节 在骑术院大厅

 第三节 阅兵

 第四节 新闻界

 第五节 政治俱乐部

 第六节 我发誓

 第七节 奇才

 第八节 庄严的契约联盟

 第九节 符号

 第十节 人类

 第十一节 像黄金年代一样

 第十二节 喧嚣和烟雾

第九章 南锡

 第一节 布耶

 第二节 拖欠军饷和贵族阶层

 第三节 布耶在梅兹

 第四节 南锡拖欠军饷

 第五节 马尔塞涅督察

 第六节 布耶在南锡

第十章 杜伊勒里宫

 第一节 埃庇米尼得斯

 第二节 警觉

 第三节 手持宝剑

 第四节 逃走还是留下

 第五节 身藏匕首的日子

 第六节 米拉波

 第七节 米拉波之死

第十一章 瓦莱纳

 第一节 圣克鲁的复活节庆典

 第二节 巴黎的复活节庆典

 第三节 佛森伯爵

 第四节 态度

 第五节 崭新的轿式马车

 第六节 老龙骑兵德鲁埃

 第七节 午夜狂奔

 第八节 返回

 第九节 沉重一击

第十二章 第一个议会

 第一节 全体通过

 第二节 法律之书

 第三节 阿维尼翁

 第四节 食糖短缺

 第五节 国王与移民

 第六节 匪徒和亚莱斯

 第七节 宪法将举步维艰

 第八节 雅各宾派

 第九节 大臣罗兰

 第十节 佩蒂翁-国家-长矛

 第十一节 世袭代表

 第十二节 黑套裤汉的游行

第十三章 《马赛曲》

 第一节 不作为的执行委员会

 第二节 让我们前进

 第三节 对人类的些许安慰

 第四节 地下暗流涌动

 第五节 吃晚餐

 第六节 午夜钟声

 第七节 瑞士人

 第八节 宪法支离破碎

第三卷 断头台

第十四章 9月

 第一节 即兴成立的市镇

 第二节 丹东

 第三节 杜穆里埃

 第四节 巴黎的9月

 第五节 三部曲

 第六节 通告

 第七节 阿尔戈纳的9月

 第八节 谢幕

第十五章 弑君者

 第一节 协商会议

 第二节 执行委员会

 第三节 废黜国王

 第四节 失败者必须付出代价

 第五节 延伸的公式

 第六节 被告席

 第七节 三轮投票

 第八节 革命广场

第十六章 吉伦特派

 第一节 前因后果

 第二节 套裤汉和无套裤汉

 第三节 刺耳的尖叫

 第四节 祖国处于危急关头

 第五节 穿上裤子的无套裤汉

 第六节 叛徒

 第七节 短兵相接

 第八节 殊死搏斗

 第九节 亡国灭种

第十七章 大恐怖

 第一节 夏绿蒂·科黛

 第二节 内战

 第三节 撤退的十一人

 第四节 哦,自然女神

 第五节 锋利的剑

 第六节 奋起反抗暴君

 第七节 玛丽·安托瓦内特

 第八节 二十二人

第十八章 恐怖盛行

 第一节 形势危殆

 第二节 玉石俱焚

 第三节 万劫不复

 第四节 卡马尼奥拉套服

 第五节 恰似电闪雷鸣

 第六节 履行你的职责

 第七节 燎原烈火

第十九章 热月

 第一节 诸神渴了

 第二节 丹东不是孬种

 第三节 双轮运货马车

 第四节 怪诞的偶像

 第五节 监狱

 第六节 结束大恐怖

 第七节 乾坤颠倒

第二十章 葡月

 第一节 衰落

 第二节 卡巴鲁斯

 第三节 基伯隆

 第四节 雄狮没有死

 第五节 雄狮最后的叹息

 第六节 烤鲱鱼

 第七节 排炮齐射

试读章节

第一章路易十五之死

第一节可爱者路易

确定王室的荣誉尊号究竟是为什么甚或是何时被授予的,往往非常困难。然而,高等法院院长艾诺却不失时机,以其老于世故的做派,对此进行了哲学思考。“享有‘可爱者’尊号的路易十五,”他说,“不会为后代子孙留下同样百思莫解的谜团。”1744年,这位君主快马加鞭,从其王国的一端风尘仆仆奔袭到另一端,以完成对弗兰德斯的征服,却在驰援阿尔萨斯的途中,在梅兹一病不起,命悬一线。消息传到巴黎,全城似乎被暴风雨所吞没,陡然陷入惴惴不安的气氛中:“教堂里回荡着祈愿和叹息声,神甫和民众的祈祷无时不被连绵不绝的呜咽所打断。‘可爱者’尊号由于民众心悦诚服的拥戴应运而生,这是这位伟大的君主赢得的任何称号都无法企及的最高头衔。”

这是1744年沧桑岁月的真实写照。斗转星移,三十多年之后,这位“伟大的君主”再次缠绵病榻,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教堂不再回荡着绵绵叹息,巴黎依然恬然自若,没有出现打断祈祷的抽泣声,除了神父因按时固定收费而诵读和吟唱连祷文无法中断外,事实上,无人愿意曲意逢迎。牧羊人‘怀着满腹心事从小特里亚农被送回了家,躺在自己那凡尔赛宫的床上。羊群对此洞若观火,却置若罔闻。充其量他们在白天引而不发、夜里短短的几小时里却一吐为快的滔滔碎语中,才偶尔提到龙体欠安的话题。为此押注的大有人在,也有人“在街头大呼小叫”。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无论是在郁郁葱葱的田野,还是在钟楼林立的城市,五月的太阳照常升起,五月的夜晚照常流逝。人们依然继续趋名逐利或从事百无一用的营生,对病入膏肓的路易充耳不闻。

杜巴丽夫人的确会祈祷,如果她有这方面的天赋的话。德·艾吉永公爵同样如此,还有莫普及其高等法院。这些身居高位、让闭关锁国的法国匍匐于自己脚下的贵族,对于靠什么才能将玉食锦衣维持下去心知肚明。德·艾吉永公爵该留神自己的所作所为了,比如,在圣卡斯特磨坊、在基伯隆以及英国入侵时你是如何督战的?“不是名垂青史,就是一败涂地。”正所谓富贵无常,人生多舛。

几年之前,被弃用而穷途末路的德·艾吉永公爵,正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一败涂地,甚至境遇每况愈下。原因是,布列塔尼的议员拉夏洛代指控他贪生怕死、任意妄为,甚至贪污(盗用公款)。这样的指控可以通过幕后手段轻而易举地予以“化解”,而无须驳斥。但人们的想法甚至言论不可能完全受操控。因此,这位时乖命蹇的黎塞留的大侄子从此一蹶不振,为世人所鄙夷不屑。连做事果断、傲世轻物的舒瓦瑟尔也弃之如敝履,甚至把他遗忘。无奈之下,他只好隐退加斯科涅,准备重建当地的城堡,靠打猎打发日子,像籍籍无名之辈那样终老田园。然而,在1770年,一个名叫杜穆里埃的从科西嘉返回的年轻军官,却“在贡比涅伤心地看到年迈的法国国王手里拿着帽子,站在华丽的四轮马车旁,竟在士兵的眼皮底下对杜巴丽大献殷勤”。

这里面大有玄机!首先,德·艾吉永公爵为了先搜刮钱财推迟了城堡的重建。而率性的舒瓦瑟尔则认为,杜巴丽只是衣着华丽的交际花而已,对其完全视而不见。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她时而郁郁寡欢、噘嘴赌气,时而如胶似漆、泪眼婆娑,直到“法兰西”(她对自己的宫廷侍从亦如此称谓)同仇敌忾对付舒瓦瑟尔才破涕为笑。结果可想而知,喋喋不休的枕边风摧生出一纸免职令:国王的最后一个正直大臣被免职,但他的交际花得到了安抚。于是,艾吉永公爵得以东山再起,大获全胜。与他一起异军突起的是废除高等法院的莫普,他把桀骜不驯的院长职位设在“肯布拉耶难以攀登、高耸陡峭的克罗山顶的岩石上”,除了他自己,别人无法高攀。同样出人头地的还有放荡的财政总监泰雷神父,他给人们的收入打了六折,结果,有个头脑灵活的家伙就在戏院门口的人群中嚷嚷道:“让我们缩水三分之二的泰雷神父在哪儿?”于是这些人(变魔术似的)为他们建造了一个神殿或杜巴丽魔法神殿,也称阿米达宫。他们在里面可以怡然自得,如鱼得水。首相莫普和淫荡的狐狸精“大玩盲人摸象的游戏”,或讨巧地向她献上黑人侏儒。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关上门,基督教国王陛下就会享受难以言喻的安静和祥和。“我的首相是个坏蛋,但我不能没有他。”P3-5

序言

托马斯·卡莱尔(1795年12月4日-1881年2月5日)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讽刺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被视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社会评论家之一。他一生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演讲,并收进他的名著《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一书。在该书中,他对“伟人”在历史上的角色做了诠释:“历史只是伟人的传记而已。”

托马斯‘卡莱尔出生于一个笃信加尔文教的家庭。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牧师,但他在爱丁堡大学求学期间抛弃了这个理想。尽管如此,他仍毕生保持了父母向他灌输的宗教价值理念。作为理想主义者,卡莱尔深受同时代德国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影响,并对歌德的文学作品推崇备至。不过,早年颠沛流离的贫困生活和一生如影随形的胃病,造成了他反复无常、难以相处的性格和诗人气质。

从1834年开始,卡莱尔全身心投入三卷本《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的写作,并在1837年出版。他在评价这部书的时候说:“这是一部狂野、疯狂、完全依照自身角度写出的法国大革命史,如果天意使然,也许最好为世界所不容。这部书随心灵深处的硝烟而出,酝酿于黑暗、风暴和痛苦之中。苍穹下,还从未有人在孤寂中如此倾诉。”

卡莱尔在第一卷开篇,就以辛辣的笔调谴责了路易十五与贵族弄臣和情妇们狼狈为奸、祸国殃民的丑行,对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并预言路易十五种下的腐败之因,必然会结出路易十六的悲剧之果,法国注定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和人性中邪恶的疯狂大释放。他细致、诙谐地描绘了三级会议产生的前因后果、第三等级如何由备受屈辱到逐渐成为主导力量、圣安托万郊区的无套裤汉的崛起,以及米拉波如何成为代言人的过程。整个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同时也是他寻找“伟人”的过程,第一个入他法眼的就是米拉波,尽管不尽如人意,但一直都是他的最佳人选。著名的罗伯斯庇尔反而是他心中恶魔的代表。接下来的网球厅宣言、第三等级为制定宪法而成立的国民议会、攻克巴士底狱等眼花缭乱的事件,使他感到用“普通人的天赋”难以描述。

在第二卷中,卡莱尔描述了在战神广场举办的攻克巴士底狱一周年的壮观庆典(他称之为“长矛节”),以及后来国王与议会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而米拉波的猝然离世,让法国失去了双方唯一的居间调停人,令人扼腕,否则法国可能走上另一条康庄大道。保王党的反扑造成制宪议会无法履行职责,让爱国者失去耐心,从而将王室逼上逃亡之路。但国王的优柔寡断和愚蠢,使逃亡功亏一篑。虽然诸多偶然事件中有其必然性,但结局依然让卡莱尔不胜唏嘘。经过议会无休止的辩论,宪法终于出炉,这标志着君主专制在法律层面寿终正寝,爱国者载歌载舞、放烟花表示欢迎。但随之而来的食品短缺、南方各省的暴动,以及贵族移民挟德国皇帝之威在北部的疯狂入侵,使大革命的成果面临考验。

第三卷的标题是“断头台”。断头台被从卡鲁塞尔广场移到杜伊勒里宫附近的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标志着大恐怖的开始。为保住革命果实,激进的雅各宾派不惜实施恐怖统治。“长矛节”再一次席卷巴黎,王室一家首当其冲。对可疑分子进行的无差别屠杀,使九月成为腥风血雨的代名词。王室、吉伦特派、漏网的贵族、甚至作为军队顶梁柱的指挥官都未能幸免。卡莱尔虽然对王室不以为然,却不吝溢美之词,对国王、凄美的王后,特别是王弟奥尔良公爵在断头台上面对死神的表现给予肯定,对于藐视死亡的夏绿蒂·科黛、罗兰夫人、具有贵族气节的吉伦特派,以及视死如归的怒吼雄狮丹东,给予了英雄般的赞美。在最后的“热月”和“葡月”两章,卡莱尔描述了热月党人先下手剿灭雅各宾派的过程,并高瞻远瞩地展望了以拿破仑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崛起。

纵观全书,文学家的浪漫气质,并没有妨碍历史学家卡莱尔形而上学的政治判断。他不偏不倚,没有选择站在保王党、雅各宾派、神职人员或爱国者任何一边,捍卫其事业和意识形态,而只是作为道德评判者抽丝剥茧,将大革命的进程、滥用权力、可笑的一面和暴行,以区别于拉伯雷爆笑式的、英国人特有的严肃和诙谐宣泄于众。他对卢梭及其理论在大革命中的作用不屑一顾。他认为,卢梭的福音书带来的只有“死亡天使、枪决、溺毙、炮击、人皮制革”,而对国家的进步毫无建树。无论如何,他始终认为,法国不应放弃希望。

在他的笔下,长鸣的警钟、隆隆的战鼓、圣安托万郊区无套裤汉黑压压的人潮,贯穿了激荡的大革命整个进程;平庸憨厚的国王、“国王身边唯一的男人”王后、两面派米拉波、邋遢的马拉、雄狮丹东、海绿脸罗伯斯庇尔、女神罗兰夫人等人物栩栩如生;希腊神话英雄和圣经人物层出不穷。他像一个歌手,在演绎大革命这部史诗的过程中,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诙谐幽默,时而沮丧痛苦,恰当地掌控了抑扬顿挫的节奏。

虽然这是一部散文风格的著述,大段的议论也许会让读者感到困惑不解,但仍不失为一部别开生面的史学名著、一部引人入胜的莎士比亚式的文学作品。

刘毅

2017年6月8日于沈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