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精)/秦风老照片馆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英)约翰·汤姆逊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约翰·汤姆逊编著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精)》一本摄影人必读之书,中国摄影界人士无不肃然起敬的经典作品;出版一个半世纪以来,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远弗届。第一次完整呈现英文版四册原著,第一次拥有准确、认真的中文译本。150年前,汤姆逊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的镜头极为全面、客观,仿似身临其境、如在目前;他的文字朴实、生动,充满哲思,至今读来依旧启发良多。

内容推荐

约翰·汤姆逊编著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精)》讲述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衰腐的晚清帝国在喘气的间隙开始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改变悄然发生。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恰逢其时来到中国,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因此有了这部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也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层面地介绍中国的皇皇巨著。

1867—1872年间,约翰汤姆逊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镇江、厦门、福州、宜昌、九江、烟台、宁波……镜头下既有达官显贵与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时局,显要人物如恭亲王奕、晚清重臣李鸿章、两广总督瑞麟、军机大臣宝鋆、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毛昶熙、户部尚书董恂、数学家李善兰等,都有珍贵的影像呈现;又如烟客、媒婆、马快、兵卒、囚犯、纤夫、乞丐、僧尼、商贩、艺伎及识银、缫丝、制茶、葬礼等等社会百态都有生动的记录,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时的上海外滩,以及铁路、轮船等新的气息,也是书中重点观照的对象。

汤姆逊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大师,更是一位带着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观察者,他对中国社会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无论镜头或是文字,视角都颇为科学、严谨,至今仍觉新鲜、生动。我们看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不仅仅是1870 年代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因而很多时候,文字并不是照片的附注,而照片却可视为文字的说明。

汤姆逊出版此书的初衷,是为西方提供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资料,而在当下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目录

前言:中国影像收藏与出版新境界

译序:晚清中国的光与影

自序

【第一部】

 恭亲王

 香港

 香港的港口

 香港的轿子

 一个中国学童

 一个中国女孩

 一个香港画家

 香港的钟楼

 海傍

 疍家女孩

 疍家老妇和小孩

 曲艺人

 广州的帆船

 观音庙的正门,香港

 化缘的僧人

 香港的街道

 饭馆里的烟客

 吞云吐雾

 晚饭过后

 立志功名

 梳妆

 劳动阶层的四张肖像

 海口,新的条约口岸,海南岛

 两广总督瑞麟

 鞑靼士兵

 一位广州仕女

 女佣

 新娘和新郎

 广州

 昔日商馆的所在,广州

 英国领事衙门,广州

 一家广州当铺

 河南寺,广州

 五百罗汉堂

 住持

 广州的拣茶工

 广州的药房街

 踩制香片和珠茶

 出口茶叶的称重

 一家茶厂,广州

 一间品茶室,广州

 广州的绅士

 识银

 缫丝

 澳门

 台湾岛内的山道

【第二部】

 木栅的竹子

 台湾的原住民

 平埔番的民居

 平埔番的范例

 台湾府附近

 汕头

 中国南方的塔

 潮州府的桥

 男性的头像,中国人和蒙古人

 中国女性的发式

 中国的演员

 鼓浪屿

 厦门港

 厦门妇女

 中国女子的小脚

 福州的兵工厂

 福州租界

 永福的隐寺

 鼓山寺的住持和僧人

 老式帆船

 租界一隅,福州

 梯田

 牌坊

 福州的苦力

 马快

 乞丐

 轿子

 犁地

 蒙古马

 中国的水果

 茶树

 延平(YENPING)的急流

 小船

【第三部】

 浙江 宁波

 福建会馆

 雪窦山

 上海

 上海外滩局部,1872年

 上海的独轮车

 纺纱机

 中国的法庭和惩处方式

 枷刑

 站笼

 普陀山

 扬子江

 银岛

 金山寺

 南京的兵工厂

 南京

 明孝陵

 洋枪队

 九江(租界区)

 街头小贩,九江

 九江码头

 锯木工在工作

 织带机

 汉口

 汉口(租界)

 黄鹤楼

 从汉口到巫峡

【第四部】

 中国的政府机构

 李鸿章

 芝罘

 天津

 国子监 北京

 观象台

 观象台

 中国的房屋

 女性的发型

 前门大街

 钟楼,北京

 鼓楼

 北京的一家店铺

 活人墓

 中国的医生

 街头娱乐和消遣,北京

 古玩商

 中国的青铜器

 古瓷

 满族女士和她们的婚姻

 孔庙里的圣人牌位,北京

 李善兰和他的学生们

 北京的一座牌楼

 满族葬礼,北京

 班禅喇嘛的衣冠塔

 圜丘和天坛,北京

 满族士兵

 蒙古人

 朝鲜人

 圆明园

 铜亭,万寿山

 石像生,明陵

 长陵棱恩殿

 守夜人,北京

 北京的骆驼

 南口峡谷

 居庸关云台

 长城

【附录】

 约翰·汤姆逊与《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汤姆逊的中国视野

 再版译者后记

 原书及翻译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缫丝

人们对于我的照相设备迷信的恐惧,致使这张照片成为我从生丝产区获得的唯一的一张照片。我原打算将这一工业分支相关的各种操作完整地拍摄下来,为此我特意跑了一趟。广东很适合桑树的生长,这种树被用来养蚕。这项产业为千千万万小农家庭提供了一种有利可图的副业,他们划出花园的一部分用来种植桑树。生丝生产中那些细致的操作由家里的女性成员来主持,她们的职责包括收集蚕卵,小心地照看孵化的过程——通常在4月间进行,给那些小虫喂食嫩桑叶以使它能进行它那不可思议的工作,然后,当它盖好它的丝制房子,勤劳的一生告一段落,它也为欧洲的织机准备好了蚕茧。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应该感谢中国,而养蚕的技术和丝绸的输出也许可以被看做是中国给予西方国家的最重要的两种恩惠。我在这个国家获得的最有趣的体验之一,就是这种广泛分布的工业所呈现的朴素面貌,以及那些贫穷的工人们的谦卑和勤劳,与他们的辛勤劳动最终变成的衣袍的华美和高昂价格的对比。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村庄,所有的妇女和足龄的孩童都从事缫丝的工作。他们使用的机器十分原始,照片上展示的这一台已经是最先进最好用的了。工人们不愿接受任何更复杂的机器,他们拥有完善的行会组织以至可以联合起来对抗雇主。中国的工人们对引入可以增加劳动产出的机器的抗拒与发生在印度的情况有些相似——因为修建铁路需要搬运大量的土石,政府为劳工们配发了手推车,用以取代他们传统的小筐。而这些劳工只是将手推车装上一筐土的分量,然后像顶篮筐一样将它顶在头上。中国的工人又相当有主见,如果他认为雇主的要求是错误的,他会积极主动地进行矫正。一个在香港的英国商人给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正好能说明中国工人的这两种特质:我的这个朋友长期为佛山的一个铜匠供应某个特定厚度的黄铜片——佛山相当于中国南方的伯明翰。某次这个铜匠订了一批稍微薄一些的铜片——他说这样的应该既好用又省工,然而当匠人们接到这批货的时候,反而决定拒不开工了,因为这些铜片取代了他们原来耗费在打制上的时间和劳力,同时又给了订货人一个杀价的机会。于是汶批铜片被退回来了。

澳门

澳门在过去是广东香山外海的一个小岛,与大陆有一个沙洲相连。中国人很不喜欢这种状况,于是在1573年,在解决了几次涉及葡萄牙人的争端之后,他们在沙洲上修建了一道关闸,打算将这些外国人隔离于中国本土之外。中国人关于早期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以及这个殖民地如何建立的记述,与葡萄牙作者的说法大相径庭。按照后者的说法,在16世纪初,葡萄牙人试图在宁波和汕头附近建立两个商馆,这个计划没能成功。到1552年,他们得到中国政府的许可在澳门修建一个存放货物的仓库,这应该就是这座城市最初的萌芽。“最早着手的建设包括一系列防御工事和一个教堂。直到居留区建立起来后很长时间,中国政府都没有要求租金——实际上,直到1582年。”“大约在1580年,教皇格利高里三世(Gregory Ⅲ)在澳门成立了一个教区,自那时起总共有十三位主教被派驻到这个港口。”在中英战争尘埃落定和我们在香港的殖民地建立起来之前的那段时间,澳门经历了它最繁荣的时期。

正是在那段时期修建了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于是这里逐渐呈现出现在看到的这番面貌。海湾前主要的宅邸,沿着海湾修建的被称作南湾街(Praya Grande)的宽阔的马车道,都显示在这幅插图里。这张照片拍摄于南湾街南端主教湾旁边的山上。内港位于半岛的西北边,那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一部分。一些狭窄肮脏的小巷将南湾街与城市上半部的主要街道连接起来,那里的房子有着古老而有趣的外观,它们都很破烂,却被主人刷上各种鲜艳的颜色,色彩搭配得协调与否好像完全不予考虑,在一个欧洲人看来这就像一个老女人那皱巴巴的脸上鲜亮夺目的腮红一样让人不舒服。在这些曾经繁忙的街道上已经很难看到贸易的迹象——非但如此,这里甚至没有多少生气了——除了中午的时候黄色面孔的礼拜者拥向教堂,或是夜晚漫步于南湾街,听见花园里有音乐声传来。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社会、风俗、气候——以及种族的融合残酷地改变了那些早期葡萄牙人的后裔,与新近从祖国来到这里的同胞们相比,他们身形更矮小,肤色更黝黑,甚至比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要黑。当然这是一些个例,但是在这里确实很难找到一张基本上还看得过去的面孔。不过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这只是存在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以及他们中间的混血后裔身上。

同样的结果也见于那些生活在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在那里你很难找到哪怕是最细微的西方血统的痕迹,但是从一些欧洲风格的物品上还是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比如说一顶海狸皮的帽子——父亲传给儿子,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到今天依然是那种介于本土与外国风格之问的可笑的混合装扮的一个必要元素。澳门为香港的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避暑地。每天都有轮船往来于两个港口之间,全程大约需要四个小时。南湾街有一家很好的旅馆,在它的阳台上你可以呼吸到清新的海风,观赏海湾的美景,看成队的渔船静静地泊在港内,或是扬帆穿梭于各个小岛之间。每周三次旅行者可以搭乘轮船前往广州,拜访那座古老却又遍地新奇的城市。澳门的城里城外有很多风景如画的小径,静谧的沙滩静候着那些想要来个舒适的海水浴的游人。在一座私人宅邸的花园里,立着贾梅士洞,据说他在这里完成了《萄国魂》又名《贾梅士史诗》的最重要的篇章。贾梅士的一生是一次神奇的冒险,不管是在他来到澳门之前还是之后。“作为一名战士,摩洛哥帝国、阿特拉斯山的山脚、红海、波斯湾,都留下了他征战的足迹。他两次绕过好望角,出于对自然的热爱,他花了十六年时间观察印度和中国的海洋。1556年他被放逐到澳门,原因是他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反对政府。”——这种用来对付诗人和天才人物的草率的处理方式也见于其他国家,即使到今天也仍然有所耳闻。从1848年起澳门因苦力贸易而臭名昭著。那些不幸的人被运到古巴、秘鲁以及其他一些南美港口,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被人从广东或者附近的岛屿上绑架来的。他们先是被禁闭在澳门的“猪仔馆”里,然后被塞进拥挤不堪的运输船——惨无人道的对待导致频繁的反抗和屠杀;疾病和死亡也如幽灵般一路相随,然而对那些可怜的人们来说,这也许反而是一种解脱。下面这段引述可以证明前面的说法并不夸张:“1865年10月,‘海洋女神号驶离澳门开往卡亚俄。到达塔希提岛的时候,船上装载的五百五十人只剩下一百六十二人了。”

现在澳门的苦力贸易已经被严格地监管起来了,这主要得益于现任总督对这一急需改善的状况所做的积极开明的努力。P158-166

序言

前言中国影像收藏与出版新境界

尽管约翰·汤姆逊的四册巨著《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已出版逾一个半世纪之久,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远弗届,尤其中国摄影界人士一提到这位摄影大师和他的经典作品时无不肃然起敬,然而,这套书却始终没有中译本,其中的图片多半是零零散散地被刊载在不同的杂志和书籍中。一般的中国人,都是在国外博物馆或美术馆的玻璃展柜中见到这套书,既不可能触摸,更不可能逐页阅读。中国人手中既无此无价之宝,完整的中译本自然难以产生。

幸运的是,秦风老照片馆近年耗费巨资购藏了一套四册完整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而且品相极佳,这是迄今中国人收藏的唯一一套。站在推广影像文化的角度,我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宝贵的机会,立刻展开中译本的出版工作。我们邀请了热爱影像、知识渊博的年轻影像评论家徐家宁先生担任译介工作。由于书中文字涉及大量中国地理名词以及时代背景,家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考证,务求翻译得准确完美,其治学之严谨、态度之认真,令人佩服。另外,就编辑方式而言,原书为大开本四册,约重达十七公斤,堪称巨著。为了阅读的便利,我们将中译本合为一册,以小开本精装形式呈现,同时尽量保留原书图片编辑的顺序和风格。今天,我们读中译本时,仍可感受到英文原著那特有的影像艺术风格。

简言之,这本有关近代中国的影像巨作的问世,应为中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而且,随着这本书的出版,秦风老照片馆也步入了中国历史影像收藏出版的新境界。

后记

二○○九年秋天,我开始着手翻译《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这本书的时候,和照片有关的世界与今天有些许不同。那时我有一部诺基亚手机,它能拍摄三百二十万像素的数码图像。我无法将它当作一个可信赖的拍摄工具,因此与很多意图建立个人影像记录的普通人一样,我也拥有一台数码单反相机,还有两个可置换的镜头。在那前后的一些年里,沉重的摄影包提供一种品质的保证,也代表一种态度。我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就像我的父辈在他们力所能及的程度上学习暗房技术。我在电脑里管理所有的照片,建一个网上相册展示那些挑选出来的、经过后期处理的作品。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算不上摄影作品,但它们的存在于我个人却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性,因此在某个地方永远有一个空间,用来保存那些即使永不翻看也不会删除的图像文件。“保存”是电脑时代最重要的一个命令,对谨慎的使用者来说已成为一种习惯。

五年之后,回头看过去,不禁感叹竟然是那么短的一段时光,只不过是新时代到来之前旧思维与新技术相互适应的一个过渡期,转瞬即逝。在这五年里拍照真正变得跟书写一样平常,图像的发布和传播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日益简单又高效。当然摄影依然并且永远是一门艺术,专业而勤奋的摄影师通过作品传递的力量与美,依然会带来广泛的欣赏和技术上的模仿;只是普通人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图像这种工具来记录生活、传达思想,因为拍摄设备已十分便携,成像效果已足够表达的需要,并且产生和接收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值得计算的费用了。这无疑可以被视作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因为换一个时间和地域的背景,这也是书写由知识阶层向普通民众扩散至普及的过程。这种普及会在怎样的程度上塑造未来的世界,几十、几百年后的人们会给出准确的答案;在今天,我们只能梳理出在摄影已有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世界有多少变化,摄影有多少参与。与刚刚开启的这个新时代可预见的发展相比,过去那个相当长的由少数人拥有相机和掌握摄影技术的时代,已经努力通过影像的方式为它的未来保存信息,但以捋清旧日人、物、事这种需求来说,现有的资料似乎永远是不够的。

那些产生于几十至一百多年前,如今借实物的流转、出版或是网络重现于大众视野的老照片在今天的价值,因关注者个人的偏好而有不同的论证。在任何时期对摄影作品中艺术性的寻求都是超然而必需的,在收藏领域每张照片的身价则现实而具体。然而老照片在今天收获的关注常常来自艺术评论家和收藏家以外的其他门类的研究者,现今的传播方式为历史影像开辟了一条最大程度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那就是在众多专业的、业余的甚至无意中瞥见的观看者的协作下,由故纸堆中久远的一页,变得清晰明确,可供使用。

在今天我们还无法谈论那些于社交媒体上海量呈现的个人视角的照片的价值,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现在开始的这个时代,将会提供足够的参与者和技术手段,为未来的人们构建一个可观看、查询、尽可能全面展示的历史。从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间点上,越往前,世界越是依靠片段来拼凑,在时间的河流中被淹没被遗忘的部分远大于后世的了解,基于文字描述和历史遗物的设想维持着我们与过去的联系。即使在摄影术出现之后,在较早的时期它对世界的记录因摄影师的足迹所至而限于一定的范围,影像的保存和传播也伴随着各种不尽如人意的轶散。因此便产生一些悬念,即关于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有没有或者有多少影像的记录产生和留存?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是不是还尘封着另一个地方的历史瞬间?

新的资料采集和通信方式为历史影像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照片的持有者和对内容更有发言权的本土研究者之间,即使隔着半个地球也能畅通无阻地交流;同时因其包含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诸多有价值的内容,与老照片有关的整理和研究成果经由互联网的直接展示或间接推介,向更广的人群传播。许多人第一次看到故乡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的样子,或是得知国外的某个图书馆里,竟然保存着自己祖先的相片。不少人对历史影像的挖掘,是出于对那些与自己的血脉和根系相关的历史风物一探究竟的求知心理,因为在有相机存在的前一百多年里,尽管照片或稀少或零散,远不够建立起以任意个体为中心的时间线——就像今天的技术和工具正在做的那样,却也在有限的范围内提供了一种追溯的可能,决心加上一点运气或许就能有所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走出的每一步,都可能厘清一个疑问,或是为他人提供有效的帮助。众人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影像的研究,助其扩大了影响,更促进了新的影像资料的发掘和显现。

当《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文版初版面世时,我希望这部生产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著作的中译本,能向更多人展示镜头下一个接近全景式的晚清中国社会。至今这依然是对收录在本书中以及约翰‘汤姆逊其他作品的中肯评价。渐渐地,我也发现在进行全景式浏览的总体意愿下,不同的章节会特别吸引来自不同地方、拥有不同偏好的读者。每个人都在建立一个由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向外延展的知识空间,对摄影作品的理解、对历史人文的寻访,显然可以随个人的共鸣点所在而进行私人化的选择。小众乃至个人化的对旧日影像及其他史料的收集,与着眼大历史的研究同样有价值并值得尊重。个人视角的历史可以帮助构建出更加丰富的当时世界的图景,这在已经开始的未来将会得到验证;将之对应到过去,则是让那些本来有所留存却因价值判定的不同而被闲置或丢弃的碎片,回到可以被注视的位置上。

国内外关于汤姆逊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经进行得相当深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本书的翻译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多种资料的支持和佐证。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疏漏和疑点,直到书稿付印之后,才在众多师长和朋友的帮助下逐渐完善。在此特别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香港中和出版社,是他们的热忱和严谨让这本书以如此精美的面貌呈奉。在我着手之初便抱有这样的愿望,即希望在轻松畅快的阅读性之外,本书也能作为一份可供翻阅的资料,于需要的人有用,或者至少是提供一个切入点以供进一步的查证。所以我内心并不希望书中的文字就是最终的版本,往后每一个新的发现,每一个细小疑点的提出和解决,都会是它资料性的一点提升,进一步的完善是向约翰-汤姆逊这位纪实摄影的先驱和他的作品致敬的方式,理应没有终点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