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篇 人造板科学技术的发展
1 人造板发展历程回顾
1.1 纤维板
1.2 碎料板
1.3 胶合板
1.4 普通人造板的共同特征
参考文献
2 人造板科学技术研究趋势
2.1 人造板技术现状
2.2 未来的人造板新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第 五胶人造板的原料及其基本性质
3 无胶人造板的原料要求及性质
3.1 无胶人造板的原料要求
3.2 木材的性质
3.3 非木材植物原料的特性
参考文献
4 乔木
4.1 白桦
4.2 风桦
4.3 光皮桦
4.4 水曲柳
4.5 紫椴
4.6 毛白杨
4.7 响叶杨
4.8 小叶杨
4.9 大青杨
4.10 青杨
4.11 加杨
4.12 杨木木材解剖要点
4.13 杨木木材通性
4.14 拟赤杨
4.15 山枣
4.16 水青冈
4.17 核桃楸
4.18 苦楝
4.19 白榆
4.20 黄榆
4.21 春榆
4.22 欧洲榆
4.23 榔榆
4.24 榆木木材通性
4.25 榆木木材解剖要点
4.26 蓝桉
4.27 柠檬桉
4.28 赤桉
4.29 大叶桉
4.30 野桉
4.31 枫香
4.32 香樟(樟树)
4.33 杉木
4.34 红皮云杉
4.35 落叶松
4.36 马尾松
4.37 鸡毛松
4.38 臭冷杉
4.39 柳杉
4.40 鱼鳞云杉
4.41 红松
4.42 金钱松
参考文献
5 灌木
5.1 沙棘
5.2 柠条
5.3 沙柳
参考文献
6 竹材
6.1 竹材的结构特性
6.2 竹材的物理性质
6.3 竹材的力学性质
6.4 竹材的化学组成
6.5 竹材的加工特性
参考文献
7 作物秸秆
7.1 稻草
7.2 麦秸
7.3 蔗渣
7.4 棉秆
7.5 麻秆
7.6 玉米秸
7.7 高粱秸
7.8 芦苇
参考文献
第3篇 无胶胶合研究进展
8 无胶胶合研究沿革
8.1 国外无胶胶合研究进展
8.2 国内无胶胶合研究进展
8.3 问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9 干法无胶胶合技术的新探索
9.1 干法无胶胶合技术的可行性
9.2 干法无胶胶合技术路线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篇 无胶胶合机理解析
10 木质材料的界面特性与表面分析
10.1 木材的润湿性
10.2 木材的耐候性
10.3 木质材料的表面分析
参考文献
11 干法无胶纤维板的胶合机理分析
11.1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1.2 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
11.3 纤维素结晶度分析
11.4 热重分析
参考文献
12 漆酶活化竹刨花板胶合机理分析
12.1 漆酶活化处理条件对竹材ROS自由基变化的影响
12.2 漆酶活化产生的ROS自由基对板材性能的影响
12.3 竹材化学成分对产生活性氧类自由基的影响
12.4 漆酶活化竹材制板过程中原料的XRD分析
1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篇 无胶人造板各论
13 无胶湿法纤维板
13.1 无胶湿法硬质纤维板
13.2 无胶湿法硬质纤维板的新型添加剂
13.3 无胶湿法中密度纤维板
参考文献
14 无胶干法纤维板
14.1 无胶干法纤维板制板工艺与性能研究
14.2 无胶干法纤维板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
14.3 表面润湿性分析
14.4 无胶干法纤维板燃烧特性分析
参考文献
15 无胶碎料板
15.1 概述
15.2 无胶稻草碎料板的研制
15.3 无胶竹碎料板的初步研究
15.4 无胶非木材植物与木材复合人造板的初步研究
15.5 结论
参考文献
16 无胶胶合板
16.1 影响无胶胶合板结合强度的因素
16.2 无胶胶合板与原料的关系
16.3 无胶椴木胶合板
16.4 无胶竹胶合板
16.5 无胶细木工板
参考文献
17 漆酶活化法无胶人造板技术研究
17.1 湿法漆酶活化竹刨花板制造工艺研究
17.2 干法漆酶活化竹刨花板制造工艺研究
参考文献
18 总结与讨论
18.1 压力和温度
18.2 活化剂种类和用量
18.3 用材树种和纹理
18.4 交联物质——填缝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