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听后勃然大怒,威胁道:“先生可曾听说过天子发怒?”
“我没有听说过。”唐雎镇静地答道。
“天子一旦发怒,便会尸横百万,血流千里!”
唐雎面无惧色,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平民发怒呢?”
“平民能发什么怒,充其量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板,以头撞地罢了。”秦王鄙夷地说。
唐雎慨然说道:“大王错了,您说的是平庸的人发怒,并非志士发怒的样子!当年专诸刺杀王僚时,彗星遮住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虹穿过了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飞扑在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志士,他们胸中怒气未发,祥瑞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他们和我合在一起,我就将成为第四个志士了。若是志士真的发起怒来,顷刻间就会倒下两具尸体,血溅五步之内,天下的人穿白戴孝,事情或许就发生在眼前!”
唐雎说完,猛地拔剑而立,直逼秦王。望着怒目圆睁的唐雎,秦王不禁魂飞魄散,慌忙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不要如此怒气冲天,我明白了,韩国、魏国先后灭亡,而那安陵君凭着仅有五十里领土却能幸存,只因为有先生你在啊!”
唐雎完成使命,佩着剑回到安陵,秦国虽然强大,但却没有得到安陵的领土。
读完唐雎的故事,司马公子不禁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得很多,唐雎不但有随机应变的智谋,也有一柄利剑和一身精湛的剑术。他必定是又读书又学剑啊!可我只读书……一连几日,司马公子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葚至被搅得茶饭不思,无心读书。
从此时起,司马公子陡然萌生了学习击剑的念头。他觉得,只是苦读诗书,还是难以成名报国的,如果有一身好剑术,再加上饱读诗书,文武双全,那就好了。思前想后,司马公子找到母亲,向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迟疑了半天,母亲才说:“父亲恐怕不会教你学剑的。”接着母亲讲了一件事情,她说,司马先生很小的时候,司马家与一个剑客有着一些联系,那剑客是一个山东剑侠的后人,剑术非常高明,在中原老家他只教了司马先生一人。后来,那剑客去了长安,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司马先生学会击剑之后,曾非常用功,以致有一段时间荒废了读书。又过了一些日子,他拼命读书,再也不摸剑柄。直到儿子出生前的几年,他才重新练起剑来。曾有不少人想跟司马先生学剑,可他从未答应过。
听了母亲的话,司马公子心凉了半截。有几次,他硬着头皮,想跟父亲说出心里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不如以木代剑,暗中跟父亲学剑。于是便有了前面的一幕。
听了儿子的话,司马先生捋着胡须,若有所思。过了老半天,才神色凝重地说:“你把这么多天学的剑舞给我看看吧。”边说边递过了自己的剑。
司马公子在父亲面前,拿起真正的剑,有些胆怯,操剑也特别费力,虽然步形身架颇像那架势,但剑与腕甚至身体都不甚协调。
P11-12
历史塑造出代代相传的绝代佳人,可对她们的生平事迹却又不屑一颐。除了那些跻身政坛的皇后嫔妃在史传中占了一点篇幅,且是惜墨如金,更多的美女佳人都只是在笔记、野史、小说、传奇、民间故事中才能搜罗出一点点传闻轶事,有的已变得面目全非。
传统的历史给了男人更多的关照,却少了对女人的关注和荣耀,她们是中国历史绕不开的死结。 “红颜才女”系列图书共10本,从另一个视角展示了这些女性的美丽、欲望、才情和智慧等,并作了客观的评价。书中呈现了卓文君、班昭、蔡文姬、谢道韫、薛涛、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顾太清lo位女中豪杰的风采,她们离奇跌宕的身世和不可复制的命运,无不是一个时代与历史的精彩缩影。
西汉卓文君天生丽质,容貌姣好,自幼聪明伶俐,博闻雅识,诗歌词赋,无一不精,更兼擅长音律,琴技无双。然而,这朵娇艳欲滴的鲜花,却遭到狂风暴雨的摧残:父亲为了攀附权贵,将她嫁与李家公子。丈夫体弱多病,撒手西去,文君只得独守空房。李府内妻妾争风吃醋,丑态百出,文君发现身边有一双邪淫的眼睛……才华横溢而又穷困潦倒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见倾心,双双坠人爱河。琴声相约,雪夜私奔,文君冲破世俗观念,抛却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扑人爱人怀抱,贫寒的生活随之压向她柔弱的肩头。他日司马相如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心生纳妾之意。卓文君悲痛欲绝的眼泪化作哀婉动人的诗句,相如读罢如当头棒喝,羞愧中找回从前的自我,二人始得生死相依,百年好合。
东汉班昭出身儒学世家,父亲班彪是远近闻名的学者,长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次兄班超,为汉代著名外交家。在父兄的影响熏陶下,班昭学问广博,很有才干。十四岁时,班昭嫁于同郡人曹世叔。丈夫早年去世后,班昭清守妇规,举止合乎礼仪,气节品行非常好。班昭晚年,身患疾病,家中女子们又正当出嫁的年龄,班昭担心她们不懂妇女礼仪,令未来的夫家失面子,辱没了宗族,于闲暇时作妝诫》七章,以做勉励,书成后,对宫内妇女的教育很有帮助。班昭还继承长兄班固的事业,续写《汉书》。
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是天生才女,通音律,善辞赋。命运苦难,她从繁华坠人风霜,宿命轮回,她遭遇爱与生命的流离。各色岁月一一尝遍,她终是无悔此生。她用一生风雨打磨饱满的灵魂,诉说着千古幽思。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悲愤诗》与《胡笳十八拍》再现了蔡文姬凄楚的生活经历与悲愤的思想感情,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千古绵唱。 东晋才女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文姬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在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薛涛是古代十大才女之一,唐代首屈可指的女诗人,历史上的才女不少,但没有哪一个能像薛涛那样才艺双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尤其在人生经验和政治素质上的历练无人可比。薛涛和很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女子一样,有着清丽的容貌,虽然不幸坠人风尘,她的心灵却生长着一双自由的翅膀,以天性敏感和细腻,委婉地书写着温润的内心世界,细致人微地发掘个体生命体验,用哀怨的泪水勇敢地控诉时代的不公。身处庞大而炫目的诗歌唐朝,在那些光焰万丈的文学繁星中,她灼灼地发出自己的光芒,注定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晚唐的女诗人当中,以鱼玄机最为知名,也最为传奇,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又被誉为“才媛中之诗圣”。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风流佳人,却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牵连进包括笞杀婢女绿翘在内的多宗谋杀案,最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
宋代李清照的人与文,是一致的清丽,一样的充满光的气味,她是绝品的女子。生命被把持得清洁自如。纵然有曲折、有挫折、有跌宕、有不可预知的舛错,但她携着内心清正的道一点一点化解,从不拖沓。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她生于仕宦之家,饱读诗书,精通音律,尤擅诗词,后人称之为“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但却婚姻不幸,遇人不淑,与丈夫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情绪时时抑郁苦闷而又无可奈何,她只有寄情于诗,移情于物来排遣爱情生活带来的“颦眉”,最终因抑郁早逝。传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明末柳如是是秦淮八艳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二十四岁遇见钱谦益,他们以诗文为媒,惺惺相惜而走到了一起。面对改朝换代,柳如是与钱谦益两人由于认识上的不同,陷入了巨大的分歧之中,感情出现裂痕:一个远去北京做了清廷的官员,一个南下追寻抗清的南明军队。当一切繁华落尽,两人再度破镜重圆,在红豆山庄过起了平淡而恬静的田园生活,钱谦益死后,钱氏族人意欲争夺钱家家产,柳如是为了保全后代与钱氏家族的财产,用三尺白绫自缢而死。
顾太清是清代著名女词人。著作小说組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陸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顾太清多才多艺,且一生写作不辍,她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小说、绘画,尤以词名重士林。她做诗词全凭才气,不摆“唐模宋轨”的架子,倒也潇洒自如,平添一种风流态度。
女性用自己的经历创造历史,但在由男性书写的历史上,她们的存在史、她们的挣扎与奋斗、她们的快乐与痛苦都被压抑在黑暗之中,所以她们的人生经历更值得一读,透过它,人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读历史。
为了增加图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古今大量史料和札记轶闻,也参阅了今人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相关著作和文字,特对此隆重致谢。凡所参考文字大部分已得到作者同意并付予相应稿酬,但也有部分文字无法联系到原作者,若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贵文,烦请联络我处获得稿酬。
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到了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世爱情,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17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纵观文君相如的一生,他们厮守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到二十年,他们的完美人生竟然是出奇的平淡,在平淡中开始,又在平淡中结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光里,他们既有为油盐柴米发愁的穷苦日子,也有大富大贵的幸福时光,既有相亲相爱、如漆似胶的岁月,也有感情亮红灯、忠贞遇考验的时刻。可以说,正因为他们的爱情人生是曲折平淡的,才更为真实可信的;正因为是真实可信的,才更为值得后人推崇和重新演绎的;同时也是现实而完美相结合的爱情故事的典范。他们的千古爱情向我们揭示一个道理:平凡就是伟大,曲折蕴藏完美。
本书按时间的维度讲述了一代传奇才女卓文君坚毅而又传奇的一生,书中结合她的词作,为读者展现了她的少女情怀,年少丧夫,寡居受气,偶遇相如,为爱私奔,当垆卖酒,守护爱情的过程。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
卓文君大胆地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她当垆卖酒迫使父亲承认她的婚事说明她很机智。以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有才有德。在晚年,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时候,她不像一般女人那样逆来顺受,也不像泼妇那样骂街,而是以诗来警诫丈夫,挽回爱情。卓文君的经历为以后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
南宋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亭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两千多年来,文君和相如的故事就好像一坛老酒,时常激起我们品尝的欲望,可谓常品常新。就让我们随着本书一起来品尝品尝吧!
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漏缺点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希望本书可以让广大读者从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全面细致地了解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
月缺花残,香消玉殒;附庸风雅,文采飞扬。一个是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一个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有才气,有文采。姜越编著的《为爱当垆(卓文君)/红颜才女系列》讲述卓文君的经历是传奇爱情的缩影,也为后代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
汉代才女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十六岁时嫁人,几年后,丈夫过世,返回娘家住,后与才子司马相如相恋,两人私奔。姜越编著的《为爱当垆(卓文君)/红颜才女系列》按时间的维度述了一代传奇才女卓文君坚毅而又传奇的一生,书中结合她的词作,为读者展现了她的少女情怀,年少丧夫,寡居受气,偶遇相如,为爱私奔,当垆卖酒,守护爱情的过程。本书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