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怀主编的《抚顺民国往事》是抚顺市政协组织编写的抚顺民国时期的社会历史,包含民国时期抚顺的社会、工业、人物、抗争等方面,再现了民国时期抚顺人民在压迫下的痛苦生活,以及不屈不挠的抗争。
这本书吸纳了史学界公认的党史资料、文史资料,市档案馆近年来最新挖掘整理出来的民国档案一史料,采用了大量珍贵的档案馆藏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可以说,这种以纪事体裁原汁原味地反映民国抚顺历史,在抚顺历史学界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史学界存史研史的空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抚顺民国往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潘怀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潘怀主编的《抚顺民国往事》是抚顺市政协组织编写的抚顺民国时期的社会历史,包含民国时期抚顺的社会、工业、人物、抗争等方面,再现了民国时期抚顺人民在压迫下的痛苦生活,以及不屈不挠的抗争。 这本书吸纳了史学界公认的党史资料、文史资料,市档案馆近年来最新挖掘整理出来的民国档案一史料,采用了大量珍贵的档案馆藏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可以说,这种以纪事体裁原汁原味地反映民国抚顺历史,在抚顺历史学界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史学界存史研史的空白。 内容推荐 潘怀主编的《抚顺民国往事》以鲜明的政治主题、直观的叙事体例、可读的纪实语言、真实的历史档案资料再现了抚顺社会变迁、近代工业发展、抗日英勇斗争、历史名人事迹、社会民生百态。政权更迭引发的社会动荡,因煤而兴促就的经济转型,敌寇侵略激起的民族救亡,通过千金寨、欢乐园、永安台、平顶山、兴京城、三块石等地点,通过1912年民国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抚顺解放等时间节点,演绎时空几经转移,世事几度变迁,演示出了民国抚顺的离乱、哀愁、血腥、悲壮。 目录 序 概述:民国抚顺 岁月沧桑 第一篇 社会经纬 抚顺地区的区划建制 城市的形成 千金寨的变迁 我国最早的有轨电车 城市供水与煤气 日本人高级住宅区永安台 张作霖的空冢——元帅林 日伪警察机构 伪地方法院和监狱 粮谷和物资集散地——粮栈街 金融业的演变 因煤而兴的商业 日本人在抚顺地区“经商” 欢乐园的著名商号 “李记·龙泉海”烧锅 “九一八”事变前的抚顺矿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接收抚顺 “和战”之际的东北局抚顺会议 话剧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历史演变 千金寨的中西医 佛教的兴衰 第二篇 工业沧桑 抚顺煤矿的形成 民族工业的先驱——华兴利公司 亚洲最大的露天矿——抚顺西露天矿 抚顺煤矿的标志性建筑——龙凤矿竖井 发现抚顺油母页岩 炼油工业的兴衰 电力工业的兴建——坑口发电 电力供应的特殊管控 冶金工业快速发展的缘由 抚顺铝业的中国第一 机械工业的规模化发展 第三篇 铁血抗争 抚顺工人联合会 活跃在辽东山区的抗日自卫军 义勇军英勇抗顽敌 中共抚顺党组织初期活动 中共奉天特委领导的反日斗争 灭绝人性的平顶山惨案 妄图用“烟枪”征服关东 妓女的辛酸和血泪 残暴的“集家归屯” 东北人民革命军初进兴京 抗日联军收编“山林队” 日满统治时期的奴化教育 老秃顶子——抗日的丰碑 杨靖宇全歼伪军邵本良部 抗联一军两次西征 用特殊形式斗争的“特殊工人” 臭名昭著的“勤劳奉仕” 残害生灵的矫正辅导院 三块石的记忆 黎明前诞生的“爱矿委员会” 独立十师解放抚顺 第四篇 人物春秋 爱国民主人士王卓然 杨靖宇在抚顺 工运领袖林仲丹 义勇军将领孙铭武、孙耀祖两兄弟 义勇军辽东总指挥李春润 抗日英雄粱瑞凤 著名的义勇军领袖李红光 英勇献身的抗联师长王仁斋 “巡幸”抚顺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抚顺县首任知事程廷恒 邵家大院掌门人邵让之 书法名家徐振山 评剧大王筱麻红 一代歌后李香兰 进步作家王秋萤 爱国学者王福时 接收抚顺县建设新政权的张澍 第一任抚顺矿务局局长王新三 第一任临时市委书记兼市长李涛 第五篇 民生百态 山阳楼里的“盛宴” 种稻在抚顺的推广 公务宴会禁喝洋酒伏特加 南彰党的睿亲王地产 金蝴蝶率匪袭千金寨警所 千台山大悲寺的兴衰 高尔山观音阁子夜盗案 储蓄会的兴衰 犯人脱逃知事被罚 日本关东大地震助赈公函 葛布街三义庙和尚屡行不义 县公署接待令“一饭一蔬” 矿权转让中的阴谋 进驻抚顺的“洋保险” 佟道尹兴学重教留声名 千金寨真假“稻香村” 火头军花假币挨罚 班主名伶惹官司 复兴金店大劫案 妇女界拟建女子青年协会 巫医作法酿成大祸 第一商场踩踏致死案 官办敛财的赛马场 香火繁盛的老君庙 反动组织“一贯道” 抚顺最早的工人刊物——《抚顺工人》 试读章节 日伪警察机构 日本侵略者霸占了抚顺煤矿后,以“维护权益”为名,在抚顺设立了奉天警务署抚顺出张所。这就是日本侵略者在抚顺最早设立的警察机构。 1909年7月,日本侵略者把抚顺出张所升格为奉天警务署抚顺支署(藤田任署长,署员有几十名),妄图以刺刀为其殖民阴谋张目。 随着抚顺炭矿采掘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增多,日本的警察机构也不断扩大,警察支署很快又升格为警务署。1919年4月13日,关东都督府被关东厅取代。在此以后,抚顺的日本警察机构施行“关东厅官制”。1926年,警务署又改称为抚顺警察署。 在奉系军阀统治时期,日本警察千方百计地刺探中国官方内部的情况,利用手中的权力,残酷迫害抚顺人民,还以保护市郊朝鲜族农民为借口进行特务活动。对中国共产党在抚顺的组织与活动,日本警察更是丧心狂地进行侦察和破坏。1929年8月,日本警察在叛徒范青的帮助下,逮捕了杨靖宇等同志,破坏了中共抚顺特支,对被捕人员严刑拷打,残酷迫害,最后交中国官方处理。1930年,日本警察又破坏了中共抚顺县委。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建立了庞大的警察机构,实行法西斯高压统治。1932年3月1日,在伪民政部内设立了警务司,各省设警务厅,各县设警务局。抚顺当时是县,设的是警务局,内设警务、司法、保安三个股和一个警察队。警务局下设千金寨(后改新抚顺)、抚顺城、下章党、营盘、东社、塔峪、阁老沟、马郡丹、高官寨九个警察分局,各分局均有十五六名警察。县警务局的警察计有200余名。 1932年9月11日,伪满洲国公布了《治安警察法》,禁止秘密结社,不准随意集会,在公共场所,不许张贴图画、散发传单、进行讲演,违者严加惩处。1932年9月,日伪警察协助抚顺宪兵分遣队,对平顶山居民进行了大屠杀。日伪警察还和煤矿的把头、劳务部门勾结在一起,对工人进行侦查与监视,残酷地镇压工人运动。在奉天特委领导下的中共抚顺特支的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惧,日伪警察协助抚顺宪兵分遣队,进行侦查,千方百计地寻找共产党人的行踪,最后于1933年4月逮捕了抚顺的几名党员,又一次破坏了中共抚顺特支。 为了割断抗日武装和广大农民的血肉关系,置抗日武装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日伪警察还大肆推行杀光、烧光和抢光的三光政策,大搞归屯并户。1935年,抚顺警务局长下令,在抚顺周围的边塞地区,实行归屯并户。在他的指挥下,大批警察窜入农村,用武力强迫大小沟汊,特别是抗日武装活跃地区的分散居民,一律限期迁到指定的居民点,在居民点周围修围墙,设据点,由警察把守,不准居民随意出入。对居民原居住的地方,一律杀光、烧光和抢光,制造无人区,农民群众遭受了巨大的灾难。 尽管敌人大搞归屯并户和围剿,但在农村广大的天地里,抗日武装仍然十分活跃。日本守备队和日伪警察队经常遭到抗日武装的袭击,惶惶不可终日。为加强法西斯警察统治,抚顺警务处于1936年初又增加了一大批警察,并把新抚顺、抚顺城、下章党等9个警察分局改为警察署。 1936年是抗日救国运动蓬勃发展的一年,抗联三师的游击活动已扩展到了抚顺地区,日伪军警经常遭到抗联三师小股部队的袭击。这一年的8月,杨靖宇同志和中共南满省委在抚顺建立了党的支部组织。抚顺地下党组织建立后,积极发动和领导群众进行斗争,把抚顺的抗日救国运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了镇压抚顺人民的革命斗争,日伪警察,在市内主要是“加强防谍”调查与镇压厂矿中的“谍谋分子”和共产党以及国民党的地下组织。在县里,则主要是对付抗联。日伪警察拿出很大一部分力量围剿抗联,经常派大批武装警察到农村,迫害抗日群众,围攻抗联部队。1936年8月,伪奉天省警务厅特务科组织了一个名为“搜查班”的组织,到抚顺、铁岭、清原和新宾等县,指挥这些县的警察围剿抗联,共逮捕群众200余名,其中有50名群众惨遭杀害,其余都被判了刑,投入监狱。 从1937年7月1日起,伪满洲国实施《国务院官制》和《国务院各部官制》。伪满洲国的各部有所变动,民政部警务司的业务转移到治安部,各地警察由治安部统辖。此后,抚顺的警察机构设市县两套,原抚顺警察署改为奉天省抚顺警务厅。抚顺县警务局改为警务科。 1937年10月初,在日伪警察的配合下,抚顺宪兵分遣队逮捕了29名中共党员,破坏了中共抚顺县委,后有13名同志惨遭杀害,4名同志被判刑,投入监狱。 1937年10月5日,抗联三师师长王仁斋同志带领小股队伍进入抚顺城北关开展游击活动,给了敌人以有力的打击。接到急报之后,抚顺警察队当即跟踪追缉。王仁斋同志率部转移到清原后,抚顺县日伪警察的头目亲自指挥警察队,以抚顺县警务科特务股为主,同清原、新宾的警察组成一个联合工作组,到南口前对抗联三师进行大讨伐。可是折腾了一阵子以后,一无所得。同年秋,抚顺县日伪当局集中了四五百名警察,在抚顺县的东社、营盘、马郡丹、高官寨一带,对抗联进行讨伐。由于敌众我寡,抗联不得不迅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向新宾转移。 在抚顺市内,日伪警察经常出面逼迫中国居民搬家,帮助抚顺炭矿扩大掠夺范围。伪满洲国《劳动统制法》公布不久,就在抚顺设立了劳动警察,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动者,特别是对煤矿工人的监督与管理。从1939年起,在抚顺又实行指纹登记,加强对劳动者的控制。 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本侵略者从1938年起,把我抗日武装被俘人员、国民党投降兵和在清乡扫荡中抓捕的平民押送到抚顺炭矿服苦役。对这些特殊工人的侦察、监视和镇压就成了警察的任务。 1939年以后,伪警察机构里的特务科兼管伪奉天省地方保安局的业务,由科长和一部分特商股员进行“防谍”,对有关人士和方面进行调查,一些人遭受了残酷的迫害。 P44-46 序言 张敏 当看到这部30多万字、综合了抚顺历史专家学者著述的文稿《抚顺民国往事》摆在我的案头,着实为这部存史鉴今的力作感到欣喜。《抚顺民国往事》荟萃了抚顺近代历史研究的精华,发布了史料挖掘的最新成果,展现了民国时期抚顺生动壮阔、饱含岁月沧桑的历史画卷。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虽然时间短暂,但留给我们的伤痛是巨大的,留给人们的记忆是深刻的。回望抚顺几千年岁月长河,新乐人拾珀为饰,太子丹西望燕都,玄菟郡长烟落日,高句丽构筑新城,薛礼征东战马嘶鸣,抚顺城拔地而起,努尔哈赤横空出世。进入民国时期,抚顺又因煤而名闻四方。由县变成市,人口由几万迅速集聚到30多万,从经济落后的小县城发展成为闻名东北亚的煤都和制造业中心。可是,在这辉煌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日本殖民侵略者的狰狞嘴脸和丑恶罪行,看到了中国劳工的斑斑血泪和累累白骨。在抗击侵略、争取民族自由与解放的斗争中,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抚顺特支,组织进步工人与日寇斗争屡经磨难,矢志不移,东北抗联、抗日义勇军、血盟救国军、抗日自卫军举起刀枪,杨靖宇、李红光、孙铭武、林仲丹、李春润……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出生入死。摆脱殖民,抗击侵略,收我失地,还我河山,他们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民国抚顺的魂,就蕴藏在产业工人力拔山兮的骨子里,凝固在英雄烈士的鲜血中,与高尔山青松翠柏为伴,与浑河水粼粼波光相随。是否可以这样说,民国抚顺历史是抚顺由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的发展史,是煤矿产业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血泪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一致、反抗日本殖民侵略、实现民族解放的斗争史。 民国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远。近,是因为新中国于65年前才取代民国步入新的时代,当下还能时常听到父辈们讲起那战乱的年代、苦难的生活。远,是因为今天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家都在描绘美丽蓝图,憧憬幸福明天,且因为当时抚顺是日本帝国占领区,历史档案和历史记载支离破碎,人们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抚顺民国往事》一书能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 《抚顺民国往事》以鲜明的政治主题、直观的叙事体例、可读的纪实语言、真实的历史档案资料再现了抚顺社会变迁、近代工业发展、抗日英勇斗争、历史名人事迹、社会民生百态。政权更迭引发的社会动荡,因煤而兴促就的经济转型,敌寇侵略激起的民族救亡,通过千金寨、欢乐园、永安台、平顶山、兴京城、三块石等地点,通过1912年民国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抚顺解放等时间节点,演绎时空几经转移,世事几度变迁,演示出了民国抚顺的离乱、哀愁、血腥、悲壮。这本书吸纳了史学界公认的党史资料、文史资料,市档案馆近年来最新挖掘整理出来的民国档案一史料,采用了大量珍贵的档案馆藏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可以说,这种以纪事体裁原汁原味地反映民国抚顺历史,在抚顺历史学界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史学界存史研史的空白。在此,我对本书的作者和编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历史如镜,鉴往知来。落后就要挨打,国强才能立于世界之林。正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才给我们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诸多依据,历史是我们进步发展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社会、经济文化等都有长足的发展。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步入新的转型期,随着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下达“动员令”,抚顺又将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了解历史,珍惜现在,开创未来。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走在经济前沿的同志们要肩负使命、勇于进取,我市的历史学者也要树立强烈的担当意识,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为我市转型振兴,为建设幸福美丽抚顺做出新的贡献。 岁月荏苒,万物境迁,民国抚顺的悠悠往事,就像那浑河之水,时而静静流淌,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冰封百里,时而清流直下。历史学是一种智慧。虽然《抚顺民国往事》是以板块形式写就的,但是也能折射出历史全貌的影子。只要我们以求实的眼光回顾历史,以温暖的情怀烛照未来,残酷而又现实的历史,就变成了先贤先烈们遗落的钥匙,可以带我们开启一道道的困惑之门,走进更新的时代。 (作者系抚顺市政协主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