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文化领域里成就显赫的大师级人物,选取他们的经典作品作为切入点,对他们的传奇经历和学术成就作出合乎理性的评判。围绕文化大师的生活、情感和对事业的追求等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突出文化大师的某个侧影。本书文字清新活泼,叙事朴实简练,集故事性、趣味性和励志性相统一,寓教于乐,体现作者“大教育、雅文化、准学术、泛美术”的创作目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煮酒论英雄(图文珍藏版)/走进大师心灵系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冯伟林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聚焦文化领域里成就显赫的大师级人物,选取他们的经典作品作为切入点,对他们的传奇经历和学术成就作出合乎理性的评判。围绕文化大师的生活、情感和对事业的追求等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突出文化大师的某个侧影。本书文字清新活泼,叙事朴实简练,集故事性、趣味性和励志性相统一,寓教于乐,体现作者“大教育、雅文化、准学术、泛美术”的创作目的。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文化领域里成就显赫的大师级人物,选取他们的经典作品作为切入点,对他们的传奇经历和学术成就作出合乎理性的评判。我们不要求面面俱到,只求选取其中一篇(件)在读者知识点上耳熟能详的文本作为章节标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具有强大的阅读群和广泛的受众基础,不少作品曾经入选过大中学生的教科书,读者重新接触这些标题,会唤起一种记忆,一种久违的亲切感。然后,我们围绕这个经典文本,联系到文化大师的生活、情感和对事业的追求等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突出文化大师的某个侧影。这个侧影也许是被人忽略的,也许有人看到但发掘不深。在细节的处理上,我们力求生动感人,力求客观冷静,力求符合实际。 目录 总序 时间的背影与大师的重量 第一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雕刻岳飞 一、英雄梦竖立在心坎上 二、撼大山易,撼岳家军难 三、岳飞死了,死在悲剧的核心 四、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五、奸臣密谋,心机绞尽 六、弦断有谁听 七、青山有幸埋忠骨 第二章 去留肝胆两昆仑——雕刻谭嗣同 一、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 二、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抽刀断水风云急 四、民族的脊梁 五、我以我血荐轩辕 六、英雄的境界 第三章 投笔方为大丈夫——雕刻黄兴 一、大好英雄返故乡 二、男儿要为天下奇 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四、开在舌尖上的莲花 五、选择放弃,谁为长城 六、上马杀贼,下马读书 第四章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雕刻左宗棠 一、千古一人,仰天长啸 二、众里寻他干百度 三、世人皆醉我独醒 四、车辚辚,马萧萧 五、英雄已逝,精神常在 第五章 十年心苦梦醒时——雕刻李东阳 一、衣冠冢上起涛声 二、历史之树结劣枣 三、五更惆怅回孤枕 四、愿得此身长报国 第六章 挈舟出海浪翻天——雕刻郭嵩焘 一、无尽的叹息 二、回乡的羞辱 三、幕后英雄 四、幸出恶风骇浪外 五、与英国狮子对视 六、无语问苍天 七、长歌当哭 八、智慧的痛苦 九、仗剑倚栏思孤帆 第七章 从容骑马卜峰巔——雕刻蔡锷 一、悠远的归者 二、萍水姻缘成一梦 三、将军拔剑南天起 四、砥砺锋锷,重新做起 五、呕心沥血铸国魂 六、跳进火焰的人 亲近长沙(代后记) 跋:高蹈英雄情怀的生命激情 试读章节 还记得年少时,我们头碰头在收音机前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吗?金戈铁马唤起少年的豪情,英雄传奇激起少年的梦想。及至年长,我发现岳飞原来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是忠孝仁义的象征,是民族英雄的绝唱,是大中国的精神写照。 走遍五湖四海,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在默默地关注着我,始终摆脱不了,这是我的祖国母亲。我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特定的血脉之亲、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把我和祖国紧紧地连在一起,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形,伴我终身。 这种情感依存和利益一致,是与生俱来的吗? 原来是,少年时获得的教益在我的岁月里留下了太深的烙印,岳飞的英雄故事,还有屈原、苏武、霍去病、文天祥、林则徐等,他们的名誉、气节和操守,已经深深地融化在我的血液里。 我做着英雄梦。我的梦就是我的愿景,我把愿景的每一个细节雕刻在我灵魂的牌坊上,雕刻在生命的大理石上,并把它坚固地竖立在心坎上。比如我从小就想去当兵,做保家卫国的将军。今天,无数的时光过去了,无数的磨难来过了,无数的坎坷经历了。但这个梦依然美好,甚至更加美好,永不褪色。而这一切的根源,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河山、爱祖国人民、爱祖国文化,身处国中,谁能忘记历史,谁能漠视国运? 当然,我比岳飞生活的时代幸运。国家在这个时代的悲喜,我自然也分享了一份。我为祖国的和平发展而骄傲。而岳飞所处的时代,只有悲愤、苦难和哭泣。 公元1103年,即宋徽宗崇宁二年,岳飞诞生了。宋徽宗任用奸臣蔡京为相,令销毁“三苏”、黄庭坚、秦观等人著作,重申禁“元祜学术”,同时治罪上书言事的人们。朝野寂静了,只是再也没有生气,万马齐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在近乎让人窒息的日子,生活于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定鼎公宇(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建立金国。10年之后,金人南下,消灭了已立国209年的辽国。随后,如飞沙走石,如沉雷急雨,金人的马蹄敲响了北宋的沉寂。强弓劲矢,让北宋的边境频频告急。 马蹄到处无青草。北宋的人们就这样生活在阴影之下,生活在恐怖之中。岳飞赶上了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 “时穷节乃见”,不幸的时代将要成就英雄的功名,让英雄去纵马弯弓,去喋血沙场,去成为真的猛士,去挽狂澜于既倒! P17-18 序言 时间如水一样流去。 如水一样流去的时间没有皱纹。 但是,没有皱纹的时间不仅催生了历史的苍老,而且催生了人类自身的皱纹。 各个时代的文化大师就是这种苍老的镜像; 各个时代的文化大师就是这种皱纹的缩影。 时间是有背影的,但时间的背影被许多人所忽略。 大师是有重量的,但大师的重量被许多人所遗忘。 原因在于,如果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不要崇高只要低俗时,人们就会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看看大街小巷那些眼花缭乱的广告吧,那些张牙舞爪的嘴唇和碎片化的喧嚣带来了集体失语的无意识。正是这种没有中心、没有焦点、没有方向、没有理想的语言,虽然满足了个人的言说欲望,却因为没有认真的倾听者而使所有的言说失去意义,也使得许多言说者因为“言说”而变成“不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时的话语系统撕碎了传统的游戏序列。时间可以任意地插入进来,正义的故事可以突然夭折,生活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开始,沉默的语言可以在任何时刻被激活。 这不是人在言说,而是语言在说人。 换句话说,言说的主体再不是所指的“我”,而是能指的“他者”。语言在说我,昔日那些能写出“真理”、“信仰”和“终极意义”的心灵冲动至今只能化作无序的语言碎片,以自言自语或自言他语的方式泡沫一样流向四方。这样一来,昔日的“我说语言”,变成了“语言说我”,甚至无奈地退化成喧哗的“无言”。 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双重挤兑,一些人的体力消耗殆尽,精力也消耗一空,大家麻木地生存着,处于非我的“耗尽”状态,人成了非中心化的空壳主体。在此情境下,自我与现实并不联系。历史与未来也并无依托,英雄与小丑同时出场。自我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像没有根的浮萍,或没有肉体的游魂,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作无序的漂流。没有热情,也无所谓感动。芸芸众生变成蚂蚁一样,忙忙碌碌,却又从没有想过为什么如此忙碌。结果,这些蚂蚁就是个人的文化身份,就是碎片化的符号宿命。因为碎片化的文化可以拼贴、复制、放射、重叠,形成镜像和暗喻,与精神无关,与思想无关。 后记 我有好多次离开长沙到更大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机会,我都放弃了,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心灵深处的情感牵挂。我割舍不了这片热土,我愿意与他天天亲近。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我懂,少年时老师就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听老师的演说,豪情万丈,涂画过一篇篇真情激越的理想文章。逝者如斯,激情燃烧的岁月过去了,我早已为人夫父,天天喝湘江水,翻中国书,感受长沙的变化,随着长沙一起成长。 我懂事起,父亲就带我逛岳麓书院,让我背诵那些我搞不清有什么用的诗书。他这样把我牵入历史,让我他的生命从童年时代起就显得那么漫长。 三千年长沙的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的少年时代过早地染上了历史的流痕。屈子怀沙,贾生谪楚,朱张会讲,曾国藩组建湘军……我的心理是由这些事物构成的,以至我的人生理想,我对生命的理解,我对世界的认识,都被这些左右。 我甚至想,我的生命不是四十年前开始的,是从三千年前就开始了。 这就是我的长沙情结。 是的,每个人都有很多理由来留恋故土,怀念家乡。像李白仗剑去国,浪迹天涯,一不小心,一脚踏出故乡的门槛,咬咬牙,在十字路口望一望故乡的背影,一刻不停地转身离去。他也许是怕回到故乡再也不忍心出走?这种情形在中国史书上很少见到。 因为中国只有一个李白,世界也只有一个李白。后来我读唐史,为自己留恋故土的情绪找到了一个解释,发现李白的故乡很不确定,先祖曾流放西域,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5岁后生活在四川绵阳。一个连自己故乡都不能确定的人,就只好把神州处处作家乡了,他曾在长沙停留数月,在这里写过不少诗,甚至也把这里当作故乡,说: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离别故乡,在外便是流浪,便是一只在大海上漂泊不定的船。也许发达了,春风得意。可一觉醒来,发现四壁皆空,灵魂深处有一双故乡的眼睛在注视着。我曾有过一段离别的日子,那是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求学。 欢乐与忧伤,怀想起来带有几分惆怅。 我是这样依恋长沙,不仅因为长沙是我的故土,不仅因为长沙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 4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在中国版图上,始终是一个亮点;在世界版图上,始终是一块耀眼的宝石。 这些年,我因公走访过世界上很多国家。我总爱把游览过的城市与长沙进行比较。长沙的厚重,长沙的秀丽,长沙的繁华,是世界上很多城市不能与之相比的。比如世界上第一大城市墨西哥城,整天是一张灰蒙蒙的脸子,一片杂乱,一串拥挤,怎么能与我的长沙相比?比如西方的一些城市,虽然把百年的物什当作古迹来观赏,虽然整洁亮丽,虽然现代气息袭人,但我仍然固执地说,梁园虽好,不是家乡,哪有长沙的勃勃生气? 有时出访二三十天,不到十天,我就想回家了,一刻也不愿停留。还是长沙好。一下飞机,踏上长沙的土地,就像英雄安泰扑进了大地母亲的怀抱一样,感到真真切切,踏踏实实。 好多次,我想提笔写写长沙。写长沙的文章实在很多,长沙的史料成捆成扎,有晋代郭仲产的《湘州记》,有宋代赵善俊的《长沙志》5 2卷,有明代扬子林的《嘉靖·长沙府志》6卷,有清康熙年问湖南巡抚赵中乔的《长沙地名赋》,等等。甚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籍、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孙吴简牍,要专门建博物馆来收藏,太多太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