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家,他是云南大学校长,受到全体师生的爱戴。
作为文学家,他融会了“诗的圆满”和“小说的严密”,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就是李广田。
本书真实地记述了李广田的一生,再现了李广田的人格、思想和学识。
《李广田》由张维所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广田/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维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教育家,他是云南大学校长,受到全体师生的爱戴。 作为文学家,他融会了“诗的圆满”和“小说的严密”,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就是李广田。 本书真实地记述了李广田的一生,再现了李广田的人格、思想和学识。 《李广田》由张维所著。 内容推荐 《李广田》为“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中的一本,由张维所著。 李广田,山东邹平县小杨家村人。他出生于王姓的农家,因家境贫寒,从小过继给舅父,改姓李。1923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后,开始接触五四以来新思潮、新文学。1929年入北大外语系预科,先后在《华北日报》副刊和《现代》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并结识本系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劳。后出版三人诗合集《汉园集》,被人称为“汉园三诗人”。 1935年北大毕业,回济南教书,继续写了不少散文,结集为《画廊集》、《银狐集》。1941年秋至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除散文外,还写了长篇小说《引力》。 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文联委员、文协理事。1951年任清华副教务长。1952年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校长。历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 他是中国现代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先后结集的还有《雀蓑集》、《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等。 1968年11月,被极左路线迫害致死。 目录 第一章 “地之子” 1·1 黄河岸边寂寞的童年 1·2 “不朽的地基” 1·3 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 1·4 扑入文学海洋的第一步 1·5 文学与革命之间的抉择 第二章 北大求学 2·1 忧患使人成熟 2·2 《丁香》与《雨巷》 2·3 “汉园诗人” 2·4 周作人的影响 2·5 第一个路程碑——《画廊集》 第三章 “山之子” 3·1 执教山东省立一中 3·2 《银狐集》——人物“画廊” 第四章 抗战流亡 4·1 豫、鄂、黔、川六千里 4·2 主编《锻冶厂》 第五章 联大岁月 5·1 登上大学讲坛 5·2 “著作等身” 5·3 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引力》 5·4 “一二·一”的洗礼 第六章 复员北上 6·1 痛斥暴力反对内战 6·2 清华园里迎来曙光 第七章 理论建树 7·1 努力“建立一种严正的文学批评” 7·2 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 第八章 重返云南 8·1 辛勤谱写“教育诗” 8·2 “不怕花落去,明年花更好” 第九章 《阿诗玛》 9·1 热心整理民族民间文学 9·2 “尽量忠实于原作”的“整理观” 第十章 命途多舛 10·1 山雨欲来风满楼 10·2 “文革”初期含冤辞世 第十一章 思念无尽 11·1 怀念与反思 11·2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参考文献 附录 F·1 李广田生平活动年表 F·2 李广田主要论著目录 试读章节 奔腾不息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几千年来,黄河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多少优秀的子孙!多少杰出的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出现在黄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 在要汇人大海之前,黄河最后流经的一个省份是山东。黄河从山东北部横贯而过,以她的伟力造成了一大片无垠的鲁西北冲积平原之后,才经过人海口,浩浩荡荡地注入渤海之中。 齐鲁之地,自古人才济济,名家辈出。仅就文学方面而言,继孔子、墨子、孟子之后,西汉辞赋家东方朔,建安七子中的孔融、王粲、刘桢、徐干,西晋的左思,刘宋的鲍照,齐梁的刘勰,唐代田园诗人储光羲,北宋诗人王禹称、晁补之,词人李清照,南宋词人辛弃疾,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杂剧作家冯惟敏、诗人李攀龙,清朝作家蒲松龄戏曲家孔尚任、诗人王士桢等,都在中国文学史占有重要地位。无怪乎杜工部有诗云:“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确,齐鲁之地的悠久文化传统正如黄河一样地源远流长! 公元20世纪的初叶,黄河目睹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系列“新”与“旧”搏斗较量的重大事件——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变法维新运动,兴起,失败……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继续…… 山东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各地的反封建斗争此伏彼起:曹、单地区人民的抗捐斗争;即墨人民的抗税斗争;义和团首领朱红灯领导的平原起义;义和团的运动从秘密到公开,继而又被反动势力残酷镇压……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山东的53名留日学生加一人同盟会,尔后返回山东发展革命组织,创办公学,宣传革命思想,对影响各县独立起了很大作用。同盟会还在新军中发展革命组织。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官立学堂的学生也开始反对腐败的教育制度。 齐鲁大地上,一片山雨欲来之势…… 就在这风雨飘零、新旧更替的岁月里,公元1906年的10月1日,当雄鸡引颈高啼、东方欲晓之际,在山东省黄河南面的济南府属齐东县码头乡小杨庄,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 这个小男孩降生在并不殷富,却尚能自给自足的一个半耕半读的王姓农家里,上面三个哥哥:锡公、锡侯、锡伯,他是老四,取名锡爵。父亲王者经(字稚泉)是乡村中的文化人,还文绉绉地用宋人吴文英《风人松》词中“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的意思,给锡爵取了个小名“西园子”。 可是,西园子在快满周岁的时候,按照当地允许的风俗,被过继给了他那中年无子的舅父。舅父叫李汉云,是一位勤苦朴厚的农民。于是,西园子改姓了李,并改名为广田,成了李家的儿子。 过继是过继了,然而,西园子与生父家并不见疏。在稍大一点的时候,西园子便常常往返于两家之间。舅父家所在的草庙头村与小杨庄仅隔四五里地,西园子在舅父家住一段时光,又到生父家住上一些天。他还调皮而亲热地说生父是他的“王爸爸”,舅父是他的“李爸爸”。 小杨庄和草庙头村离济南城约180里地。济南城的北面,有一条小清河绕城缓缓流过,向东而去,注人渤海之中。黄河与小清河之间是一大片白沙壤的平原土地,为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一部。就是在这块“湿软软的”、长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的白沙壤地上,西园子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 这段时间,正好是辛亥革命前后的那些日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然而,这却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辫子是剪掉了,地主老爷、封建遗老们却依然存在。皇帝被赶走了,政权却又落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军阀手里。中国社会那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广大劳动人民照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过,这次革命纵虽不彻底,却也给中国这块沉闷的古老的土地上吹进了一些新鲜的空气,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科学”、“民主”的思想在传播着,有了“西学”、“新学”,向往民生自由、反抗封建旧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 自然,幼小的西园子是不知道辛亥革命这种大事的。何况,当“科学”、“民主”的新空气越过山山水水吹拂到山东时,毕竟稀薄了些。但是,山东大地却也实实在在地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在废除私塾,创办各种学堂,白话文运动也开展起来。1914年,成立了山东通俗演讲会,建立了济南通俗图书馆、通俗教育画编辑所。接着,有60多个县的通俗演讲会也相继成立了,还有20多个县建立了通俗图书馆。1915年,又成立了山东通俗教育研究会。此外,济南的《大东日报》、《新齐鲁日报》、烟台的《钟声报》等白话日报也相继出版,宣传“科学”、“民主”的思想,提倡“西学”、“新学”,抨击封建旧教育。 诚然,这些新的变化一开始也不可能直接作用于西园子身上,但是,却通过王爸爸间接地熏陶了西园子,并且影响了西园子今后的生活道路。 王爸爸对于辛亥革命是极端赞成的。他是在乡间不顾别人笑骂而最先剪去发辫的一个。对于兴办学堂一类事情,他不仅表示满意,而且热心支持,极力赞同。在西园子一再违背李爸爸要他做个好农人的意愿,而执意求学的过程中,是王爸爸一次又一次地支持他,鼓励他一步一步地遍历艰难,上进求学。有了王爸爸如此的鼓励支持,西园子才得以摆脱了做一个“保守住几分薄田”的农人的命运,后来能终于念完了大学,又以独具风格的散文及诗歌创作登上了中国现代文坛。否则,西园子只会成为一个守本分、不求人、一辈子勤苦种田的“齐东野人”,而在中国现代散文家和诗人的名单中,便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李广田”这个名字了。 李爸爸和王爸爸是性格、气质和教养都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的人。西园子与两个爸爸家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他就像一株小树同时吸取着两种养料一样,在这两位不同性格的父亲的不同教养之下成长起来。他自己长大成人之后也这样说过:“我的幼年生活完全是在这位勤俭劳苦,而又有点迂直的舅父的影响之下过来的;但同时我又极爱慕我那位喜欢吃酒,喜欢说牢骚话,又喜欢读陶诗的父亲,虽然我同他见面的机会并不很多。我是在这两种教养之下生长起来的,我常觉得自己的性格中依然存在着这两种性格。”P3-6 序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数十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中华儿女为祖国与世界的科学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代的中华曾有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与印刷术等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与创造,有力地推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进入15世纪以后、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受到了很多的侵害与打击,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科学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与阻滞,但中华学人在探求中华科学重新辉煌的艰难历程中仍然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两岸四地的广大学人始终坚持发展科学与教育,奋发图强,努力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世纪的广大中华学人及其从他们当中成长出来的著名科学家们,不负民族使命,在长期的科学生涯中不断坚定为民族贡献力量和智慧的理想与抱负。他们有决心有恒心为加速提高中华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做出一番事业。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发展教育。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他们的人生志向、科学思维、优秀品格与科学成就,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他们为中华民族与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我们理当将这些宝贵财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使之继续成为中华和平崛起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正是根据这种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编著出版的。这套“书系”将选录中国两岸四地诸多的最高层次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被选录的每一位科学家都将由编委会和出版社为其编著出版侧重于科学生涯的传记性图书一种。这些图书将以科学家生平为线索,着重叙述贯穿科学家一生的科学成就和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精神和崇高品格,突出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影响。因此,“书系”是一套面向大众,能够被图书馆珍藏,能够向各界读者展现一代著名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为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贡献毕生风范的高品位读物。这套“书系”将通过对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的人生经历、不懈追求、科学成就、突出故事的介绍,生动展现他们为中华复兴、人类福祉而表现出来的勤奋拼搏、勇于创新和赤诚奉献的精神与品格,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奋发进取,为中华科学和人类文明再创辉煌。 这套“书系”将整体性地展示中华民族在推进中国与世界的科学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聪明智慧、巨大能力和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及做出的重要贡献;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和平友善、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将很好地激励中华民族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民众福祉而大力发展各类科学、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与信心,进一步发扬民族自尊自强和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奋发精神;将具有集锦科学成就、珍储科学史料的规模性科学档案功能,定将存传百世,并为长远的多方面的用途提供一批具有代表性与系列性的精要蓝本;同时将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创新、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发挥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先进科学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在21世纪的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水平将被快速提升,同时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与人类社会的面貌。一心向上的中华学人理当站在时代的前列,传承民族创新精神,严谨治学,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并在这一大兴科学与教育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更多著名的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与广大学人一道,为创造更高的科学成就,为中华的未来非凡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