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 凡尔赛
我趴在床上,一页一页地翻着巴黎的黄页号码簿。但我很快就发现这样漫无边际的翻找根本不是办法:黄页上有二十多家时装设计学校,到底怎么选呢?我先从那些名字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教学机构着手,抄下它们的名称和地址:贝尔索工作室、花之门工作室、艾斯莫学校、迪佩雷艺术工坊、沙尔顿·萨瓦……我再也不能在高中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了,我的命运要走上它注定的轨道——成为时装设计师。真不能再耽误时间啦,我必须尽快进入时尚圈!爸妈对我的伟大计划还毫无察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编造出了一箩筐的借口,以便于每周三可以溜去巴黎,对这些学校进行实地筛选。为此,情绪高涨的我特地进行了周详的准备:搜集注册资料、恳请与各校校长见面、参观校园、比较课程安排。与此同时,我还给巴黎的各大时装设计工作室寄去了我的设计草图,并询问是否能够和工作室的经理见上一面。我的信虽然天真稚拙,但还是打动了几颗仁慈的心。
第一次和知名工作室经理的会面并不那么令人愉快。经理是一位亚裔男子,他身上几乎汇集了我在时尚界里所厌恶的一切。与其说他考究,不如称其倨傲。他在他那巨大的、一尘不染的办公室里接待了我。一开始,他试图用艰深的、老学究式的语气来唬住我,说我还是未成年人,应该打道回府,回到凡尔赛的父母身边。他甚至对我冷嘲热讽,还让我在行为举止上要变得更像“巴黎人”一些。接着,他又天花乱坠地把自己吹嘘了一通。随后,他摆出一副对我的要求很感兴趣的样子,问我爱好什么,想干什么,还讨好般地冲我微笑……最后,他总算同意给我提供个实习岗位,但我得答应和他面对面地共进晚餐。当我婉言谢绝后,经理面露愠色,把我赶了出去。
我也许有些迟钝,但绝对不会轻易沮丧。
我的第二场会面却是永生难忘。接待我的是尼诺·切瑞蒂(Nino Cerruti)时装部的负责人布列吉特·福雷斯奈尔。这位优秀的专家认真地听完我的叙述后,耐心地向我解释说,要想在时尚界取得成功,首先始于良好的培训,之后还要经过实践,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在她看来,法国最好的设计学校始终是巴黎高级时装工会设计学院,古耶芝、华伦天奴和圣洛朗先生都毕业于这所学校。这次会面令我茅塞顿开,我骤然有了一种对时尚界了如指掌的感觉,仿佛坐上了一朵飘向这所“工会”学校的小白云。“一切都自那里开始”,布列吉特的声音萦绕脑海。我一下子有了努力的方向,大受鼓舞,顿感欢欣,急切渴望进入这所培养了众多时装大师的名校。
1989年1月底 巴黎
真要命,我必须耐心等待整整一个星期才能在不惊动爸妈的情况下再次前往巴黎!我在令人心焦的等待中熬过了这七天,一直憧憬着圣洛克街,巴黎高级时装工会设计学院就坐落于这条街的45号。可谁知道我在这所名校的大厅就吃了个闭门羹。
“我校根据档案选择学生。学生必须是成年人,入学申请须在五月十五日之前递交,同时还需提交一件时装作品及一本至少二十页的时装画册。”我倚着设计学院接待处的柜台,在笔记本上记下接待员程式化的答复。她说得相当顺溜,可见像我一样拥有“时装梦”的求学者一定不少,而且都曾在这里向她咨询。“如果你们条件够格而通过初试,就可以和校长会面。九月开学。”是吗?我心里犯着嘀咕。您瞧瞧,亲爱的女士,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啦,现在就应该开始,而不是在六个月后。我要开创事业、震惊时尚界,我要向卡尔·拉格菲尔德证明自己!我恳求她为我破一次例,她却连眉头都没抬一下。“我们平均每年都会收到千余份来自世界各地求学者的简历,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法国人,而三个班一共只有六十个人学名额。至于学费,差不多是三万法郎,此外还要再花大约一万法郎购买工具。还有其他问题吗?”没,再也没有问题了。我不可能每年向父母索要这么多钱来支付如此高昂的学费,而自己更是两手空空。沮丧的我甚至连回答的力气都没有了…… 1989年2月 凡尔赛
尽管十分渴望立即开始对时尚领域的探索,我还是不得不沿着原有的轨道前进,继续在高中学习。对我来说,这是条窄窄的、看不到头的轨道……“我把最‘好’的卷子留到最后发,马亚尔先生。”在教室里,自然科学课老师挥舞着我的试卷。“小诺,你简直是超常发挥啊!什么都没有,你的试卷上绝对是什么都没有——至少,我在答卷纸上可找不到一个字。在草稿的那一面,倒是内容丰富!”同以往一样,考试之前我一本书都没看,不过我并没有交白卷,而是淘气地在四页纸上画下了一系列时装。我在两个小时之内画出三十多件秋冬款时装的草图,很不错呢。事实上,我真觉得挺自豪的。但愿老师别把我的试卷给撕了……“我考虑了半天,最终给了你4分。其中一分是因为那几页草图,这是对你创造力的奖励。不过阿诺呀,这可不是我原先指望的……但这或许是你最擅长的吧?”老师的话触动了我。当女生们争先恐后地传看我的草图时,男生们却在窃笑。我并没有感觉受打击,反而把这当做了一种鼓励。老师讲得对,这才是我最擅长的事情,并且也是我应该立即去做的事情。这个早晨,我决定去第一家愿意在学期中接收我的设计学校求学。我总不能就这么一动不动地待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梦想从眼皮底下溜走。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