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村路像条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相裕亭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村路像条河

小村里,唯一的一条街,极其委屈地镶嵌在街口那些低矮的草垛、猪圈、房舍间,如同一条东拉西扯的陈年绸缎,无可奈何而又万般柔情地由西向东延伸着。雨天里,那条看似坑洼不平的小街,陡然间还会变成一条欢快、流畅的河。淙淙流淌的街溪,随雨量的大小而变化。雨停了,潺潺的街溪还要缠缠绵绵地流淌上一阵子,我与六爷爷家的小筷叔就喜欢在那样的街溪里筑堤拦坝玩。

小筷叔,小名小筷子。他比我大两岁。小时候,我们见天在一起捉蜻蜓、扑蚂蚱、玩沟泥,以至后来稍大一点了,拾草、铲青、到村东的河汊子里摸鱼、捞虾、扑捉海狗鱼儿什么的我们都在一块儿。

小筷叔个头不高,脸盘子挺大,笑起来,老远就能看列他唇齿间的两颗大板牙。乍一看,还认为他是个豁牙子。其实,他就是那样的宽牙缝儿。

小筷叔没上几天学,十几岁时,就在生产队里喂猪、使牛。后来,我到外地读书期间,他娶了一个异乡女人,给他生下一个男孩后,人家嫌他家里太穷,跑了。之后,小筷叔就带着那个男孩与他父母一起生活。

眼下,小筷叔有四十出头岁,可看上去就跟个小老头似的,走道弓着腰、筐着腿,两只布满老茧的大手,如同两把小蒲扇似的,在屁股后头一扇乎、一扇乎。

我大学毕业,在城里有了小家之后,每次回乡下见到他时,老远就跟他打招呼。较童年有所不同的是,此时,我不再喊他“小筷子”,而是要正儿巴经地叫他叔。

小筷叔见我很亲热,每次都让我到他家里耍耍。有时,还要给我一些地瓜、黄豆什么的,让我带到城里吃。只可惜,我在外面工作之后,很少回乡下老家了,尤其是父母去世后,我回乡下的次数少之又少。

去年,哥嫂在村东包了养猪场,手头经济宽裕了,一再捎信让我回老家过年。

年初一的早晨,我到一个本家哥哥家去拜年,小筷叔正在人家的猪圈里查看一头母猪是否需要打栏。

我叫他一声叔,跟他打趣说:“大过年的,你扒人家母猪腚干什么?”

那时间,小筷叔正拽住母猪的尾巴左右躲闪,母猪“噢噢”地叫!小筷叔回头看到我时,挺亲切地骂我一句,消扁我说:“茄,你在城里就知道吃猪肉,只怕是不知道小猪是从哪里来的。”小筷叔从猪圈里出来后,很牛皮地告诉我本家哥哥,说:“下午,你带它去打栏吧!”

打栏,就是给母猪配种。

本家哥哥递给小筷叔一支烟,问:“行吗?”

小筷叔狠劲儿吸口烟,更加牛皮地说:“行!”随后,小筷叔转过脸来,问我家属和小孩来了没有?我说,家属和小孩怕乡下太冷,没来,就我一个人回来了。

小筷叔嘹我一眼,说:“茄,带她们娘俩回老家耍耍呀!”那语气,显然是说我没把爱人、孩子带回来过年是不对的。

我笑,没再说啥,就那么和小筷叔靠得很近地站着,小筷叔问我在家过几天,在外面做了什么大干部,具体还问到我一个月拿多少钱工资。

之后,我们回到屋里,本家哥哥让我坐在炕沿上,小筷叔蹲在炕前一条窄窄长长的板凳上,一起说了一些我小时候在家调皮捣蛋的事。期间,小筷叔摸着他的脑门子,叫着我。的小名,问我:“二园子,你说我老是头晕,是怎么回事?”  我定睛一看,小筷叔黄黄的一张脸,只有腮帮骨那儿有一点点血丝,而且每一根血丝都清晰可辨。我似乎觉得他整个面庞,如同一只冻透了的柿子,显然是营养不良的症状,我顺口而出:“你多吃点好的!”

话已出口,我又觉不妥,小筷叔光棍一个,还带着一个正需要花钱的孩子和年近八旬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每年只靠田里的粮食,换几个油盐酱醋钱,。可谓上有老,下有小,手头不会太宽裕,何谈吃什么营养的好东西呢。

但,小筷叔告诉我,说他吃得不孬。小筷叔说,眼下不是过去受穷的时候了,连煎饼、稀饭都吃不成溜儿。现如今,家里的粮食吃不完。

我心想,光靠吃粮食哪行呀?城里人,鸡鸭鱼肉换着口味吃,还要补充些含铁、含钙的水果、高蛋白的牛奶之类的东西。小筷叔自然不会知道这些,我也不好跟他细说吃什么营养的东西,但此时,我默默地从怀里掏出钱包,摸出两张钱递给他。

刹那间,小筷叔很是生气地样子,用胳膊肘儿猛挡一下,说:“二园子,你这是干什么!”可当我硬要给他时,他也没再推辞。但他连声说:“你看看,你看看,我还使俺侄子的钱。”

我说:“没有多,拿着吧。”

本家哥哥也说:“你侄子给你钱,你就花呗!”

小筷叔没再说啥。但,此后小筷叔突然话少了。接下来,我和本家哥哥又谈论别的事,小筷叔都没有插嘴。后来我起身告辞时,小筷叔默默地送我到小巷口,站在小时候我们一起筑堤拦坝玩的小街上,目送我走出很远,很远。

转过年,我有事再次回乡下,见到小筷叔时,我仍然很亲热地同他打招呼,小筷叔却木木讷讷的样子远远地冲我笑笑。之后,趁我不注意,他便闪身走开了。

P1-3

目录

自序

村路像条河

吃喜礼

花匠

乡医

桂枝

三朵儿

躲伏

玩火

年关

分羊

父亲的情人

马黑子

盲摊

小学同学

大嫂

过彩礼

小村腊月

死结

套雁

乡间早戏

抓亲

听广播

树典型

懒五

换门

喜事

扎黄手绢的女人

十八相送

大学第一年

读报

红前红后

老钻

相约

房门,根本就没关

小冯姑娘

我想让你了解我

旧船票

听浪

小站不留客

讨美

手语

窗口

窗帘

镜花水月

雨吻

会飞的手套

草莓红了

合影

谁让你说实话的

安莉

梅子

断情

当爱已成往事

插牌

血路

逮鱼

雪画

审判

打猪草

采茶

谋赌

诀别

改门

卖锅

中士还乡

城雕

新茶

送粮

廉政模范

吃食堂

反串

午后有暴风雪

创作年表

序言

19岁那年秋天,我背起母亲连夜为我缝制的一床八斤重的大棉被,绕过巷口水塘边那弯不知留下我多少脚印的小路,满怀憧憬地向着村东公路奔去时,丝毫没有留意到此刻母亲正抹着泪水,默默地站在自家院墙边的豁口处,踩着一节枯树段儿在静静地凝望着我。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离家远行。

但,那时间我人生最伟大的理想,就已经完成了从蚕蛹到化蝶的全部过程,并准确地定格在李四光的身上——做一名地质学家。

我敢断定,我要做地质学家的这个伟大理想,肯定是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电影《李四光》的影响。要不,我生活在苏北那个连县级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庄里,自小以玩沟泥、捉蜻蜓为乐的一个农家孩子,很难与当时已经很伟大的李四光产生什么瓜葛。

我固执地认为:做一名地质学家,戴顶白色的太阳帽,配一副黑色而又极其神秘的蛤蟆镜,背一个皱巴巴的鸭黄色的地质包,手持罗盘、小锤子,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无限风光,无比美好!

于是,19岁那年秋天,我生命的第一粒梦幻的种子破土发芽——一张石油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让我如愿以偿地跨入了“头戴铝盔走天涯”的“找油人”行列。

然而,我生命的运行轨迹,并没有向着我最初的理想抵达,而是东张西望、阴错阳差地引诱我步人文学的歧途。原因是,在我步人大学的门槛之后,图书馆里浩瀚的书籍,打开了封闭我19年的阅读之门,让我知道“地质学家”以外的世界同样是异彩纷呈!

印象深刻的是,大学最后一年,我在我认为很了不起的刊物一沧州《无名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

时值八十年代中期,文学正热。

就此,我与文学产生了热恋,文学也风情万种地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华北油田的《石油神》、河南的《中原》、保定的《莲池》、杭州的《西湖》、东北的《短篇小说》、《芒种》、《小说林》、我家乡的《连云港文学》、《青春》、《雨花》,以及《新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青海湖》、《小说月刊》,《青年文学》、《河北文学》、《热风》、《北方文学》、《时代文学》、《天津文学》、《北京文学》、《山东文学》、《山西文学》、《四川文学》、《广西文学》、《飞天》、《天涯》、《星火》、《草原》、《鹿鸣》、《散文》、《美文》、《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传奇传记》、《读者》等等,先后发表、转载了我的《油田纪事》、《盐东纪事》、《小林乡长》、《杀驴》、《风吹问路》、《盲摊》、《躲伏》、《换门》、《无言的骡子》、《小站不留客》、《手语》、《威风》、《偷盐》,以及后来为我带来“冰心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的《忙年》、《盐河人家》等等。

当我完全沉醉于文学,甚至是为文学而狂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文学改变了我原本的生活,又为我创造了另一种生活。

许多年后,当我感悟到文学把我的生活涂抹得面目全非时,我焦虑、彷徨,甚至是怀疑那个叫相裕亭的家伙没有为我把握好人生的坐标。

然而,当我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我案头的《大嫂》、《玩火》、《花匠》、《小学同学》、《读报》、《镜花水月》、《会飞的手套》、《村路像条河》、《房门,根本就没关》等等,那些触及我的灵魂,拨动我的心弦,勾起我无限遐想的文字,故乡里那些被岁月湮灭了的乡趣、炊烟、村溪、房舍,以及我迈出故乡之后的许许多多令我激动、心酸、喜悦、痛苦、爱恋、遗憾的往事,悄然被我拾掇到书香之中时,我又有了几分暗自的欣慰与得意!

我欣慰手中的笔,复活了留在故乡人瓜棚、月下的那些陈年往事,得意于读者们阅读了我与我写的故事。

文学,可以自由飞翔!

但,文学并没有赋予我飞翔的翅膀。

我知道地球上并非所有的河流都通向江海,但,我坚信每一条河流都在孕育它两岸的禾苗与牲畜。我的文学之路,或许就是某一条流不进江海的河流。但我,甘愿默默地孕育着两岸的青稞与精灵!

2011年4月26于新浦家中

内容推荐

《村路像条河》精选了作者相裕亭近七十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精美小小说,《村路像条河》篇篇构思精巧,视角独特,读来亲切可人,回味无穷。

记忆是一个作家最为宝贵的财富。久留在心底的陈年旧事,在作家们看似漫不经心的回忆里,走进各色人等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欢或苦或乐或恨或爱地去感悟逝去的岁月,普通人的朴素情怀瞬间跃然纸上。

编辑推荐

《大嫂》、《玩火》、《花匠》、《小学同学》、《读报》、《镜花水月》、《会飞的手套》、《村路像条河》、《房门,根本就没关》……《村路像条河》收录的文章记录了作者相裕亭故乡的记忆,故乡里那些被岁月湮灭了的乡趣、炊烟、村溪、房舍,以及作者迈出故乡之后的许许多多令读者感慨万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