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忠民、罗杨、张笑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大理剑川卷)》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
☆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
☆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
☆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岁月砥砺,口耳相传。让这些美好的故事流传下去,成为世代相承的永恒记忆——
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段忠民、罗杨、张笑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大理剑川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好,我去给两位哥哥说一声,就去救你。”老三答应了它的请求。
四脚蛇见老三答应了,在地上打了个滚就不见了。
老三急忙去告诉哥哥。大哥说:“自家的荞子还没有收,哪个还管得了别家的麦子熟不熟。莫管那些闲事,挖山地撒燕麦要紧!”
老二一听到有个仙女,心就痒了。他催老三说:
“大哥不去,我俩去。哪个先把仙女救了出来,就把她给哪个做媳妇。”
老二说完后,就拉着老三往山后的松树林里跑。在那里,他们真的看见有一匹大白马。老二丟下老三,跳上马背,飞奔而去。老三也不泄气,跟在白马后边紧追。
老三追到阴山下的阴箐旁,只见阴山黑沉沉的,山上山下白雪皑皑、冰凌悬挂。阴箐里黑咕隆咚,深不见底,怪鸟怪兽怪叫乱吼。老二再也不敢进箐,急忙下马。老三不顾一切,翻身上了白马,白马就带着他飞进阴箐里去了。老二在箐边等了好半天不见出来,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进阴暗箐里去。老三一去几年不见出来,人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把他忘记了。
白马带着老三在阴暗箐里跑了很久,来到一个山洞边。山洞阴森森的,蝙蝠在洞口乱飞,大小蛇出出进进。白马到洞口一滚就不见了,老三只得走着进去。走着走着,便来到一座宫殿前,这宫殿全是怪石和冰凌结成的,寒气逼人,阴森可怕。他走进石殿门,见一个美丽的姑娘被铁链拴在石柱子上。姑娘一见他,急忙呼救道:
“好心人,快救救我!”
老三边应边急忙上前去解她的链子,那链子又粗又大,解不开。他正想搬石头砸,姑娘急忙止住道:
“好心人,你千万莫砸!这里是阴暗魔王的宮殿,阴暗魔王现在睡着了.你一砸就会震醒他,他一醒你就没命了!”
“那怎么办?”老三急忙问。
“你就是砸了链子,我俩也跑不出阴山、阴箐、阴暗洞,你要救我的唯一办法,就是顺着洞进去,走一程就会看见两条路,左边的是去光明世界,右边的是去黑暗世界,你到光明世界去找光明神,向他要来一颗光明的珠子,这地方就能彻底毁灭,我也才能出得去……”
刚说到这里,只听魔宫深处一声巨响,那姑娘急忙喊道:
“你快跑!阴暗魔王醒来了!”
老三拔腿就往洞里跑,当阴暗魔王出来一看,见仙女十分惊慌,魔洞里有跑动的声音,它急忙一面吼,一面追,一直追到大略岔口,它因为害旧光明。又不见老三的人影,只得转回来拷问仙女,仙女只字不吐,魔王没法,只得罢休。
老三在慌乱之中跑错了路,跑到黑暗世界里来。在黑暗世界里,到处是雪山冰河,住着很多受苦人,他们一年四季见不到太阳,只能围在火塘边。老三一到这里,这里的人民对他非常热隋,他向他们打听去光明世界的路,他们者口说不知道。他们还告诉老三,来到这里就出不去了,老三没法,只得住下来。
老三在黑暗世界住了不知多少年月,深感黑暗世界人民的苦难,为了救出仙女,为了使受苦的人民得到光明,他下决心找到去光明世界的道路。他走遍了多少村寨,访遍了成千上万的人。最后才知道,在黑暗世界里,有一座最高最高的山,山上有一棵最高最大的松树,树上有一只最老最老的鹰,它知道去光明世界的路。
老三就到了最高最高的山上,果然见到一棵最高最大的松树,这棵松树,树尖直插在黑云中,树身要二十个人才能围得过来。他开始爬树。一连爬了七天才爬到树尖。果然树尖有一个大老鹰窝,里面住着一个会说话的老鹰。老三问老鹰到光明世界去的路,老鹰说:
“你要到光明世界去做什么?”
“我要去光明世界寻找光明,救出受难的仙女,救出黑暗世界里受苦的人民。”老鹰沉默了很久,才慢慢地说:
“到光明世界去的路是有的,只是不容易去,会把命也丢掉的。”
“只要能寻找到光明,我就是粉身碎骨也不怕!”老三坚定地说。
“那好!我在这个地方修炼了一千年,就是想带人们到光明世界去。现在,我飞到光明世界的本事还非常勉强,准备再修炼五百年,既然你寻找光明的心这么切,我也只能舍命帮助你了!”
老三非常感激老鹰。老鹰告诉他,光明世界在九重天上,要去,得准备九块腊肉。老三告辞了老鹰,下山来讨九块腊肉。黑暗世界的人听说老三找到了去光明世界的道路,非常高兴,把自己多年舍不得吃的腊肉都拿来送给老三,并要求老三,找到光明后,一定来救他们出黑暗世界。
老三讨足了九块腊肉,又爬到这座最高山上的最高树匕来找老鹰,老鹰说:
“我带你飞吧。你骑在我的背上,我每飞一重天你就给我吃一块腊肉。一定不要忘记,一定!”
老三拿出一块腊肉让老鹰吃了,然后,爬到老鹰的背上,老鹰就带着老三向九重夭飞去。
P4-5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