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管理,就是管人理事。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定式,因为世事常复杂,人心常各异。管理者如何管好手下的人,而被管的人又心服口服,如何把事理得顺顺当当,这里边潜藏着极大的学问。
《管人管事有绝招》作者丁兆领在观察和研究了众多中外国家知名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立体化、全方位地分析和总结了这些知名企业多年来的管理精髓,提炼出了实操性极强的管人管事的方法和技巧。
企业虽然都是企业,作为企业,都有其共性,但企业与企业之间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即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个性。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也不论是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每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能够根据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借鉴和掌握本书中所介绍的这些方法和技巧,相信一定会对领导者的工作有所裨益;相信作为领导者的您,一定能够收到明显的管理效果,并能够提升管理效率。
《管人管事有绝招》作者丁兆领在观察和研究了众多中外国家知名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立体化、全方位地分析和总结了这些知名企业多年来的管理精髓,提炼出了实操性极强的管人管事的方法和技巧。从如何塑造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修养、进行自我管理开始,到如何识人察人、选人用人、容人育人,再到如何设立制定组织规章制度、奖惩激励员工、化解组织内部矛盾、科学果断决策、制定和实现战略目标,等等。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管理也无定式,管理不是空洞的说教和理论,不是纸上谈兵,也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模式,只要是有效的模式和方法,就是好的管理,《管人管事有绝招》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这些管人管事的方法和技巧,不但浅显易懂,而且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很值得不同类型企业的领导者们借鉴和参考。
第一章 修身砺己——提升管理素质,用魅力折服下属
1.管人先修身,正己方能正人
2.率先垂范,做好员工的“迎风旗”
3.切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看三洋公司老板是如何励己的
5.以身作则,敢于承担责任
6.用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来修炼自己
第二章 适时立威——无威无以服众,施铁腕让部属服服帖帖
1.领导者如何树立威信
2.立威千万莫学“猛张飞”
3.要敢于拒绝下属的不合理要求
4.掌握发号施令的几个原则技巧
5.主动认错也是一种立威
6.学习《红楼梦》里的“探春”是如何树威的
7.尝试锯掉经理的椅子靠背
第三章 以情御人——巧用感情杠杆,激发下属的报恩心理
1.要懂得感情投资
2.不要忘记了下属的名字
3.多方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
4.莫在暗处中伤下属
5.施“小恩”,能够获得大效果
6.到生产一线去探望你的员工
7.从细微之处关心下属
第四章 识人于微——透过表象看本质,找对人才能做对事
1.看人要看本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谨防察人不慎,导致满盘皆输
3.识人察人的三个技巧
4.不要以貌取人
5.看人不能只看学历与文凭
6.识人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7.看看曾国藩是如何识人、察人的
第五章 精准用人——没有不可用的人才,只有不善用人的领导
1.恰当衡量人才和职位的匹配性
2.什么样的马,套什么样的鞍
3.能捕鱼的捕鱼,能射雁的射雁
4.垃圾放对地方,就是宝贝
5.巧用员工的“短处”
6.识别真假能人,准确使用
7.学学“台塑”是如何用人的
第六章 大度容才——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赢得多少人
1.以宽容赢得人心
2.尽力挽留“千里马”
3.包容人才的五大艺术
4.学会揽责,你会得到更多的拥戴
5.要给犯错误的员工改正的机会,
6.以宽容之心,换取员工的上进心
7.鼓励新员工担当大任
8.学学张之洞是如何包容“狂生怪杰”的
第七章 育才铸才——授之以渔,把下属调教成精兵强将
1.走出培训的认识误区
2.通过培训,让员工自我成长
3.授之以渔,多方培训员工
4.挖掘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5.要给员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6.培养下属的挑战精神
7.在逆境中帮助下属克服困难
8.学学世界“500强”是如何育才的
第八章 伯乐赛马——在竞技中激发员工的进取意识
1.营造赛马场,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
2.避免不公平竞争和恶性竞争
3.树立榜样,为员工找一个竞争对手
4.打破“大锅饭”,鼓励部门内的竞争
5.通过优胜劣汰,打造企业精英
6.危机感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第九章 凝练团队——打造高效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1.坚强有力的团队特质
2.如何打造高效快速的团队
3.通过精神激励来凝聚团队力量
4.让员工有当家作主的感觉
5.身先士卒鼓士气
6.凝聚团队的四大艺术
7.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十章 加强沟通——架起沟通的桥梁,避免管人管事的滞碍
1.沟通必须坚守的十大原则
2.如何说服下属
3.掌握倾听时的五大技巧
4.闲谈可以获得意外的沟通效果
5.让幽默充当沟通的“润滑剂”
6.学学周恩来总理的沟通艺术
第十一章 铁面无私——敢于扮黑脸,及时淘汰不称职的员工
1.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员工
2.不要忽视“炒鱿鱼”之前的沟通
3.要给气焰嚣张者点颜色看看
4.把握“解雇”员工的三大原则
5.如何向元老悍将“开刀”
6.辞退员工不能忽视成本
第十二章 巧化干戈——用智慧化解矛盾,用冲突攻克障碍
1.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冲突
2.掌握处理纠纷的原则和技巧
3.找出那根让彼此互相牵制的绳
4.将上下级冲突消灭在“摇篮”中
5.沉默是一种无声的武器
6.一碗水端平,不做“变色龙”
7.学会护人之短,“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十三章 灵活应变——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困难的事情容易化
1.让“刚性”的制度变得有“弹性”
2.善干使用“太极推手”
3.如何应对员工的加薪要求
4.告诉下属坏消息时,要善于“拐弯抹角”
5.将小牢骚扼杀在“摇篮”里
6.在“公”与“私”之间做出平衡
7.适当地调动员工的位子
第十四章 敢于授权——管理不是要管理者做事,而是管理别人做事
1.学会授权,把自己从劳累中解放出来
2.莫把“放权”当成“放任”
3.掌握授权的几个原则与技巧
4.如何应对下属的越权
5.走出授权的误区
6.掌握授权的三大步骤
7.不可不知的几项授权艺术
第十五章 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不要被琐碎小事缠身
1.“丞相”不要做“县官”的事
2.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船长的职责是引领航向
4.一口缸盛不下一条河的水
5.管头管脚,但不要从头管到脚
6.要做教练员,不做运动员
7.注意劳逸结合,身体无小事
第十六章 奖惩有法——奖与惩轮番使用,形成最佳调动力
1.“量身订做”一套合适的奖惩制度
2.把握好赞美的尺度
3.批评也要因人而异
4.用四大激励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试试“无声胜有声”的批评
6.切莫作“映射式”的批评
7.善于纠正下属的错误
第十七章 果断决策——不让机会错过,不让危机爆发
1.不要让机会从手中溜走
2.掌握果断决策的“六大原则”
3.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4.莫忽视直觉在决策中的作用
5.果断但不能武断
6.决策失误后,该如何补救
第十八章 兼听博采——鼓励员工提建议,好建议让企业受益无穷
1.掌握倾听建议的艺术
2.如何应对下属的建议
3.善于倾听下属的“忠言逆耳”
4.反对意见不能够全盘否定
5.别让批评的雨水从背后流走
6.倾听时注意“七该”和“七不该”
7.学学“柯达”是如何鼓励员工提建议的
第十九章 建章立制——有规则才有方圆,好制度胜过一切说教
1.用“法治”代替“人治”
2.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设立制度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
4.别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5.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很重要
6.学学“台塑”的“压力管理机制”
第二十章 高瞻远瞩——不能等大雨淋头才找伞,要做好长远的计划安排
1.描绘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宏伟蓝图
2.把握制定长远目标计划的原则
3.不能因贪求“近利”而破坏长期计划
4.再伟大的战略没有执行力,也只是空谈
5.未雨绸缪,掌控未来的发展局势
6.要高瞻远瞩,但不要好高骛远
主要参考文献
1.要懂得感情投资
很多管理者认为,什么感情啊,情感啊,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都是一些“小儿科”,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劳心费神;或者还有的管理者认为,感情投资,是属于比较虚幻的东西,“投入”到底有没有切实的回报,有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有以上观念的管理者,则需要改变观念了,需要重新认识什么是感情投资,感情投资到底值不值得,感情投资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感情投资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以及能给管理者带来多少回报。
感情投资虽然是无形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够感受得到;它或许不能让管理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是潜移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产生的能量和效果将会是惊人的、出乎所料的,而管理者所得到的回报也将是不可估量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懂得和善于感情投资的高明的领导者。
李世勣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是第一个被赐为“国姓”的人(他原姓徐),又是李世民晚年嘱以托孤重任的人。对于这样的重臣,李世民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有一次,李世勣得了急病。医生开的处方上有“胡须灰可以救治”的话,李世民看了,便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给李世劫。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他们不剃发,不剪须。至于皇帝,连身上的一根汗毛也是珍贵无比的。李世民的举动实在是异乎寻常,前无古人。李世勣感动得热泪长流,叩头以至于流血,表达他的感激不尽的激动心情。李世民却说:“这都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这有什么可谢的!”
房玄龄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倚重的一位大臣,长期担任宰相之职。对唐朝开国初年的制度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杰出的宰相之一。后来他犯了些小的过失,唐太宗谴责了他,并令他回家闭门思过。中书令褚遂良对皇帝说:“当年陛下起兵反隋时,房玄龄便率先投奔在义旗之下;后来又冒杀头之罪,为陛下决策,使陛下得以登上帝位;几十年来,他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都有过重大的建树;朝廷大臣之中,数房玄龄最为勤劳于国事。如果他没有不可赦免的大罪,就不应该遗弃他,陛下若认为他年老,可以劝他退休,不应该因一些小的过失而忘记他数十年的功勋。”
唐太宗一听此言,立即将房玄龄召还。一次,他到芙蓉园游玩,途经房玄龄家时,还特意前去拜访。房玄龄也估计到皇帝会来,早就命令弟子们将门庭洒扫一新,自己在家中恭候。君臣相见,尽释前嫌,唐太宗便载了房玄龄同车还宫,两人和好如初。
当房玄龄病重时,唐太宗为了及时地了解病情,探视方便,竟命令将皇宫围墙凿开,以便直达房玄龄家。他每天派遣使臣前去问候,并派名医前去治疗,让御膳房送去饮食,听到病情有所减轻,便喜形于色,一听见说病情加重,又满脸愁云。房玄龄弥留之际,太宗亲自来到病榻前,与之握手话别,悲不能禁。
一直善于收买人心的唐太宗,对李世劫、房玄龄这样的重臣,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剪下自己的胡须为臣下治病,凿墙慰问病臣,怎能不令下属披肝沥胆地为之效命呢?可以说李世民的做法才是管人的至高境界,今日之管理者不可不借而鉴之。
在现代企业里,上司与员工有级别之分,没有贵贱之分,领导者绝对不可以说出伤害员工自尊的话,例如:“你怎么这么无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就开除你”等等。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再想恢复到原有的相互对等的关系便十分困难,甚至会引起员工强烈的反感情绪或辞职。 同员工谈话,口气非常重要。同一种意思,同一个出发点,表达得过于激烈,就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领导者如果经常有意无意地伤害到员工的自尊心,便会出现许多不良的影响,产生沟通的障碍,影响公司的业务进展,甚至影响到领导者本人工作上的进展。
当然,出现了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只是必须注意方法,不可忽视他们的自尊心。伤害员工的自尊之后,他们一定会良久不忘,如果不做出妥善的处理,员工内心里的疙瘩便会越结越硬。
有不少领导者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是时运不济,物色不到合适的人才,手下人一个个几乎都是“低能”者,工作起来不仅毫无生气,而且毫无创见……事实上,任何领导者的下属都不会全是“低能”者,其中必然会有出类拔萃的人。只是员工的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显现出来,而是需要一个逐步发挥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是否会出现,取决于领导者是否对他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感情投资。
可以肯定地说,员工的能力大小与领导者对他们的感情投资的多少是成正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具体原因如下:
(1)通过感情投资,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潜在的能力,使员工产生强大的使命感与奉献精神。得到了领导者的感情投资的员工,在内心深处会对领导者心存感激,认为领导者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因而“知恩图报”,愿意更加尽心尽力地工作。
(2)会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忠诚心,而这种归属感和忠诚心正是员工愿意充分地发挥自己能力的重要源泉之一。人人都不希望被排斥在领导者的视线之外,更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被炒的对象,如果得到了来自于领导者的感情投资,员工的心理无疑会安稳、平静得多,所以,便更愿意付出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3)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鼓足勇气,不会“前怕狼后怕虎”,所以工作起来便无所担心。人的创新精神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当人们心中存有疑虑时,便不敢创新,而是抱着“宁可不做,也不可做错”的心理,只求把分内的工作做好就行了。如果领导者能够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建立充分的信任感和亲密感,就会有效地消除员工心中的各种疑虑和担心,从而更愿意把自己各方面的潜能都发挥出来。
P32-34
“管理”,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长谈不衰”的话题,只要企业存在,管理这个话题就不会停止。
在企业里,管理除了管人,就是管事。管人管事,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很容易,但是真正要把人管好、把事管好,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很多领导者为了管好人、管好事,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但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在形形色色的、不同性格的、各有优缺点的员工面前;在纷繁复杂、或大或小、或急或慢、或轻或重的事务面前,一些领导者由于管理不得法,没有真正地掌握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结果陷于不知所措、一筹莫展的境况,或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剪不断,理还乱”,不但不能把员工管理好、把事情处理好,不能够带领团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和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且还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到底什么是管理的本质?答案很简单:“有效。”相对于企业所追求的“效益”这一最终目标而言,任何管理都只是一种工具。如果工具不能够为目的和目标服务,不能够有助于达成目的和目标,那么,再炫目的工具都是毫无实质性意义的。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目标是既定的和唯一的,但达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却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最有效的才是最好的。多年来,无数企业的管理实践表明:“管理无定式,效果才是硬道理。”
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不仅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也需要以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领导者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就能够举重若轻,不会再把管理当成是一种负担和头痛的事情,就能够轻松地驾驭形形色色的员工和纷繁复杂的事情,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本书作者在观察和研究了众多中外国家知名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立体化、全方位地分析和总结了这些知名企业多年来的管理精髓,提炼出了实操性极强的管人管事的方法和技巧。从如何塑造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修养、进行自我管理开始,到如何识人察人、选人用人、容人育人,再到如何设立制定组织规章制度、奖惩激励员工、化解组织内部矛盾、科学果断决策、制定和实现战略目标,等等。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管理也无定式,管理不是空洞的说教和理论,不是纸上谈兵,也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模式,只要是有效的模式和方法,就是好的管理,我们在本书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这些管人管事的方法和技巧,不但浅显易懂,而且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很值得不同类型企业的领导者们借鉴和参考。
企业虽然都是企业,作为企业,都有其共性,但企业与企业之间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即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个性。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也不论是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每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能够根据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借鉴和掌握本书中所介绍的这些方法和技巧,相信一定会对领导者的工作有所裨益;相信作为领导者的您,一定能够收到明显的管理效果,并能够提升管理效率。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