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已经解决了航船动力的今天,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靠大规模驯鲸去拉船。但是,作为改造自然的一种探索,驯鲸拉船还是有价值的。目前,西欧一些航海探险家已在着手选择合适的鲸,并探索解决驾鲸拉船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愿意看到鲸拉船试验成功。水中坐骑
在塔连特城出土的古希腊钱币上面的图案,是传说中的该城奠基者塔拉斯骑在一只海豚身上在波浪翻滚的海面游动。
把海豚作为“水中坐骑”,是人们美好的想象还是人类曾有过的尝试?
在地中海沿岸,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曾传说海豚驮人的故事。
迈里特附近的古希腊亚索城,有一个名叫吉欧尼西的男孩和一头海豚交上了朋友。他常常骑在海豚身上在海里游玩。位于卢克林浅海湾很近的拜阿努村,有一个小伙子和一头海豚友好相处,海豚按时接送他过海洋上学和回家。这个小伙子只要喊一声:“西玛、西玛!”海豚便立即向他游来,接过他手中的食物。
作为故事,免不了有夸张的地方。但是从现代水族馆驯兽员骑在海豚身上游玩的情况看,这些故事恐怕不完全是虚构的。前苏联一位古币收藏家阿·贝科夫,经过研究得到结论:古代有人把海豚当做海上交通工具。当然,随着船舶的出现,人类没有必要骑着海豚过海了。
蝠鲼,是鳐鱼类中的“巨头”。它长着两个像超音速飞机三角翼一样的翅膀,青褐色的身体,腹部呈灰白色,头上长着一对肉角,向前凸出着,嘴巴又宽又大,长长的尾巴像条鞭子。它的体盘宽达6米以上,体重可达4吨。它既能潜入海底摄取甲壳类小动物,又能在兴奋时跃出海面,在空中飞行数米。别看它样子笨拙丑陋,但性格温和,喜欢与人接近,让人骑在它的背上遨游“水晶宫”。当然,人如果惹怒了它,它扇动两个大翅膀,也会给人好瞧的。一天,美国潜水员雅克·麦肯尼和妻子扎丽在加利福尼亚湾进行水下摄影考察,遇到了3只蝠鲼,其中一只向扎丽游去。雅克.麦肯尼本来正在忙着拍摄别的镜头,突然发现扎丽在接近一只大蝠鲼,只见她抓住那个蝠鲼的上颌,骑在它的身上,在海中遨游起来。那只蝠鲼背负着扎丽忽而潜入幽暗的深海。忽而又直冲海面左盘右旋。麦肯尼见妻子勇敢驾驭着蝠鲼做“特技表演”,十分兴奋,他也骑在另外一只蝠鲼身上,拍摄下了一连串惊奇罕见的镜头。
后来,麦肯尼和扎丽多次骑在蝠鲼上进行摄影考察。每次只要用手轻轻地挠它,它都静静地待着不动,只是用双翅的顶端轻轻地拍打海水。蝠鲼身上吸附着几条鲫鱼。一次,麦肯尼用尖刀把它身上的鲫鱼除掉时,这条蝠鲼竞在原地翻过身,把灰白色的腹部对着麦肯尼,作出一种友好的表示。看来,蝠鲼喜欢人们把吸附在它身上的鲫鱼除掉。
只要人们为蝠鲼解除痛苦,它就会格外安静老实。一次,美国一个水下摄影小组拍摄海底火山活动的镜头。女摄影师米歇尔·宾德看到一条巨大的蝠鲼,忽闪着双翅缓缓游来。她慢慢接近这个“怪物”,发现它的一个翅膀上挂着半张渔网。可能是这个“怪物”曾经钻进渔网里,只是凭力大才挣脱逃生。
P18-19
蔚蓝色的海洋,烟波浩渺,奔腾不息,掩藏着多少新奇和奥秘。自古以来,人们迷恋于她那碧波粼粼、鸥鸟盘旋的清丽;钟情于她那风柔水凉、海阔天高的豪爽;陶醉于她那棹声帆影、渔歌互答的神韵;感慨于她那惊涛裂岸、大浪淘沙的气势。面对着这浩瀚莫测、变幻万千的大海,作家妙笔生花,写出千古绝唱;诗人神游八极,为海洋插上幻想的翅膀。万顷波涛尽入画,千里帆影逐畅想。
从人类与海洋相约在地球的那一刻起,就拉开了一个美丽故事的序幕。在与海洋的相识、相处、相知的漫长岁月里,古今中外的人们,认识海洋、热爱海洋、开发海洋,他们在逝去的光阴中沉淀下来具有浓都海洋特色的生存习惯、生活方式;他们珍惜当下,心怀感恩之情迎接新生活的到来;他们苦中作乐,用丰富别致的娱乐活动将艰苦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一切的一切,俨然人类文明中的串串珠玑,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可以说,人类起源于海洋,海洋是人类的摇篮。自从人类诞生之后,就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原始人很早就徘徊于陆水之间,寻找支持生命的食物,后来,又在岸边建立起部落,靠原始的独木舟出海捕鱼,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他们逐渐习惯于海洋生活,并驾着风帆驶向远方,去寻找新的陆地,建立新的家园。技术进步使人们又产生了到深海里去探索的想法,这个想法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如此浩瀚的海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上最早生物的诞生源地;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对全球气候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海洋是交通的要道,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水资源和能源;海洋是国防前哨,海洋环境对海上军事活动有很大影响;海洋还是认识宇宙、发展自然科学理论的理想试验场。
对于国家,对于人类,海洋之重要,自不待言。一方面,新技术革命已为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现实可能;另一方面,被人口、资源、环境危机苦苦困扰着的人类,也只能将目光转向这片富有而神奇的蓝色沃野。如何有节有制地向海洋索取,在满足我们自身需要的同时又能力保海洋的正常生态环境,这就给和谐人海之路提出了严峻挑战。
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旨在使读者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我们愿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迎接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
本书用生动流畅的语言,丰富精美的插图,并配以准确、科学的图解文字,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知识世界中神秘、有趣、耐人寻味的各种现象,让学生们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轻松愉快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本书力求做到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身。但是,由于海洋知识领域十分广泛,而本书篇幅有限,又要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框架设计,内容取舍等方面难度较大,疏漏差错之处在所难免,希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海洋大视野科普文丛》编著者汪洋。
海洋的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2/3,因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大水球”。生命源于水,所以海洋是所有生物最古老的栖地。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肠腔动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虫;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甲壳动物,如虾、蟹;其他动物,如海豚、鲸、龟等。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海洋大视野科普文丛》主要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使你仿佛置身于那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大海中,让你兴奋、惊叹不止。书中详细的描述,使你进一步了解那些稀奇古怪的各种海洋动物,从而使你认识到海洋动物的生存与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关系。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海洋大视野科普文丛》编著者汪洋。
本书用生动流畅的语言,丰富精美的插图,并配以准确、科学的图解文字,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知识世界中神秘、有趣,耐人寻味的各种现象,让学生们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轻松愉快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本书力求做到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身。但是,由于海洋知识领域十分广泛,而本书篇幅有限,又要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框架设计,内容取舍等方面难度较大,疏漏差错之处在所难免,希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