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艳编写的《考古发现》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分界,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致以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为帮助读者更加详实真切地了解千年文化,也为了丰富图书版面,还在本书中插入了数百幅真实的考古图片,并在每幅图片下都做了详细的标注。同时,本书还在每一节的后面添加了知识点,以便让读者掌握的知识更为丰富,了解的历史更加详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考古发现/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王志艳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志艳编写的《考古发现》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分界,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致以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为帮助读者更加详实真切地了解千年文化,也为了丰富图书版面,还在本书中插入了数百幅真实的考古图片,并在每幅图片下都做了详细的标注。同时,本书还在每一节的后面添加了知识点,以便让读者掌握的知识更为丰富,了解的历史更加详实。 内容推荐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是专为21世纪的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课外读物。本丛书为广大青少年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科学翔实的内容与图文并茂的形式一定可以让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收获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富足。王志艳编写的《考古发现》是丛书之一。 《考古发现》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目录 亚洲考古大发现 死亡之丘摩亨佐·达罗 无意之中发现古城遗址 还原摩亨佐·达罗城 “死亡之丘”的死亡之谜 消逝的巴米扬 婆罗浮屠塔 引人注目的巨大建筑 婆罗浮屠塔的发掘与修整 婆罗浮屠塔的谜团 埃布拉古国 圣城耶路撒冷 三教的圣地 对耶路撒冷的艰难发掘 耶路撒冷的“哭墙” 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废墟 神秘的吴哥窟 吴哥古迹的历史 被发现的吴哥古迹 吴哥窟的建筑技巧与浮雕艺术 尼雅古城 对尼雅古城的发掘 尼雅遗址的惊人发现 尼雅是如何消失的 玫瑰古城佩特拉 殷墟的发现 “龙骨”引出殷墟 殷墟的两处重要遗迹 殷墟“青铜之王” 甲骨文 地下乐宫曾侯乙墓 令人惊叹的地下宝库 曾侯乙编钟 南越王宫的谜团 秦始皇陵兵马俑 无意挖出“秦代人” 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 秦陵的几大谜团 秦始皇的碣石宫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出土 墓内出土的珍贵文物 河北满城汉墓 印山越王陵 越王陵的发现 规模雄伟宏大的墓葬 越王墓的主人是谁? 《越绝书》 神秘的六安国 奢华的六安墓葬 六安国的来历 墓内的珍稀宝物 古六安国曾因水患迁都 西安法门寺地宫 千年秘密浮出地宫 抗战时期被意外开启 穿越千年历史的神秘地宫 法门寺十大世界之最 一神秘的西夏王陵 曾经辉煌的西夏王朝 偶然发现“神秘王陵” 恢宏浩大的西夏王陵 王陵“三奇” 西夏开国之君李元昊 非洲考古大发现 埃及吉萨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的真面目 金字塔与法老陵墓 狮身人面像 图坦卡蒙陵墓的秘密 寻找图坦卡蒙墓 金碧辉煌的图坦卡蒙墓 帝王谷 亚历山大港 古城辉煌的过去 对古城的不断发掘 现今的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法老宠妃的最终归宿 美丽王后的神奇一生 王后的安眠之地 拉美西斯二世 大津巴布韦遗址 探秘石头城 大津巴布韦文化的归属 杰内古城 欧洲考古太发现 寻找古罗马的遗迹 罗马的起起落落 古罗马广场的兴衰 充满血腥的斗兽竞技场 见证历史的万神庙 古罗马浴场 古罗马的地下墓穴 沉睡千年的亡灵 罗马脚下的亡灵之城 地下墓穴的壁画 罗马历史上的第一次教难 古城雅典的传奇 古城雅典的兴衰 对古雅典的不断发掘 巴特农神庙 雅典卫城 阿尔塔米拉洞窟 神奇的发现过程 对洞窟岩画艺术的怀疑与探究 生动惊人的史前文化 拉斯科洞窟 马耳他巨石神庙 发现岛上的神秘建筑 世界上最奇妙的史前巨石神庙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荷马时代的特洛伊古城 从希腊神话中发掘出的特洛伊 特洛伊古城的9个时代 特洛伊宝藏在哪里 哥贝克力山丘 不朽的摩索拉斯陵墓 陵墓值得称道之处 摩索拉斯陵墓建筑之谜 内姆鲁特达格 在繁华中消逝的庞贝古城 繁华古城一夜消失 一锄掘出千古奇观 曾经繁华发达的庞贝古城 赫库兰尼姆古城 神秘的马其顿王陵 腓力二世其人 马其顿王陵发掘出土 迈锡尼古城 阿耳忒弥斯神殿 神殿的建造背景 神殿的毁灭与再造 以弗所 克诺索斯王宫 克诺索斯的神话传说 迷宫重现 对王宫历史的推测 迷宫内的壁画艺术 耶利哥古城 美洲考古大发现 传说中的玛雅文明 玛雅遗迹重现于世 玛雅文明的发展 玛雅文明的衰亡之谜 奇琴伊查遗址 复活节岛的发现 岛上的石雕 雕像制作的传说 波利尼西亚人的风俗 复活节岛是世界的“肚脐” 昌昌古城遗址 世界上最大的土城 莫奇金字塔 莫奇文化消亡之谜 哥斯达黎加巨型石球 印加库斯科古城 库斯科古城的昔日风采 萨克萨瓦曼古堡 印加帝国的太阳贞女馆 马丘比丘古城遗址 偶然发现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的辉煌 印加人的奇特的记事方式 蒂瓦纳科 试读章节 如果将婆罗浮屠塔的全部浮雕连接起来,长度可达3000多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实心佛塔,被誉为“石头上的画卷”。它远含青山、近拥碧翠,墨拉比火山位于其东南,海拔3150米,高居于群山之上。登临塔顶,可远望印度洋海面的烟波浩淼。“婆罗浮屠”为梵文音译,意为“山丘上的寺院”。素有印尼的金字塔之称的婆罗浮屠又称“千佛坛”。寺院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建筑是高大的佛塔和神坛。 婆罗浮屠塔的整个建筑由玄武岩石块砌成,约200多万块,总计5.5万立方米。其建筑材料取自附近安山岩和玄武岩,完全由岩石经切割后堆砌而成,而未使用任何黏合剂。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边长112米;台基由5层方台组成,面积依次递减,每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由3层圆台组成,亦呈依次递减,顶端为一座巨大的钟形窣堵波。从地面至塔尖,总高度可达40米。方形台的各层,在主壁和栏檐间有4条回廊,回廊两壁上为长达2000多米的连续浮雕,有1460幅叙事浮雕和1212幅装饰浮雕。 这座大乘佛教艺术古建筑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柬埔寨的吴哥窟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1年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谁都未曾想到,这座如今看来辉煌壮丽的“千佛塔”竞在热带丛林的石块和野草中荒废了800多年,直到近代才被西方的科学家和探险家重新发现。 1814年,托马斯·斯坦福德·拉弗尔斯爵士——当时的英国驻爪哇总督(另一资料说是拿破仑战争中英国远征军的一位军官)在无意间发现了该塔,并对周围的碎石和杂草做了清除。此时,人们才重新认识了婆罗浮屠塔。 1885年,“隐基脚”——原始塔底以及为防止建筑物倒塌而修建的挡土墙后面的浅浮雕(据说浅浮雕是表现人间欲望的图像)被考古学家发现。 1907—1911年,荷兰考古学家西奥多·范·埃尔普开始对婆罗浮屠塔进行第一次修复工作。3个圆台和率堵波得以拆除或重建。 1955年,印度尼西亚请教科文组织就防止遗址倒塌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972年,为拯救这一古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很快就有27个国家对此作出了反应。 1975年—1982年,印度尼西亚专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27个参与国合作,对婆罗浮屠塔开始进行修复工作,借助于电脑技术将石块进行复位,在10年时间里总共搬运了100多万块石头,这座世上最大的佛殿——一本用石头写的佛学教科书,至此才得以重现旧貌。 目前人们看到的是有9层的婆罗浮屠塔,但实际上它共有10层。在各方形层的栏杆上,每隔一定距离都配置一个向外的佛龛,共432个,各有一尊佛像安置在每个佛龛内。格子形镂空小塔并列于圆形层各层,计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共72座,仿佛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着中心大窄堵波。小塔内也置有佛像,以东南西北不同方向给予不同的命名,而且佛像的面部表情及手臂、手掌、手指各部位均不相同,形象传神逼真。 婆罗浮屠方形层佛龛和圆形小塔中的佛像,再加上中心大搴堵波中的佛像,共计有505尊。浮雕和佛坐像的特色是表情典雅,不但接受了印度佛教雕刻艺术风格的影响,而且处处显露着印度尼西亚爪哇古代艺术的特色——以当地人的打扮刻画世俗人物。因此,婆罗浮屠塔被人们称为印度一爪哇艺术的杰作。 婆罗浮屠塔通过修整,又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被世界重新认识。但是,人们却并未因此而对其有真正的了解,因为这座巨大佛塔的建造者们雕刻这座“石头上的画卷”虽用了近百年的时间,但却未给它留下任何文字记载。研究人员在印尼和印度等国的历史典籍和佛教经典中也未曾发现有关它的任何资料。因此,这座塔本身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之谜。现在人们对它的了解也仅仅是以联合国一些学者和专家在现场及其他地方考古所寻获的一些古代碑石等资料,以及考证和推测出来的一些看法为依据。因此,关于婆罗浮屠塔也就存有各种各样的意见。 首先,究竟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婆罗浮屠塔?这一点始终不曾有定论。考古学家根据从跋罗婆文写的碑铭上推断,这座大型的建筑大概在爪哇的夏连特王朝统治时期建造而成,即公元772—830年间,但还是无法确定具体时间。人们只知道,1006年默拉皮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周围居民纷纷外逃,婆罗浮屠塔也随即淹没在火山灰中。此后,这座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佛教建筑便惨遭废弃,逐渐消失了。 其次,究竟是哪个民族建造了这座寺庙,当初建造婆罗浮屠塔的目的是什么?到现在人们也没有彻底弄清这个问题。有人认为,这座塔的建造是为了安奉佛陀的舍利子;有人认为,它是作为陵墓供帝王等有权阶层享用;也有人认为,它是供佛教徒朝拜的圣地;还有人认为,它是帝王为弘扬佛教所做的功德……可是这些观点都没有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的有力证据。 再次,既然婆罗浮屠塔是一处佛教建筑,所以塔内的石雕也必然是对佛教内容的演绎。但是,这里数量众多的石雕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佛教的一般理解。事实上,至今人们都不能真正了解婆罗浮屠塔的大多数佛像、雕石究竟蕴涵着怎样的意义。在众多的佛像石雕中,仅有20%能够为人们所理解,剩下的80%人们至今都难以说清它们的意蕴。 这座矗立在赤道上的最大的佛教遗迹,绚丽多姿的千尊佛像,虽然每天都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它在考古专家看来,似乎始终都缄口不言,不把自己的秘密说出来。P2-12 序言 地球存在至今已有46亿年了,而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也已有200多万年。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仅始于1万年前,而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更是只有5000年。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其间消亡了多少生命,又湮灭了多少故事。 在不安和骚动中,历史不断前行。许多往事随着一个个王朝的更迭、一代代人的消亡烟消云散,许多故事在口耳相传的岁月中逐渐变形,曾经鲜活的生命也日渐黯淡在时间的长河里。当我们试图在故纸堆中寻找曾经的真相时,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因一代代君主和文人的好恶,这些历史已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那么,面对难以窥探如未来一般的过去,我们要到哪里去寻找真实的过往呢?谁又能向我们重现历史的真相? 也许,我们能帮你在《我的第一本探索书》系列丛书之《考古发现》中找到答案。你可曾想过,沉睡千年的秘密也许就埋藏在你的脚底下;人也许会虚伪。会撒谎,会作假,但石头、树木不会,躺在墓穴里的静静的陪葬品不会,长埋废墟千年的雕像也不会……当一座座墓穴上尘封的泥土被拨开时,或已远去,或早已被遗忘的那些人,以及他们那引人遐想的生活,便会穿越时空在我们眼前重现。一座座或大或小的墓穴中掩埋着我们逝去的先人,他们的墓葬是他们曾经生活的折射,同时也是遥远而神秘的远古社会的浓缩。那些完美的雕像像是在告诉你:“我是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祭司。”那些逼真的头盖骨似乎在倾诉:“我是50万年前艰难生存的北京猿人。”甚至连那一块不起眼的墙砖仿佛也在骄傲地说:“我是古老的特洛伊城墙,见证过海伦惊世的容颜。”……所有这些,都是对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反映,是对那些或家喻户晓或不见经传的人物.以及他们那些或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故事的见证。 为帮助读者探索奇幻的大千世界,发现神秘的古代文明,本书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分界,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致以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 我们打开本书,可以看到有印度河流域的天堂后花园之称的摩亨佐-达罗是怎样在顷刻间灰飞烟灭,成为一片“死亡之丘”的?隐藏着食人怪物的克诺索斯王宫,又是如何被地震和滔天洪水在一夜间摧毁的?地处热带雨林深处的玛雅文明,其惊人的天文历法是否昭示了与外星球不为人知的联系?离奇死亡的法老图坦卡蒙、陪葬的花环、穿越千年之诅咒,为何那么伤感而恐怖?是谁在因绝世美女海伦而沦为废墟的特洛伊城的城墙上哀唱古老的挽歌?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遥望远方,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被火山灰掩埋的庞贝古城,霎时凝结的时光蕴涵着怎样的叹息?失落的马丘比丘,又经历过风雨怎样的冲刷?…… 这些文明历史奇迹是历史长河中的绝唱,即使经历漫长而残酷的岁月洗礼,即使被遗忘数千年,当它们再度被发现时,仍然是那么璀璨,并令人为之惊叹称奇。 我们为帮助读者更加详实真切地了解千年文化,也为了丰富图书版面,还在本书中插入了数百幅真实的考古图片,并在每幅图片下都做了详细的标注。同时,本书还在每一节的后面添加了知识点,以便让读者掌握的知识更为丰富,了解的历史更加详实。 只要站在科学的立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我们相信,这些曾经扑朔迷离的历史将不再神秘。我们可以通过它们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收获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