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1903-1987),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雅舍忆旧(老树画画彩插精编)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梁实秋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 目录 风物 故都乡情 同乡 北平年景 东安市场 双城记 窗外 过年 正月十二 爆竹 对联 铜板 喜筵 市容 听戏听戏,不是看戏 放风筝 鸦片 偏方 旧 树 北平的冬天 北平的街道 饮食 烧鸭 锅烧鸡 芙蓉鸡片 烤羊肉 烧羊肉 白肉 爆双脆 炸丸子 乌鱼钱 铁锅蛋 酱菜 茄子 菠菜 满汉细点 饺子 水晶虾饼 汤包 煎馄饨 核桃酪 酪 栗子 酸梅汤与糖葫芦 豆汁儿 烧饼油条 鸽 拌鸭掌 糟蒸鸭肝 瓦块鱼 熘黄菜 面条 圆桌与筷子 馋 读《中国吃》 再谈“中国吃” 读《烹调原理》 读《媛珊食谱》 《饮膳正要》 窝头 由熊掌说起 北平的零食小贩 人情 家世 父母的爱 清华的环境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记得当时年纪小 童年生活 我的暑假是怎样过的 点名 精彩页 故都乡情 北平城,历元、明、清以至民初,都是首都所在地。辇下人文荟萃,其间风土人情可记之处自不在少。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清乾隆敕撰《日下旧闻考》都是翔实的记载;晚清的《燕京岁时记》以及抗战前北平研究院编《北平风俗类征》更是取材广博,巨细靡遗。寓居台湾人士每多故乡之思,而怀念北平者尤多,实因北平风物多彩多姿,令人低回留恋而不能自已。在这方面杰出的著作,我有缘拜读过的有陈鸿年的《故都风物》,郭立诚的《故都忆往》,唐鲁孙的《故园情》《中国吃》《南北看》《天下味》,皆笔触细腻,亲切动人。而最新出版的要数喜乐先生、小民女士贤伉俪所作之《故都乡情》,搜集北平的技艺、小贩、劳工、小吃,形形色色,一一加以介绍。其中资料全是作者亲身经验,以清末民初的北平社会实况为蓝本。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喜乐、小民对北平各阶层有深入的了解,有许多情形不是一般北平土著都能洞晓的。而喜乐先生雅擅绘笔,力求传真不遗细节,小民的文笔活泼文雅,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我有一点感想。大概人都爱他的故乡,离乡背井一向被认为是一件苦事。英国浪漫诗人拜伦因为行为不检不容于清议,愤而去国,客死海外。他临行时说:“不是我不配居住在英国,便是英国不配让我来居住。”其言虽激,其情可悯。其实一个人远离家乡,无论是由于任何缘故,日久必有一股乡愁。我是北平人,我生长在北平,祖宗坟墓在北平,然而一去三十余年,“春秋迭年,必有去故之悲”。如今读到这部大著,乃有重涉故园之感。 人于其家乡往往有所偏爱,觉得家乡一切都比外乡的好。曾见有人怀念故乡之文,始终不说明其家乡之所在,动辄日“我家乡的桃是如何肥美”或“我家乡的梨是如何嫩甜”,一似他的家乡所产的水果可以独步天下。其实肥城桃莱阳梨才是真正的美味,无与伦比,其他各地所产相形之下直培娄耳。我们并不讥评他的见识不广,我们宁愿欣赏他的爱乡之殷。我也曾见人为文,夸赏他的家乡的时候,引用杜工部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以表达他的情思。“外国的月亮圆”,固然是语无伦次,若说故乡之月较他处为明,岂不同样可嗤。(按:九家注杜诗,师民瞻注云:“江淹《别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子美工于用字,析而倒言之,故其语势尤健。”)是工部乃在说故乡之月此时亦正明也,何尝有比较之意?妄引杜诗,也是由于爱乡情切,不无可原。喜乐、小民之书没有这种偏颇的毛病,北方风物之简陋处于有意无意之间毫无隐讳。 时代转移,北平也跟着变化。辛亥革命是一变,首都南迁是一变,日寇入侵是一变,而最近三十余年又是彻底翻腾的一大变。北平的社会面貌有了变化,北平的风土人情也跟着有了变化。三十多年前,乃至五六十年前北平风物的老样子,现在已经不可复睹了。喜乐、小民这部书是当年北平风物的实录,令人读后无限神往。我相信,有不少读者,会像我一样,觉得时光倒流,又复置身于那个既古老,又有趣,“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喝豆汁、吃灌肠、放风筝、逛厂甸的北平城。 同乡 从前交通险阻,外出旅行是一件苦事。离乡背井,举目无亲,有无限的凄凉。所以,在水上漂泊的时候,百无聊赖,忽然听得有人在说自己的家乡话,一时抑不住心头的欢喜,会不揣冒昧地去搭讪,像崔颢《长干行》所说的: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说同一方言的人才是同乡,乡音是同乡之间最强有力的联系。 P2-5 导语 《雅舍忆旧》是梁实秋先生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其中有对过往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故友的深切缅怀。经历越多,对往昔的怀念越为强烈,也许正因如此,才有了这充满温情的文字。历经岁月的沉淀,《雅舍忆旧》是梁先生心中最深的美好。而他对童年的回忆,对校园生活的追忆,以及对亲朋师友和至爱之人的缅怀,这愉悦而温暖的情愫却是你我都有的,即使再过多少年,这种情感依旧不会变,这些文字也依然会激起我们心中这份共有的情感。 序言 为了保持梁实秋著作的原貌,也为了方便现代读者阅 读,编者参考了多个版本,对照原文,重新做了校订,主 要编校原则如下: 一、对外国的一些人名、地名,如鲁滨孙、落基山脉 等予以保留,不做改动。 二、对民国时期的一些用语、地名,如“愈来愈”“ 姊妹”“海甸”等,予以保持原貌。 三、旧时的习惯用法,如“地”“得”之作“的”, “工夫”之作“功夫”等,予以保持原貌。 四、编者根据图书主题,结合多个版本,对所选篇目 进行最大限度的还原,并添加了编者注。 内容推荐 《雅舍忆旧》是梁实秋晚年最重要的散文集。文中一草一木、一饭一蔬,无不寄托了作者淡淡的乡愁。其言平实温婉,其情感人至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