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玩物不丧志/民国名家随笔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益民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陈益民编写的《玩物不丧志》内容介绍: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的花园开出了朵朵奇葩,散文随笔便是当时广受关注的佼佼者。白话文的兴起,让文言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学东渐,让人们有了新思维和新眼界。而一批既具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深受西学熏陶的文化名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

内容推荐

由陈益民编写的《玩物不丧志》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玩物不丧志》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目录

论雅与俗

谈“幽默”

《老舍幽默诗文集》序

论玩物不能丧志

闲暇与文艺

天才与伶俐

等闲

谈闲话

闲言

说茶

茶里的人生

饮茶随笔

湖畔夜饮

寒夜

夜谈

皋亭山

睡的哲学

我底屋子

笑之宝鉴

赞哭

秋到桂湖

秋夜

谈梦

说早起

午睡

言梦

——人情涵泳(三)

雨天

雨天

雨天

雪的话

无眠爱夜

冬天

吃莲花的

论烟

烟后乱说

说抽烟

金鱼

钓鱼

萤火

蜘蛛

蝌蚪

钓鱼

滴铃子

不倒翁

哪吒

童匪猖獗

宰羊——给M君的信

“书灯”

断想

橙雾

野饭

祝福——为丝儿诞生

梅窗散纪

论“身边”与“琐”

怎样做母亲(节选)

我们的孩子

西安的女儿们——《古城里的记忆》之一

第一夜失眠

谈扒手

丑恶

吸烟

悲哀的玩具

试读章节

照上面的讲法,雅俗一任自然,全凭个人的聪敏机智;这不是一个孔老二,便是一个王阳明。唯心主义的色彩这样浓厚,这还了得。不过这并不稀奇。唯心的色彩之厚,正所以证唯物的道理之真。真正的唯物论,并不抛弃唯心论,而只把他吞到自己肚里。一个人的聪敏机智,无论如何高,终不能高到与物质脱离关系,而只是物质情境以内之事情。只有两手动物与物质情境相关切之顷,才有聪敏机智可言。两手动物既是动的,而物质情境,又未必全如衣服鞋帽一般,可以随身拿走。于是此两者互相关切之方式及变化万端,而人之聪敏机智,乃多至不可胜数。人之聪敏机智多,正足以表示人所处之物质情境复杂。不过物质情境虽杂,其中仍有系列可分:穷人的物质情境是一套,富人的物质情境又是一套,小资产阶级的物质情境,更折衷为另一套。于是我们可以概括一句日:社会阶层决定物质情境,物质情境决定聪敏机智,聪敏机智决定雅俗标准。翻过来再说,便是这样的:雅俗标准决于聪敏机智,聪敏机智决于物质情境,物质情境决于社会阶层。孔老二,雅人也,聪敏机智人也;然不能雅到他的社会阶层之外去。王阳明雅人也,聪敏机智人也,亦不能雅到他的社会阶层之外去。

七、必然的自由

难之者日:人的聪敏机智,既已被物质情境所决定了,还算什么聪敏机智?答日:正因被物质情境决定了,才成了真的聪敏机智。倘两手动物,绝对不与物质情境相干,则决不能有聪敏机智;纵令有了,当亦无用;既然无用,字典上当亦寻不出他们的称呼,。我们大家都晓得:儿子之所以叫做儿子,正因为他有父亲;套此调子,我们可以说:聪敏机智之所以叫做聪敏机智,正因为他们有物质情境。这层道理,昧者不察,于是看见了聪敏的,便把聪敏捧上天;看见了物质的,亦只许有物质。因之两者互相攻击,然都不能使对方全倒。我们于今不落这圈套了。王阳明尽管有吓煞人的聪敏,却离不了物质;物质尽管是结结实实,却容许王阳明有聪敏。讨论至此,又有一不可不答之问题随着发生。聪敏既是决于物质,然则人类究竟有无自由?答日:有。物质之下,既可有聪敏;真正的自由,亦就在物质必然的条件之下,难者或曰:这成什么话?答日:这是真话。原来自由一事,并非神秘莫测的东西;亦只是如黑格尔所说的识得必然而已。不过必然之识得,又与基督徒之所谓天启不同。由不识到识得,定要经过薰陶历练。大抵人之处世,有如心理实验室里老鼠之入迷津:老鼠在迷津里,始则不免碰壁,终乃来去自由。人之处世,总须薰陶历练。初出茅庐的人,到处丢丑;但丢到相当程度,便会识得物质必然之理,而有自曲。真正的雅人并非神仙,乃处处识得物质必然之理,而有绝对自由,而不丢丑者。

八、脱俗入雅终有办法

讲到这里,又有一疑问必然发生。物质这东西,表现为千差万别的样子;物质必然之理,当多至不可胜数。那末一个人如要处处识得必然之理,如何可能?将必然之理一个一个的识下去,又何等的苦?的确不错,这是很苦的。为欲减去此苦,教育家乃出来想法子。中国往日教育家的法子想得最好:他们不要人有专门技能。只教人聪敏活泼。人人聪敏活泼到不失赤子之心,则简单的农业社会里.,浮在人们眼前的物质必然之理,当然一遇到便识得;且此等必然之理,又多限于人与人之交涉,那末聪敏活泼的人,当然顺应得好。然而还是难,所以往日文人未必个个都雅。西洋现代的教育家,法子也想得好:他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里,物质必然之理,应识得的,既多且深,于是他们只教人以专门技能,不管人家的聪敏活泼。P7-9

序言

悲凉时代的芒花

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的花园开出了朵朵奇葩,散文随笔便是当时广受关注的佼佼者。白话文的兴起,让文言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学东渐,让人们有了新思维和新眼界。而一批既具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深受西学熏陶的文化名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就像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座高峰,为时人赞叹,为后世仰止。虽说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思想、立场和观点,但他们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贡献,终究是不会轻易淡出世人的视野。

本丛书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总的格调是沉重的,悲凉的主题占据主流,即使间或夹杂幽默闲情一类的文字,也仍不脱对人世嘲讽的风格。阳光灿烂的日子荡起双桨感受迎面吹来和煦的风,类似这样明快而充满幸福感的文字,我们从当时的散文中是难以看到的。而这正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文章表达着作者的心声,折射出他们对人世的切肤感受。刺世的芒花不必带有牡丹的娇艳,它只向世界透着冷峻与悲悯。回望历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是怎样一个动荡变乱的时代?从北洋军阀的横行,到国民政府武力“统一”后的动荡,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连天,最后又是一场刀光剑影的内战,可以说,三十年间国家未曾有过安定的日子,社会黑暗,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真所谓“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无边的苦难弥漫人间,身处这样穷困、无望的国度,作家们又有谁能作出莺歌燕舞式的文章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就让今天的我们,面对这记录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国事、家事和人事的文字,去感悟我们深爱着的祖国,曾经走过怎样的岁月,又该走向何方。

陈益民

2011年3月1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01:02